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作者以教材中的一句话为引子对慈禧在戊戌变法前后的态度进行了思考,通过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最终总结得出:慈禧并非一开始就反对变法,她甚至比任何人都渴望变法,只是当其认定最大利益即将遭到触犯时,才会镇压戊戌变法。她并非真如我们所以为的是一个“老顽固”。
关键词: 慈禧太后 戊戌变法 态度
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题目,主要缘于阅读教材①时产生的一些疑惑:教材中有这样一句话:“强学会的成立引起了不少官僚的兴趣……甚至李鸿章也想捐银入会,只是由于名声不好,而被拒绝。”②当时,我便想:“李鸿章不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极端顽固派’中的重要成员吗?他想捐钱加入强学会,慈禧会同意吗?慈禧不是反对甚至扼杀戊戌变法的‘罪魁祸首’吗?”带着一连串的问题,我查阅了有关的文献资料,希望能解开心中所疑。
汤志钧教授在《戊戌变法人物传稿》中写道:“時變法之議高漲,翁同龢輔翊德宗,籌思新政,且支持強學會之成立,鴻章陽予助資,而‘為會中諸君擯之’,深為憤懣。”③由此可知教材说法应当可信,至少至今还未发现与其不符的说法。既然李鸿章的确有过“捐银入会”的想法,而他对“老佛爷”的“忠心耿耿”,以及慈禧对他的倚重也是毋庸置疑的,因而便可以证明慈禧并不反对李鸿章加入强学会,甚至是支持的。这便对我们一贯以来将慈禧视为“反对变法,扼杀变法的‘老顽固’”这一想法造成极大的冲击。
近来又读了美国记者斯特林·西格雷夫所著的《龙夫人:慈禧故事》一书,则全然是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书中许多观点一反常论,叫人连连惊叹“不可思议”、“骇人听闻”,又让人感到“雾里看花”般难辨真假。在这本书中,斯特林“揭示”了一个“大骗局”:有关慈禧太后的丑闻是当时一位英国作家巴克斯(《泰晤士报》驻京记者乔治·莫理循的非正式编辑和顾问)歪曲和捏造的,并写成《太后之下的中国》等书,“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其中包括中文,这使它成了新中国的共产主义学者和宣传员们的第一手资料”。④斯特林还指出:“康有为只不过是一个自我拔高者和麻烦制造者,他实际上仅仅处于维新运动的外围,他剽窃了别人的理念,并把它当作自己的观点发表。”⑤
这样的说法着实令人震撼良久,毕竟与我们一向接受的传统观点截然相反。但是,即便真如斯特林所说:“最近的关于中国的著作,在涉及巴克斯时,都会负责任地把他视为一个可疑的材料来源,但涉及慈禧以及她在中国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人们却继续坚持巴克斯的错误描述。”⑥他的说法就一定可靠无疑吗?这恐怕值得商榷。
其一,斯特林十分肯定德龄公主⑦“关于她作为慈禧御前女官的3年生活的记录。事实证明它根本不是什么欺骗,它所征引的材料基本上都确凿可信”。⑧我并不怀疑德龄回忆录的可信度,但德龄在她所著的《御苑兰馨记》的自序中清楚交代:“我曾随侍太后达两年之久。”⑨而上面引文中斯特林却说“她作为慈禧御前女官的3年生活”,则是明显一处错误。
更不可思议的是,斯特林竟然十分肯定地认为光绪帝从来就没有被囚禁过:“毫无疑问,皇帝既没有死,也没有被监禁,而且已经回到工作岗位有好些日子了。瀛台中的便殿一直是他和慈禧一起工作时共用的办公室。有案可查的事情是:他的日常公务确实中断过,但仅仅只有三天。很显然是因为惊恐和幻灭,而不是因为拷问和监禁。不过话说回来,他一直以来就是王朝体制的一名囚犯。巴克斯和濮兰德对这三天的静养极尽夸大之能事,声称皇上在此后的余生里就一直是慈禧的囚犯。那些支持巴克斯这个虚构故事的学者毫不顾及压倒性的反面证据。”⑩斯特林的这一“证据”到底能否成立呢?既然他也说德龄公主的回忆录“事实证明它根本不是什么欺骗,所征引的材料基本上都确凿可信”,那我们就先看看德龄公主对于光绪被囚一事是如何记录的:
“可怜的光绪,只为了袁世凯图谋自己功名富贵,将一朝天子出卖,使他终其身为一个在他宫中的囚人。然后光绪就由四个太监将他带到瀛台去。”
“于是光绪皇帝便被关到了瀛台,进了四间房的幽居。一水之隔,割断了他的自由。”
“光绪在这瀛台的幽囚里困守了差不多整整的两年。”{11}
纵观上述记录及种种文献,斯特林关于光绪从未被囚一说可谓“孤证不立”。或许还有疑问:德龄公主曾为慈禧的贴身女官,她是否会因为受过“老佛爷”的宠爱或者畏惧“老佛爷”会找她算账而有所隐瞒呢?
