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祝福》位居《彷徨》之首,是鲁迅先生小说的代表作。历来的中学语文课本都把它作为名篇列为必修必讲篇目。然而,正如鲁迅先生所感叹的那样,由于本文在艺术上过于成熟,这使得本文思想方面的深刻性(即作者所谓的“自己的命意”)反而不易被人察觉。以往人们所达到的普遍认识,像用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著名结论来涵盖其思想内容,并不能使人满意。因此,揭示作者在创作时给读者留下的意义空白,对于解读作品的深层意蕴,实现教学的既定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预设方面
从全文来看,我们知道,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写祥林嫂悲惨的一生。然而本文的题目却叫“祝福”,而且开头和结尾作者都花了一定的笔墨描绘祝福景象。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拟题?为什么要这样写景?与内容是否矛盾?是否风马牛不相及?这一点应首先引起我们的注意。
我们不妨来细读一下文本。文章开头一段写道:“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第二节就写人们忙于祝福的场面:“杀鸡,宰鹅,买猪肉……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这里悒郁阴沉的天气描写,以及“毕竟最像年底”、“拜的只限于男人”和“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等处的记叙,都有一定的用意,它们预设了祥林嫂之死的环境和气氛。祥林嫂打工在鲁镇,生活在鲁镇,最后死在了鲁镇,而鲁镇又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这里,一方面形成了修辞效果上的喜庆气氛与祥林嫂之死的强烈反差,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贫富悬殊的阶级对立;另一方面,作者还“让我们感受到了自始至终笼罩着整个小说过程的文化氛围,初步赋予鲁镇一种带有原始多神教意味且杂糅着儒道释多种成分的混沌性质”①——归根到底,是传统的中国文化最终害死了祥林嫂。
二、角色方面
首先是作品中的鲁四,在小说开头,作者说:“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第二节描写了他的书房:案头上摆的是理学入门书《近思录集注》和《四书衬》等,壁上挂的是以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解释《论语·季氏》的语录制作的条幅“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品节详明德性坚定)”。条幅中间还挂着道教陈抟老祖写的朱拓的大“寿”字。如果说前面对祝福场面的描写还只限于风俗习惯的表层,那么,这里的描写就已经深入到揭示儒释道和谐乐处的文化特征的本质。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就有“儒治世,道治身,佛治心”的说法。老监生鲁四平时是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主宰着鲁镇的日常秩序,是封建政权的化身。但条幅中的“寿”字又隐隐透露出他企望长生的道教式生活情趣。周作人认为,他的角色“是给祥林嫂以礼教的打击,使她失业以至穷死”。
其次是作品叙事的主人公——“我”。“我”既是叙事作品中的人物,又是叙述人。小说采用这样一个叙事者,在艺术上取得了很特殊的效果:他有时可以用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身份面对祥林嫂,把镜头拉近,叙事显得细腻、真实、亲切;但有时又可以把镜头拉远,回忆中带有极大的悲悯、同情,更易于传达出作者自身的感情和见解,甚至说出带点感叹的话:“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里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暗中鞭打那些导致祥林嫂死亡的人们。这样,在这篇小说中就出现了两种声调:既批判了世人对祥林嫂的冷酷无情,又表现出对她的悲悯、同情。这种多声部的复调特点和角色叙事角度的自由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再次是祥林嫂。她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她驯服,勤劳,能干。但她的名字却耐人寻味。她无名无姓,人们对她的称呼是用她第一个丈夫的名字称呼她。然而这个名字却一直跟着她到死。即使后来另外嫁了人,还是照那样称呼她“祥林嫂”。主人公名字的巧妙构思,揭露了封建社会男尊女卑、“从一而终”的不平等社会制度。她之所以“被吃”,是由于她无意识地触犯乃至亵渎了“鲁镇文化”中关于妇女的观念和其风俗中关于寡妇的禁忌。
