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三明市梅列區西北部有一个被称为人间福地的小山村。这里有茫茫的桔海,茂密的森林。那万倾橘树,春成碧海,绿波飞溅,秋成金霞,流光溢彩,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她就是三明市梅列區陈大镇的渔溪村。
渔溪村位于三明市西北部,距三明市區21公里。全村辖有花桥上、花桥下、嫩坑等三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73户共642人。村域面积24678亩,其中林地21023亩,耕地1110亩,果园面积1100亩,绿化覆盖率86.5%。居住在这里的农户,世代都是果农,户户均有橘园数亩,橘树千株,每年直接创收数万元。2008年全村农业总产值8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84元,村财收入26万元。
渔溪,是远近闻名的“明星”村,曾荣获“全国绿化千佳村”、“全国优秀计生协会”、省级“明星村”、省级“普法先进村”、省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并通过福建省文明新村“精品村”检查验收。2008年初,渔溪村提出了创建“省级生态村”的奋斗目标。
为了创建“省级生态村”,渔溪村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相关责任人员为成员的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渔溪村创建省级生态村实施方案》,并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责任到人,形成支部书记负总责,村主任抓落实、各成员协调配合具体抓的工作机制。
渔溪村两委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调动村民们参与创建省级生态村的积极性,他们通过黑板报、宣传栏、村务报、标语、会议等形式对村民进行广泛宣传,让村民们充分了解环保法规,以及生态村创建活动等相关的精神实质,使村民懂得生态村创建活动的相关内容和做法。为此,创建领导小组的成员们不辞辛苦,走家串户260多人次,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了解群众对创建活动的看法和建议,解决群众心中疑虑和疑难。
“尊重村民,就是最好的发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村民们的自主决策使得他们焕发出极大的参与热情,大家都十分关心自己的家乡,努力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他们纷纷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全力参与村容村貌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各项工作。一向尊重村民意愿并以集中民智、民力,带领群众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己任的渔溪村村委会顺民心,适民意,他们先后出台了改厨、改厕’、拆旧建新、庭院硬化美化等相应的补贴措施,目前,渔溪村农户改厨、改厕达58户,拆猪圈、牛圈246平方米,拆危房528平方米,附属房5处,庭院硬化美化面积2166平方米;农户累计投工1260个工作日,投资16万多元。出现了全民动员,人人参与并以实际行动投入创建生态家园的喜人局面。
在创建省级生态村活动中,渔溪村积极拓宽筹措资金的渠道,通过采取“有关部门支持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村集体筹一点”的办法,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近两年来,渔溪村结合新农村建设,累计投入350多万元改善了村庄基础设施。新建防洪堤300米、U型槽1600米,新建密集式烤房群11座、凉烟棚360平方米;实施土地整理720亩;建设了2座公厕,并改造乡村排水沟680米;改造自来水设施、千亩无公害柑桔示范片;完成了村口至村部的绿化带建设,种植了桂花树、红叶继木、红叶仕楠、铁树、梅花茶、海同球等1800多株,安装路灯15盏;此外,还兴建垃圾焚烧炉1座,并新建了乡村公园及文体配套设施。
来到渔溪村,所到之处,人们看到的是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画卷。这里山清水秀,森林茂密,青山环抱之中,一幢幢崭新的民居错落有致,散落其间,仿佛是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宁静与时尚同步,生态与文明同行。游走渔溪,漫步村中,人们感受到的是清新与自然同行。历经一年多的努力创建,如今渔溪村村民们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在创建省级生态村的过程中,村民们热情高涨,村民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乡村环境的自觉性大大加强,初步形成了人人讲卫生、讲文明、讲和谐的社会风气。
创建省级生态村还使渔溪村各项社会事业明显进步,村民收入稳步提高。2008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5884元,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计划生育达标率达100%,村庄建设布局合理,村民的环境意识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创建省级生态村使渔溪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环境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居住环境得到根本改善。目前,该村的村庄道路全部实现水泥硬化,路边、宅旁植树绿化,绿化覆盖率达86.5%;村内污水排放设施和卫生设施齐全,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4.4%,村庄空气清新,水体无异味、臭味;生活垃圾清运率达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4%;渔溪村还大力推广使用液化气和沼气,清洁能源普及率达100%,饮用水合格率达10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1.9%,村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创建省级生态村还使渔溪村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渔溪村发挥近郊优势,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他们组建了烟草、果蔬合作社和植保防治队,通过大力推广使用农家肥和低毒、低残留农药,使农产品品质不断提升。近年来,该村作物桔秆综合利用率达93.2%,化肥施用量控制在每公顷264公斤以内,农药施用量低于全區平均水平,农田有机质含量逐年提高。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给我们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我们要严格按照创建省级生态村的具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把我们渔溪村建得更美更好”。
人间有福地,渔溪新农村。
