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是人际之间交流思想情感的主要工具。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教师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到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效果的优化,更重要的在于它能直接影响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需要教师花更多的心思设计课堂教学,并且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提出更高要求。
一、教学语言富有儿童趣味
学生是有差异的。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不能用一种方式、一个腔调进行表达,必须有所变化。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解。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语言的直观功能,在描述事物时具体逼真,力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给学生更多点“兴奋剂”,使教学妙趣横生,学生学起来欲罢不能,即“寓教于乐,寓庄于谐”。如教学“十几减6”一课,一种是教师先口算复习铺垫,然后直接出示例题“12-6”,问:“12减6等于几?怎么算?”学生开始思考,回答教师提问,课堂上是安安静静,学生也毫无生趣。另一种是用故事的情境引入,教师说:“小猴涛涛去看外婆,妈妈从12个桃子里拿出6个给涛涛,让他送给外婆吃。涛涛、涛涛,你家还有几个桃?”教师用探询的口吻问道:“你们能帮涛涛想出答案吗?”这时,立刻会有小朋友举起手说:“我知道,我知道!”“我能帮涛涛回答。”学生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出来,课堂气氛顿显活跃。
二、教学语言要求通俗易懂
严济慈曾说过:“要用自己的话把书本上的东西讲出来,要发挥,要有声有色。”教师讲课最忌用书面语言代替口头用语,满口晦涩难懂的概念术语,只有深入浅出,才能引人入胜。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能力有限,听不懂深奥的话,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案和具体教学时,把话说得浅显易懂,切忌照本宣科。教学笔算万以内的加法后,书上出现三条注意要点,比较抽象,教学时,结合学生做题的过程,教师点评时可以说:“个位要和个位对齐、十位要和十位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即从低位加起)。”又如有这样一道题:红花6朵,黄花10朵,黄花比红花多几朵?有的教师却这样问学生:“哪种花多?多的分成哪两部分?怎样想?”于是学生说出了一段连自己都绕不清的话,结果是教师、学生都花费大量精力,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
三、教学语言表达准确明了
教师所教的学科都是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必须用科学、规范的语言来表达。教师所讲的概念、原理、规则、结论等,都必须符合本学科的科学性要求,做到准确、无误、完整、周密,不能向学生传递无用信息,更不能传播错误信息,数学教学更是有此要求。因此,要求教师在语言修养方面多下工夫,对教材知识点把握准确。面对低年级学生,千万不能认为学生年龄小、听不懂,教师就可以任意发挥,忽略表达的准确性,从而造成学生头脑中形成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变与不变”活动课时,把两个大小不等的石块先后放入同一个装有水的杯里,让学生观察,问学生:哪个石块会使水面升的高些?学生说大石块会使水面升得高,答案是正确的。教师问其缘由时,学生有的说因为大石块比小石块大,有的说因为大石块比小石块重,由于教师缺乏正确的认识,含糊其词地说:“是的,因为大石头比小石头大多了,所以放到水里,水面升得要比小石头放到水里升得高。”这其中的“大多了”中的“大”,既有体积“大”的意思,又含有重量“重”的意思,因此,这里教师就出现了概念上的错误,即没有让学生明确认识到:水面升得高和低是和沉入水中石块的大小有关,石块大的会使水面升得高,石块小的水面升得低,而不是考虑它们的轻重。
四、教学语言需要幽默诙谐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智慧的教育,就应该是一种快乐的教育。教学中要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想学、乐学、爱学。低年级学生表现尤为突出。当他们对喜爱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掌握知识,进而内化为自己所有,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在小学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主要是通过言语交流。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大不一样,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尤其在我们数学课堂中。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生动有趣的东西。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从而乐学、爱学,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将学生牢牢吸引住。幽默是智慧的表现,真正驾驭了课堂的教师才能有真正幽默的语言。
一、教学语言富有儿童趣味
学生是有差异的。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不能用一种方式、一个腔调进行表达,必须有所变化。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解。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语言的直观功能,在描述事物时具体逼真,力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给学生更多点“兴奋剂”,使教学妙趣横生,学生学起来欲罢不能,即“寓教于乐,寓庄于谐”。如教学“十几减6”一课,一种是教师先口算复习铺垫,然后直接出示例题“12-6”,问:“12减6等于几?怎么算?”学生开始思考,回答教师提问,课堂上是安安静静,学生也毫无生趣。另一种是用故事的情境引入,教师说:“小猴涛涛去看外婆,妈妈从12个桃子里拿出6个给涛涛,让他送给外婆吃。涛涛、涛涛,你家还有几个桃?”教师用探询的口吻问道:“你们能帮涛涛想出答案吗?”这时,立刻会有小朋友举起手说:“我知道,我知道!”“我能帮涛涛回答。”学生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出来,课堂气氛顿显活跃。
二、教学语言要求通俗易懂
严济慈曾说过:“要用自己的话把书本上的东西讲出来,要发挥,要有声有色。”教师讲课最忌用书面语言代替口头用语,满口晦涩难懂的概念术语,只有深入浅出,才能引人入胜。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能力有限,听不懂深奥的话,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案和具体教学时,把话说得浅显易懂,切忌照本宣科。教学笔算万以内的加法后,书上出现三条注意要点,比较抽象,教学时,结合学生做题的过程,教师点评时可以说:“个位要和个位对齐、十位要和十位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即从低位加起)。”又如有这样一道题:红花6朵,黄花10朵,黄花比红花多几朵?有的教师却这样问学生:“哪种花多?多的分成哪两部分?怎样想?”于是学生说出了一段连自己都绕不清的话,结果是教师、学生都花费大量精力,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
三、教学语言表达准确明了
教师所教的学科都是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必须用科学、规范的语言来表达。教师所讲的概念、原理、规则、结论等,都必须符合本学科的科学性要求,做到准确、无误、完整、周密,不能向学生传递无用信息,更不能传播错误信息,数学教学更是有此要求。因此,要求教师在语言修养方面多下工夫,对教材知识点把握准确。面对低年级学生,千万不能认为学生年龄小、听不懂,教师就可以任意发挥,忽略表达的准确性,从而造成学生头脑中形成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变与不变”活动课时,把两个大小不等的石块先后放入同一个装有水的杯里,让学生观察,问学生:哪个石块会使水面升的高些?学生说大石块会使水面升得高,答案是正确的。教师问其缘由时,学生有的说因为大石块比小石块大,有的说因为大石块比小石块重,由于教师缺乏正确的认识,含糊其词地说:“是的,因为大石头比小石头大多了,所以放到水里,水面升得要比小石头放到水里升得高。”这其中的“大多了”中的“大”,既有体积“大”的意思,又含有重量“重”的意思,因此,这里教师就出现了概念上的错误,即没有让学生明确认识到:水面升得高和低是和沉入水中石块的大小有关,石块大的会使水面升得高,石块小的水面升得低,而不是考虑它们的轻重。
四、教学语言需要幽默诙谐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智慧的教育,就应该是一种快乐的教育。教学中要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想学、乐学、爱学。低年级学生表现尤为突出。当他们对喜爱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掌握知识,进而内化为自己所有,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在小学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主要是通过言语交流。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大不一样,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尤其在我们数学课堂中。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生动有趣的东西。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从而乐学、爱学,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将学生牢牢吸引住。幽默是智慧的表现,真正驾驭了课堂的教师才能有真正幽默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