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雅量”等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ouj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雅量”
  邓伟志
  
  从国务院参事室传出“领导者应有听取逆耳之言的雅量”以后,“雅量”成了2009年冬天人们谈话的高频词。这说明当今社会太需要提倡“雅量”了。
  “雅量”者,尊重差异也。“雅量”者,包容多样也。世界是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人生在世,如果没有尊重千差万别的雅量,就是跟世界对着干,那是很难为人处世的。这一点,无一例外。
  对领导者来说,在“雅量”前还应当加个“更”字。所谓“领导者”,就是领头人。被领的人缺乏雅量固然不好,可是影响面毕竟较小,领头人如果缺乏雅量,波及面可就大了,甚至于还关系到能不能领得下去的大问题。因此,强调领导者应有听取逆耳之言的雅量,是有深远意义的。
  雅量就是力量。什么意见都能听,才能在比较中选优,才能在碰撞中产生火花。那样,作为领导者才能拿出正确而又能为人所接受的主张,包括政策。“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我们吃“一言堂”的亏够多的了。任何人,只要不自诩为神,都要从顺耳之言、逆耳之言中吸取营养,然后,加工、提升为高见。合金铜的质量比普通钢好,就在于有个“合”字。“有容乃大”,高质量的理念、对策,无不是雅量的产物。宽宏大量有助于团结人,也就是有助于聚集能量。质量、能量就是力量。有力量才能在较量中取胜,也就是说,才能掌好人民交给你的权力。
  雅量就是音量。有些领导喜欢把自己的话通过扩音器,来个一呼百应,可是,常常应之者寥寥。当领导的也不想想自己的声音为什么传不远。说穿了,无非是因为你所说的是你自己拍脑袋拍出来的,而不是从多种意见的“富矿”中提炼出来的,未必高明。有时貌似拉了好多人讲意见,不过,那“众人”是不是真的“众”了,是要打问号的,说不定是“清一色”。名日“讨论”实为“通报”。要知道,“众人之唯唯,不如一士之谔谔”。“唯唯”之士再多,也不表明你有雅量,只能表明你雅得太“俗”。当然,有时也会请来个把有不同意见的人参会。可是来了也没用,你是把人家当“反面教员”来请的,因此。你照样听不到高见。高见会不胫而走,拙见喊破喉咙也没人听。宣传的成本高,盖出于“老王卖瓜,自卖自夸”。雅量就是器量。合唱的音量高,传得远。因此,在听意见时,不能限量,要有雅量。
  有些领导人常常埋怨下属提不出什么真知灼见。其实不是这样,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下下人有上上智。”《诗经·大雅》告诉我们:“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要向割草打柴的人请教啊!人家不把真心话说给你听,是他们大智若愚,是他们不屑于说给你听。有时是他们担心祸从口出,不敢说。“明君在上,下多直辞;君上好善,民无讳言。”酒量海量不见得能壮胆。只有上级的雅量会给属下带来胆量。上级的雅量有多大属下的胆量就有多大。上级的雅量尽量,属下的胆量也尽量。谁都知道直言爽,直言酷。谁甘于转弯抹角呢?政治生活中的“鸦雀无声”往往是头儿逼出来的。
  《荀子》曰:“兼听齐明,则天下归之。”天下是人民的天下。愿领导者热心于给自己的雅量以增量,从多角度听听人民群众的呼声,以保风调雨顺,天下太平。
  
  抢救我们的汉字
  朱铁志
  
  我上小学的时候,尽管处在十年动乱期间,学校和家里对学生依然还有写字的要求。在人们的心目中,能写一手好字,意味着具有良好的教养和学习习惯,通常学习也不会太差。我上的第一所小学,并不是当地特别有名的学校,但老师们的板书个个写得漂亮。受他们影响,我一度对写钢笔字发生浓厚兴趣,简直可以说达到痴迷的程度。一有时间就临摹行书字帖,把黄若舟先生的《怎样快写钢笔字》以及《钢笔行书字帖》第一册和第四册临摹了足足二十多本,摞起来足有一尺多高。
