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鲁炎 “它存在,你却看不到”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t_al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本刊记者 大食

  王鲁炎的世界充满了悖论。他设计过一辆自行车,往前骑,却向后退;一把剪刀,合上刀柄,刀刃却会张开;一颗螺丝钉,没有钻入的功能;一把圆规,脚上却加装弹簧,于是每次画出的圆形都不规则且不重样;一管注射器,液体从上管推进去的同时,直接从下管等量抽出来;一把手枪,扣动扳机的结果是,子弹同时朝对方和自己的方向射来……
  如果是工程师,王鲁炎一定会得到“其设计不符合大众习惯和需求”的评价,但作为艺术家,这便成了“反日常经验”——用不习惯、不舒服感迫使观众思考。见到王鲁炎时,他正在烏镇国际艺术展的讲座上,一张张介绍自己过往的作品。他把这一作品系列命名为以“W”打头的物“产品”,并赋予它们现实观念意义的“使用功能”。“W自行车”“W剪刀”“W螺丝钉”“W圆规”“W注射器”“W双向自动手枪”,是一张张精确的机械设计图纸,乍看似乎与普通物件无异,但为了实现非常规的使用目的,诸如齿轮、度量等每个微小细节里都藏着玄机。他说,这些都是由理性创作价值观催生的产物。他摒弃感性驱动,探索思想性的艺术观念,将最普通的物品转换为附载当代艺术观念的载体。
  理性,逻辑,矛盾,前提,关系——接受采访时,王鲁炎的表达中会反复出现这些词。他爱给作品取充满悖论和张力的名字,如《被向上的向下体》、《被锯的锯》,以及这次在乌镇展出的《开放的禁锢》。他总是为自己的表述提供“前提”,逻辑严密、滴水不漏。
  “表面温和,内在颠覆”,这也是他对年轻时的自己在“新刻度小组”时的评价。存在于1988年到1995年前后的“新刻度小组”被中国当代艺术史视为某种极端另类的存在:他们是一个严格使用数量关系、公式、规则进行推演的小组艺术,其终极目的是在艺术中“彻底取消艺术家的个性”。小组成员中的王鲁炎不再是王鲁炎,他与顾德新、陈少平分别以a1、a2、a3代替,且根据规则进入“A表”,提取“有效图形”,周而复始,最终形成一个没有任何意义、不带任何个人属性的“A图形”。
  新刻度小组最后的创作成果是五本书,书里充斥着代数和公式,有如物理或数学著作。为了去除个性,他们制定了无数规则,比如不能用画笔、色彩、形象等等,因为它们先天带有感情和个性因素;又因为个人制定的规则本身就是个性化的,他们用小组合作模式彼此牵制,通过合作制定规则。验证个性是否被取消的手段是,任何人只要依据相同的规则进行推演,一定能得出相同的结果。
  他们参加过不少重要的艺术大展,最后在1995年美国古根海姆美术馆造访新刻度小组时,决定解散小组,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则。在纽约一家画廊要经营新刻度小组作品时,还是少数服从多数,他们销毁了七年间累积的海量手稿。
  二十余年过去,当初的成员早已记不清具体规则和推演过程,残存的资料散落在当初展览的国家。因为新刻度小组的每本书(作品)都是为展览创作的,语言使用的是展览所在地日文、德文、西班牙文等版本。让王鲁炎感到惊讶的是,四年前,策展人卢迎华竟组建了一个“类新刻度的小组”,以反推的方法复原了被新刻度小组成员遗忘了的作品推演方法。有趣的现象在挖掘历史的过程中浮现了:连王鲁炎三人都没有意识到的、隐藏在新刻度小组中的“默认规则”被“类新刻度的小组”破译了——如果缺失了这一“默认规则”,他们的推演结果便无法保持一致。
  “大家对于90年代初的这种艺术的印象,往往是局限于某种非常主流的一种艺术创作的图式,或者是经验。但是我们会看到在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也有一些艺术家在那个时期,非常极端地开展了一些实验性的创作。”卢迎华在回访新刻度小组的同时,提及了一位同时期做类似探索的艺术家钱喂康,她这样表述重现历史的意义:“因为我们深信,这是我们认识自身历史丰富性的一个重要的片断,这些实践既是艺术家个人的历史,也构成了我们集体历史的一部分,更是一个通往未来的视野。”
  在王鲁炎看来,新刻度小组的纯粹性也是某种宿命。当初朝夕相处、全然沉浸在对规则的推演中的三个年轻人,如今还在从事艺术创作的只剩下王鲁炎,尽管连他也不太抛头露面。陈少平在新刻度小组解散后做过几个展览,1995年断然放弃艺术,原因是他认为没有什么能比新刻度小组的工作更有意思。顾德新也在2008年彻底结束了艺术创作。
王鲁炎在乌镇露天电影广场安置作品《开放的禁锢》
户外装置作品《开放的禁锢》 图/本刊记者 大食
大型户外装置作品《被向下的向上体》。该作品是根据澳大利亚国立海事博物馆的高大钢架建筑、近在咫尺的桥梁、海洋码头以及《鲨鱼与人类》展览主题这一独特场域和语境所做的委托创作

