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遗落的心跳

来源 :星星·诗歌原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e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事,看起来是偶然之举,其中总是心灵的某种飞溅,甚至是与生俱来的。就像我喜欢摄影一样,最初是出于搞新闻的需要,后来我才发现,这是我爱观察的缘由。小的时候,我时常会对着一棵草一枚树叶发呆。确实是发呆,因为脑子里是空空的,没有想象,没有诉说,只是木木地看着。记忆中,大约七八岁的样子,我三天两头就躺在草地或麦垛上,把目光丢给天空,内心与天空一样纯净。有时被父母训斥后,我也会找一个没人的地方,比如河边,比如树下,比如田埂上,不管在什么地方,一定要眼前有景物,再不就是空旷辽阔。后来岁数大了些,我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想成眼前的一条鱼或者一棵树,甚至是忙碌或悠闲的蚂蚁。我一直坚定地认为,世上万事都是有生命有语言有灵魂的,包括那些沉默且坚硬的石头。
  待操持摄影几年后,某一天,我突然意识到,我取景、构图和按下快门的时间之所以很快,是因为我在端起相机前,要拍的图景和由此带来的感觉,已经清晰于心里。我不拍照片的时候,或者眼前的影像与我期待的有所差别时,我会想,要是光线好些,或者角度好些,或者景物的造型及背景怎么怎么样,就能拍出一张好照片了。也就是说,我的心象与实景吻合时,我才拍照片。万物皆有我心象,摄影,只是以科技手段定格我内心的某种情绪或节奏,由幻至实。相同的是,心象与光影,都有无法可言说的那部分。
  可以说到写诗了。写诗,之于我确实是一个意外。然而换个角度看,我与诗的际遇一直是在等合适的时间。我知道,我的生命需要诗,如同每个人其实都需要诗一样。从第一首诗开始,我就特别钟情“画面感”。把一切的情感和精神寄予天地万物之象,从心灵之意到意境之旨,让诗拥有更多的“可书写”“不可尽言”。是的,我在写诗时,脑子里浮现的不是词语,而是大自然的某个画面和表情。如果说与大自然对视,是我自童年而来的喜好,那么成年后我凝望大自然,则多了份中国哲学的“道”。阴阳相拥,虚实互为,人間生活,依道而行,而道又与大自然相生相依。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云:“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苏轼论唐朝大诗人兼画家王维画作《蓝田烟雨图》上的题跋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画同源,当然更是一种生活观和精神观。这样的诗,有时看似与现实无关,但其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只是有所隐约和含蓄。我们生活着,现实投影在内心,诗人经过转化后,再反射出一幅幅画。与现实相比,这些画是虚的,但内核却是人生之实。
  在写诗的最初时间里,也就两年左右,我是为了写诗而写诗。当然,这其中还有一见如故的激情。这样的激情,与诗意关系不大,更多的只与“写”相关。当时,我就知道这样的时段不会太长,所以我也就放任了。我认为,我现在写诗的状态,是真正的“诗状态”。我不会横冲直撞地狂写,也不会成天陷于写或诗中,写诗,成为我的疗养方式。这样的疗养,有时是以诗修补我的生活之憾,有时是以诗针灸我的伤或痛,有时诗如一壶酒或一杯茶,引领我暂时抽离生活。
  是的,我在写诗,其实是在写的过程中与自己对话,与生命交流。我以写的行为和诗的出现,来修养我的人生。
其他文献
目光从远方收回  落在楼下院子里的香樟  浓密的枝叶  看起来充满活力,雨水落在它的头顶  白雾细微,这虚拟的蜃景  十几年前种下它时  纤细得令人担忧。如今它躯干挺拔  枝叶繁茂  藏在深處的鸟鸣  是我少年时期懵懂的秘密  只要鸟不飞走  秘密就不会轻易说出
期刊