  我不敢说自己的字写得怎么好,但我始终对能写一手好字的人充满羡慕和佩服。每当看到前辈学者的手稿,看到那些功底深厚的文字,我就在心中暗自赞叹:这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大学毕业后当了编辑,从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后期电脑普及之前,每天收到的大量来稿还是手写的。多年对写字的爱好,使我产生了一个不无偏执但非常坚定的“原则”:凡是字写得惨不忍睹的来稿,就坚信它的内容也好不到哪里去。我的逻辑是,连字都写不好的家伙,还能写好文章吗?我承认这种看法有很大的片面性,但很难改变它。
  工作多年以后,我在单位里承担过一些招录大学生和复转军人的工作。从材料上看,不少同志学历很高,资历很深,水平不错。但一看他们的字,总不免让我心里发凉。显而易见,他们从未受过良好的书写训练。过去把字当门面,是求职时的一块敲门砖,如今似乎不那么为人所看重了。即便是在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能够写出一手好字的人,也是凤毛麟角了。中华民族的书法传统,到眼下这波儿孩子身上,似乎就算断了香火了,这不免让人感到痛心。
  徜徉在琉璃厂的中国书店,我见过一些写成蝇头小楷的科考试卷。那些娟秀的文字让我久久徘徊,流连忘返。我的手边也有朋友们赠送的复印状元卷。我不仅对饱受贬损的八股文心存一份尊重,更是对赏心悦目的书法喜爱有加。我甚至在心里可笑地想,如果我是考官,单凭这手好字,也要对考生另眼相看。而遥想当年,在那些饱读诗书的考官眼中,“鸡爪扒”恐怕连一丝一毫入围的机会也没有吧。
  我不是前清遗老遗少,并没想为一个王朝的背影唱挽歌,或许我还真不配。我不想班门弄斧,讲什么书法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道理,也不敢断言写一手好字对文化的传承和个人教养的养成有多么关键的作用。或许就此让书法艺术从民众的视野和书写中消失,在一些人看来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要比楼市涨价,股票升值次要得多,那我自然无话可说。但绵延几千年的艺术瑰宝从此不被自己的国民看重,生生不息的书法艺术从此在我们这代人手中远去,逐渐成为一个模糊的记忆,总不是我们的光荣吧。我们说了那么多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话,却连老祖宗留下的优美汉字都写不成样子,让我们何以面对列祖列宗,何以复兴中华文明?
  《文汇报》报道,偌大的上海,每年只有师大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招收20名学生,专门培养书法人才,毕业后只有50%能到中小学任教。某小学招聘教师,校长要求最后入围的30名候选人每人在黑板上用汉字书写一到十,结果因板书太差,一个也没有录取。大上海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可想而知,可见我的忧虑并非杞人忧天。
其他文献
扑朔迷离的蒋介石身世    《温故》之十一刊载蒋介石游太湖一事,其实,1948年5月蒋介石、宋美龄同游无锡太湖,完全是因为顺道之举。那么,顺道之举又从何说起呢?蒋氏夫妇为何在战事紧张之际有闲情逸致来欣赏太湖?说来其中有一个惊天的秘密,那就是前来宜兴寻根认祖。  关于蒋介石的身世,自唐人的《金陵春梦》问世后,始终存在两种说法。一说他是河南许昌灵沟镇人。其代表人物当然是唐人。另一说他是浙江奉化人氏。比
期刊
整理者按:刘甫江,湖南省隆回县七江乡水源村人,1943年出生。1963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6年10月调入总参谋部管理处,任林彪内勤警卫。1969年6月转业,任邵阳市纺纱厂保卫科长。“九·一三”事件发生后调出保卫科,以后一直在粮食部门工作,现已退休。下面是他任林彪内勤警卫期间的一些回忆,并由刘期贵整理成文。    一、调往毛家湾    1963年12月中旬,我刚刚过完20岁生日,就被批
期刊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乘汽车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时,他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笑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白成,我们希望考个好成绩。3月25日,毛泽东等抵达北平,在西苑机场同前来欢迎的各界代表及民主人士一千多人见面,并乘车检阅部队,随后进驻香山双清别墅。4月15日,毛泽东在香山双清别墅邀请中国民主建国会黄炎培
