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钢琴家的中国心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tt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利剧院2月的那场“风中奇缘——钢琴家彼德?利兹独奏音乐会”,将古典乐迷的目光,聚焦到一位比利时钢琴家身上。
  一曲莫扎特《D小调幻想曲》作品397号,彼德?利兹开始沉浸于音乐的冥想。他有着很多钢琴家奏乐时的神态,有节奏地点头,音乐高潮时,指尖此起彼伏地律动,所有的音符在一刹那被凝固。白居易云,“大珠小珠落玉盘”,亦是如此。
  莫扎特那个年代,这首幻想曲半音阶、不协和和弦的采用,还有它不可捉摸的和声转调刻画出来的情感撞击,织出了一幅浪漫主义的画面。在彼德的手指下,毫不保留地诠释出忧郁和明朗的两种情绪。
  这两种情绪,在李斯特《旅行岁月》选曲中变成了唯一。这部作品集的灵感来源于他在欧洲游历和巡演的经历,亦如一首自传式的钢琴音诗。在彼德的演奏里,听者宛若回到百余年前李斯特在瑞士与意大利的那段旅程。
  说到李斯特,彼德与之有段很诡异的故事。他在七八岁时,曾做过一个梦,梦见钢琴边站着一个头发长长的人和他说话。那时,彼德对此人虽完全没有概念,却印象深刻。直到他十几岁时,当他从书本上看到李斯特的照片时,被吓到了,“这不正是我梦中的那个人吗?”
  或许是他与李斯特的缘分,在多数人难以把控的八度音群技法上,彼德却运用自如。别人觉得难,是因为八度音群的弹奏不单要求手掌大,更有其排山倒海的气势。而在彼德手下,八度音群被演绎得集速度、旋律与戏剧三位一体。他说,小时候,就觉着八度音群挺容易。你说这是“天分”,他还会谦虚一下。
  双手的弹奏,不是钢琴家的唯一,当进行到雷协悌兹基的《最后的行板》时,彼德将右手放在一边,仅用左手奏完词曲。他将乐曲中的故事融合在琴键之上——故事讲述的是演奏者因右臂受伤而只能用左手独立完成。
  这确实像一幅画,脸上的哀怨、痛苦,音乐迭起的振奋,像画面般从脑海里一闪而过,台面上的,似乎已经不是一架钢琴和一位钢琴家,而是雷协悌兹基作曲时那段悲怆的故事。
  彼德是比利时人,在演奏海外曲目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中国风。用他的话说,“这是一种中国的音乐情结,一种对中国的爱。”他的小孩在北京上学,他的夫人是台湾人——和中国,他有着太多太多难以割舍的地方。
  十几岁时,彼德读过中国的历史、中国的神话故事,它有感于中国的宗教文化,希望探索一些除了物质之外的东西。
  1978年,他初到台湾,遇到了中国石油北京分公司的总经理,后者给彼德介绍了许多中国的地方戏曲——舞台布景简单,乐队伴奏大概有两三人,有象征性的背景。
  彼德从真正意义上,接触到了中国的艺术、建筑、宗教和文化,而不再是“形而上学”。这一切,启发他改编了许多和中国相关的曲目。
  1989年,在京剧《fantastic dream in garden》(《花园里的梦》)的基础上,他改编成了钢琴协奏曲《龙年在中国》(《China in the year of the Dragon》),由滚石唱片发行,也正因为此,他被介绍到香港等地演奏。
  与笔者交谈间隙,他翻出了《龙年在中国》这张CD,音乐渐起,那种浑厚、跌宕,再度袭来。与他所演奏的莫扎特《D小调幻想曲》和李斯特《旅行岁月》不同的是,少了些柔和,多了些韧性;少了些悠扬;多了些磅礴;少了些西方点缀,多了些中国神韵。一个比利时人,对中国的向往,在这些律动的音符里,真的能听出一二来。
  他说,中国古老而伟大,希望有机会在这里巡回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除了《龙年在中国》,他还创作了极具浪漫东方情怀的《末代女皇钢琴协奏曲》、《茉莉花》、《在那遥远的地方》等中国风曲目。
  改编后的《茉莉花》,悠扬之处被演绎得微波荡漾,平淡之处又被弹奏得急流勇进;而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尤其是在高潮部分的过渡阶段,彼德完全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那种抑扬顿挫。
  西式风格,中国曲目。在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民歌里,点缀着彼德的八度音群、和弦、半音阶……他真爱音乐,把音乐视之为自己的第二生命。虽说他出身于音乐世家,但是彼德在音乐上的一切却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顺利。
  儿时的他,爱音乐,却不被父母理解,甚至不愿让他走音乐这条路。可是彼德,在被父母强行拉回房间睡觉,不得触碰钢琴之余,只好在自己身上弹奏。他的父母妥协了,给了儿子一个音乐梦。直到彼德的CD发行,他的父母才为当年的行为懊悔。
  所以现在,我们才得以听到这一曲曲中国风。