首先,德龄公主写作这些回忆录的时候,已是身居美国,而“老佛爷”也已与世长辞了,所以可以排除“畏惧‘老佛爷’会找她算账而有所隐瞒”的可能。其次,由于与慈禧之间的特殊关系,德龄公主在写作时难免存在主观的地方,这一点她在序言中也承认了。然而如果因此就断定德龄公主对慈禧的“丑闻”有所隐瞒,那么看完她的回忆录就不会有此顾虑了。若真要为慈禧“洗脱罪名”,那德龄公主就不会对慈禧与荣禄的“爱情”直言不讳了,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因而,对于斯特林的观点不可全信。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在《龙夫人:慈禧故事》一书中所言所论毫无价值可言。我认为,这本书给我们发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万不可迷信权威,即便是史学界一贯认定的观点也不一定无懈可击,再权威的文献资料都有真伪难辨的时候。近代史专家汤志钧教授等人便曾考证得出这样的结论:康有为戊戌出走后公布的两道光绪密诏都是他自己伪造的,却被长期流传了下来。
而且,斯特林作为一个外国人,正所谓“旁观者清”,他对一些问题反而看得更透彻更公正些,他的许多观点也是发人深省的。一直以来,我们大多数人确实把慈禧看得太坏,而把康有为抬得过高了。或许是习惯使然,“女人决不能成为君主”似乎早已成为一道不成文的禁令,所以对于慈禧这样一位把持大清政权近半个世纪之久的“老妇人”,自然难免已有偏见在先了。因而,许多时候人们甚至自觉不自觉地将许多与之不相干的“坏事”也算在“老佛爷”的头上。
那么,慈禧到底是不是自始至终都反对变法,扼杀变法的“老顽固”呢?
关于这一问题,我们还是先看看德龄公主是否已经给出了答案吧。她曾说:“假使我年纪稍大,我或许还能影响老佛爷厉行一些当时迫切需要的改革大计,因为她总很愿意听我的话。”{12}这位与“老佛爷”关系如此密切的“时人”这样写道:
“可惜老佛爷是个守旧派,喜欢墨守成法,而康有为则太过激烈,要将奉行数百年的老法一旦加以改革,当然是难得有成就的,就是没有老佛爷的阻挠,大约也没有多大希望。”
“然而,老佛爷在这时候并没有禁止光绪与康有为来往,虽然她对于这种打破成例的事表示强烈的反对。她不愿意直接做反对维新的行动,恐怕人民要批评她在退休之后还要与闻政事。老佛爷实在是很聪明的!
她静静地伺机而动。”
“袁世凯就把如何进宫面君,皇上如何要维新变政的话,一一告诉了荣禄。不过对于派兵包围颐和园一节,他却撒了个弥天大谎:
‘皇上叫我派兵突然包围颐和园,又叫我进园行刺老佛爷!’
