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雅量”
邓伟志
从国务院参事室传出“领导者应有听取逆耳之言的雅量”以后,“雅量”成了2009年冬天人们谈话的高频词。这说明当今社会太需要提倡“雅量”了。
“雅量”者,尊重差异也。“雅量”者,包容多样也。世界是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人生在世,如果没有尊重千差万别的雅量,就是跟世界对着干,那是很难为人处世的。这一点,无一例外。
对领导者来说,在“雅量”前还应当加个“更”字。所谓“领导者”,就是领头人。被领的人缺乏雅量固然不好,可是影响面毕竟较小,领头人如果缺乏雅量,波及面可就大了,甚至于还关系到能不能领得下去的大问题。因此,强调领导者应有听取逆耳之言的雅量,是有深远意义的。
雅量就是力量。什么意见都能听,才能在比较中选优,才能在碰撞中产生火花。那样,作为领导者才能拿出正确而又能为人所接受的主张,包括政策。“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我们吃“一言堂”的亏够多的了。任何人,只要不自诩为神,都要从顺耳之言、逆耳之言中吸取营养,然后,加工、提升为高见。合金铜的质量比普通钢好,就在于有个“合”字。“有容乃大”,高质量的理念、对策,无不是雅量的产物。宽宏大量有助于团结人,也就是有助于聚集能量。质量、能量就是力量。有力量才能在较量中取胜,也就是说,才能掌好人民交给你的权力。
雅量就是音量。有些领导喜欢把自己的话通过扩音器,来个一呼百应,可是,常常应之者寥寥。当领导的也不想想自己的声音为什么传不远。说穿了,无非是因为你所说的是你自己拍脑袋拍出来的,而不是从多种意见的“富矿”中提炼出来的,未必高明。有时貌似拉了好多人讲意见,不过,那“众人”是不是真的“众”了,是要打问号的,说不定是“清一色”。名日“讨论”实为“通报”。要知道,“众人之唯唯,不如一士之谔谔”。“唯唯”之士再多,也不表明你有雅量,只能表明你雅得太“俗”。当然,有时也会请来个把有不同意见的人参会。可是来了也没用,你是把人家当“反面教员”来请的,因此。你照样听不到高见。高见会不胫而走,拙见喊破喉咙也没人听。宣传的成本高,盖出于“老王卖瓜,自卖自夸”。雅量就是器量。合唱的音量高,传得远。因此,在听意见时,不能限量,要有雅量。
有些领导人常常埋怨下属提不出什么真知灼见。其实不是这样,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下下人有上上智。”《诗经·大雅》告诉我们:“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要向割草打柴的人请教啊!人家不把真心话说给你听,是他们大智若愚,是他们不屑于说给你听。有时是他们担心祸从口出,不敢说。“明君在上,下多直辞;君上好善,民无讳言。”酒量海量不见得能壮胆。只有上级的雅量会给属下带来胆量。上级的雅量有多大属下的胆量就有多大。上级的雅量尽量,属下的胆量也尽量。谁都知道直言爽,直言酷。谁甘于转弯抹角呢?政治生活中的“鸦雀无声”往往是头儿逼出来的。
《荀子》曰:“兼听齐明,则天下归之。”天下是人民的天下。愿领导者热心于给自己的雅量以增量,从多角度听听人民群众的呼声,以保风调雨顺,天下太平。
抢救我们的汉字
朱铁志
我上小学的时候,尽管处在十年动乱期间,学校和家里对学生依然还有写字的要求。在人们的心目中,能写一手好字,意味着具有良好的教养和学习习惯,通常学习也不会太差。我上的第一所小学,并不是当地特别有名的学校,但老师们的板书个个写得漂亮。受他们影响,我一度对写钢笔字发生浓厚兴趣,简直可以说达到痴迷的程度。一有时间就临摹行书字帖,把黄若舟先生的《怎样快写钢笔字》以及《钢笔行书字帖》第一册和第四册临摹了足足二十多本,摞起来足有一尺多高。
我不敢说自己的字写得怎么好,但我始终对能写一手好字的人充满羡慕和佩服。每当看到前辈学者的手稿,看到那些功底深厚的文字,我就在心中暗自赞叹:这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大学毕业后当了编辑,从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后期电脑普及之前,每天收到的大量来稿还是手写的。多年对写字的爱好,使我产生了一个不无偏执但非常坚定的“原则”:凡是字写得惨不忍睹的来稿,就坚信它的内容也好不到哪里去。我的逻辑是,连字都写不好的家伙,还能写好文章吗?我承认这种看法有很大的片面性,但很难改变它。