其他文献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决定,自2月24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为债券市场走牛提供了外在条件,也为可转债长期价值发现提供了良好契机。  事实上,2012年以来转债市场一直表现抢眼,多只可转债基金涨幅靠前。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2月19日,可转债基金平均涨幅超过2%,超越了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平均1%的业绩回报。  在长信可转债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刘波看来,随着货币政策的松动,债券市场或将
期刊
说起君联资本,可能人们并不熟悉,但说起联想投资,相信一些人并不陌生。其实,君联资本正是改名后的联想投资。  作为君联资本创始合伙人之一,2001年,朱立南、陈浩、王能光及联想其他同事,受联想控股创始人柳传志的委托,开始了君联资本的十年创业路,最终形成了如今君联资本130元人民币的管理规模。  “回顾十年创业历程,做企业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乐趣与困难,但总的说来,我们还是用联想管理的——定战略、建班
期刊
繁忙的春节演出季刚过,中央芭蕾舞团的演员结束各地的演出,回京不到十天便开始复排《卡门》和《阿莱城的姑娘》,以纪念去年辞世的两部舞剧的编舞罗兰?佩蒂。怎么欣赏这两台芭蕾舞剧,看芭蕾舞有什么诀窍?《投资者报》记者采访了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艺术总监冯英和副团长王全兴。    《投资者报》:法国文化部长密特朗称罗兰·佩蒂为“20世纪最伟大的芭蕾编舞大师之一”,他的作品是世界各大芭蕾舞团争相演出的剧目。与其他
期刊
首只上市交易的沪深300指数分级基金——信诚沪深300分级基金的A份额和B份额2月17日正式登陆深交所。至当日收盘,信诚300B以涨停报收于1.101元,但信诚300A(150051)跌停报收0.903元。  目前,指数分级基金的折溢价情况普遍为A份额折价18%左右,B份额溢价约20%~30%,这种折溢价情况是否就是导致信诚300A/B涨跌停的主要原因?如何看待近期多只分级基金遭遇爆炒?  本周《
期刊
“两份忠贞不渝的爱贯穿了法国编舞大师罗兰?佩蒂(Roland Petit)的一生,一份给了舞蹈,另一份给了舞蹈家芝芝?让梅尔(Zizi Jeanmaire)。1933年他在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学校与她们相遇,那一年他9岁,让梅尔与他同岁。”  2011年7月11日,英国《卫报》舞蹈专栏作家Sanjoy Roy在一篇纪念罗兰?佩蒂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此前一天,被称为当今世界三大芭蕾舞编导之一的罗兰?佩蒂在
期刊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我在中国香港如此开宗明义地表明身份时,其实背后并没有所谓的优越感,更多是一份被拒之门外的尴尬选择。  我生于1968年,即香港左派暴动后一年,而中国正值翻天覆地的文革时期,处于几近封国状态。当时我年纪尚小,对内地没多大印象,因此而生的苦恼或疑惑就更谈不上。  我与内地的第一次接触是从一个胶袋开始。就在四人帮刚刚粉碎之后,我初次回乡,深圳。记得我刚踏出罗湖关口的黄泥路
期刊
“对我来说,写作是认识新看法、新事物、新朋友的旅程——最终是想认识自己。”蔡东豪的简介中有一条,叫“认为自己是文化人的企管人”。我对他的印象是每年香港书展,他只要在中环写字楼一下班,便会笑眯眯地来到他和一班同道自组而成的“上书局”摊位前“站台”。  《毅行者》是他5年前的旧著,“这题材跟我有密切关系,让我可在精神上穿梭其中”,实际上蔡东豪从2000年起,已经连续11年参加“乐施毅行者”,去年更以1
期刊
二十多年前,在上海刚刚改革开放之后不久,有些知识分子开始转业经商——当时叫作“下海”——于是引起了一场关于“人文精神失落”的公开讨论,并结集成书(见王晓明编:《人文精神寻思录》,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彼时中国经济刚刚起飞,今日的中国早已变成了全球化经济的积极参与者。两岸三地的华人,除了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之外,也早已被市场的潮流所席卷,这些原先是基本的政治性差异,似乎也被淡化了。换言之
期刊
比较而言,在20世纪西方顶级的芭蕾大师中,没有谁比罗兰?佩蒂更爱中国了。精确地说,在这些大师中,没有谁比他更爱中国的中央芭蕾舞团,也没有谁得到过比他更多的尊重与爱戴了。这位法国编导大师2005、2006年,曾先后两次亲临中芭,复排他的经典作品,其数量之多,也是其他大师无法媲美的——三部独幕芭蕾舞剧《卡门》、《年轻人与死神》和《阿莱城的姑娘》、一台平克?弗洛伊德的摇滚芭蕾,还有根据叶小刚音乐,为中芭
期刊
初春第一场婚博会在昨天落下帷幕,在今年情人节后的第三天2012年春季中国国际(北京)婚博会在北展举行,据不完全统计,本次婚博会迎来近8万新人的参观。  婚博会最后一天,据记者在现场走访不完全统计,本次参展的数家珠宝品牌,由于展会面积及品牌影响力不同,婚博会3天的销售额一般均200-500万之间,钻石小鸟17-19日,婚博会三天时间销售额达到了740万,是销售额最高的一家,成为本次婚博会珠宝首饰类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