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了解天津市3~7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为改善ASD儿童生长发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2019年整群抽取天津市221名3~7岁ASD儿童进行体格测量,各项指标依据201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和2008年WHO儿童生长发育标准转化为Z评分,以评价ASD儿童的体格和营养状况,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估ASD儿童症状严重程度.结果 天津市ASD儿童超重/肥胖率为19.0%,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年龄别体重指数Z评分(BAZ
【机 构】
:
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教研室,天津30007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天津市3~7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为改善ASD儿童生长发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2019年整群抽取天津市221名3~7岁ASD儿童进行体格测量,各项指标依据201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和2008年WHO儿童生长发育标准转化为Z评分,以评价ASD儿童的体格和营养状况,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估ASD儿童症状严重程度.结果 天津市ASD儿童超重/肥胖率为19.0%,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年龄别体重指数Z评分(BAZ)分布曲线向右偏移,胸围及腰围的Z评分分布曲线向+3s外延伸,坐高的Z评分分布曲线向左偏移,呈现生长偏离趋势.男童WAZ(Z=2.053,P<0.05)及超重/肥胖率(x2=6.572,P<0.05)高于女童,6~7岁组超重/肥胖率高于3~岁和4~岁组(P<0.05),不同ASD症状严重程度间营养状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321,P>0.05).结论 天津市ASD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存在体格生长偏离,应加强ASD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和肥胖的早期干预.
其他文献
宫内生长受限由多种因素导致,生后常表现为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SGA在围生期有较高的死亡及患病风险,其中神经系统在宫内即发生了结构改变,包括脑容积、灰质体积减小等,并伴有影像学及病理的异常改变;宫内生长受限胎儿在宫内进行血流再分布以保护脑部供血,目前对于脑保护机制的临床作用仍存在争议.SGA在新生儿及儿童期有较高的认知、运动、语言及行为功能发生异常的风险.早产儿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比足月儿更严重.早期干预有利于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
目的 分析不同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对胎龄≤32周极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撤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胎龄≤32周、需有创机械通气的162例RDS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咖啡因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81例.两组患儿生后6 h内均给予负荷量咖啡因20 mg/kg治疗,24 h后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每日10 mg/kg和5 mg/kg的咖啡因维持剂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撤机后48 h内的重新插管
目的 系统评价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alogue,GnRHa)治疗6岁以上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和快速进展型青春期(early and fast puberty,EFP)患儿的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收集GnRHa治疗CPP和EFP患儿的相关文献,应用Stata 12.0软件对文献资料进行Me
目的 分析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的关系,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用情况,为儿科医师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82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中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分为激素组和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儿年龄、过敏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内镜下表现和胃肠黏膜病理结果,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82例患儿中,36例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占总人数的19.8%.激
目的 分析2008~2019年湖南省手足口病疫情及空间自相关特征与时空聚集性,为湖南省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空间自相关及时空聚集性分析方法对湖南省2008~2019年手足口病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9年湖南省手足口病疫情呈明显季节性分布,每年1~3月为低发期,高发季节为4~7月.主要的高发人群集中在0~5岁儿童,年平均发病率为2197.784/10万,占总发病人数的95.89%(1460391/1522910);以散居儿童最多,占发病病例数的82.59%(1257739/
目的 研究β2肾上腺素受体(β2-drenergic receptor,ADRB2)基因调控区rs11168070、rs17108803、rs2053044、rs12654778、rs11959427和rs289579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单倍型与儿童哮喘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探索儿童哮喘的发病机制.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就诊的哮喘儿童143例(哮喘组),其中轻度61例(轻度组),中重度82例(中重度组);13
目的 采用免疫组库测序的方法分析新生儿脓毒症患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β链互补决定区3(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 3,CDR3)的多样性,探讨新生儿脓毒症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 12例新生儿脓毒症确诊患儿为病例组,9例胎龄、出生体重及日龄相匹配的健康足月儿为对照组.采用Omega公司核酸纯化试剂盒(SQ Blood DNA KitⅡ)从外周血样品中提取DNA,对TCRβ链CDR3进行多重PCR扩增,然后对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
17岁男童,因腹痛、腹泻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年,加重3 d入院.3年前患儿因进食“老酸奶”后出现腹痛、腹泻,彩超示大量腹腔积液,血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腹水组织学检查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3d前因腹痛、腹泻再次入院,胃肠镜检查胃角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确诊为嗜酸细胞性胃肠疾病(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给予糖皮质激素及饮食规避治疗后好转,随访1年未反复.对于因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就诊的患儿,如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需考虑嗜酸细胞性胃肠疾病的可能,内镜活检胃肠道组织中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且计数异常为诊断的关
目的 探讨祖辈、父辈喂养行为差异及其与学龄前儿童进食行为的关系,进一步明晰喂养人身份、喂养行为对进食行为的可能影响.方法 2020年5月-2021年1月,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8所幼儿园和2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学龄前儿童的主要喂养人进行问卷调查.根据主要喂养人身份,采用1∶2倾向性评分匹配,形成祖辈组(72例)和父辈组(144例).结果 祖辈组和父辈组在饮食内容限制(t=4.72,P<0.001)和饮食行为限制(t=2.13,P=0.036)维度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对应儿童在主动进食能力(t=-4.76
肠道健康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稳定的肠道菌群和成熟的免疫状态.膳食因素在维持肠道健康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婴幼儿时期科学喂养,如母乳喂养、适时引入固体食物、增加食物多样性、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将有利于建立成熟稳定的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促进肠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