“荣禄将从袁世凯处所得到的一切通通奏与老佛爷听。
然后,袁世凱又跪下去对老佛爷磕头,将出卖光绪的谎话再复述了一遍。”
“老佛爷临死之前曾说过好几次,她是完全相信袁世凯是说了真话的。”
“……她的脸上布满了怒气,双手时开时合,双目几乎要冒出火星子来。她带光绪的一番好处,养他就像养亲生的儿子一样——而今日他却如此来对付她。”{13}
在德龄看来,“老佛爷”是十分守旧的,是反对变法的,而且料定此次变法注定失败,只是碍于自己已“退休”而不便干预,便使了“聪明”的一招——任其变去,待其不可收拾之日再收拾“残局”。德龄公主还认为,是袁世凯的“弥天大谎”激怒了慈禧,直到她对光绪完全绝望才发起此次政变的。
德龄公主俨然道出了慈禧的“脾气”,道出了她的“聪明”、她的贪权。然而认为“老佛爷是个守旧派”,这点我并不认同。若真如此,那在此30年前洋务运动得以开展又当作何解释?对于慈禧太后这样一位“政治铁腕”来说,没有她的支持,洋务怎能“运动”起来?同理,30年后的戊戌变法若得不到她的首肯亦是“变”不成的。再说,德龄公主未必就能将每件事尤其是这些“政事”看得十分透彻。
徐彻教授则作了如下分析:
“必须指出的是,据可靠的记载,这次接见是依据慈禧的懿旨进行的。光绪帝本有此意,他是不敢作此安排的。退一步讲,即使他单独发下这个上谕,五大臣也不会俯首帖耳地照办的。别人不说,守旧派荣禄就不会听命。
《清廷戊戌朝变记》记道:
‘正月,康初上之书,上呈于太后。太后亦为之动。命总署王大臣详詢补救之方、变法条理,曾有懿旨焉。否则王大臣未见,未曾虚心下问也。’{14}
如果没有懿旨,就不会有这次‘虚心下问’的接见。这是显而易见的。”{15}
由此观之,康有为的“上书”是有经慈禧过目的,并且由她下令让五大臣接见康有为。所以,如果说慈禧反对变法,康有为根本就得不到接见,更别谈“面圣”了,那他们的变法更无从说起。沿着这样的思路探究戊戌变法5年后所颁布的“新政”诏书,其内容不正是戊戌变法内容的进一步深入吗?那简直可以说是由慈禧亲自主持的一场“变法”。
因此,慈禧并非一开始就反对变法,并且大部分时间都是支持变法的,甚至处于变法的主导地位。而她后来之所以会发起“戊戌政变”,应该说主要是因为她已经被逼急了——由于慈禧对袁世凯“告密”的内容深信不已,认定光绪皇帝策划了“围园杀后”的阴谋,这不仅是要夺她的权,更是要她的命。试问一个嗜权如命的“老佛爷”哪能容得下这样的“阴谋”?再说,当生命受到威胁时,是人都会反抗,更何况是这样一位养尊处优的“太后”。这时她已相信自己含辛茹苦养育与栽培的“痴儿”不仅要联合外人背叛她,而且将要她的命,可想而知,脾气本来就极其暴躁的慈禧这个时候被逼得有多急有多疯。
这让人不禁想起列宁那句著名的格言:“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一定会遭到反驳的。”{16}慈禧认为自己的大权即将旁落,生命亦将不保,对她而言,两个最大的“利益”都将遭到触犯甚至剥夺,所以她已经到了忍耐的底线了。从一定程度上说,她已别无选择,忍无可忍了。
总而言之,慈禧并非一开始就反对变法,她甚至比任何人都渴望变法,只是因为她已认定自己的最大利益即将遭到触犯,而且戊戌变法不仅不是她所主持的,她甚至还被拒之门外,所以才会对其采取镇压政策。此后不久便兴起的“清末新政”就是由慈禧主导变法的最好例证。因而,“老佛爷”并非真如我们习惯所以为的那样是一个“老顽固”。
注释:
①李侃等.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94.4,第4版(2007年8月第33次重印).