工作多年以后,我在单位里承担过一些招录大学生和复转军人的工作。从材料上看,不少同志学历很高,资历很深,水平不错。但一看他们的字,总不免让我心里发凉。显而易见,他们从未受过良好的书写训练。过去把字当门面,是求职时的一块敲门砖,如今似乎不那么为人所看重了。即便是在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能够写出一手好字的人,也是凤毛麟角了。中华民族的书法传统,到眼下这波儿孩子身上,似乎就算断了香火了,这不免让人感到痛心。
徜徉在琉璃厂的中国书店,我见过一些写成蝇头小楷的科考试卷。那些娟秀的文字让我久久徘徊,流连忘返。我的手边也有朋友们赠送的复印状元卷。我不仅对饱受贬损的八股文心存一份尊重,更是对赏心悦目的书法喜爱有加。我甚至在心里可笑地想,如果我是考官,单凭这手好字,也要对考生另眼相看。而遥想当年,在那些饱读诗书的考官眼中,“鸡爪扒”恐怕连一丝一毫入围的机会也没有吧。
我不是前清遗老遗少,并没想为一个王朝的背影唱挽歌,或许我还真不配。我不想班门弄斧,讲什么书法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道理,也不敢断言写一手好字对文化的传承和个人教养的养成有多么关键的作用。或许就此让书法艺术从民众的视野和书写中消失,在一些人看来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要比楼市涨价,股票升值次要得多,那我自然无话可说。但绵延几千年的艺术瑰宝从此不被自己的国民看重,生生不息的书法艺术从此在我们这代人手中远去,逐渐成为一个模糊的记忆,总不是我们的光荣吧。我们说了那么多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话,却连老祖宗留下的优美汉字都写不成样子,让我们何以面对列祖列宗,何以复兴中华文明?
《文汇报》报道,偌大的上海,每年只有师大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招收20名学生,专门培养书法人才,毕业后只有50%能到中小学任教。某小学招聘教师,校长要求最后入围的30名候选人每人在黑板上用汉字书写一到十,结果因板书太差,一个也没有录取。大上海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可想而知,可见我的忧虑并非杞人忧天。
邓伟志
从国务院参事室传出“领导者应有听取逆耳之言的雅量”以后,“雅量”成了2009年冬天人们谈话的高频词。这说明当今社会太需要提倡“雅量”了。
“雅量”者,尊重差异也。“雅量”者,包容多样也。世界是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人生在世,如果没有尊重千差万别的雅量,就是跟世界对着干,那是很难为人处世的。这一点,无一例外。
对领导者来说,在“雅量”前还应当加个“更”字。所谓“领导者”,就是领头人。被领的人缺乏雅量固然不好,可是影响面毕竟较小,领头人如果缺乏雅量,波及面可就大了,甚至于还关系到能不能领得下去的大问题。因此,强调领导者应有听取逆耳之言的雅量,是有深远意义的。
雅量就是力量。什么意见都能听,才能在比较中选优,才能在碰撞中产生火花。那样,作为领导者才能拿出正确而又能为人所接受的主张,包括政策。“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我们吃“一言堂”的亏够多的了。任何人,只要不自诩为神,都要从顺耳之言、逆耳之言中吸取营养,然后,加工、提升为高见。合金铜的质量比普通钢好,就在于有个“合”字。“有容乃大”,高质量的理念、对策,无不是雅量的产物。宽宏大量有助于团结人,也就是有助于聚集能量。质量、能量就是力量。有力量才能在较量中取胜,也就是说,才能掌好人民交给你的权力。
雅量就是音量。有些领导喜欢把自己的话通过扩音器,来个一呼百应,可是,常常应之者寥寥。当领导的也不想想自己的声音为什么传不远。说穿了,无非是因为你所说的是你自己拍脑袋拍出来的,而不是从多种意见的“富矿”中提炼出来的,未必高明。有时貌似拉了好多人讲意见,不过,那“众人”是不是真的“众”了,是要打问号的,说不定是“清一色”。名日“讨论”实为“通报”。要知道,“众人之唯唯,不如一士之谔谔”。“唯唯”之士再多,也不表明你有雅量,只能表明你雅得太“俗”。当然,有时也会请来个把有不同意见的人参会。可是来了也没用,你是把人家当“反面教员”来请的,因此。你照样听不到高见。高见会不胫而走,拙见喊破喉咙也没人听。宣传的成本高,盖出于“老王卖瓜,自卖自夸”。雅量就是器量。合唱的音量高,传得远。因此,在听意见时,不能限量,要有雅量。
