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肖像画,古人称之为写真画、传神、写照、传写等。它是中国画各个门类中最为古老的一个画科。关于它的起源及其发展,有人将其归纳为滥觞时期(上古至西汉)、成熟时期(六朝至唐宋)和独立时期(元明清)等三个时期。
7月15日,名为“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的专场展览开展,展出了一批深藏多年的明清肖像画,尽显中国肖像画的传统与创新。
展览中,帝王和皇族成员的肖像画占重要部分。帝王和皇族肖像多以写实为主,以形写神、赋色厚重、画工精湛,是明清时期传神写照的典范,是一种兼具观赏性和祭祀性的肖像画,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这些肖像,有整身亦有半身,有站姿亦有坐姿,其社会功能性远远超越其艺术性。
“中国美学思想尤其绘画美学思想,把神格定为最高境界。正所谓神妙能逸,妙和神不分家,所以一幅好的作品,无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它的可贵之处就是妙和神的合一。”展览策展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表示,这是展览取名为“妙合神形”的缘故。
明清時代的肖像画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收藏特色之一,数量多至近千件。在本次展出的50余件(套)展品中,涵括帝王·皇族、雅集·行乐、名臣·名士·闺秀和学者像传等部分。
明清两代是肖像画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独立时期,也是大流行的时期。在摄影术诞生前的时代,肖像画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为人写照。到明清时期,肖像画绘制达到顶峰,不少人都会请人绘制一幅,还以各种新奇的名字命名,请人题咏。
若按类型,肖像画可分为宫廷肖像画、历史人物、文人肖像画和民间肖像画等几类,其中民间肖像画多以表现先辈音容笑貌的“容像”为主,具有祭祀、纪念的功能。在经济发展与社会思潮多元的大背景之下,明清时期的肖像画不再是宫廷权贵与上层社会人物的专享,庶民人物也成为肖像画的主角。应民间日渐增长的肖像画制作需求,大量的民间肖像画家应运而生,同时也出现了不少职业画家。
雅集和行乐图是明清时期文人肖像的重要表现形式。雅集图既有兰亭修褉、西园雅集、玉山雅集、杏园雅集等历史上著名的文人雅聚,也有名不见经传的文人自发聚会。既是明清时期文人肖像的代表,也是这一时期将肖像画与山水画熔铸一体的典范。这类肖像画多为手卷,且名家题咏殆遍,因而在艺术性之外,尚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名臣和名士都在明清肖像画中占据重要分量。明代名臣和名士,以“待漏图”最为常见,体现出礼制、官制、服饰与人物形象相融合的特征。到了清代,名臣和名士形象的出现由写实向写意、或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倾向。明清时期写前朝的名臣、名士,大多依据相关蓝本,陈陈相因,但却在技法与审美方面迥别于前朝,体现出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闺秀是明清肖像画的另一组成部分,其形象“不贵工致娇艳,贵在于淡雅清秀”,且侧重于艺术渲染,具有观赏与娱乐性功能。
清代学者和历代文苑像传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肖像画藏品的重要特色。《清代学者像传》曾经出版过单色影印本,历代文苑像传则极少露面。两种像传是由文史学者和书画鉴藏家叶恭绰(1881—1968)家族捐赠。两种像传卷帙浩繁,来源清晰,正如叶恭绰所言,像传“取诸家传神象暨行乐图绘,或遗集附刊及流传摄影,皆确然有所据”,是了解历代(尤其是清代)学者肖像的重要图像文献。
在明清肖像画中,“形似”的艺术理念被发挥到极致。明代肖像画侧重写实,是“影像”式的绘画风格;清代肖像画则大多侧重写意,是文人宴赏自娱式的绘画风格。明清时期的肖像画写实与写意兼具,宫廷与民间并行,同时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在实用性的社会功能大行其道的明清肖像画中,他们侧重的是“以形写形”,这种写实、重形的创作理念是明清时期绝大多数职业画家的价值取向,也是他们适应受众需求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画风与审美趋向的嬗变使我们看到服饰、礼制、官制以及社会生活的变迁与特色。
美国学者高居翰在《中国绘画史》中写道,写真画之所以突然而出人意表地在17世纪当中跃升至严肃艺术的层次,有可能是肇始于两股动力的汇合:一方面是由于此一时代的关注所在,越来越注重个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由欧洲传入中国的艺术创作手法,比起中国以前的绘画传统,都更加重视画中形象的个别特质。
这或许也形成了明清肖像画的独特之处—在传统的基础上,借用西方的语言体现了中国肖像画强大的传统文化基因。