②李侃等.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94.4,第4版(2007年8月第33次重印):243.
③汤志钧.戊戌变法人物传稿(下册),中华书局,1982.6,第2版:545.关于这一说法,作者参考了《康南海自编年谱》和《汪穰卿先生师友手札》.
④[美]斯特林·西格雷夫著.秦传安译.龙夫人:慈禧故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5,第1版:11.
⑤[美]斯特林·西格雷夫著.秦传安译.龙夫人:慈禧故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5,第1版:9.
⑥[美]斯特林·西格雷夫著.秦传安译.龙夫人:慈禧故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5,第1版:16.
⑦德龄(1886-1944),美籍华人女作家,满洲汉军正白旗人,清朝外交使臣裕庚之女。幼时与妹容龄随父母宦居欧洲多年。1903年归国后,慈禧得知德龄姐妹通晓外文,便召她们入宫,成为太后的第一女侍官,深得慈禧宠爱和信任。1905年因父亡出宫。1907年与美国人怀特结婚,入美国籍,从此走上用英文写作的道路。
⑧[美]斯特林·西格雷夫著.秦传安译.龙夫人:慈禧故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5,第1版:13.⑨[清]德龄著.李葆真,顾秋心译.御苑兰馨记.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第1版,“作者序”第1页.
⑩[美]斯特林·西格雷夫著.秦传安译.龙夫人:慈禧故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5,第1版:204页.
{11}[清]德龄著.李葆真,顾秋心译.御苑兰馨记.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第1版:114-117.
{12}[清]德龄著.李葆真,顾秋心译.御苑兰馨记.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第1版,“作者序”第2页.
{13}[清]德龄著.李葆真、顾秋心译.御苑兰馨记.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第1版:106-110.
{14}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戊戌变法丛刊(第1册):331(因为华师大图书馆没有收藏此书,所以只好暂且转引徐彻教授书中所言).
{15}徐彻.一个真实的慈禧太后.团结出版社,2007.1,第1版:395.
{16}列宁.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VOL2:1.
参考文献:
[1]李侃等.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94.4,第4版(2007年8月第33次重印).
[2]汤志钧.戊戌变法人物传稿(下册).中华书局,1982.6,第2版.
[3]汤志钧.戊戌变法史.中国近代史研究丛书.人民出版社,1984.11,第1版.
[4][美]斯特林·西格雷夫著.秦传安译.龙夫人:慈禧故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5,第1版.
[5][清]德龄著.李葆真,顾秋心译.御苑兰馨记.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第1版.
[6][清]德龄著.顾秋心等译.慈禧御苑外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第1版.
[7]徐彻.一个真实的慈禧太后.团结出版社,2007.1,第1版.
[8]徐彻.慈禧画传.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6,第1版.
[9]列宁.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
[10]庄葳.慈禧.中华书局,1980.12.
[11]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中华书局,1954.12,初版.
[12]李文海.戊戌维新时期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胡绳武主编.戊戌维新运动史论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8,第1版.
[13]张研.原来慈禧.重庆出版社,2006.9,第1版.
[14]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88辑).文海出版社,1973(民国62年).12.
[15]李傲.睁眼看慈禧:在强权与柔媚中挣扎的理性经典.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1,第1版.
[16]何虎生主编.铁腕政治家西太后.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1,第1版.
[17]张祖翼撰.清代野记.近代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2007.4,第1版.
[18]李东.千秋泪——光绪皇帝传奇.清帝传奇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7,第1版.
[19]蔡东藩.慈禧秘史.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6,第1版.
[20]董丛林.变政与政变.河北大学出版社,1993.3,第1版.
[21]徐学忠等.论慈禧对戊戌变法的态度.昌潍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2,VOL15,(4).
[22]李会龙.戊戌维新运动中慈禧态度的再认识.天中学刊.1997.6,VOL12,(3).
[23]廖宗麟.慈禧太后对戊戍变法态度考.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VOL19,(1).
[24]李锦全.论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中的慈禧.文史哲.1999,(1).