第四个角色是柳妈。她是一位信佛的善女人。祥林嫂的死,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她有关的,至少她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祥林嫂的生活,以至于最后走向绝路。她和祥林嫂都是旧社会的受害者。虽然她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在年节时还要去给地主帮工,可见她也是一个受压迫的劳动妇女。但是,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很深,相信天堂、地狱之类的邪说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所以她对祥林嫂改嫁时头上留下的伤疤采取了奚落的态度。至于她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也完全是出于善意,主观愿望还是想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救她跳出苦海,并非要置祥林嫂于死地,只是结果适得其反。她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的矛盾说明柳妈是以剥削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为指导,来寻求解救祥林嫂的“药方”的,这不但不会产生“疗效”的效果,反而给自己的姐妹造成了难以承受的精神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加恐怖的深渊之中。同情她的人也把她推向深渊,这更显示出悲剧的可悲!柳妈正是这样一个同情祥林嫂而又给她痛苦的人。这里鲁迅是让她代表着“鲁镇文化”中佛教的一面,来揭露封建文化对妇女的戕害的。
三、省略方面
凡是读过这篇小说的人,都会对鲁四老爷那句“可恶,然而”的话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这篇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全文他总共只说了五句话,其中就有两句是“可恶!然而”之后加上省略号。这抽象、晦涩、令人悬猜的两句话,突出地表现了他的性格特色:这个封建卫道士,在鲁镇是有一定的身份和权威的,然而竟然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劫走他家的佣人!所以他很愤怒。但一想到祥林嫂是瞒着婆婆偷跑出来的,违反了封建礼教,就又觉得心安理得。在卫老婆子面前,他是高等人,既要表现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意思,又不屑于用明晰的语言将其说出,于是说出话来就变成了令人悬猜的“可恶!然而……”了。
我们知道,标点符号是鲁迅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省略号和破折号。本文中除了鲁四,说话中使用省略号的还有“我”,四婶,祥林嫂,卫老婆子和柳妈等。“我”面对祥林嫂发问所答之言的省略号,再现了“我”答话时的吞吞吐吐,表现了“我”的困窘和迷惑。祥林嫂面对柳妈戏谑答话之后的省略号,表现了她的羞赧和敷衍。柳妈话语之后的省略号,表现了其心灵的诡诈和迷信。四婶和卫老婆子话语之后的省略号,则表现了她们的善良和无奈。
四、冗余方面
首先,“我”在以“说不清”搪塞了祥林嫂关于灵魂、地狱的提问之后,自觉应该负有若干责任。在极度不安之中过了一夜后,又平添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于是,决计离开鲁镇。“我”想到“……不如走罢,明天进城去。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现在不知增价了否?往日同游的朋友,虽然已经云散,然而鱼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个……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在这段言语中,有关鱼翅的话,显然是一种冗余信息。但是,这几句话,却更让我们读出了“我”在面对祥林嫂的关于“灵魂有无”的质询之后心理的不平静。为此,“我”企图转换思路,力求平静,压抑不安,但终于不可得,心绪极度焦躁和郁闷②。