“生态立村,生态富村,生态兴村”,如今,渔溪村这片美丽的“人间福地”,正在“实现城乡统筹、建设生态村”的道路上实现着新的历史跨越,她将成为人人向往的“幸福之村”。
渔溪村位于三明市西北部,距三明市區21公里。全村辖有花桥上、花桥下、嫩坑等三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73户共642人。村域面积24678亩,其中林地21023亩,耕地1110亩,果园面积1100亩,绿化覆盖率86.5%。居住在这里的农户,世代都是果农,户户均有橘园数亩,橘树千株,每年直接创收数万元。2008年全村农业总产值8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84元,村财收入26万元。
渔溪,是远近闻名的“明星”村,曾荣获“全国绿化千佳村”、“全国优秀计生协会”、省级“明星村”、省级“普法先进村”、省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并通过福建省文明新村“精品村”检查验收。2008年初,渔溪村提出了创建“省级生态村”的奋斗目标。
为了创建“省级生态村”,渔溪村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相关责任人员为成员的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渔溪村创建省级生态村实施方案》,并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责任到人,形成支部书记负总责,村主任抓落实、各成员协调配合具体抓的工作机制。
渔溪村两委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调动村民们参与创建省级生态村的积极性,他们通过黑板报、宣传栏、村务报、标语、会议等形式对村民进行广泛宣传,让村民们充分了解环保法规,以及生态村创建活动等相关的精神实质,使村民懂得生态村创建活动的相关内容和做法。为此,创建领导小组的成员们不辞辛苦,走家串户260多人次,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了解群众对创建活动的看法和建议,解决群众心中疑虑和疑难。
“尊重村民,就是最好的发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村民们的自主决策使得他们焕发出极大的参与热情,大家都十分关心自己的家乡,努力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他们纷纷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全力参与村容村貌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各项工作。一向尊重村民意愿并以集中民智、民力,带领群众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己任的渔溪村村委会顺民心,适民意,他们先后出台了改厨、改厕’、拆旧建新、庭院硬化美化等相应的补贴措施,目前,渔溪村农户改厨、改厕达58户,拆猪圈、牛圈246平方米,拆危房528平方米,附属房5处,庭院硬化美化面积2166平方米;农户累计投工1260个工作日,投资16万多元。出现了全民动员,人人参与并以实际行动投入创建生态家园的喜人局面。
在创建省级生态村活动中,渔溪村积极拓宽筹措资金的渠道,通过采取“有关部门支持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村集体筹一点”的办法,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近两年来,渔溪村结合新农村建设,累计投入350多万元改善了村庄基础设施。新建防洪堤300米、U型槽1600米,新建密集式烤房群11座、凉烟棚360平方米;实施土地整理720亩;建设了2座公厕,并改造乡村排水沟680米;改造自来水设施、千亩无公害柑桔示范片;完成了村口至村部的绿化带建设,种植了桂花树、红叶继木、红叶仕楠、铁树、梅花茶、海同球等1800多株,安装路灯15盏;此外,还兴建垃圾焚烧炉1座,并新建了乡村公园及文体配套设施。
来到渔溪村,所到之处,人们看到的是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画卷。这里山清水秀,森林茂密,青山环抱之中,一幢幢崭新的民居错落有致,散落其间,仿佛是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宁静与时尚同步,生态与文明同行。游走渔溪,漫步村中,人们感受到的是清新与自然同行。历经一年多的努力创建,如今渔溪村村民们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在创建省级生态村的过程中,村民们热情高涨,村民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乡村环境的自觉性大大加强,初步形成了人人讲卫生、讲文明、讲和谐的社会风气。
创建省级生态村还使渔溪村各项社会事业明显进步,村民收入稳步提高。2008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5884元,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计划生育达标率达100%,村庄建设布局合理,村民的环境意识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创建省级生态村使渔溪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环境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居住环境得到根本改善。目前,该村的村庄道路全部实现水泥硬化,路边、宅旁植树绿化,绿化覆盖率达86.5%;村内污水排放设施和卫生设施齐全,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4.4%,村庄空气清新,水体无异味、臭味;生活垃圾清运率达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4%;渔溪村还大力推广使用液化气和沼气,清洁能源普及率达100%,饮用水合格率达10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1.9%,村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创建省级生态村还使渔溪村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渔溪村发挥近郊优势,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他们组建了烟草、果蔬合作社和植保防治队,通过大力推广使用农家肥和低毒、低残留农药,使农产品品质不断提升。近年来,该村作物桔秆综合利用率达93.2%,化肥施用量控制在每公顷264公斤以内,农药施用量低于全區平均水平,农田有机质含量逐年提高。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给我们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我们要严格按照创建省级生态村的具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把我们渔溪村建得更美更好”。
人间有福地,渔溪新农村。
“生态立村,生态富村,生态兴村”,如今,渔溪村这片美丽的“人间福地”,正在“实现城乡统筹、建设生态村”的道路上实现着新的历史跨越,她将成为人人向往的“幸福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