[25]吴仁明等.论慈禧太后与晚清维新运动的合离.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VOL15,(1).
[26]隋丽娟.慈禧是怎样一个人.山东图书馆季刊,2007,(4).
关键词: 慈禧太后 戊戌变法 态度
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题目,主要缘于阅读教材①时产生的一些疑惑:教材中有这样一句话:“强学会的成立引起了不少官僚的兴趣……甚至李鸿章也想捐银入会,只是由于名声不好,而被拒绝。”②当时,我便想:“李鸿章不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极端顽固派’中的重要成员吗?他想捐钱加入强学会,慈禧会同意吗?慈禧不是反对甚至扼杀戊戌变法的‘罪魁祸首’吗?”带着一连串的问题,我查阅了有关的文献资料,希望能解开心中所疑。
汤志钧教授在《戊戌变法人物传稿》中写道:“時變法之議高漲,翁同龢輔翊德宗,籌思新政,且支持強學會之成立,鴻章陽予助資,而‘為會中諸君擯之’,深為憤懣。”③由此可知教材说法应当可信,至少至今还未发现与其不符的说法。既然李鸿章的确有过“捐银入会”的想法,而他对“老佛爷”的“忠心耿耿”,以及慈禧对他的倚重也是毋庸置疑的,因而便可以证明慈禧并不反对李鸿章加入强学会,甚至是支持的。这便对我们一贯以来将慈禧视为“反对变法,扼杀变法的‘老顽固’”这一想法造成极大的冲击。
近来又读了美国记者斯特林·西格雷夫所著的《龙夫人:慈禧故事》一书,则全然是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书中许多观点一反常论,叫人连连惊叹“不可思议”、“骇人听闻”,又让人感到“雾里看花”般难辨真假。在这本书中,斯特林“揭示”了一个“大骗局”:有关慈禧太后的丑闻是当时一位英国作家巴克斯(《泰晤士报》驻京记者乔治·莫理循的非正式编辑和顾问)歪曲和捏造的,并写成《太后之下的中国》等书,“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其中包括中文,这使它成了新中国的共产主义学者和宣传员们的第一手资料”。④斯特林还指出:“康有为只不过是一个自我拔高者和麻烦制造者,他实际上仅仅处于维新运动的外围,他剽窃了别人的理念,并把它当作自己的观点发表。”⑤
这样的说法着实令人震撼良久,毕竟与我们一向接受的传统观点截然相反。但是,即便真如斯特林所说:“最近的关于中国的著作,在涉及巴克斯时,都会负责任地把他视为一个可疑的材料来源,但涉及慈禧以及她在中国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人们却继续坚持巴克斯的错误描述。”⑥他的说法就一定可靠无疑吗?这恐怕值得商榷。
其一,斯特林十分肯定德龄公主⑦“关于她作为慈禧御前女官的3年生活的记录。事实证明它根本不是什么欺骗,它所征引的材料基本上都确凿可信”。⑧我并不怀疑德龄回忆录的可信度,但德龄在她所著的《御苑兰馨记》的自序中清楚交代:“我曾随侍太后达两年之久。”⑨而上面引文中斯特林却说“她作为慈禧御前女官的3年生活”,则是明显一处错误。
更不可思议的是,斯特林竟然十分肯定地认为光绪帝从来就没有被囚禁过:“毫无疑问,皇帝既没有死,也没有被监禁,而且已经回到工作岗位有好些日子了。瀛台中的便殿一直是他和慈禧一起工作时共用的办公室。有案可查的事情是:他的日常公务确实中断过,但仅仅只有三天。很显然是因为惊恐和幻灭,而不是因为拷问和监禁。不过话说回来,他一直以来就是王朝体制的一名囚犯。巴克斯和濮兰德对这三天的静养极尽夸大之能事,声称皇上在此后的余生里就一直是慈禧的囚犯。那些支持巴克斯这个虚构故事的学者毫不顾及压倒性的反面证据。”⑩斯特林的这一“证据”到底能否成立呢?既然他也说德龄公主的回忆录“事实证明它根本不是什么欺骗,所征引的材料基本上都确凿可信”,那我们就先看看德龄公主对于光绪被囚一事是如何记录的:
“可怜的光绪,只为了袁世凯图谋自己功名富贵,将一朝天子出卖,使他终其身为一个在他宫中的囚人。然后光绪就由四个太监将他带到瀛台去。”
“于是光绪皇帝便被关到了瀛台,进了四间房的幽居。一水之隔,割断了他的自由。”
“光绪在这瀛台的幽囚里困守了差不多整整的两年。”{11}
纵观上述记录及种种文献,斯特林关于光绪从未被囚一说可谓“孤证不立”。或许还有疑问:德龄公主曾为慈禧的贴身女官,她是否会因为受过“老佛爷”的宠爱或者畏惧“老佛爷”会找她算账而有所隐瞒呢?