其次,当祥林嫂二度丧夫来到鲁镇后,村里的男人女人们从四面八方“寻”来,听祥林嫂讲述她儿子阿毛被狼吃掉的悲剧故事。这里,一方面作者对祥林嫂的大段语言一字不漏地重复了一遍,似乎显得多余了,但正是这种“冗余”,才显示出祥林嫂的痛苦程度:她已经麻木了,她期望人们能给她以同情和安慰。另一方面,面对这样的悲惨,人们竟然都从四面八方“寻”来,反复问起,反复揭起她那痛苦的伤疤。“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起流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评论着”。她们不仅没有给以同情和安慰,反而给以冷漠和评论。到后来竟觉得“厌烦和唾弃”,对她进行挖苦和嘲笑。这一内容对表现祥林嫂个人似乎显得冗余,但其实它却是作者的有意之笔。这种“看客现象”在《孔乙己》、《示众》、《阿Q正传》中都曾有所表现。作者的意图在于揭示,其症结并不主要在于人们由于缺乏现代觉悟所特有的愚昧、麻木及感觉思维的迟钝,而恰恰在于对不幸的兴趣和对痛苦的敏感,别人的不幸和痛苦成为他们用来慰藉乃至娱乐自己的东西。这种不讲修齐治平而只以实现个体人格、满足其身心愉悦为主要追求的审美人格,其典型代表自然是庄子哲学。鲁迅针对林语堂所提倡的道教式人生情趣曾指出:“这‘玩玩笑笑,寻开心’就是开开中国许多古怪现象的锁的钥匙”(《且介亭杂文·寻开心》)。同样,它也是解开造成并玩赏祥林嫂不幸的“鲁镇文化”和“看客现象”之锁的一把钥匙。
五、隐喻方面
首先,祥林嫂二度丧夫来到鲁镇时,鲁四照例皱眉,并且暗暗告诉四婶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侯可用不着她沾手,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为什么寡妇被视为不祥?在儒家的礼教里,妇女天然地是二等公民,受轻视是不消说的。但鲁四讨厌祥林嫂更可能基于道教——主要是“巫鬼”的一些内容。她接连克死两个丈夫,是所谓“丧门星”,因此其存在本身就成为一种罪恶。道教和佛教往往把妇女的生理特征与其人格精神混为一谈,佛教还在其轮回理论中把一个人来世转男转女与其现世德行联系起来,德行有亏者才成为女身。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中,曾专门讨论过关于寡妇或鳏夫的禁忌——它是以对死人的禁忌的隐喻式延伸。死人在原始文化中是一种严厉的传染病源,他(她)的一切都被视为极端不洁。由于寡妇或鳏夫带有一种危险的需要——寻找新配偶,容易引起死人的愤怒和传播疾病,从而导致其社会组织和文化结构的崩溃,所以他(她)必然成为禁忌,成为不洁的化身。尽管这种禁忌在鲁镇与礼教“男尊女卑”的观念结合后演变为只针对寡妇的禁忌,但它仍属弗氏讨论过的落后文化的一部分。当鲁四老爷认为祥林嫂“不干不净”,并剥夺其劳动的权利时,鲁镇风俗根源于“巫鬼”的野蛮内涵和残酷性也就被鲁迅层层剥离了开来。
其次,“捐门坎”的象征性赎罪方式,显然也是一个文化的隐喻。据周作人考证,阴司、地狱、阎罗王等观念是佛教传入中土以后才发生的。我国古代一些典籍如《山海经·海内经》、《楚辞·招魂》中都有“鬼国”、“幽都”、“土伯”之说,颇类似阴司、地狱、阎罗王等观念,但这些国粹的内容大都寓意浅显,并不如佛经的地狱涉及人类灵魂的归宿和生前行为的奖惩问题。鲁迅说:“我常常感叹,印度小乘佛教的方法是何等厉害:它立了地狱之说,借着和尚、尼姑、念佛老妪的嘴来宣扬、恐吓异端,使心志不坚者害怕。那诀窍是说报应并非在眼前,却在将来百年之后。”透过祥林嫂希望在死后与家人团聚的表面,我们在其临终时对“灵魂的有无”问题产生的疑问中,应该发现鲁迅对从内部颠覆“鲁镇文化”的道路和方法所作的暗示。
六、隐蔽方面
文章的最后,作者写道:“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炸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这一幻想式的描写,显然是反语,它是在前文完整地叙述了祥林嫂悲剧的基础上所发的感慨,蕴含着无限的激愤:那些醉醺醺蹒跚的“天地圣众”,哪里会赐福给穷人呢!买不起爆竹的穷人们得到的只是无限的痛苦和悲哀。这一段以“我”的感慨来写景,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使结构更加严谨完善。
以上是对这篇课文创作空白的粗浅分析。当然其文本空白并不止以上这些,本文只是述其一些主要的显而易见的个例,更多的空白有待诸位同仁共同去挖掘。发现创作空白是实现读者与文本对话的第一步,只有把空白发现之后,对话方可顺利进行。■
注 释:
{1}高远东:《祝福》:儒道释吃人的寓言.
