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三角洲是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共涉及19个县(市、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占山东省的六分之一,总人口约985万人。在去年年底,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之后,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高效、生态”成为国家对该区域发展模式的核心定位。
7月初,山东省召开了全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工作会议,动员全省大力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刘思敏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黄河三角洲在国家区域位置上占有重要地位,有其自身的优势,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大河区域相比也存在明显不足。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因地制宜,找准自己的路子,才能打造出‘黄三角’的自身特色。”
利用优势
刘思敏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分析时指出,首先“黄三角”地处沿海,拥有对外开放的地理区位条件,而且现在处在初始开发阶段,有利于按照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要求,布局和发展高效益、高效能、高效率的符合国际潮流的新兴产业区。
其次,“黄三角”土地、自然资源丰富且没有深度开发,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是少有的。其中未利用土地810万亩,约占山东未利用地的1/3,而且国有未利用地占大部分。这在近年来国家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背景下,无疑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再次,国家政策的扶持。“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已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因此,在“十一五”期间,山东将投资1.5万亿元左右,同时促使国家在战略层面上加快推进这一区域的开发建设。
在微观层面上,今年3月底,山东省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省农信联社九家银行组建银团与当地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制定信贷政策、机构设置、审批权限等方面给该地区倾斜。同时“银团”优先审批和安排优势产业客户和重点建设项目的融资申请,在政策许可的前提下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这都将有利于促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
重视不足
在地理坐标上,九曲黄河、奔腾万里,从东营入海。然而,由于水量不足,泥沙淤积、甚至个别年份的断流,使得黄河几乎没有内河运力,而黄河淤积的泥沙也使得东营、滨州难以建设大型港口。同时周边青岛港、天津港等优势港口的存在,也使的在“黄三角”建港口的操作性难度非常大。因此,刘思敏向《中国联合商报》表示,这种先天不足导至“黄三角”长期得不到有效开发。
在资源和经济方面,刘思敏教授分析,作为中国最后一个有待开发的大河口区域,黄河三角洲本身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但长期以来却严重依赖单一的石油资源,造成了产业结构单一的劣势。胜利油田平均每年可为国家提供约3000万吨原油,然而,由于炼化产能不足,相关产品线没有跟上,油田开采的原油绝大多数直接被国家调拨到其他地区。因此产业链不长,产业配套不完整,综合效益不高成了该区域经济的突出特征。
同时,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黄三角”的发展。这里有中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湿地,仅东营就有湿地总面积约1410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18%。“湿地环境的脆弱性必须得到重视,一旦遭到破坏,恢复起来难度相当大。同时,大片盐碱地、荒草地和滩涂也不太利于当地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刘思敏向《中国联合商报》说道。
打造特色产业
按照国务院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复,“黄三角”要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创新体制机制,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打造环渤海地区具有高效生态经济特色的重要增长区域。
山东省政府在7月初召开的全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工作会议上,也要求围绕可持续发展,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推进产业结构生态化、经济型态高级化,努力走出一条高效生态发展的新路子,尽快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取得突破。
刘思敏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开发“黄三角”应该按照国务院和山东省政府的要求,重视环境保护,突出高效生态经济特色,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以期达到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生态的有机统一。
大力发展旅游业,在刘思敏看来是开发和保护“黄三角”的重头戏。涛涛黄河水在此汇入浩瀚大海,气势汹涌、景色壮观,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黄河三角洲作为的黄河入海口,湿地面积大,如果对湿地生态采取一系列保护和治理措施,不断开展鸟类科研与监测工作,那么保护区的鸟类将日益丰富。
据统计,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的鸟类种类目前已达到296种,每年来这里的候鸟约达600万只。万鸟飞天、鸟鸣响彻的壮观的景象在近年来已经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因此,专家表示,无烟的旅游业既可以保护当地生态,又可以为开发“黄三角”做出贡献,还可以给当地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扶植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在刘思敏认为应该成为开发“黄三角”的关键。“经济开发和产业规划,应该和当地现有的资源、环境相协调。在该区域发展钢铁等能源重工业显然是不适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则是明智之举。”刘思敏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说道。
东营市处在“黄三角”的重要位置,东营经济开发区、胜利工业园和广饶海滨项目区共同构成了东营“黄三角”经济高端产业区。东营市广饶县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东营“黄三角”经济高端产业区在未来将重点推进生态工业园、软件园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强力突破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和新能源三大产业;同时加快推进高速火车轮、汽车整车及发动机、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功率半导体、太阳能光伏电池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区域高端产业龙头。
“黄三角”的重要区域滨州市也积极参与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开发中。滨州市政府近日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新兴产业发展的意见》中,着重强调扶植滨州市八大新兴产业的发展,这些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船舶、节能环保、海洋工程装备和工业设计。