首先,德龄公主写作这些回忆录的时候,已是身居美国,而“老佛爷”也已与世长辞了,所以可以排除“畏惧‘老佛爷’会找她算账而有所隐瞒”的可能。其次,由于与慈禧之间的特殊关系,德龄公主在写作时难免存在主观的地方,这一点她在序言中也承认了。然而如果因此就断定德龄公主对慈禧的“丑闻”有所隐瞒,那么看完她的回忆录就不会有此顾虑了。若真要为慈禧“洗脱罪名”,那德龄公主就不会对慈禧与荣禄的“爱情”直言不讳了,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因而,对于斯特林的观点不可全信。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在《龙夫人:慈禧故事》一书中所言所论毫无价值可言。我认为,这本书给我们发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万不可迷信权威,即便是史学界一贯认定的观点也不一定无懈可击,再权威的文献资料都有真伪难辨的时候。近代史专家汤志钧教授等人便曾考证得出这样的结论:康有为戊戌出走后公布的两道光绪密诏都是他自己伪造的,却被长期流传了下来。
而且,斯特林作为一个外国人,正所谓“旁观者清”,他对一些问题反而看得更透彻更公正些,他的许多观点也是发人深省的。一直以来,我们大多数人确实把慈禧看得太坏,而把康有为抬得过高了。或许是习惯使然,“女人决不能成为君主”似乎早已成为一道不成文的禁令,所以对于慈禧这样一位把持大清政权近半个世纪之久的“老妇人”,自然难免已有偏见在先了。因而,许多时候人们甚至自觉不自觉地将许多与之不相干的“坏事”也算在“老佛爷”的头上。
那么,慈禧到底是不是自始至终都反对变法,扼杀变法的“老顽固”呢?
关于这一问题,我们还是先看看德龄公主是否已经给出了答案吧。她曾说:“假使我年纪稍大,我或许还能影响老佛爷厉行一些当时迫切需要的改革大计,因为她总很愿意听我的话。”{12}这位与“老佛爷”关系如此密切的“时人”这样写道:
“可惜老佛爷是个守旧派,喜欢墨守成法,而康有为则太过激烈,要将奉行数百年的老法一旦加以改革,当然是难得有成就的,就是没有老佛爷的阻挠,大约也没有多大希望。”
“然而,老佛爷在这时候并没有禁止光绪与康有为来往,虽然她对于这种打破成例的事表示强烈的反对。她不愿意直接做反对维新的行动,恐怕人民要批评她在退休之后还要与闻政事。老佛爷实在是很聪明的!
她静静地伺机而动。”
“袁世凯就把如何进宫面君,皇上如何要维新变政的话,一一告诉了荣禄。不过对于派兵包围颐和园一节,他却撒了个弥天大谎:
‘皇上叫我派兵突然包围颐和园,又叫我进园行刺老佛爷!’
