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是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载体,是现代人通往古代文化遗产宝库的“时空隧道”。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从文言文的语言形式上
文言文是由字、词、句构成的,它的形成、演变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文言文教学中,探究汉字的意义有助于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通过汉字可以了解古代的生活和思想。例如,从“柳”字可看到中国古代的离别文化。折“柳”送别,是古代的一种习俗,行人远行,亲朋好友十里长亭相送,没有过多的话语,也不送什么礼物,多折“柳”相赠以赋深情,因为“柳”与“留”谐音,赠对方一枝柳,就有惜别挽留之意。于是,“柳”成了人们离愁的物化。
通过汉字可以了解古人的文化心理。如“胡”字,反映了一种大汉族意识。在秦汉以前,对域外的少数民族称为“胡人”,对来自这些地方的人、事物,往往加“胡”字以命名。如胡人、胡马、胡服、胡萝卜等,且“胡”多含贬义,如胡言、胡诌、胡编、胡作非为等。
二、从文言文的表达内容上
文言文在表达内容上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在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物质文化方面
物质文化主要指饮食、服饰、器皿、建筑等。如《苏武传》一文中写道“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待到苏武牧羊北海时,苏武是旄节不离手,“卧起操持”。旄节是用牦牛尾做装饰的一种旗帜,是汉朝出使者的信物。明白了旄节,就明白了苏武对旄节情有独衷的原因。通过文言文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我国古代的物质文化,理解了作品的意旨,更能激发起他们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二)制度文化方面
制度文化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各样的制度,只有理解了制度文化,才能更好的理解文言文,理解古代社会。例如,在文言文中,对于“我”的表达有很多种,有“吾”“臣”“朕”“妾”等。“朕”是皇帝的专用词,任何人不得乱用,“臣”多见于官员对皇帝,“吾”是一个通用词,“妾”只用于女性。对于“我”的多种表达,归根结底是因为深严的等级秩序。通过文言文教学,学生能够理解等级意识,这对他们理解传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三)行为文化方面
行为文化主要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构成的行为规范。古代礼俗严明,文言文中有很多礼俗性的词。如《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有“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其“虚左”意为“使车上左边的位子空着。”从字面意义上看,无任何特殊,但如果结合那个时代的座次文化,语用意义就深刻多了。古时以左为尊,而信陵君为当朝重臣,却能礼贤下士,这样一个小的细节,人物形象便栩栩如生。通过行为文化方面的学习理解,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更能使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中许多常被忽视的细节。
(四)精神文化方面
文言文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不只是涉及文化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层面,更注重于内心的体悟、精神的渐染和性情的熏陶层面。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把精神文化方面的传承作为重中之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道德观念。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文言文中的儒家经典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熏陶的好材料。孔子提出做人的基本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中包含着自己与别人的对等关系,不能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别人;孔子把“仁”解释为“爱人”,爱人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的,还要推己及人,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把诚信作为人最重要的品质……这些,对于我们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第二,民族精神。文言文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在文言文教学中,还要注重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的传承。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容态度、在国家民族危亡之秋挺身而出、舍生取义的精神,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核心。孔子的“克己复礼”、孟子的“舍生取义”、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为国“虎门销烟”、朱自清的“宁可饿死,也不是美国的救济粮”等浩然正气,它是民族精神的支柱,虽超越古今时空,千百年来仍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匹夫百姓,为国为民前赴后继,死而后已。对于民族精神的传承,能为学生的思想注入强心剂,为当代中国的更快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稳固的思想基础。
第三,优秀个人品质。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涌现出许许多多“英雄形象”和“先人形象”,在文言文教学中,注重对古代的优秀个人品质的传承,从而鼓舞学生,提高学生自身的意志品质和素养。如《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忧国忧民的杜甫,《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游天姥山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荆轲刺秦王》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侠义荆轲,《满江红》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迈岳飞……这些,对于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积极意义。
第四,文学艺术素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就需要教师在讲授文言文时,着重于艺术造诣的讲解。中华民族对美有独特的追求和感受,文言文中所展现的美不可尽数:《诗经》中的《静女》表现了纤柔朴质之美,《滕王阁序》中充溢著壮阔、爽朗之美,《兰亭集序》《石钟山记》凝聚着清雅、深沉之美,《祭十二郎文》饱含着至爱亲情之美,《孔雀东南飞》歌颂了爱情忠贞之美,《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挥洒出想象瑰丽之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感情和信念端正。”“经过长期美的陶冶,会在不知不觉中使人感到丑恶的东西不可容忍,让美把丑和恶排挤出去。这是教育的规律。”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加深学生个体的精神底蕴,健全学生的文化人格,使我们的下一代能担当起弘扬和振兴民族文化的重任。这样,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才是鲜活的、丰富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真正传承下去。
