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文艺理论史上,历代文艺理论家和思想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考察过艺术的本质与特点,提出过不同的理论主张和思想观点。柏拉图的“宇宙精神”说:对理想的信念和坚持是柏拉图的主要观念,柏拉图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认为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反映,观念世界是真实存在的。黑格尔的理念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所说的“理念”,就是“客观精神”,正是它,构成了世界的本原,世界万事万物,都是这种“理念”的外在表现。刘勰的“文以载道”认为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真实性。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他认为艺术反映现实,但他所理解的现实生活,不仅包括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而且包括人们的社会生活,使其更加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论的角度考察艺术,认为艺术是人类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更加突出了艺术创作自由自觉的生产本性,既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又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它是人类文艺理论史上一次重要的历史性变革。
马克思认为,知识是人类在对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自然同时也就成了人化的自然。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一切文艺作品都要遵循这一原则,反映人类生存状态及精神状态的文艺作品,都源于人类对物质世界和认识的改造。这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起源的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提出"劳动创造了美",这种美感诉诸于我们的五官,心理及思维的触觉,形成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自我主观解释和理解,当然这种主观意识是建立在客观世界基础之上的。在这里,我们必须将文艺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放到整个物质生产过程及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去,在动态的社会关系中对其进行考察,才能把握文学创作及批判的真正规律和原则。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可以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出以下几个特性的论述:时代性与人民性相结合;社会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现实性与审美性相融合。
一、时代性与人民性的结合
时代性是指文艺的创作应反映时代的要求,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作品应能准确反映时代的变动,深刻捕捉时代的精神发展方向。人民性是从实践角度及阶级角度得出的结论,因为文艺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而能真正反映时代精神的内容只能存在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如路遥发表于1982年的小说《人生》,就具有很高的时代性与人民性的结合意义。小说的背景体现了时代性,在那个时代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的差别明显,农村人就必须老老实实地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地日子,每天劳动,挣公分,生活不允许他们有任何梦想,偶尔想离开农村去城市生活比登天还难。大多数的人被自己思想局限所设下的牢笼圈住了,圈在了这个小地方里,注定过着平淡的生活。主人公高加林读过书进过县城,教书育人,他自然是比普通的人看得远些的,他想要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他努力在这个大的环境下,挣扎着奋斗着,他努力读书,他勤劳教书,他在县城工作认真拼命,可是这都无法抗拒一个大时代的压力,农村户口除非调动工作就得在农村种地,农村人生来就得在庄稼地里工作,他的父亲是,母亲是,他的爱人也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户籍制度管辖尤其严格,城市农村户籍待遇以及各方面差异很大,很多生在农村有理想的青年只能靠考学来到城市,实现现实版的“鲤鱼跃龙门”,但成功的几率尤其小,命运的残酷性也就显得尤其的明显。正如《人生》的故事背景,高加林与黄亚萍以及张克南同为高中同班同学,但是待遇却有天壤之别,毕业后,农村户口的高加林不得不回到农村,即使他在很多方面要比张克南优秀,但是他还是得不到张克南的生活,甚至对于女孩黄亚萍也不敢有爱。