期刊
我父亲张伯驹是在天津的家里长大和受教育的,爷爷张镇芳先是在家里给父亲请了私塾先生,后来送父亲到国学大师、教育家、南开大学创办人严范荪所办的新学书院学习。新学书院当时在法租界的法国花园(抗战胜利后为天津市中心花园)附近,当时国民饭店也在法国花园附近。父亲经常在国民饭店吃饭,家里和国民饭店结账只需在年节前。父亲就是在那时候养成喜欢吃西餐的习惯。国民饭店楼上是高级客房,我父亲也经常和亲戚朋友(袁克文等)
期刊
1910年蒋经国出生时,其父蒋介石23岁。在那个时代的浙江农村,23岁有第一个孩子,已经算晚的,何况此时蒋介石已有9年的婚龄,其27岁的发妻毛福梅绝对是“高龄产妇”。蒋经国的出生,某种意义上说,不是蒋“爱情”的结晶,而是他“孝心”的结果。蒋介石婚后与毛福梅关系并不亲密,之后他留学日本眼界大开,与没见识的毛福梅更有渐行渐远之势。蒋的母亲王采玉思孙心切,1909年得知蒋介石从日本回到上海度假,便携儿媳
期刊
我今年八十又八,疾病缠身,只能在医院病榻上用记忆去打发余下的岁月。这些天来,看了迎接上海解放,纪念新中国成立的一些文章,勾起了我对六十年前那一段战斗生活的回忆,心情无法平静,历历往事涌上心头。解放战争时期,我曾在爱棠新村13号工作过一段时间,参加了同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斗争,经历了国民党统治区反内战、争民主和迎接新中国诞生的革命活动。    陶行知在这里逝世    记得是在1946年的4月间,人民教
期刊
河南省文史研究馆第一任馆长嵇文甫,本名明,字文甫,以字行。他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史学家和教育家,一生著述颇多,涉及哲学、历史、思想史、政治理论等诸方面,德高望重,学识渊博,堪称楷模。    风雨坎坷求学路    嵇文甫先生的一生是追求进步和光明的一生。  1895年12月17日他出生于河南省汲县一个市民家庭里,6岁人私塾读书,天赋聪慧,又极为刻苦,学习一直名列前茅。15岁进入卫辉中学就读。当时正值
期刊
文史研究馆是建国初在毛主席倡议、周总理亲自关怀指导下筹建的,是一个具有统战性、荣誉性的机构,聚才敬士之所。馆员大都是博学多才的文史耆宿。各馆首任馆长更是出类拔萃,名闻遐迩。本刊从2007年首期起,在“翰林风采”专栏中,特邀各地文史馆的同仁撰文介绍本省市首任馆长,让读者领略各馆“首任馆长”之风采,感悟一代名士之人生。    1957年2月1日,黑龙江省省长欧阳钦聘任宋老云桐为省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3
期刊
《世纪》杂志自1993年7月创刊,迄今为止,出版正好满一百期。编辑部各位同仁无不踌躇满志,要在百尺竿头更上一步。值此之际,我奉命接手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长、《世纪》主编之职。我在惶恐之余,认真思量,觉得应该充满信心,在前任已经打下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把《世纪》办成特色鲜明、读者喜欢的刊物。  《世纪》是由中央文史研究馆和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共同主办的。自创办以来一直得到中央文史研究馆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每期
期刊
一等奖  钱江《进军上海途中拜会司徒雷登》  二等奖  程不吾《程潜在我家决策和平起义》  姚芳藻《的故事》  朱玖琳《中共邀请宋庆龄北上揭秘》  三等奖  夏之平《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天》  张人凤《张元济先生参加开国大典前后》  吴祖昌 《我们家的故事》  田遨《南下琐忆》  林晖《最初的日子》  王敏《爱棠新村13号的风云岁月》  赵国通《父亲赵祖康难忘的五天四夜》  罗维道《陈老总与空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