今夜它回到我的梦里,在月光下  走动,或愉快地觅食。  它的体形更加肥胖,出于一种  无知的幻觉,由月影制造的。  我意识到这是我的责任,  虽然难免会发生错误——在梦里  我有更多的秘密需要  記忆和遗忘。我的爱如此之少,  以至于无法分割出其他。  是否真的感受到快乐,当它  进入一个人的梦里,  以一种不熟悉的方式?  但愿它属于自由,像月光一样选择  而在别的场合,什么也不必  多想。哦,
期刊
一  火焰就是我们的命运——现在她始终无法再回来,  他们之间如同两块地域,河流割裂,高山永驻。  他们与自身的完整,源于彩虹的统一。山雾聚集:  茶壶的胃里蹿出一片云。铁器之耳,亮出水与水的  道气。听觉行使那块冰镇,每一个声音转向每一个  声音的内部如隧。——我们与我们,谁居其中  穿越苍穹,穿越大地肌肤上陡然垂下的繁星屏障。二  雪包围着雪片,一层胜似一层。神仙们,要如何  踏进男性中的女性
期刊
过去的风景  另外一个你吗?如一条已经放弃的路  如此,并非不能走回,在时间消失之处  我们有着更深的恐惧。同一个月亮  但那些相似的云彩却早已不同  化作了雨,滂沱和细雨,雾气或阴霾  布满我们的身体:过去,记住或已经忘记的  一本书中的细节,那些字和词所组合着的  一个站起来的过去,让你回到未来  城市的草坪?被省略的春天?如果我们  从画册之中眺望这奔腾而来的大河  有什么能在立锥之地感受到
期刊
黑颈鹤  在湖水中央,黑颈鹤飞起来,拍打着水面。  千山暮雪只在垂顾之中。  天际空茫。被羽翅划过的,又被水光修复。  那掠过浮云,掠过湖边枯草、野花的鸣唳  掠过我:那短暂的灵的战栗。三棵梨树  三棵梨树,三种自然。  青绿的一棵。  自带光芒的一棵。  遭遇密集雪霰袭击的一棵。  梨树那边,自成世界。  有一次,我经过这里。  喧嚣的叶片,突然陷入夏日般的安静:  梨树在枝头悄悄讨论我?  我
期刊
一面三折,柔指掐捏的老印新痕  都让铁拳锤叠出一面牢固的墙体  棱角线自有它的锐利  轻重分明,盾牌铸造的柔情似水  方阵中还原出它固有的色调  铁血红与青春绿  这不是一块简单的豆腐块  它時而坚如磐石  时而灯火阑珊处温暖一缕相思  我知道,这有故乡云的延伸  铺展出的四季圆缺  于深夜抵御住无数的风霜雪雨一束黄花祭英烈  清明,以战地黄花怒放的姿态  祭奠英烈,摘一束  静静躺卧战车滚滚的沙
期刊
离山顶不远处的  一棵桉树上,刻着艾琳二字  桉树在变粗,字体的骨骼也在变大  首先我想到的艾琳可能是一个女孩  那两个字可能是她自己刻的  也有可能是她的心上人刻的  我發现了它,它就是一首诗  我的诗,就是一则寻人启示  艾琳,你在哪?洁净的柱体上  适合写寻人启示,也适合写墓志铭  我至今还在丛林中,寻找自己的名字  可是艾琳,已经彻底融入了大自然  我多想捡起一块尖利的石头,刻上  我想刻
期刊
梯 子  对它的熟悉来自祖父抽屉的胶卷  它有些旧了,像曾经那个云游在它影子上的人  它们借着风的摇晃  一道低于野草  选择了中年的门户一起跌落  它们都是真的,它们都曾有无限的清晨  露水迷离  做着苏醒的准备  如今在山峦下比大象山更不语蒲葵大扇  这乏味的草香,乏味的曲线回廊  乏味的葵柄  乏味的永无宁日  躺在杂物间的一个角落边  已比不上,长大后民谣手持的那把吉他  但它扇动故乡的风
期刊
不完整事物心经  废墟里的青草  像远方游子回到故地  时光散落一地,砖墙瓦片  也在回归来处的路上  大地正从荒芜中抬起头  完整的天空  究竟是该有鸟飞翔,还是空无的蓝  誰又能记住生活中的每个细节  这么想时,风在废墟里  翻找折断的羽毛  因为青草的到来,废墟反倒忧伤  翠绿的生机,戳伤凄凉  冬天来时,青草倒成废墟  雪抹去疼痛,这个世界  废墟,都无法成为完整的废墟济水心经  当水潜入
期刊
一九三五年,一支打着绑腿  徽帽上缀着红星的队伍  翻越了眼前这座四千九百米的高山  这座山一跃而起,因此成為与井冈山  齐名的一座山峰,挺立在中国革命的教科书上  这一支穷苦人自己的队伍,名字就叫红  他们头上闪耀的红星,就是穷苦人那一颗心  他们红色的足迹,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首诗  名字就叫长征  为首的是一位个子很高  毕业于湖南长沙师范的书生  夹金山是一座信仰的高峰  常年积雪,鸟翅难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