文学艺术的产生及其发展,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不是单纯的主观意识运动,而是在实践和文化相互作用的二元结构中得到发展的,所以不可避免地在这个运动过程中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这便形成了各个时期的文艺作品的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人生》中的时代烙印极其明显,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刚刚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还没有完全的解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还不健全,人们的思想相对固化,不能很快地接受新鲜事物。如文章中有段细致的描写:“他们的恋爱方式完全是‘现代’的。他们穿着泳衣,一到中午就去城外的水潭里去游泳。游完泳,戴着墨镜躺在河边的沙滩上晒太阳。黄亚萍按自己的审美观点,很快把高加林重新打扮了一番:咖啡色大翻领外套,天蓝色料子筒裤,米黄色风雨衣。全城都在议论他们,许多人骂他们是‘业余华侨’。但是他们根本不理睬社会的舆论,疯狂地陶醉在他们罗曼蒂克的热恋中。他的情绪当然是很兴奋的,因为黄亚萍把他带到了另一个生活的天地。他感到新奇而激动,就像他十四岁那年第一次坐汽车一样。”这一段细致地描写了高加林在跟黄亚萍恋爱时候的细节,俩人“资本主义”似的享受生活,以及人们的反应,“业余华侨”这个词,十分贴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华侨指的是在海外生活的中国公民,在那个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普通的市民对海外不像今天那么了解,人们大都穿衣朴素,对于衣着时髦的高加林难免羡慕嫉妒,拿他跟华侨相比,可以想象他虽然衣着时髦但是言行还是跟在海外的华侨有所不同,所以“业余华侨”这个词就显得很贴切,并且能感觉到起这个名号的群众的羡慕嫉妒。
二、社会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我们对生活的主观理解与加工,它是社会的产物,它的产生、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只有真正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文艺作品才会具有生命力。好的文艺作品是具有社会性的,对于读者是具有一定的启迪性的。人生来不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生来是有情欲的,但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人生成了社会性,具有了利他性、服从性、依赖性、自觉性等。在小说《人生》中,主人公身上的社会性在他的社会实践中慢慢习得。高中时代的他也是充满梦想,那时候的他是充满"情欲"的,他渴望有一天能出人头地,活得潇洒,得到同班女生的倾心,后来他回乡当了教员,此时的他仍然充满了梦想,认真教书育人、渴望受人尊重,不用再像父辈那样做个纯农民。他是不屑于做个农民的,对农民从心里有种深深的恐惧,他不断地反问自己,我从来没有下过力吃过苦,我能当好一个农民吗?甚至是在得知自己的教员职位被顶替的时候,父亲还不停地叮嘱他和母亲,见到暗中作梗的大队书记时一定要笑,不要让别人看出咱不高兴。父亲固然是世故的,他思考的有很多,经历了这半辈子的沧桑,他能从儿子失去教员岗位、家里日子将会过的紧巴等等惆怅中迅速抽离出来,用理智说服儿子和妻子不能轻举妄动。还有在高加林甩了巧珍之后,原本不去县城的老汉特意去了一趟县城,他想的当然不是儿子的恋爱感受,而是被他甩了的巧珍日子过的多难,还有凭他的经验,也许乡下姑娘巧珍才是儿媳妇的最合适的人选,县城里的花蝴蝶不一定能靠得住。 文艺作品的思想性是文艺作品的深度模式,没有思想性的作品难免会显得肤浅单薄,文艺作品的思想性取决于创作主体的思想深度、思维模式、创作动机以及自我表达的能力。马云曾说过:“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路遥。18岁时我再度高考失利,应聘了五六个工作都没人要,只能去当送杂志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让我意识到不放弃总有机会,否则我现在还在踩三轮车呢。”这篇小说之所以影响了这么多的读者,是因为它的思想性。从主人公的人生里我们可以看出人的一生充满波澜,没有永恒的安逸,如果你不努力不奋斗,你终将会被命运斗垮。人生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它充满了无数的选择。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口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那么这两者的统一就体现在文艺界作品的社会认知功能上。当然我必须指出,这里所指的社会认知并非传统的教化功能,因为教化功能是一种宣传、灌输,即所谓的“文以载道”,我不以为然。在这里提到的社会认知功能是指文艺作品在思想上能否起到一种启迪作用,能否促进我们对社会问题、思想困境等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强调的是一种启蒙作用而非决定性的教化作用。文艺作品的社会性要求在内容及表现形式上自觉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现实性与审美性的和谐融合
