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这句话阐述了知识与道德的关系,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我们生活在世上,最重要的是品德。
无独有偶,不仅西方先哲的思想如此,中国圣贤所阐述的道理亦与之不谋而合。
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有言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同学们在父母面前要孝顺父母,与兄弟相处要尊敬兄长;为人要谨慎,说话要诚实;博爱大众而特别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做到了这些之后,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才谈得上学习文化知识。
中外之言,貌离神合。一言以蔽之:做人第一,学问第二。
常言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即文章。”如果要学习文化知识,精通学问之道,只有从做人的体会,人生的经验入手,才能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这就是说,做人首先要注重品德修养,其次才谈得上书本上的学习。德育第一,智育第二,这两者的关系是非常明确的。不论是德育第一,智育第二的教育方针,还是开设德育公共课,设专职“德育教授”,都是持之有故,继承着儒家传统的。孔子教学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孔子在教育学生时,先要进行仁、义、礼、智、信、直、勇、刚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和责任心,然后才考虑传授知识,使他们真正成为于国于民有益的人。
作为孔子的高足之一,子夏可以说是深得老师的真传。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就是说:尊重贤能的人超过爱美的女人;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侍奉君主能鞠躬尽瘁;与朋友交往说话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说他从没学习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是学习过的了。
可见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说:“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两者都是教人求实务本,学以致用;先做人,后做学问。
吕祖谦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金华学派的代表人物,与朱熹等人合称“东南三贤”。为学兼取朱陆,同时注重事功。他创建的丽泽书院以“孝悌忠信、明理躬行”为本,不仅在当时鼎盛一时,声誉远播,而且影响深远,流泽至今。
《丽泽书院学规》是现存最早的学规。《学规》共有两则——《一乾道四年九月规约》《二乾道五年规约》,类似当代社会的学生行为守则与校训的总和。
《一乾道四年九月规约》指导学生如何做人,《二乾道五年规约》则是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尤其吕祖谦把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注重对理想人格的塑造,这种道德教育观,在今天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活动中,仍然具有活力。
当今社会,“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商品,荒于人品”,让我们期待,先贤遗风重归,人文教育再来!
无独有偶,不仅西方先哲的思想如此,中国圣贤所阐述的道理亦与之不谋而合。
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有言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同学们在父母面前要孝顺父母,与兄弟相处要尊敬兄长;为人要谨慎,说话要诚实;博爱大众而特别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做到了这些之后,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才谈得上学习文化知识。
中外之言,貌离神合。一言以蔽之:做人第一,学问第二。
常言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即文章。”如果要学习文化知识,精通学问之道,只有从做人的体会,人生的经验入手,才能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这就是说,做人首先要注重品德修养,其次才谈得上书本上的学习。德育第一,智育第二,这两者的关系是非常明确的。不论是德育第一,智育第二的教育方针,还是开设德育公共课,设专职“德育教授”,都是持之有故,继承着儒家传统的。孔子教学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孔子在教育学生时,先要进行仁、义、礼、智、信、直、勇、刚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和责任心,然后才考虑传授知识,使他们真正成为于国于民有益的人。
作为孔子的高足之一,子夏可以说是深得老师的真传。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就是说:尊重贤能的人超过爱美的女人;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侍奉君主能鞠躬尽瘁;与朋友交往说话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说他从没学习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是学习过的了。
可见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说:“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两者都是教人求实务本,学以致用;先做人,后做学问。
吕祖谦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金华学派的代表人物,与朱熹等人合称“东南三贤”。为学兼取朱陆,同时注重事功。他创建的丽泽书院以“孝悌忠信、明理躬行”为本,不仅在当时鼎盛一时,声誉远播,而且影响深远,流泽至今。
《丽泽书院学规》是现存最早的学规。《学规》共有两则——《一乾道四年九月规约》《二乾道五年规约》,类似当代社会的学生行为守则与校训的总和。
《一乾道四年九月规约》指导学生如何做人,《二乾道五年规约》则是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尤其吕祖谦把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注重对理想人格的塑造,这种道德教育观,在今天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活动中,仍然具有活力。
当今社会,“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商品,荒于人品”,让我们期待,先贤遗风重归,人文教育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