一、从文言文的语言形式上
文言文是由字、词、句构成的,它的形成、演变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文言文教学中,探究汉字的意义有助于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通过汉字可以了解古代的生活和思想。例如,从“柳”字可看到中国古代的离别文化。折“柳”送别,是古代的一种习俗,行人远行,亲朋好友十里长亭相送,没有过多的话语,也不送什么礼物,多折“柳”相赠以赋深情,因为“柳”与“留”谐音,赠对方一枝柳,就有惜别挽留之意。于是,“柳”成了人们离愁的物化。
通过汉字可以了解古人的文化心理。如“胡”字,反映了一种大汉族意识。在秦汉以前,对域外的少数民族称为“胡人”,对来自这些地方的人、事物,往往加“胡”字以命名。如胡人、胡马、胡服、胡萝卜等,且“胡”多含贬义,如胡言、胡诌、胡编、胡作非为等。
二、从文言文的表达内容上
文言文在表达内容上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在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物质文化方面
物质文化主要指饮食、服饰、器皿、建筑等。如《苏武传》一文中写道“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待到苏武牧羊北海时,苏武是旄节不离手,“卧起操持”。旄节是用牦牛尾做装饰的一种旗帜,是汉朝出使者的信物。明白了旄节,就明白了苏武对旄节情有独衷的原因。通过文言文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我国古代的物质文化,理解了作品的意旨,更能激发起他们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二)制度文化方面
制度文化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各样的制度,只有理解了制度文化,才能更好的理解文言文,理解古代社会。例如,在文言文中,对于“我”的表达有很多种,有“吾”“臣”“朕”“妾”等。“朕”是皇帝的专用词,任何人不得乱用,“臣”多见于官员对皇帝,“吾”是一个通用词,“妾”只用于女性。对于“我”的多种表达,归根结底是因为深严的等级秩序。通过文言文教学,学生能够理解等级意识,这对他们理解传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三)行为文化方面
行为文化主要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构成的行为规范。古代礼俗严明,文言文中有很多礼俗性的词。如《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有“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其“虚左”意为“使车上左边的位子空着。”从字面意义上看,无任何特殊,但如果结合那个时代的座次文化,语用意义就深刻多了。古时以左为尊,而信陵君为当朝重臣,却能礼贤下士,这样一个小的细节,人物形象便栩栩如生。通过行为文化方面的学习理解,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更能使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中许多常被忽视的细节。
(四)精神文化方面
文言文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不只是涉及文化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层面,更注重于内心的体悟、精神的渐染和性情的熏陶层面。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把精神文化方面的传承作为重中之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道德观念。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文言文中的儒家经典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熏陶的好材料。孔子提出做人的基本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中包含着自己与别人的对等关系,不能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别人;孔子把“仁”解释为“爱人”,爱人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的,还要推己及人,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把诚信作为人最重要的品质……这些,对于我们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第二,民族精神。文言文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在文言文教学中,还要注重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的传承。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容态度、在国家民族危亡之秋挺身而出、舍生取义的精神,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核心。孔子的“克己复礼”、孟子的“舍生取义”、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为国“虎门销烟”、朱自清的“宁可饿死,也不是美国的救济粮”等浩然正气,它是民族精神的支柱,虽超越古今时空,千百年来仍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匹夫百姓,为国为民前赴后继,死而后已。对于民族精神的传承,能为学生的思想注入强心剂,为当代中国的更快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稳固的思想基础。
第三,优秀个人品质。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涌现出许许多多“英雄形象”和“先人形象”,在文言文教学中,注重对古代的优秀个人品质的传承,从而鼓舞学生,提高学生自身的意志品质和素养。如《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忧国忧民的杜甫,《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游天姥山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荆轲刺秦王》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侠义荆轲,《满江红》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迈岳飞……这些,对于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积极意义。
第四,文学艺术素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就需要教师在讲授文言文时,着重于艺术造诣的讲解。中华民族对美有独特的追求和感受,文言文中所展现的美不可尽数:《诗经》中的《静女》表现了纤柔朴质之美,《滕王阁序》中充溢著壮阔、爽朗之美,《兰亭集序》《石钟山记》凝聚着清雅、深沉之美,《祭十二郎文》饱含着至爱亲情之美,《孔雀东南飞》歌颂了爱情忠贞之美,《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挥洒出想象瑰丽之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感情和信念端正。”“经过长期美的陶冶,会在不知不觉中使人感到丑恶的东西不可容忍,让美把丑和恶排挤出去。这是教育的规律。”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加深学生个体的精神底蕴,健全学生的文化人格,使我们的下一代能担当起弘扬和振兴民族文化的重任。这样,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才是鲜活的、丰富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真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