没有谁可以宣称只有描述现实社会或反映社会生存状况的文艺作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艺,我们不管文艺是一种形而上的还是形而下的表现形式,文艺的现实性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如在小说《人生》中,高加林这几年来的生活波澜起伏,时而平静,其实平静下暗藏汹涌。他从高中毕业到村里做年轻教员,教员名额被顶,安心当了一段时间农民且与巧珍恋爱,又被安排到县城工作,放弃巧珍与黄亚萍恋爱,后来被告发又不得不回到农村,却发现巧珍已经嫁人的事实。几个人生的拐点的全部出现,使得他这一段的人生经历是充满戏剧性的,非常具有可读性,作为文艺作品来说具有很高的审美性。
那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关于现实性与审美性又是如何统一起来的呢?在这里,我们必须再次回去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立统一规律中,现象与本质是一对运动的矛盾体,既对立又统一。现象不能脱离本质,本质是现象的内部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现象是反映本质的现象,本质是存在于现象内的本质,关键是要透过现象找出事物的本质,这才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根据这种观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中的现实性原则就应是在创作中应注重对现实社会的忠实反映,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典型形象的创作来体现历史,表达对现实的思考。这种现实性并非只是对社会的简单描述,而应透过现象直抵事物的本质,将对现实的描述提高到一种审美的高度。高加林是充满欲望的,他渴望出人头地,渴望逃离农村,渴望高人一等的生活状态。他在高中时候这种欲望所导致的虚荣就有所表现,“他很关心国际问题,曾梦想过进国际关系学院读书。在高中时,他曾钉过一个很大的笔记本,里面虚张声势地写上‘中东问题’‘欧洲共同体国家相互政治经济关系研究’‘东盟五国和印支三国未来关系的演变’‘中美苏三角关系中美国的因素’等等胡思乱想的‘研究’题目。现在他想起来已经有点可笑,但当时的‘气派’却把同学们吓了一跳!其实他也并没能‘研究’什么,只不过剪贴了一点报刊资料而已。”从这段可以看出,高加林对未来是斗志昂扬,甚至可以说是充满野心的。这来自于他人本源的情欲,想要得到的欲望与虚荣。我们可以从高加林身上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年少时我们也曾开怀畅想,幻想世界,自己的欲望大于一切,后来在不断地打击和磨砺中,我们变得圆滑世故,烙上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性印迹。
时代性与人文性的结合、社会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现实性与审美性的和谐融合,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几个重要特性,也是我认为最能体现其核心的几个特性。
马克思认为,知识是人类在对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自然同时也就成了人化的自然。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一切文艺作品都要遵循这一原则,反映人类生存状态及精神状态的文艺作品,都源于人类对物质世界和认识的改造。这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起源的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提出"劳动创造了美",这种美感诉诸于我们的五官,心理及思维的触觉,形成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自我主观解释和理解,当然这种主观意识是建立在客观世界基础之上的。在这里,我们必须将文艺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放到整个物质生产过程及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去,在动态的社会关系中对其进行考察,才能把握文学创作及批判的真正规律和原则。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可以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出以下几个特性的论述:时代性与人民性相结合;社会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现实性与审美性相融合。
一、时代性与人民性的结合