  那样极端的艺术思考和机遇,再也没有在王鲁炎后来的艺术生涯中出现过。王鲁炎从年轻时下巴刮得干干净净的青年,到现在留着花白的络腮胡子、风度儒雅的“50后”老艺术家,从“79星星画展”到如今,他亲身经历了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史。但他说自己和周围的朋友都是“业余艺术家”,对潮流或运动关注甚少,“我喜欢在艺术上离群索居。”

看不到,不意味着不存在


  人物周刊:您有很多作品都是和机械相关的,这和您“文革”之后回到北京做锅炉工人的经历有关系吗?
  王鲁炎:有些关系,我在的锅炉厂是生产动力锅炉的,我当时是开车床的车工。开车床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执行规则的过程,我们用游标卡尺去测量工件,看着图纸施工,在这个时候你是不可以有个性的,你是一个规则的执行者,每一个按照图纸加工工件的结果都应该是完全一样的,否则工件就会报废。
  人物周刊:您是怎么想到用嵌入地砖的形式来做《开放的禁锢》这件作品的?
  王鲁炎: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安尼施·卡普尔先生也选择了我所在的露天电影广场。我第一个想法是,如果我们同用一个场地,并且彼此的作品又离得很近,那么我肯定不会做视觉化的作品。因为卡普尔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凸显视觉价值的,是一种感官的视觉。我想跟他的作品在方法论上形成一种相反的对峙,用一种观念的视觉和他的感官的视觉进行交流和对峙。我认为观念看到的东西和感官看到的东西存在着本质差异,观念的“看”是一种思想性的洞察,这在本质上跟卡普尔的作品构成了差异性,而艺术交流的价值就在于区别,如果这个区别建构不起来,我就没有理由呆在这里。
  
