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中老年;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其他胸部疾病或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病程长,且程进行性加重,目前尚无法治愈,只能临床缓解,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很高[1]。准确的诊断治疗及合理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现将我院2009年来收治的126例肺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选126例患者均为慢性肺心病患者,其中男97例,女29例,年龄61~95岁,平均67.5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不同种类的呼吸道疾病。合并症:伴有冠心病38例,肺癌9例,糖尿病13例。辅助检查:109例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大,61例检查肝肾功能异常及电解质紊乱。患者通过积极抗感染、合理给氧、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对症治疗和护理好转119例,死亡7例。
2 护理
2.1 急性期护理
2.1.1 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外安静、清洁,以减少机体能量消耗,减轻缺氧症状。一般室温保持在18℃~24℃,湿度50%~60%,病房应定时消毒和开窗通风,减少陪护和探视人员,防止交叉感染。
2.1.2 入院后急行桡动脉穿刺抽血,做血气、电解质检查。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尽早采集痰、血、尿标本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早期足量应用抗生素。准确记录各种液体的出入量,如出汗情况、尿量、大便量、呕吐物、痰液及其性质、颜色等,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2.1.3 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鼓励患者咳嗽。变换体位,轻拍患者背部,以利排痰。若痰液黏稠、干结不易咳出,可配合应用祛痰药或雾化吸入方法稀释痰液。无力咳痰时可吸痰,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呼吸。
2.1.4 合理给氧,纠正低氧血症和缓解肺功能的恶化,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由于患者长期处于低氧及高碳酸血症状态,其呼吸中樞对于二氧化碳的刺激已不敏感,主要靠缺氧刺激主动脉体和颈动脉窦的化学感受器,通过反射以维持呼吸。因此,患者不宜高浓度吸氧,一般给予低流量、低浓度吸氧(氧流量l~2 L/min,氧浓度25% ~30% )。在用辅助呼吸和呼吸兴奋剂时,给氧浓度可稍高。通常采用鼻导管、鼻塞。注意吸入气体的温湿度。在给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进行血气分析,根据其结果及时调节氧流量和浓度[2]。
2.1.5 加强基础护理。嘱患者卧床休息,取坐位或半卧位,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老年患者多身体消瘦,活动能力差,感觉迟钝,应重视基础护理,注意保持床铺干燥、整洁、舒适。病室温度应控制在18 ~20℃之间,湿度以50% ~60%为宜,防止感冒并防止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烦躁不安者应加床挡保护,防止坠床。注意口腔、皮肤清洁、预防感染,减少陪护和探视人员,防止交叉感染。此外,输液速度不宜过快,输液量不宜过多,以免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急性肺水肿。
2.2 缓解期的护理
2.2.1 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慢性肺心病多具有发作时病情多急、重、易复发、不能治愈等特点,患者常反复住院,加上一些患者还存在经济收入低等问题,患者容易产生失望、焦虑、愤怒、悲观等不良情绪[3],因此,护理人员应据病情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与患者交流沟通,讲解病因和诱因、发病特点及治疗原则、主要护理措施、常见并发症的预防等,解除其思想顾虑, 提高其对治疗的信心,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2.2 预防感冒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肺心病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保持空气清新,消除呼吸道不良刺激。并指导患者注意天气变化,避免受凉等诱发感冒,若发现感染征象应及时治疗。
2.2.3 合理氧疗,有条件者宜进行长期的家庭氧疗。每天10 h~15 h(1L/min~2 L/min),尤其在夜间吸氧可延长睡眠时期,对防止夜间低氧血症和肺气肿有重要作用[4]。
2.2.4 促进有效排痰。由于老年患者多体弱,营养不良,从而导致呼吸肌疲劳、长期缺氧,而胃肠功能减弱,导致进食进水量少,加上呼吸频速导致失水增多,使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可嘱患者坐位,深吸气后憋住,然后突然用力咳嗽,鼓励患者经常变换体位,协助患者拍背,配合超声雾化吸入化痰、消炎药物。
2.2.5 指导康复锻炼。患者病情稳定后,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心肺功能及合并症等情况,指导患者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减少或延缓疾病的进展。病情平稳后,同时鼓励患者作腹式呼吸,维持缩唇缓慢呼气,增强膈肌活动能力,改善肺通气,并可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拳、气功等适量散步可促进恢复健康状态。
3 出院指导
出院时应做好卫生宣教, 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肺心病的基本知识,传授常用医疗设备(如雾化器、吸入器、给氧装置等)的使用、清洁及维护技巧。告知患者调整心态、稳定情绪的重要性,加强饮食管理,使其掌握防病治病的常识,鼓励戒烟,防止受凉感冒,加强锻炼,坚持服药,定期门诊复查,以防复发。
参考文献
[1]黄新华,陈德兰.老年肺心病患者的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3, 24(22):64
[2] 黄莉萍.慢性肺心病的护理体会[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4):329-330
[3]王梅,汤继芹·慢性肺心病52例心理分折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 2005, 11: 1534.