时代性是指文艺的创作应反映时代的要求,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作品应能准确反映时代的变动,深刻捕捉时代的精神发展方向。人民性是从实践角度及阶级角度得出的结论,因为文艺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而能真正反映时代精神的内容只能存在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如路遥发表于1982年的小说《人生》,就具有很高的时代性与人民性的结合意义。小说的背景体现了时代性,在那个时代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的差别明显,农村人就必须老老实实地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地日子,每天劳动,挣公分,生活不允许他们有任何梦想,偶尔想离开农村去城市生活比登天还难。大多数的人被自己思想局限所设下的牢笼圈住了,圈在了这个小地方里,注定过着平淡的生活。主人公高加林读过书进过县城,教书育人,他自然是比普通的人看得远些的,他想要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他努力在这个大的环境下,挣扎着奋斗着,他努力读书,他勤劳教书,他在县城工作认真拼命,可是这都无法抗拒一个大时代的压力,农村户口除非调动工作就得在农村种地,农村人生来就得在庄稼地里工作,他的父亲是,母亲是,他的爱人也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户籍制度管辖尤其严格,城市农村户籍待遇以及各方面差异很大,很多生在农村有理想的青年只能靠考学来到城市,实现现实版的“鲤鱼跃龙门”,但成功的几率尤其小,命运的残酷性也就显得尤其的明显。正如《人生》的故事背景,高加林与黄亚萍以及张克南同为高中同班同学,但是待遇却有天壤之别,毕业后,农村户口的高加林不得不回到农村,即使他在很多方面要比张克南优秀,但是他还是得不到张克南的生活,甚至对于女孩黄亚萍也不敢有爱。
文学艺术的产生及其发展,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不是单纯的主观意识运动,而是在实践和文化相互作用的二元结构中得到发展的,所以不可避免地在这个运动过程中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这便形成了各个时期的文艺作品的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人生》中的时代烙印极其明显,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刚刚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还没有完全的解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还不健全,人们的思想相对固化,不能很快地接受新鲜事物。如文章中有段细致的描写:“他们的恋爱方式完全是‘现代’的。他们穿着泳衣,一到中午就去城外的水潭里去游泳。游完泳,戴着墨镜躺在河边的沙滩上晒太阳。黄亚萍按自己的审美观点,很快把高加林重新打扮了一番:咖啡色大翻领外套,天蓝色料子筒裤,米黄色风雨衣。全城都在议论他们,许多人骂他们是‘业余华侨’。但是他们根本不理睬社会的舆论,疯狂地陶醉在他们罗曼蒂克的热恋中。他的情绪当然是很兴奋的,因为黄亚萍把他带到了另一个生活的天地。他感到新奇而激动,就像他十四岁那年第一次坐汽车一样。”这一段细致地描写了高加林在跟黄亚萍恋爱时候的细节,俩人“资本主义”似的享受生活,以及人们的反应,“业余华侨”这个词,十分贴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华侨指的是在海外生活的中国公民,在那个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普通的市民对海外不像今天那么了解,人们大都穿衣朴素,对于衣着时髦的高加林难免羡慕嫉妒,拿他跟华侨相比,可以想象他虽然衣着时髦但是言行还是跟在海外的华侨有所不同,所以“业余华侨”这个词就显得很贴切,并且能感觉到起这个名号的群众的羡慕嫉妒。
二、社会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我们对生活的主观理解与加工,它是社会的产物,它的产生、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只有真正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文艺作品才会具有生命力。好的文艺作品是具有社会性的,对于读者是具有一定的启迪性的。人生来不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生来是有情欲的,但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人生成了社会性,具有了利他性、服从性、依赖性、自觉性等。在小说《人生》中,主人公身上的社会性在他的社会实践中慢慢习得。高中时代的他也是充满梦想,那时候的他是充满"情欲"的,他渴望有一天能出人头地,活得潇洒,得到同班女生的倾心,后来他回乡当了教员,此时的他仍然充满了梦想,认真教书育人、渴望受人尊重,不用再像父辈那样做个纯农民。他是不屑于做个农民的,对农民从心里有种深深的恐惧,他不断地反问自己,我从来没有下过力吃过苦,我能当好一个农民吗?甚至是在得知自己的教员职位被顶替的时候,父亲还不停地叮嘱他和母亲,见到暗中作梗的大队书记时一定要笑,不要让别人看出咱不高兴。