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腊月以来,农村喜事连连,尤以婚嫁、寿庆、乔迁居多。喜酒连连,家乡的酒把我熏醉,民风乡情让我陶醉。
农村做酒,乐意在冬季自己操办。一来料真价实,二来利于保鲜,三来增进亲情,四来节约费用,腊月初八,我回乡喝内弟的讨亲酒。内弟府上是“东井冈”东同山三大原住民居住点之一。盛世建祠,前几年,他们兴建起一座气势恢宏的钟氏宗祠,成为族人操办酒席、共议族事、关注乡事、关心国事的重要场所,被戏称为“钟氏人民大会堂”。
内弟的喜酒自然也在此置办。头天,当内弟买回一头300多斤的大肥猪宰杀后,做酒所需的肉鱼禽蛋、蔬菜配料、糖烟酒茶等,同时也备办齐了。正式做酒那天,钟氏家族那些能人巧手们,一大早就自觉上前各显其能:“半边天”洗菜切菜,煮饭烧茶,掌勺把关;小伙子打扫卫生,整理桌凳,端菜跑堂:婚礼主持人书写对联。登记礼物,招呼宾客……
也许是“厨帮”熟能生巧,也许是乡亲忙于生计时间宝贵,或许是农村生活和上了现代节奏,如今,农家时间观念强了,做酒也讲究准时了。当日辰时,是新郎新娘入祠敬拜先祖、与亲朋宾客见面的时辰。由于事先约定的新娘化妆店生意特旺,化妆等待时间太久,新娘姗姗来迟。
“新娘子来了!新郎官来了……”小朋友敏捷地捕捉到信息,在第一时间作了“现场直播”。在宾客们赞许的目光中,身着洁白婚纱礼服的新娘,与西装革履英俊潇洒的新郎,手牵着手羞涩而不失大方地步入庄重而喜庆的“大本堂”。新郎新娘虔诚地向先祖三鞠躬后,转向宾客鞠躬致意。就在这时,一位眼利心细的客人发现,新郎新娘所佩戴的胸花竟然错位了——新郎戴着“新娘”花,新娘戴着“新郎”花。事情一经挑明,引得哄堂大笑。这也难怪,西装、婚纱、佩花等西式婚礼元素,与老区乡村传统婚礼发生文化碰撞时,会有一个习惯与融合的过程。在一阵阵欢快的笑声中,在一声声祝福的赞语中,远道而来的“刘三姐”被族人欢喜地接纳了。一对新人的珠联璧合,给这个家庭、这个家族增添了新的希望。
那天,久雨放晴,太阳张开了久违的灿烂笑脸,特为这对新人送上了天长地久的祝福。时值周末,族里小朋友不约而同地聚集一堂欢呼雀跃。乘此机会,我也尽量多跟那些认识与不认识的亲朋好友打照面,通过交谈加深了解,融洽关系,结下一片浓厚情谊。我深切感到,贺喜喝酒,就是通过喝酒这一古老的形式,增进亲情、友情、乡情。所以,一有喜事喝酒之机,甭管酒量大小,皆不可随便错过,有幸参与其中时,就会用心去体味“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滋味。
腊月二十,几位战友驱车40多公里,应邀到富水河畔的何家村战友家喝过媳酒。我们沿着刚扩建好的二级柏油公路边走边聊。平坦宽阔的路面,给一路闲聊平添了好心情。走南闯北的“老驾驶”,还有曾经驻乡的“老警官”,驾车到村口却迷了路。因为如今的村道多了敞了,新楼密了高了,驾车置身其境,谁还免得了眼花缭乱?
