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教法改革初探

来源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eau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与新教材的不断改革,学校远离了应试教育的干扰。教学环境相对宽松,语文教学应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了。然而语文教学常常难以奏效,学生反馈的信息常令人沮丧,许多同学对语文课兴趣索然,不少学生语文素质底下。这不能不令我们语文教师反躬自问: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实现宝贵的教学目的,将教学活动推向一个崭新的天地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谈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1.转变观点,相信学生
  教和学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原理人人皆知,可是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师生携手攻关探宝、泛舟学海并非易事。有些教师总喜欢凌驾于学生之上,包揽课堂,将讲台看成是一己之天下,令学生唯我是从;有些则因袭传统模式,按步就搬,客观上压抑学生的积极性。有的虽已改革却花拳锈腿大搞形式上的热闹活跃,令学生盲目应付、造成假象,引起学生厌恶。凡此种种,与语文教学的改革宗旨相去甚远。究其原因,都是不相信学生所致。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扶植学生的自主自立意识,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情趣,寓教于乐,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才是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激素。更何况学生耳聪目明,接受新事物快,聆听新信息多,我们和学生相比,不过早读多读了几本书,传统知识多了点,阅历经验丰富点而已。要比适应新时代,跟上新形势,踏上新生活的步伐,也许我们还比不上学生。而语文是以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的课堂的,在新事物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今天,学习的空间已大为开阔,我们每位教师只有一双眼睛、一副大脑,而我们的学生有百十双眼睛,百十副大脑,难道我们就真的那么广 博、那么深厚吗?如果我们在学生面前一味故步自封,只能是井底之蛙,可笑可悲了。故转变观念,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乃语文教学大踏步前进的前提。
  2.教无定法,博采众长
  语文本是一门最不受拘束、最活跃生动且最丰富多彩的学科。因而,无需循规蹈矩,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博采众长、不拘一格。
  2.1 讲授要授有所得,切忌滥杂。讲授是语文教师功底的亮相,讲课时学生是昏昏欲睡,还是跃跃试;是呆若木鸡还是笑逐言开;是沉闷不语还是争先发言,是检验教学失败成功的试金石。“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讲课必精练透辟,抓住要害,析理详明,使学生一课一得,且能举一反三。要使学生沉浸在轻松的气氛中,毫无压力的领悟知识,教师的语言表达是至关重要的。语言要准确、流畅、风趣、亲切。精炼而不失丰富,广博而不失重心,准确而不失幽默,严谨而不失灵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要提高学生的劳动效率。教师语言必须过关,而课堂讲授的杂滥无章、不得要领是过不了语言这一关的。
  2.2 扩大鉴赏面,提高语感和美感。大千世界,文章万千,古今奇文,各领风骚,要领悟语文的真谛,没有雄厚的阅读量是根本不行的。当今世界,书籍令人目不暇接,穷尽毕生气力也不过能阅读其九牛一毛。靠薄薄的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用的,学生必须把阅读面敞开,面向社会,广泛吸取,教师要把扩大阅读面看成与授课讲文同等重要的教学才行。教师要经常浏览报刊杂志,处处留心。为学生采撷精神食粮。同时发动学生共同在书籍的海洋中寻宝探矿,有配合教学高于教材的奇文佳作选,剪贴范文名作集,全班同学相互交流、鉴赏、阅读、吟诵。读的多了、记的多了,量变就导致质变,“随风落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的语感、美感能力就会不知不觉的逐步提高。
  2.3 营造争鸣氛围,激发交锋性讨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要创造一种足以使每个学生情绪高涨的教学气氛,必须打破程式化的施教模式。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发现问题,巧设分歧,埋伏疑点,选好切入点,抓住契机激起交锋,让学生充分施展口语才能,褒贬抑扬,指点评判,形成热烈的讨论空气。当学生热忠于论题的争辩时,教师也应参与其间,反诘发难,推波助澜,以利于开启学生的心智,增加课堂情趣。如:分析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思想变化原因,讨论黄继光、邱少云等舍生取义的精神。只要教师结合教材,选好论题,把握时机,激发情趣,学生在交锋性辩论中各种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将是令人鼓舞的。
  2.4 重视思考练习,压缩无效劳动。课后思考和单元练习是检验学生对所学教材真懂假懂的试剂,是测试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手段。教师从备课、导课、讲授、举例,均应朝思考练习倾斜。向课后练习靠拢,将课后习题浸透与课堂讲练之中,以使学生在完成练习时得心应手,胸有成竹。脱离思考练习,远离单元重点的讲授即使再丰富诱人,也是背叛教学主旨的。试想,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地接受了教师一整套说教,但在完成课后练习时一筹莫展,毫无作为,这些不是对教师辛勤劳动的莫大讽刺?故而,对课后思考,单元练习应予充分重视,教师不妨事先全做一遍,做到心中有教。在备课、讲课中要渗透练习难点,贯穿练习重点,多一些有用功,少一些无效劳动。当然,对某些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思考练习的处理各有侧重,或增或减,或重新罗列,这也亦无不可。但置思考练习于不顾,以个人的志趣和喜好去处理教材的做法,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以上做法,我也在不断实践之中,成败利钝,尚待时日。在教材改革之际,我们倍感任重而道远,愿教材改革的春风快些吹开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提倡自主学习,学生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就应当是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应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起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体会数学的使用价值及“做”数学的无穷乐趣。下面就如何在课堂中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来谈谈几点做法。  1.创设富有趣味性、探索性的情景  探究事物的趣味性