有些领导人常常埋怨下属提不出什么真知灼见。其实不是这样,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下下人有上上智。”《诗经·大雅》告诉我们:“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要向割草打柴的人请教啊!人家不把真心话说给你听,是他们大智若愚,是他们不屑于说给你听。有时是他们担心祸从口出,不敢说。“明君在上,下多直辞;君上好善,民无讳言。”酒量海量不见得能壮胆。只有上级的雅量会给属下带来胆量。上级的雅量有多大属下的胆量就有多大。上级的雅量尽量,属下的胆量也尽量。谁都知道直言爽,直言酷。谁甘于转弯抹角呢?政治生活中的“鸦雀无声”往往是头儿逼出来的。
《荀子》曰:“兼听齐明,则天下归之。”天下是人民的天下。愿领导者热心于给自己的雅量以增量,从多角度听听人民群众的呼声,以保风调雨顺,天下太平。
抢救我们的汉字
朱铁志
我上小学的时候,尽管处在十年动乱期间,学校和家里对学生依然还有写字的要求。在人们的心目中,能写一手好字,意味着具有良好的教养和学习习惯,通常学习也不会太差。我上的第一所小学,并不是当地特别有名的学校,但老师们的板书个个写得漂亮。受他们影响,我一度对写钢笔字发生浓厚兴趣,简直可以说达到痴迷的程度。一有时间就临摹行书字帖,把黄若舟先生的《怎样快写钢笔字》以及《钢笔行书字帖》第一册和第四册临摹了足足二十多本,摞起来足有一尺多高。
我不敢说自己的字写得怎么好,但我始终对能写一手好字的人充满羡慕和佩服。每当看到前辈学者的手稿,看到那些功底深厚的文字,我就在心中暗自赞叹:这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大学毕业后当了编辑,从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后期电脑普及之前,每天收到的大量来稿还是手写的。多年对写字的爱好,使我产生了一个不无偏执但非常坚定的“原则”:凡是字写得惨不忍睹的来稿,就坚信它的内容也好不到哪里去。我的逻辑是,连字都写不好的家伙,还能写好文章吗?我承认这种看法有很大的片面性,但很难改变它。
工作多年以后,我在单位里承担过一些招录大学生和复转军人的工作。从材料上看,不少同志学历很高,资历很深,水平不错。但一看他们的字,总不免让我心里发凉。显而易见,他们从未受过良好的书写训练。过去把字当门面,是求职时的一块敲门砖,如今似乎不那么为人所看重了。即便是在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能够写出一手好字的人,也是凤毛麟角了。中华民族的书法传统,到眼下这波儿孩子身上,似乎就算断了香火了,这不免让人感到痛心。
徜徉在琉璃厂的中国书店,我见过一些写成蝇头小楷的科考试卷。那些娟秀的文字让我久久徘徊,流连忘返。我的手边也有朋友们赠送的复印状元卷。我不仅对饱受贬损的八股文心存一份尊重,更是对赏心悦目的书法喜爱有加。我甚至在心里可笑地想,如果我是考官,单凭这手好字,也要对考生另眼相看。而遥想当年,在那些饱读诗书的考官眼中,“鸡爪扒”恐怕连一丝一毫入围的机会也没有吧。
我不是前清遗老遗少,并没想为一个王朝的背影唱挽歌,或许我还真不配。我不想班门弄斧,讲什么书法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道理,也不敢断言写一手好字对文化的传承和个人教养的养成有多么关键的作用。或许就此让书法艺术从民众的视野和书写中消失,在一些人看来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要比楼市涨价,股票升值次要得多,那我自然无话可说。但绵延几千年的艺术瑰宝从此不被自己的国民看重,生生不息的书法艺术从此在我们这代人手中远去,逐渐成为一个模糊的记忆,总不是我们的光荣吧。我们说了那么多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话,却连老祖宗留下的优美汉字都写不成样子,让我们何以面对列祖列宗,何以复兴中华文明?
《文汇报》报道,偌大的上海,每年只有师大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招收20名学生,专门培养书法人才,毕业后只有50%能到中小学任教。某小学招聘教师,校长要求最后入围的30名候选人每人在黑板上用汉字书写一到十,结果因板书太差,一个也没有录取。大上海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可想而知,可见我的忧虑并非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