(本报道未署名图片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提供)
7月15日,名为“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的专场展览开展,展出了一批深藏多年的明清肖像画,尽显中国肖像画的传统与创新。
帝王·皇族
展览中,帝王和皇族成员的肖像画占重要部分。帝王和皇族肖像多以写实为主,以形写神、赋色厚重、画工精湛,是明清时期传神写照的典范,是一种兼具观赏性和祭祀性的肖像画,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这些肖像,有整身亦有半身,有站姿亦有坐姿,其社会功能性远远超越其艺术性。
“中国美学思想尤其绘画美学思想,把神格定为最高境界。正所谓神妙能逸,妙和神不分家,所以一幅好的作品,无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它的可贵之处就是妙和神的合一。”展览策展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表示,这是展览取名为“妙合神形”的缘故。
明清時代的肖像画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收藏特色之一,数量多至近千件。在本次展出的50余件(套)展品中,涵括帝王·皇族、雅集·行乐、名臣·名士·闺秀和学者像传等部分。
由来最古的传神写照
明清两代是肖像画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独立时期,也是大流行的时期。在摄影术诞生前的时代,肖像画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为人写照。到明清时期,肖像画绘制达到顶峰,不少人都会请人绘制一幅,还以各种新奇的名字命名,请人题咏。
若按类型,肖像画可分为宫廷肖像画、历史人物、文人肖像画和民间肖像画等几类,其中民间肖像画多以表现先辈音容笑貌的“容像”为主,具有祭祀、纪念的功能。在经济发展与社会思潮多元的大背景之下,明清时期的肖像画不再是宫廷权贵与上层社会人物的专享,庶民人物也成为肖像画的主角。应民间日渐增长的肖像画制作需求,大量的民间肖像画家应运而生,同时也出现了不少职业画家。
雅集·行乐
雅集和行乐图是明清时期文人肖像的重要表现形式。雅集图既有兰亭修褉、西园雅集、玉山雅集、杏园雅集等历史上著名的文人雅聚,也有名不见经传的文人自发聚会。既是明清时期文人肖像的代表,也是这一时期将肖像画与山水画熔铸一体的典范。这类肖像画多为手卷,且名家题咏殆遍,因而在艺术性之外,尚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名臣·名士·闺秀
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名臣和名士都在明清肖像画中占据重要分量。明代名臣和名士,以“待漏图”最为常见,体现出礼制、官制、服饰与人物形象相融合的特征。到了清代,名臣和名士形象的出现由写实向写意、或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倾向。明清时期写前朝的名臣、名士,大多依据相关蓝本,陈陈相因,但却在技法与审美方面迥别于前朝,体现出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闺秀是明清肖像画的另一组成部分,其形象“不贵工致娇艳,贵在于淡雅清秀”,且侧重于艺术渲染,具有观赏与娱乐性功能。
学者像传
清代学者和历代文苑像传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肖像画藏品的重要特色。《清代学者像传》曾经出版过单色影印本,历代文苑像传则极少露面。两种像传是由文史学者和书画鉴藏家叶恭绰(1881—1968)家族捐赠。两种像传卷帙浩繁,来源清晰,正如叶恭绰所言,像传“取诸家传神象暨行乐图绘,或遗集附刊及流传摄影,皆确然有所据”,是了解历代(尤其是清代)学者肖像的重要图像文献。
在明清肖像画中,“形似”的艺术理念被发挥到极致。明代肖像画侧重写实,是“影像”式的绘画风格;清代肖像画则大多侧重写意,是文人宴赏自娱式的绘画风格。明清时期的肖像画写实与写意兼具,宫廷与民间并行,同时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在实用性的社会功能大行其道的明清肖像画中,他们侧重的是“以形写形”,这种写实、重形的创作理念是明清时期绝大多数职业画家的价值取向,也是他们适应受众需求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画风与审美趋向的嬗变使我们看到服饰、礼制、官制以及社会生活的变迁与特色。
美国学者高居翰在《中国绘画史》中写道,写真画之所以突然而出人意表地在17世纪当中跃升至严肃艺术的层次,有可能是肇始于两股动力的汇合:一方面是由于此一时代的关注所在,越来越注重个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由欧洲传入中国的艺术创作手法,比起中国以前的绘画传统,都更加重视画中形象的个别特质。
这或许也形成了明清肖像画的独特之处—在传统的基础上,借用西方的语言体现了中国肖像画强大的传统文化基因。
(本报道未署名图片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