父亲固然是世故的,他思考的有很多,经历了这半辈子的沧桑,他能从儿子失去教员岗位、家里日子将会过的紧巴等等惆怅中迅速抽离出来,用理智说服儿子和妻子不能轻举妄动。还有在高加林甩了巧珍之后,原本不去县城的老汉特意去了一趟县城,他想的当然不是儿子的恋爱感受,而是被他甩了的巧珍日子过的多难,还有凭他的经验,也许乡下姑娘巧珍才是儿媳妇的最合适的人选,县城里的花蝴蝶不一定能靠得住。 文艺作品的思想性是文艺作品的深度模式,没有思想性的作品难免会显得肤浅单薄,文艺作品的思想性取决于创作主体的思想深度、思维模式、创作动机以及自我表达的能力。马云曾说过:“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路遥。18岁时我再度高考失利,应聘了五六个工作都没人要,只能去当送杂志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让我意识到不放弃总有机会,否则我现在还在踩三轮车呢。”这篇小说之所以影响了这么多的读者,是因为它的思想性。从主人公的人生里我们可以看出人的一生充满波澜,没有永恒的安逸,如果你不努力不奋斗,你终将会被命运斗垮。人生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它充满了无数的选择。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口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那么这两者的统一就体现在文艺界作品的社会认知功能上。当然我必须指出,这里所指的社会认知并非传统的教化功能,因为教化功能是一种宣传、灌输,即所谓的“文以载道”,我不以为然。在这里提到的社会认知功能是指文艺作品在思想上能否起到一种启迪作用,能否促进我们对社会问题、思想困境等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强调的是一种启蒙作用而非决定性的教化作用。文艺作品的社会性要求在内容及表现形式上自觉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现实性与审美性的和谐融合
没有谁可以宣称只有描述现实社会或反映社会生存状况的文艺作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艺,我们不管文艺是一种形而上的还是形而下的表现形式,文艺的现实性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如在小说《人生》中,高加林这几年来的生活波澜起伏,时而平静,其实平静下暗藏汹涌。他从高中毕业到村里做年轻教员,教员名额被顶,安心当了一段时间农民且与巧珍恋爱,又被安排到县城工作,放弃巧珍与黄亚萍恋爱,后来被告发又不得不回到农村,却发现巧珍已经嫁人的事实。几个人生的拐点的全部出现,使得他这一段的人生经历是充满戏剧性的,非常具有可读性,作为文艺作品来说具有很高的审美性。
那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关于现实性与审美性又是如何统一起来的呢?在这里,我们必须再次回去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立统一规律中,现象与本质是一对运动的矛盾体,既对立又统一。现象不能脱离本质,本质是现象的内部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现象是反映本质的现象,本质是存在于现象内的本质,关键是要透过现象找出事物的本质,这才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根据这种观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中的现实性原则就应是在创作中应注重对现实社会的忠实反映,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典型形象的创作来体现历史,表达对现实的思考。这种现实性并非只是对社会的简单描述,而应透过现象直抵事物的本质,将对现实的描述提高到一种审美的高度。高加林是充满欲望的,他渴望出人头地,渴望逃离农村,渴望高人一等的生活状态。他在高中时候这种欲望所导致的虚荣就有所表现,“他很关心国际问题,曾梦想过进国际关系学院读书。在高中时,他曾钉过一个很大的笔记本,里面虚张声势地写上‘中东问题’‘欧洲共同体国家相互政治经济关系研究’‘东盟五国和印支三国未来关系的演变’‘中美苏三角关系中美国的因素’等等胡思乱想的‘研究’题目。现在他想起来已经有点可笑,但当时的‘气派’却把同学们吓了一跳!其实他也并没能‘研究’什么,只不过剪贴了一点报刊资料而已。”从这段可以看出,高加林对未来是斗志昂扬,甚至可以说是充满野心的。这来自于他人本源的情欲,想要得到的欲望与虚荣。我们可以从高加林身上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年少时我们也曾开怀畅想,幻想世界,自己的欲望大于一切,后来在不断地打击和磨砺中,我们变得圆滑世故,烙上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性印迹。
时代性与人文性的结合、社会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现实性与审美性的和谐融合,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几个重要特性,也是我认为最能体现其核心的几个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