“这些扶植措施的出台无疑为投资者开发“黄三角”创造了巨大商机。”刘思敏向《中国联合商报》说道。在他看来,“黄三角”在历史基础、资源环境等方面与“长三角”、“朱三角”有很大差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不必走它们的老路,打造自己的特色产业才是明智的选择。
7月初,山东省召开了全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工作会议,动员全省大力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刘思敏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黄河三角洲在国家区域位置上占有重要地位,有其自身的优势,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大河区域相比也存在明显不足。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因地制宜,找准自己的路子,才能打造出‘黄三角’的自身特色。”
利用优势
刘思敏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分析时指出,首先“黄三角”地处沿海,拥有对外开放的地理区位条件,而且现在处在初始开发阶段,有利于按照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要求,布局和发展高效益、高效能、高效率的符合国际潮流的新兴产业区。
其次,“黄三角”土地、自然资源丰富且没有深度开发,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是少有的。其中未利用土地810万亩,约占山东未利用地的1/3,而且国有未利用地占大部分。这在近年来国家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背景下,无疑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再次,国家政策的扶持。“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已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因此,在“十一五”期间,山东将投资1.5万亿元左右,同时促使国家在战略层面上加快推进这一区域的开发建设。
在微观层面上,今年3月底,山东省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省农信联社九家银行组建银团与当地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制定信贷政策、机构设置、审批权限等方面给该地区倾斜。同时“银团”优先审批和安排优势产业客户和重点建设项目的融资申请,在政策许可的前提下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这都将有利于促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
重视不足
在地理坐标上,九曲黄河、奔腾万里,从东营入海。然而,由于水量不足,泥沙淤积、甚至个别年份的断流,使得黄河几乎没有内河运力,而黄河淤积的泥沙也使得东营、滨州难以建设大型港口。同时周边青岛港、天津港等优势港口的存在,也使的在“黄三角”建港口的操作性难度非常大。因此,刘思敏向《中国联合商报》表示,这种先天不足导至“黄三角”长期得不到有效开发。
在资源和经济方面,刘思敏教授分析,作为中国最后一个有待开发的大河口区域,黄河三角洲本身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但长期以来却严重依赖单一的石油资源,造成了产业结构单一的劣势。胜利油田平均每年可为国家提供约3000万吨原油,然而,由于炼化产能不足,相关产品线没有跟上,油田开采的原油绝大多数直接被国家调拨到其他地区。因此产业链不长,产业配套不完整,综合效益不高成了该区域经济的突出特征。
同时,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黄三角”的发展。这里有中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湿地,仅东营就有湿地总面积约1410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18%。“湿地环境的脆弱性必须得到重视,一旦遭到破坏,恢复起来难度相当大。同时,大片盐碱地、荒草地和滩涂也不太利于当地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刘思敏向《中国联合商报》说道。
打造特色产业
按照国务院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复,“黄三角”要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创新体制机制,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打造环渤海地区具有高效生态经济特色的重要增长区域。
山东省政府在7月初召开的全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工作会议上,也要求围绕可持续发展,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推进产业结构生态化、经济型态高级化,努力走出一条高效生态发展的新路子,尽快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取得突破。
刘思敏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开发“黄三角”应该按照国务院和山东省政府的要求,重视环境保护,突出高效生态经济特色,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以期达到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生态的有机统一。
大力发展旅游业,在刘思敏看来是开发和保护“黄三角”的重头戏。涛涛黄河水在此汇入浩瀚大海,气势汹涌、景色壮观,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黄河三角洲作为的黄河入海口,湿地面积大,如果对湿地生态采取一系列保护和治理措施,不断开展鸟类科研与监测工作,那么保护区的鸟类将日益丰富。
据统计,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的鸟类种类目前已达到296种,每年来这里的候鸟约达600万只。万鸟飞天、鸟鸣响彻的壮观的景象在近年来已经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因此,专家表示,无烟的旅游业既可以保护当地生态,又可以为开发“黄三角”做出贡献,还可以给当地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扶植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在刘思敏认为应该成为开发“黄三角”的关键。“经济开发和产业规划,应该和当地现有的资源、环境相协调。在该区域发展钢铁等能源重工业显然是不适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则是明智之举。”刘思敏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说道。
东营市处在“黄三角”的重要位置,东营经济开发区、胜利工业园和广饶海滨项目区共同构成了东营“黄三角”经济高端产业区。东营市广饶县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东营“黄三角”经济高端产业区在未来将重点推进生态工业园、软件园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强力突破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和新能源三大产业;同时加快推进高速火车轮、汽车整车及发动机、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功率半导体、太阳能光伏电池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区域高端产业龙头。
“黄三角”的重要区域滨州市也积极参与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开发中。滨州市政府近日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新兴产业发展的意见》中,着重强调扶植滨州市八大新兴产业的发展,这些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船舶、节能环保、海洋工程装备和工业设计。
“这些扶植措施的出台无疑为投资者开发“黄三角”创造了巨大商机。”刘思敏向《中国联合商报》说道。在他看来,“黄三角”在历史基础、资源环境等方面与“长三角”、“朱三角”有很大差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不必走它们的老路,打造自己的特色产业才是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