{2}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一、预设方面
从全文来看,我们知道,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写祥林嫂悲惨的一生。然而本文的题目却叫“祝福”,而且开头和结尾作者都花了一定的笔墨描绘祝福景象。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拟题?为什么要这样写景?与内容是否矛盾?是否风马牛不相及?这一点应首先引起我们的注意。
我们不妨来细读一下文本。文章开头一段写道:“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第二节就写人们忙于祝福的场面:“杀鸡,宰鹅,买猪肉……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这里悒郁阴沉的天气描写,以及“毕竟最像年底”、“拜的只限于男人”和“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等处的记叙,都有一定的用意,它们预设了祥林嫂之死的环境和气氛。祥林嫂打工在鲁镇,生活在鲁镇,最后死在了鲁镇,而鲁镇又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这里,一方面形成了修辞效果上的喜庆气氛与祥林嫂之死的强烈反差,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贫富悬殊的阶级对立;另一方面,作者还“让我们感受到了自始至终笼罩着整个小说过程的文化氛围,初步赋予鲁镇一种带有原始多神教意味且杂糅着儒道释多种成分的混沌性质”①——归根到底,是传统的中国文化最终害死了祥林嫂。
二、角色方面
首先是作品中的鲁四,在小说开头,作者说:“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第二节描写了他的书房:案头上摆的是理学入门书《近思录集注》和《四书衬》等,壁上挂的是以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解释《论语·季氏》的语录制作的条幅“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品节详明德性坚定)”。条幅中间还挂着道教陈抟老祖写的朱拓的大“寿”字。如果说前面对祝福场面的描写还只限于风俗习惯的表层,那么,这里的描写就已经深入到揭示儒释道和谐乐处的文化特征的本质。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就有“儒治世,道治身,佛治心”的说法。老监生鲁四平时是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主宰着鲁镇的日常秩序,是封建政权的化身。但条幅中的“寿”字又隐隐透露出他企望长生的道教式生活情趣。周作人认为,他的角色“是给祥林嫂以礼教的打击,使她失业以至穷死”。
其次是作品叙事的主人公——“我”。“我”既是叙事作品中的人物,又是叙述人。小说采用这样一个叙事者,在艺术上取得了很特殊的效果:他有时可以用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身份面对祥林嫂,把镜头拉近,叙事显得细腻、真实、亲切;但有时又可以把镜头拉远,回忆中带有极大的悲悯、同情,更易于传达出作者自身的感情和见解,甚至说出带点感叹的话:“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里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暗中鞭打那些导致祥林嫂死亡的人们。这样,在这篇小说中就出现了两种声调:既批判了世人对祥林嫂的冷酷无情,又表现出对她的悲悯、同情。这种多声部的复调特点和角色叙事角度的自由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再次是祥林嫂。她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她驯服,勤劳,能干。但她的名字却耐人寻味。她无名无姓,人们对她的称呼是用她第一个丈夫的名字称呼她。然而这个名字却一直跟着她到死。即使后来另外嫁了人,还是照那样称呼她“祥林嫂”。主人公名字的巧妙构思,揭露了封建社会男尊女卑、“从一而终”的不平等社会制度。她之所以“被吃”,是由于她无意识地触犯乃至亵渎了“鲁镇文化”中关于妇女的观念和其风俗中关于寡妇的禁忌。