酒席在一座叫“敦睦堂”的宗祠举行。乘着开席空隙,我观览了这座清代古祠。饱经沧桑百余载,雕梁刻栏今犹在。历经岁月风霜洗礼的古祠,墙砖剥落,梁柱裂缝,旧联依稀,表面是一种特有的灰色,却装扮得精神朗朗。一阵唢呐过后,上宾落座,婚宴开始,一身大红旗袍装束的新娘,在爽朗大方的新郎的相伴下,楚楚动人地闪亮登场。这真是新人为古祠增色,古祠给新人祈福。
啊,醉了!乡酒醉人,乡情醉人,乡村醉人。任岁月荏苒,年华蹉跎,唯一不变的是家乡那淳朴的乡情民风。这是千百年来父老乡亲的情感积淀和精神追求,它带着岁月的轮回,给后人以莫大的启迪和振奋的力量。饱含乡亲血汗的家酿米酒,蓄足乡土养分的淳朴民风,根植中国土壤的庐陵文化,将持之以恒地传承,直到水远…… 责编/易水
农村做酒,乐意在冬季自己操办。一来料真价实,二来利于保鲜,三来增进亲情,四来节约费用,腊月初八,我回乡喝内弟的讨亲酒。内弟府上是“东井冈”东同山三大原住民居住点之一。盛世建祠,前几年,他们兴建起一座气势恢宏的钟氏宗祠,成为族人操办酒席、共议族事、关注乡事、关心国事的重要场所,被戏称为“钟氏人民大会堂”。
内弟的喜酒自然也在此置办。头天,当内弟买回一头300多斤的大肥猪宰杀后,做酒所需的肉鱼禽蛋、蔬菜配料、糖烟酒茶等,同时也备办齐了。正式做酒那天,钟氏家族那些能人巧手们,一大早就自觉上前各显其能:“半边天”洗菜切菜,煮饭烧茶,掌勺把关;小伙子打扫卫生,整理桌凳,端菜跑堂:婚礼主持人书写对联。登记礼物,招呼宾客……
也许是“厨帮”熟能生巧,也许是乡亲忙于生计时间宝贵,或许是农村生活和上了现代节奏,如今,农家时间观念强了,做酒也讲究准时了。当日辰时,是新郎新娘入祠敬拜先祖、与亲朋宾客见面的时辰。由于事先约定的新娘化妆店生意特旺,化妆等待时间太久,新娘姗姗来迟。
“新娘子来了!新郎官来了……”小朋友敏捷地捕捉到信息,在第一时间作了“现场直播”。在宾客们赞许的目光中,身着洁白婚纱礼服的新娘,与西装革履英俊潇洒的新郎,手牵着手羞涩而不失大方地步入庄重而喜庆的“大本堂”。新郎新娘虔诚地向先祖三鞠躬后,转向宾客鞠躬致意。就在这时,一位眼利心细的客人发现,新郎新娘所佩戴的胸花竟然错位了——新郎戴着“新娘”花,新娘戴着“新郎”花。事情一经挑明,引得哄堂大笑。这也难怪,西装、婚纱、佩花等西式婚礼元素,与老区乡村传统婚礼发生文化碰撞时,会有一个习惯与融合的过程。在一阵阵欢快的笑声中,在一声声祝福的赞语中,远道而来的“刘三姐”被族人欢喜地接纳了。一对新人的珠联璧合,给这个家庭、这个家族增添了新的希望。
那天,久雨放晴,太阳张开了久违的灿烂笑脸,特为这对新人送上了天长地久的祝福。时值周末,族里小朋友不约而同地聚集一堂欢呼雀跃。乘此机会,我也尽量多跟那些认识与不认识的亲朋好友打照面,通过交谈加深了解,融洽关系,结下一片浓厚情谊。我深切感到,贺喜喝酒,就是通过喝酒这一古老的形式,增进亲情、友情、乡情。所以,一有喜事喝酒之机,甭管酒量大小,皆不可随便错过,有幸参与其中时,就会用心去体味“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滋味。
腊月二十,几位战友驱车40多公里,应邀到富水河畔的何家村战友家喝过媳酒。我们沿着刚扩建好的二级柏油公路边走边聊。平坦宽阔的路面,给一路闲聊平添了好心情。走南闯北的“老驾驶”,还有曾经驻乡的“老警官”,驾车到村口却迷了路。因为如今的村道多了敞了,新楼密了高了,驾车置身其境,谁还免得了眼花缭乱?
酒席在一座叫“敦睦堂”的宗祠举行。乘着开席空隙,我观览了这座清代古祠。饱经沧桑百余载,雕梁刻栏今犹在。历经岁月风霜洗礼的古祠,墙砖剥落,梁柱裂缝,旧联依稀,表面是一种特有的灰色,却装扮得精神朗朗。一阵唢呐过后,上宾落座,婚宴开始,一身大红旗袍装束的新娘,在爽朗大方的新郎的相伴下,楚楚动人地闪亮登场。这真是新人为古祠增色,古祠给新人祈福。
啊,醉了!乡酒醉人,乡情醉人,乡村醉人。任岁月荏苒,年华蹉跎,唯一不变的是家乡那淳朴的乡情民风。这是千百年来父老乡亲的情感积淀和精神追求,它带着岁月的轮回,给后人以莫大的启迪和振奋的力量。饱含乡亲血汗的家酿米酒,蓄足乡土养分的淳朴民风,根植中国土壤的庐陵文化,将持之以恒地传承,直到水远…… 责编/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