“荣禄将从袁世凯处所得到的一切通通奏与老佛爷听。
然后,袁世凱又跪下去对老佛爷磕头,将出卖光绪的谎话再复述了一遍。”
“老佛爷临死之前曾说过好几次,她是完全相信袁世凯是说了真话的。”
“……她的脸上布满了怒气,双手时开时合,双目几乎要冒出火星子来。她带光绪的一番好处,养他就像养亲生的儿子一样——而今日他却如此来对付她。”{13}
在德龄看来,“老佛爷”是十分守旧的,是反对变法的,而且料定此次变法注定失败,只是碍于自己已“退休”而不便干预,便使了“聪明”的一招——任其变去,待其不可收拾之日再收拾“残局”。德龄公主还认为,是袁世凯的“弥天大谎”激怒了慈禧,直到她对光绪完全绝望才发起此次政变的。
德龄公主俨然道出了慈禧的“脾气”,道出了她的“聪明”、她的贪权。然而认为“老佛爷是个守旧派”,这点我并不认同。若真如此,那在此30年前洋务运动得以开展又当作何解释?对于慈禧太后这样一位“政治铁腕”来说,没有她的支持,洋务怎能“运动”起来?同理,30年后的戊戌变法若得不到她的首肯亦是“变”不成的。再说,德龄公主未必就能将每件事尤其是这些“政事”看得十分透彻。
徐彻教授则作了如下分析:
“必须指出的是,据可靠的记载,这次接见是依据慈禧的懿旨进行的。光绪帝本有此意,他是不敢作此安排的。退一步讲,即使他单独发下这个上谕,五大臣也不会俯首帖耳地照办的。别人不说,守旧派荣禄就不会听命。
《清廷戊戌朝变记》记道:
‘正月,康初上之书,上呈于太后。太后亦为之动。命总署王大臣详詢补救之方、变法条理,曾有懿旨焉。否则王大臣未见,未曾虚心下问也。’{14}
如果没有懿旨,就不会有这次‘虚心下问’的接见。这是显而易见的。”{15}
由此观之,康有为的“上书”是有经慈禧过目的,并且由她下令让五大臣接见康有为。所以,如果说慈禧反对变法,康有为根本就得不到接见,更别谈“面圣”了,那他们的变法更无从说起。沿着这样的思路探究戊戌变法5年后所颁布的“新政”诏书,其内容不正是戊戌变法内容的进一步深入吗?那简直可以说是由慈禧亲自主持的一场“变法”。
因此,慈禧并非一开始就反对变法,并且大部分时间都是支持变法的,甚至处于变法的主导地位。而她后来之所以会发起“戊戌政变”,应该说主要是因为她已经被逼急了——由于慈禧对袁世凯“告密”的内容深信不已,认定光绪皇帝策划了“围园杀后”的阴谋,这不仅是要夺她的权,更是要她的命。试问一个嗜权如命的“老佛爷”哪能容得下这样的“阴谋”?再说,当生命受到威胁时,是人都会反抗,更何况是这样一位养尊处优的“太后”。这时她已相信自己含辛茹苦养育与栽培的“痴儿”不仅要联合外人背叛她,而且将要她的命,可想而知,脾气本来就极其暴躁的慈禧这个时候被逼得有多急有多疯。
这让人不禁想起列宁那句著名的格言:“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一定会遭到反驳的。”{16}慈禧认为自己的大权即将旁落,生命亦将不保,对她而言,两个最大的“利益”都将遭到触犯甚至剥夺,所以她已经到了忍耐的底线了。从一定程度上说,她已别无选择,忍无可忍了。
总而言之,慈禧并非一开始就反对变法,她甚至比任何人都渴望变法,只是因为她已认定自己的最大利益即将遭到触犯,而且戊戌变法不仅不是她所主持的,她甚至还被拒之门外,所以才会对其采取镇压政策。此后不久便兴起的“清末新政”就是由慈禧主导变法的最好例证。因而,“老佛爷”并非真如我们习惯所以为的那样是一个“老顽固”。
注释:
①李侃等.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94.4,第4版(2007年8月第33次重印).
②李侃等.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94.4,第4版(2007年8月第33次重印):243.
③汤志钧.戊戌变法人物传稿(下册),中华书局,1982.6,第2版:545.关于这一说法,作者参考了《康南海自编年谱》和《汪穰卿先生师友手札》.