第四个角色是柳妈。她是一位信佛的善女人。祥林嫂的死,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她有关的,至少她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祥林嫂的生活,以至于最后走向绝路。她和祥林嫂都是旧社会的受害者。虽然她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在年节时还要去给地主帮工,可见她也是一个受压迫的劳动妇女。但是,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很深,相信天堂、地狱之类的邪说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所以她对祥林嫂改嫁时头上留下的伤疤采取了奚落的态度。至于她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也完全是出于善意,主观愿望还是想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救她跳出苦海,并非要置祥林嫂于死地,只是结果适得其反。她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的矛盾说明柳妈是以剥削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为指导,来寻求解救祥林嫂的“药方”的,这不但不会产生“疗效”的效果,反而给自己的姐妹造成了难以承受的精神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加恐怖的深渊之中。同情她的人也把她推向深渊,这更显示出悲剧的可悲!柳妈正是这样一个同情祥林嫂而又给她痛苦的人。这里鲁迅是让她代表着“鲁镇文化”中佛教的一面,来揭露封建文化对妇女的戕害的。
三、省略方面
凡是读过这篇小说的人,都会对鲁四老爷那句“可恶,然而”的话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这篇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全文他总共只说了五句话,其中就有两句是“可恶!然而”之后加上省略号。这抽象、晦涩、令人悬猜的两句话,突出地表现了他的性格特色:这个封建卫道士,在鲁镇是有一定的身份和权威的,然而竟然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劫走他家的佣人!所以他很愤怒。但一想到祥林嫂是瞒着婆婆偷跑出来的,违反了封建礼教,就又觉得心安理得。在卫老婆子面前,他是高等人,既要表现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意思,又不屑于用明晰的语言将其说出,于是说出话来就变成了令人悬猜的“可恶!然而……”了。
我们知道,标点符号是鲁迅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省略号和破折号。本文中除了鲁四,说话中使用省略号的还有“我”,四婶,祥林嫂,卫老婆子和柳妈等。“我”面对祥林嫂发问所答之言的省略号,再现了“我”答话时的吞吞吐吐,表现了“我”的困窘和迷惑。祥林嫂面对柳妈戏谑答话之后的省略号,表现了她的羞赧和敷衍。柳妈话语之后的省略号,表现了其心灵的诡诈和迷信。四婶和卫老婆子话语之后的省略号,则表现了她们的善良和无奈。
四、冗余方面
首先,“我”在以“说不清”搪塞了祥林嫂关于灵魂、地狱的提问之后,自觉应该负有若干责任。在极度不安之中过了一夜后,又平添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于是,决计离开鲁镇。“我”想到“……不如走罢,明天进城去。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现在不知增价了否?往日同游的朋友,虽然已经云散,然而鱼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个……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在这段言语中,有关鱼翅的话,显然是一种冗余信息。但是,这几句话,却更让我们读出了“我”在面对祥林嫂的关于“灵魂有无”的质询之后心理的不平静。为此,“我”企图转换思路,力求平静,压抑不安,但终于不可得,心绪极度焦躁和郁闷②。