[4].林江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患者的长期氧疗[J].中华结核病杂志,1998,21:71-7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其他胸部疾病或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病程长,且程进行性加重,目前尚无法治愈,只能临床缓解,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很高[1]。准确的诊断治疗及合理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现将我院2009年来收治的126例肺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选126例患者均为慢性肺心病患者,其中男97例,女29例,年龄61~95岁,平均67.5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不同种类的呼吸道疾病。合并症:伴有冠心病38例,肺癌9例,糖尿病13例。辅助检查:109例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大,61例检查肝肾功能异常及电解质紊乱。患者通过积极抗感染、合理给氧、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对症治疗和护理好转119例,死亡7例。
2 护理
2.1 急性期护理
2.1.1 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外安静、清洁,以减少机体能量消耗,减轻缺氧症状。一般室温保持在18℃~24℃,湿度50%~60%,病房应定时消毒和开窗通风,减少陪护和探视人员,防止交叉感染。
2.1.2 入院后急行桡动脉穿刺抽血,做血气、电解质检查。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尽早采集痰、血、尿标本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早期足量应用抗生素。准确记录各种液体的出入量,如出汗情况、尿量、大便量、呕吐物、痰液及其性质、颜色等,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2.1.3 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鼓励患者咳嗽。变换体位,轻拍患者背部,以利排痰。若痰液黏稠、干结不易咳出,可配合应用祛痰药或雾化吸入方法稀释痰液。无力咳痰时可吸痰,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呼吸。
2.1.4 合理给氧,纠正低氧血症和缓解肺功能的恶化,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由于患者长期处于低氧及高碳酸血症状态,其呼吸中樞对于二氧化碳的刺激已不敏感,主要靠缺氧刺激主动脉体和颈动脉窦的化学感受器,通过反射以维持呼吸。因此,患者不宜高浓度吸氧,一般给予低流量、低浓度吸氧(氧流量l~2 L/min,氧浓度25% ~30% )。在用辅助呼吸和呼吸兴奋剂时,给氧浓度可稍高。通常采用鼻导管、鼻塞。注意吸入气体的温湿度。在给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进行血气分析,根据其结果及时调节氧流量和浓度[2]。
2.1.5 加强基础护理。嘱患者卧床休息,取坐位或半卧位,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老年患者多身体消瘦,活动能力差,感觉迟钝,应重视基础护理,注意保持床铺干燥、整洁、舒适。病室温度应控制在18 ~20℃之间,湿度以50% ~60%为宜,防止感冒并防止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烦躁不安者应加床挡保护,防止坠床。注意口腔、皮肤清洁、预防感染,减少陪护和探视人员,防止交叉感染。此外,输液速度不宜过快,输液量不宜过多,以免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急性肺水肿。
2.2 缓解期的护理
2.2.1 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慢性肺心病多具有发作时病情多急、重、易复发、不能治愈等特点,患者常反复住院,加上一些患者还存在经济收入低等问题,患者容易产生失望、焦虑、愤怒、悲观等不良情绪[3],因此,护理人员应据病情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与患者交流沟通,讲解病因和诱因、发病特点及治疗原则、主要护理措施、常见并发症的预防等,解除其思想顾虑, 提高其对治疗的信心,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2.2 预防感冒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肺心病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保持空气清新,消除呼吸道不良刺激。并指导患者注意天气变化,避免受凉等诱发感冒,若发现感染征象应及时治疗。
2.2.3 合理氧疗,有条件者宜进行长期的家庭氧疗。每天10 h~15 h(1L/min~2 L/min),尤其在夜间吸氧可延长睡眠时期,对防止夜间低氧血症和肺气肿有重要作用[4]。
2.2.4 促进有效排痰。由于老年患者多体弱,营养不良,从而导致呼吸肌疲劳、长期缺氧,而胃肠功能减弱,导致进食进水量少,加上呼吸频速导致失水增多,使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可嘱患者坐位,深吸气后憋住,然后突然用力咳嗽,鼓励患者经常变换体位,协助患者拍背,配合超声雾化吸入化痰、消炎药物。
2.2.5 指导康复锻炼。患者病情稳定后,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心肺功能及合并症等情况,指导患者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减少或延缓疾病的进展。病情平稳后,同时鼓励患者作腹式呼吸,维持缩唇缓慢呼气,增强膈肌活动能力,改善肺通气,并可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拳、气功等适量散步可促进恢复健康状态。
3 出院指导
出院时应做好卫生宣教, 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肺心病的基本知识,传授常用医疗设备(如雾化器、吸入器、给氧装置等)的使用、清洁及维护技巧。告知患者调整心态、稳定情绪的重要性,加强饮食管理,使其掌握防病治病的常识,鼓励戒烟,防止受凉感冒,加强锻炼,坚持服药,定期门诊复查,以防复发。
参考文献
[1]黄新华,陈德兰.老年肺心病患者的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3, 24(22):64
[2] 黄莉萍.慢性肺心病的护理体会[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4):329-330
[3]王梅,汤继芹·慢性肺心病52例心理分折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 2005, 11: 1534.
[4].林江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患者的长期氧疗[J].中华结核病杂志,1998,21: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