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后进生要施以爱心教育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er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县车往中学 河北 魏县 056802)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也逃不出一个空虚,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可见,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基本前提,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没有对学生的教育。
  教育对学生的爱应该超过“父爱”、“母爱”,饱含着理想和事业心,这种爱具有爱的自觉性、爱的原则性、爱的普遍性和爱的恒长性。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教师一般都喜欢品学兼优秀学生,对他们不吝热忱地赞赏与关爱,这是自然的,也是应该和必要的,但有些领导和教师只倾心于这些好学生,面对那些学生较差的学生却总是爱不起来,看到的是他们身上的缺点和毛病,总是冷漠多于关心,批评、斥责、惩罚多于正面引导、热情体谅和耐心教诲。这是我国教育传统中一种不良教育观念和遗留,严重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
  学习较差的学生,由于学校以至家庭给予的冷淡与歧视,使他们精神上难以接受,往往会到社会或同龄群体中去寻找不良刺激,以慰藉自己的内心,从而导致思想滑落,如得不到及时的转化与挽救,就会逐渐演变为品学兼劣的学生,成为家庭的忧虑,成为学校、班级的祸患。
  后进生由于存在这些“先天”不足,在学习过程中属弱势群体,更需要教师的特别养家和帮助。被爱,是人性的自然需要,渴望博得成年人的肯定,赞许与喜欢是青少年的普遍心理,而由于教育观念上的偏颇,当前中小学学习较差的学生却处处受到冷遇,教师看不上,同学也瞧不起,在学校从早到晚坐“冷板凳”,家长也因为自己期望值与孩子学习现状形成落差而失望,抱怨指责、冷言冷语凡此等等,使得这些孩子的心灵长期处于对关爱的饥渴状态。因此,施以爱心教育、满足其心理需求,融化其冰结的自强意识,就成为教育转化学习较差学生的基本前提。
  青年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正处于成长阶段,可塑性很强。所谓的“后进”,只不过表明他们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我们给予关爱和帮助,当我们以另一个角度去观察他们的时候,就可能发现他们依然有追求上进的愿望。他们同样有自尊,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或肯定,具有很多优点,例如,他们当中不乏肯吃苦、不怕脏、不怕累、集体荣誉感很强的人,教师若能及时抓住他们表现出的热情给予鼓励,这对促进后进生的转变是非常有积极作用的。
  “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校领导和教师人人都是真心实意地关爱学习较差的学生,使他们真实地从内心感受到学校和老师对他们的喜爱、关怀与尊重,才能使他们信任、亲近学校和老师并进而心悦诚服地接受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与要求。
  一般而言,学生学习成绩差,并不都是由于智力亶赋有什么欠缺,大多是由于诸如理想、情感、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缺憾造成的。这些问题,只有通过爱心教育,通过不倦怠地正面引导才能解决。所以实施爱心教育,以此解决学习较差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问题,为他们注入奋发学习、自强不息的内驱力,才能改善他们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因而实行爱心教育一定要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1.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其人格
  
  轻视学习较差的学生、蔑视他们的自尊心,甚至任意损害、侮辱这些学生的人格,是当前中小学教育中时常发现的现象,随意嘲讽、挖苦、谩骂以至于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就是无视学生人格的具体表现。
  学习较差学生,由于在群体中处于“较差地位”,而产生心理上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只有人格受到学校、教师的尊重与保护,他们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心才能焕发起来。又由于不良习惯的遗留常使这些学生违规犯禁,时常出现问题、发生错误。如果我们学校和老师面对这种情况不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地批评、斥责和处罚,而是真诚地尊重他们的人格、平等地善意地给予告诫、规劝和指导,他们定会振奋精神,自我规范,较快转变和健康发展。
  
  2.因材施教,注重发现学生的优长,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常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期,他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尚未稳固成型,势必会存在一些缺点、不足,会犯一些错误。但是,即使学生的缺点再多、学习再差、也都有其优点和长处,再差的人也有要强心,鉴于此,学校教师必须热忱地去發现他们在为人处事、学习生活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点点滴滴的优点和长处,找到优点就表扬,发现长处就扶持,有进步就鼓励。使他们在这种诚挚而又恰如其分的不断表扬、扶持和鼓励中逐渐消除自卑、增强自信,在荣誉感受与成功体验中发现自我价值,焕发奋进的志趣。
  