其次,当祥林嫂二度丧夫来到鲁镇后,村里的男人女人们从四面八方“寻”来,听祥林嫂讲述她儿子阿毛被狼吃掉的悲剧故事。这里,一方面作者对祥林嫂的大段语言一字不漏地重复了一遍,似乎显得多余了,但正是这种“冗余”,才显示出祥林嫂的痛苦程度:她已经麻木了,她期望人们能给她以同情和安慰。另一方面,面对这样的悲惨,人们竟然都从四面八方“寻”来,反复问起,反复揭起她那痛苦的伤疤。“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起流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评论着”。她们不仅没有给以同情和安慰,反而给以冷漠和评论。到后来竟觉得“厌烦和唾弃”,对她进行挖苦和嘲笑。这一内容对表现祥林嫂个人似乎显得冗余,但其实它却是作者的有意之笔。这种“看客现象”在《孔乙己》、《示众》、《阿Q正传》中都曾有所表现。作者的意图在于揭示,其症结并不主要在于人们由于缺乏现代觉悟所特有的愚昧、麻木及感觉思维的迟钝,而恰恰在于对不幸的兴趣和对痛苦的敏感,别人的不幸和痛苦成为他们用来慰藉乃至娱乐自己的东西。这种不讲修齐治平而只以实现个体人格、满足其身心愉悦为主要追求的审美人格,其典型代表自然是庄子哲学。鲁迅针对林语堂所提倡的道教式人生情趣曾指出:“这‘玩玩笑笑,寻开心’就是开开中国许多古怪现象的锁的钥匙”(《且介亭杂文·寻开心》)。同样,它也是解开造成并玩赏祥林嫂不幸的“鲁镇文化”和“看客现象”之锁的一把钥匙。
五、隐喻方面
首先,祥林嫂二度丧夫来到鲁镇时,鲁四照例皱眉,并且暗暗告诉四婶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侯可用不着她沾手,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为什么寡妇被视为不祥?在儒家的礼教里,妇女天然地是二等公民,受轻视是不消说的。但鲁四讨厌祥林嫂更可能基于道教——主要是“巫鬼”的一些内容。她接连克死两个丈夫,是所谓“丧门星”,因此其存在本身就成为一种罪恶。道教和佛教往往把妇女的生理特征与其人格精神混为一谈,佛教还在其轮回理论中把一个人来世转男转女与其现世德行联系起来,德行有亏者才成为女身。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中,曾专门讨论过关于寡妇或鳏夫的禁忌——它是以对死人的禁忌的隐喻式延伸。死人在原始文化中是一种严厉的传染病源,他(她)的一切都被视为极端不洁。由于寡妇或鳏夫带有一种危险的需要——寻找新配偶,容易引起死人的愤怒和传播疾病,从而导致其社会组织和文化结构的崩溃,所以他(她)必然成为禁忌,成为不洁的化身。尽管这种禁忌在鲁镇与礼教“男尊女卑”的观念结合后演变为只针对寡妇的禁忌,但它仍属弗氏讨论过的落后文化的一部分。当鲁四老爷认为祥林嫂“不干不净”,并剥夺其劳动的权利时,鲁镇风俗根源于“巫鬼”的野蛮内涵和残酷性也就被鲁迅层层剥离了开来。
其次,“捐门坎”的象征性赎罪方式,显然也是一个文化的隐喻。据周作人考证,阴司、地狱、阎罗王等观念是佛教传入中土以后才发生的。我国古代一些典籍如《山海经·海内经》、《楚辞·招魂》中都有“鬼国”、“幽都”、“土伯”之说,颇类似阴司、地狱、阎罗王等观念,但这些国粹的内容大都寓意浅显,并不如佛经的地狱涉及人类灵魂的归宿和生前行为的奖惩问题。鲁迅说:“我常常感叹,印度小乘佛教的方法是何等厉害:它立了地狱之说,借着和尚、尼姑、念佛老妪的嘴来宣扬、恐吓异端,使心志不坚者害怕。那诀窍是说报应并非在眼前,却在将来百年之后。”透过祥林嫂希望在死后与家人团聚的表面,我们在其临终时对“灵魂的有无”问题产生的疑问中,应该发现鲁迅对从内部颠覆“鲁镇文化”的道路和方法所作的暗示。
六、隐蔽方面
文章的最后,作者写道:“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炸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这一幻想式的描写,显然是反语,它是在前文完整地叙述了祥林嫂悲剧的基础上所发的感慨,蕴含着无限的激愤:那些醉醺醺蹒跚的“天地圣众”,哪里会赐福给穷人呢!买不起爆竹的穷人们得到的只是无限的痛苦和悲哀。这一段以“我”的感慨来写景,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使结构更加严谨完善。
以上是对这篇课文创作空白的粗浅分析。当然其文本空白并不止以上这些,本文只是述其一些主要的显而易见的个例,更多的空白有待诸位同仁共同去挖掘。发现创作空白是实现读者与文本对话的第一步,只有把空白发现之后,对话方可顺利进行。■
注 释:
{1}高远东:《祝福》:儒道释吃人的寓言.
{2}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