期刊
1.背景描述  中英西南项目已经在西林县实施几年了,教育公平也真正开始走进课堂,许多的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开始感到老师可亲可敬了。过去的严师出高徒,板起脸孔教学,师道尊严,已经逐渐远离我们的小学课堂,教育公平的主流化趋势已浮出水面。西林的老师在自己的课堂上也开始了许多新的探索。然而,要让我们的学生确实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感受到课堂中的公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师要正视学生的闪光点,不是揪住学生的不足而
期刊
就数学教学而言,生成性资源是指数学教学活动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结果等。多年来,在实施数学新课程的教学中,我始终给课堂生成性资源以足够重视、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课本知识进行最佳的拓展和延伸的目的。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谈谈自己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1.及时追问,让生成资源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成性资源”,认真倾听,成为学生的忠
期刊
幼儿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家庭幸福和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幼儿园工作的头等大事。特别是在当今社会“质量是第一要务,安全是第一责任”的工作背景下,在幼儿园管安全工作,更是“责任重于泰山”。这一点,对于在幼儿园负责安全工作的我来说,是深有感触的。在多年的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实践中,我总结出:在幼儿园工作,教师多一份细心、幼儿安全就多添一份保障;教师多一点智慧,就给幼儿多争取一份安全;教师用细心和智慧守护幼儿
期刊
教育机智的灵活性指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教师能做出灵活的反应。 一次,我正在讲《再塑生命 》,同学们正在讨论海伦·凯勒是怎样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克服困难,快乐成长的。突然从外面传进李玉刚优美的歌声 “……爱恨两茫茫,问君何时恋,菊花台倒影明月,谁知吾爱心中寒,醉在君王怀,梦回大唐爱。”(《新贵妃醉酒 》)由于教室的窗户开着,声音特别大 。学生顿时骚动起来:“李玉刚!”“李玉刚!”“哈哈哈!”教学的动态
期刊
一直以来,写作课成为语文教学中让很多老师难以主导,学生难以驾驭的实际问题,其原因是它没有一种标准的系统化,系列化和科学化的框架体系供老师和学生们参考,但它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究竟到什么样的程度,其最基本的衡量方法是“以文为本”为主要依据。由此可见写作课的意义深远而重大。  “写作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
期刊
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既要做到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因此,摆在我们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努力寻求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办法。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及亲身体会,提一些有效的办法和措施。  1.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谨性,
期刊
如何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实处?笔者认为,构建“生命课堂”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最佳途径。  一旦把课堂教学视为一个生命,其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管理方法,必然与传统教学大相径庭。生命型的课堂教学为“生命意义”而发展,而不单纯是为“传授知识”而存在。其课堂效率将伴随着生命意义的提高而提高,课堂教学渗透着丰富多彩的活动,摒弃了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强调必须切切实实地以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
期刊
中学的photoshop教材中按正常课时量一周两节课计算的话,几乎讲都讲不完,然而我们学校计算机教师是从首府教研中心拿试卷来考核的,即要在规定的时段内完成教学任务又要高质量的备考教研中心的考试。  经过多年的摸索我认为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引领学生学习,让教材中的知识点渗透到兴趣中,微言大意的讲授让学生沉浸在兴趣中同时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做到这些
期刊
在有些课堂教学中,常显现出许多弊端,如漠视学生的能动意识,不为学生创设活动时空条件等。这些显然与《课标》所提倡理念、精神相违背。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因此而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活”起来,即不呆板,不被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怎样才能是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呢?下面就谈点自己的看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