④[美]斯特林·西格雷夫著.秦传安译.龙夫人:慈禧故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5,第1版:11.
⑤[美]斯特林·西格雷夫著.秦传安译.龙夫人:慈禧故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5,第1版:9.
⑥[美]斯特林·西格雷夫著.秦传安译.龙夫人:慈禧故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5,第1版:16.
⑦德龄(1886-1944),美籍华人女作家,满洲汉军正白旗人,清朝外交使臣裕庚之女。幼时与妹容龄随父母宦居欧洲多年。1903年归国后,慈禧得知德龄姐妹通晓外文,便召她们入宫,成为太后的第一女侍官,深得慈禧宠爱和信任。1905年因父亡出宫。1907年与美国人怀特结婚,入美国籍,从此走上用英文写作的道路。
⑧[美]斯特林·西格雷夫著.秦传安译.龙夫人:慈禧故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5,第1版:13.⑨[清]德龄著.李葆真,顾秋心译.御苑兰馨记.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第1版,“作者序”第1页.
⑩[美]斯特林·西格雷夫著.秦传安译.龙夫人:慈禧故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5,第1版:204页.
{11}[清]德龄著.李葆真,顾秋心译.御苑兰馨记.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第1版:114-117.
{12}[清]德龄著.李葆真,顾秋心译.御苑兰馨记.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第1版,“作者序”第2页.
{13}[清]德龄著.李葆真、顾秋心译.御苑兰馨记.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第1版:106-110.
{14}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戊戌变法丛刊(第1册):331(因为华师大图书馆没有收藏此书,所以只好暂且转引徐彻教授书中所言).
{15}徐彻.一个真实的慈禧太后.团结出版社,2007.1,第1版:395.
{16}列宁.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VOL2:1.
参考文献:
[1]李侃等.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94.4,第4版(2007年8月第33次重印).
[2]汤志钧.戊戌变法人物传稿(下册).中华书局,1982.6,第2版.
[3]汤志钧.戊戌变法史.中国近代史研究丛书.人民出版社,1984.11,第1版.
[4][美]斯特林·西格雷夫著.秦传安译.龙夫人:慈禧故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5,第1版.
[5][清]德龄著.李葆真,顾秋心译.御苑兰馨记.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第1版.
[6][清]德龄著.顾秋心等译.慈禧御苑外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第1版.
[7]徐彻.一个真实的慈禧太后.团结出版社,2007.1,第1版.
[8]徐彻.慈禧画传.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6,第1版.
[9]列宁.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
[10]庄葳.慈禧.中华书局,1980.12.
[11]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中华书局,1954.12,初版.
[12]李文海.戊戌维新时期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胡绳武主编.戊戌维新运动史论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8,第1版.
[13]张研.原来慈禧.重庆出版社,2006.9,第1版.
[14]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88辑).文海出版社,1973(民国62年).12.
[15]李傲.睁眼看慈禧:在强权与柔媚中挣扎的理性经典.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1,第1版.
[16]何虎生主编.铁腕政治家西太后.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1,第1版.
[17]张祖翼撰.清代野记.近代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2007.4,第1版.
[18]李东.千秋泪——光绪皇帝传奇.清帝传奇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7,第1版.
[19]蔡东藩.慈禧秘史.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6,第1版.
[20]董丛林.变政与政变.河北大学出版社,1993.3,第1版.
[21]徐学忠等.论慈禧对戊戌变法的态度.昌潍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2,VOL15,(4).
[22]李会龙.戊戌维新运动中慈禧态度的再认识.天中学刊.1997.6,VOL12,(3).
[23]廖宗麟.慈禧太后对戊戍变法态度考.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VOL19,(1).
[24]李锦全.论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中的慈禧.文史哲.1999,(1).
[25]吴仁明等.论慈禧太后与晚清维新运动的合离.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VOL15,(1).
[26]隋丽娟.慈禧是怎样一个人.山东图书馆季刊,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