其他文献
一只断手逃出了实验室的冷藏柜,它挣脱包裹自己的真空袋,顺着一具骷髅骨架爬上窗台,在一个星空璀璨的夜晚,奋力向对岸一跃。此时,叙事时空突然转换,画面切为黑白色调,一系列感官记忆纷至沓来:拨动地球仪,按下小小的手印,弹奏美妙的乐曲,触碰蜗牛的触角、玫瑰的尖刺与温柔的海沙——一个男孩曾通过手指发现了宇宙。  惊悚诡异与诗意温情并存,这便是动画长片《我失去了身体》在开篇奠定的风格基调。该片由杰赫米·克拉潘
两位不同行的业界大佬的联手,本来就十分罕见,更别说接连合作两次了。可这却真切地发生在了摇滚传奇鲍勃·迪伦和电影大师马丁·斯科塞斯的身上。14年前,斯科塞斯曾经用一部《没有方向的家:鲍勃·迪伦》,透视这位性格乖僻的摇滚诗人的心路历程,让他的传奇经历终于能得到大众的理解,甚至共情。  正是出于信任,迪伦把用纪录片还原他的1975年“滚雷巡演”(Rolling Thunder Revue)的任务交给了斯
图/彭辉  2019年11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校长麦克尔·克罗(Michael M. Crow)又一次来到中国,辗转多地。他的第一站是海口,与海南大学签约,合作成立海南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联合国际旅游学院。在这之后,他飞往上海,发表关于未来大学的演讲。  克罗已经来过中国数十次。尽管目前中美关系微妙,但他一直重视与中国的关系,不希望贸易壁垒变成教育壁垒。在过去十几年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已和中国
上海玻璃博物馆“重置”展览开幕现场  上海玻璃博物馆在上海诸多博物馆中是一个另类而不可忽视的存在。曾被美国CNN旗下网站评为中国最不容错过的三家博物馆之一,这家民营博物馆一次次突破了界限。2020年11月,上海玻璃博物馆推出“退火”五周年特别大展“重置”,回顾自2015年开始与八位当代艺术家的合作成果——你印象中那些侧重“玻璃工艺”、“家庭亲子”的标签,已经无法覆盖这座博物馆的多元化探索。  刘建
八旬向导  我端着相机,站在库车王府附近的大街上犹豫不前。  “你要去哪里?”身后传来一个老人的声音。我转过身,一位手拄藤杖、头戴巴旦木花帽的维吾尔族老人微笑地看着我。我好奇他的普通话如此流利。我们攀谈起来,老人今年83岁,年轻时在兰州西北民族大学学习汉语,毕业后分配到喀什教书,退休回到故乡库车,“不是有句成语叫‘落叶归根’嘛。”老人说。他的脸膛宽厚红润,从某一个角度看,很像库车王府里挂的王爷画像
武汉东风乘用车车间里,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 图/刘有志  在过去的两个多月中,在不断滚动的新闻里,武汉牵动着全体中国人的心,这座城市和在这座城市里矢志求生的千万市民,被赋予了悲情和英勇的色彩。但是,回归到正常的语境之下,我们不应该忘记,作为一个新工业城市,武汉坐拥汽车制造、钢铁、电子信息制造、装备制造、能源环保和食品烟草这六大产业板块,每个板块都意味着以千亿为单位的产值。在中国的战略版图上,武汉是不
提起河北保定杨村的耿帅,估计鲜有人知。但说到“手工耿”这三个字,不少网友就能想到“脑瓜崩”、“雷神锤包”、“菜刀手机壳”等手工品。早在两年前,耿帅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了一个自制加特林机枪的视频,获得网友的一致好评;之后他又用焊接的方式将螺母、铁片等金属制作成“不锈钢风车”、“大力金刚震耳拨浪鼓”等物品,深受网友喜爱:大家调侃他为“发明界的泥石流”。  在此之前,手工耿是一名普通的打工青年,不到18岁
我的家乡在湖北的一个小县城,上小学的时候效益最好的厂子是棉纺厂,那附近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有一个供应丰富的百货商店,妈妈常常去那里看布料,她精挑细选的时候,我就在卖糖的柜台前徘徊。糖果几乎是唯一的零食,吃完糖,还要小心地把糖纸铺展开,在书页里压平,再收藏起来。棉纺厂的女工们买东西比妈妈要果断得多,流行的棉绸面料,她们一下子会哗啦哗啦扯上好几段,卖布的叔叔量布、剪口,“哧”的一声扯开布
代爾夫特老教  我是因为一幅画来到代尔夫特的,这幅画名叫《代尔夫特风光》,它来自与伦勃朗齐名的另一位荷兰黄金时代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  来荷兰之前,我一直觉得 17 世纪风光画里的云和光不是真实存在的。那些云厚大、蓬松又层次丰富,仿佛紧紧贴着地面,一伸手就能触碰得到;透过这样云层照射下来的阳光总是非常温柔,明亮却清冷,被光包围的一切也都像是自主发出了圣光。
“如果我可以假设明朝能够延续下去,那么中国和欧洲各自的历史就会非常不同。我不知道那会是更好还是更糟,但至少,中国会在17到18世纪继续与外部世界保持接触”  在北大燕京学堂的学术论坛上,卜正民就中国历史上“大国”、“帝国”、“强国”的定义及其政治内涵,与中国学者开始了激烈的争论。  “等我慢慢变老以后,就不去在意自己是不是态度友好这回事了。”他顽皮地一笑,用恰到好处的幽默感赢得了现场一片掌声,也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