  3.用真情打动学生,以行动感化学生,在思想和生活上关心体贴学生
  
  多数学习较差生比普通学生的思想更稚嫩,心理多不健康,情感脆弱,情绪波动大,变化快,这是直接阻碍他们进步和发挥潜能的重要内因。教师要把握他们这些思想和心理特点,细心观察其言行举止反映出来的情愫与心绪,及时给予怀、疏导和抚慰,使他们那浮躁的情绪得以平静和稳定。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后进生的思想和生活上的变化,尽可能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接济,体贴入微地予以抚慰和排解,扶持他们度过难关。这种道义的感化,会使这些被关爱、受体贴的学习较差生由感恩图报而焕发起发愤进取的精神和意志。
  总之,只要教师用真情打动学生,用爱心感化学生,施以爱心教育,后进生就可以不断进步和转化。
其他文献
(合作市第三小学 甘肃 合作 747000)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给多少,学生知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还是不会学习。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呢?下面,我浅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1.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    事实证明,小学
期刊
(广西鹿寨镇三中 广西 柳州 545000)  摘要:多年以来,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基本处于垄断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简单地配合。因此形成了高度相似的单一的课堂模式——教师讲授,学生奋笔疾书,完全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种老式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只能是英语聋子和哑子,它严重地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导致了教学与语言实际运用脱节的局面。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人
期刊
(乐都县下营中心学校 青海 乐都 810700)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学强调以人为本,把育人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点化人、发展人。而语文学科得人文特点,更决定其语文教学必须将知识传授与培养人的能力、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等融为一体。那么,语文教学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呢?    1.倡导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差异    从某中
期刊
(格尔木市职业技术学校 青海 格尔木 816000)  李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
期刊
(乐都县下营中心学校 青海 乐都 810700)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学强调以人为本,把育人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点化人、发展人。而语文学科得人文特点,更决定其语文教学必须将知识传授与培养人的能力、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等融为一体。那么,语文教学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呢?    1.倡导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差异    从某中
期刊
(仪征工业学校 江苏 仪征 211400)  摘要:操作技能的培养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提高职校生操作技能是广大职教工作者长期以来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本文通过对操作技能特点和形成过程进行分析,提出有效培养操作技能的措施。  关键词:操作技能;特点;形成;有效措施;化工分析  Shallow talk chem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 a student a
期刊
(鞍山市第二中学 辽宁 鞍山 114000)  摘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教育孩子是我们教师的天职。在教育主体上,要强化“人本”意识。在教育方式上, 要强调“体验”意识。“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没有信任就没有教育”。改变以往陈旧的观念, 给孩子增加生活体验, 让孩子在感受中成长。而不是单纯的、空洞的说教。只有在一切真实的环境中,亲身体验,用心感受,才会有所体会。从而看到美丽的阳光和滋润的雨露,以
期刊
(扬州市邗江区瓜洲镇中心中学 江苏 扬州 225128)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我国教育的跨世纪工程。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就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
期刊
(仪征工业学校 江苏 仪征 211400)  摘要:让学生的素描表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素描教学方式:一、激发学生素描思维的积极性;二、课堂中运用尝试教学法;三、巧用催化剂,提高素描表现欲望;四、修身养性,天道酬勤。  关键词:激发;表现欲;尝试催化剂;修身养性;天道酬勤  Thousand tree ten thousand tree pear the flower blossom and the
期刊
(胶州市第六中学 山东 胶州 266300)  摘要:情境创设是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充分挖掘和开发内容、课前精心设计和构思、课堂上刻意组织和展示的一种教学操作。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要深入钻研,从中挖掘出有一定思考价值的知识内容,辅以生产、生活、科学实验等实际问题,结合具有启发性、思考性的问题创设情境,要保证所创设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造成学生心理的悬念。  关键词:兴趣;情境创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