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型发展闯出新路,全面小康决战决胜,幸福美丽新铜陵开启崭新篇章,在美好安徽建设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新起点绘制新蓝图。在铜陵市第十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李猛作报告,为铜陵未来五年的发展谋篇布局。如何把现实差距转化为发展潜力,把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机遇,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铜陵试图把握多重机会窗口,在区域发展的坐标系中找准新方位,在美好安徽建设的崭新征程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新起点新征程”
《决策》:您怎样看待过去五年铜陵的发展态势?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铜陵的未来发展又面临怎样的格局?
李猛:过去五年是铜陵加快转型、砥砺奋进的五年。随着产业转型的深入推进,铜陵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从指标看,2015年全市GDP、财政收入分别达到721.3亿元、135亿元(不含枞阳县),均为2010年的1.5倍;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5.3%;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9倍,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18.3个百分点。从龙头企业看,作为安徽省首家千亿元企业,铜陵有色深入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全力助推铜陵绿色发展。在2015年国务院大督查中,铜陵转型发展的成效受到通报表扬。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铜陵的发展活力日益凸显。我们完成新一轮机构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市县乡三级政府权责清单在全省率先运行,“多规合一”试点成效显著,营改增、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开,社区“三减一加强”、警务机制、公务用车、“房票”安置、医联体和教联体建设等改革举措富有特色。
当前,铜陵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从时间上来说,铜陵建市六十周年,欣逢“十三五”顺利开局、新铜陵闪亮登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起点。从空间上来说,行政区划调整使铜陵的发展空间得到了拓展、城市布局得到了优化,京福、宁安高铁的开通则进一步完善了铜陵的综合交通网络,提升了铜陵的区位优势。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实力更强、环境更美、前景更好的新铜陵。
《决策》:新铜陵如何实现新发展是摆在新起点上的一道思考题,那么铜陵是怎样谋划未来五年发展思路的,明确了哪些具体的奋斗目标?
李猛:立足新起点,迈步新征程,我们将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坚持创新发展增添转型升级新动力,坚持协调发展构建城乡统筹新格局,坚持绿色发展厚植生态文明新优势,坚持开放发展拓展合作共赢新空间,坚持共享发展实现群众福祉新提升,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政治保障。
今后五年,全市发展的奋斗目标是:转型发展闯出新路,全面小康决战决胜,幸福美丽新铜陵开启崭新篇章,在美好安徽建设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具体要做到“五个走在前列”,即改革创新走在前列,转型发展走在前列,城乡统筹走在前列,环境建设走在前列,全面小康走在前列。
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加快推进“六个新铜陵”建设,即:创新引领,建设要素集聚、开明开放的新铜陵;转型发展,建设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新铜陵;城乡统筹,建设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新铜陵;生态优先,建设低碳环保、绿色发展的新铜陵;民生为本,建设共建共享、平安和谐的新铜陵;以文化人,建设文明诚信、崇德向上的新铜陵。
“环境立市”
《决策》:我们注意到“五个走在前列”中有一条特意强调了环境建设,具体来说,铜陵将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李猛:今后五年是铜陵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因而更加需要凸显环境立市的战略地位、激发改革创新的强大动能。我们将把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不断提升铜陵的吸引力、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
推动创新,离不开优良环境。我们既鼓励敢于尝试、大胆探索的创新精神,也倡导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创新文化,着力营造宽松有序、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坚决破除一切障碍,创造一切条件,全面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让创新的种子在铜陵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种好“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我们将营造开明开放、公正高效的营商环境。致力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做到放得更活、管得更好、服务更优,始终以互利互惠、共生共赢的理念和行动欢迎广大投资者来铜陵投资兴业。
天蓝、地绿、水净,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们将营造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一起抓,全力打造循环经济升级版,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生态观、生产观和消费观,在绿色发展实践中强化环保自觉和责任担当,实现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有机统一。
同时,我们将营造共建共享、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崇德向上、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全面深化法治铜陵和平安铜陵建设,让全市人民安居乐业。不断丰富文明城市内涵,让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从政环境。我们将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严守纪律与敢于担当相统一、从严监管与正向激励相结合,加大“庸懒散奢”治理力度,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真正为敢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负责的干部负责,形成想作为、敢作为、善作为的好风尚。
“精准发力抓改革”
《决策》:改革创新是铜陵鲜明的城市品质和精神基因。铜陵市第十次党代会强调,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经济结构性矛盾”。对铜陵而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如何理解和把握?
李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要把握三个关键词:
一是“结构”。目前,铜陵还存在产业结构不优、一铜独大等突出问题。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推动产业提档升级,以结构性改革推动结构性调整,着力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四新经济”,推动经济发展整体进入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新阶段。 二是“供给”。作为资源型工矿城市,铜陵产业供给体系层次不高,要素供给体系配置和组合不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实而紧迫。我们将从生产端入手,注重从供给侧发力,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做到“有中生新”,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无中生有”,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培育新增长点。
三是“改革”。我们将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鼓点打在改革上,通过改革聚焦生产要素的流动、重组和优化配置,破除束缚发展的制度障碍,构建更具活力、更有效率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决策》:结合铜陵实际来看,下一步将如何选准着力点,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硬仗?
李猛:具体来说,就是聚焦“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精准发力。
以去产能为例,铜陵传统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体量小,我们将坚持淘汰落后产能与发展先进产能并重,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采取市场化手段,形成倒逼机制,积极稳妥去产能,促进要素合理配置,促进优势产业、优质企业发展壮大。今年以来,铜陵已关停落后产能企业14家,关停小矿山等企业7家,5家企业破产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
针对去库存,我们积极探索“房票”安置方式,着力打通供需通道,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是“棚户区改造攻坚年”,我们将推广“以购代建”方式,进一步提高“房票”安置比例。同时,积极探索发展养老地产、文体地产、旅游地产,培育文化创意、电子商务产业,着力盘活存量资源。
对于去杠杆,我们坚持分类施策,切实化解企业和政府的债务风险;对于降成本,坚持多措并举,有力帮助企业降低用能、税费、融资成本。在补短板方面,我们坚持有的放矢,提高供给体系的“木桶容量”,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平衡性。
“内外兼修,形神兼备”
《决策》:区划调整后,铜陵的市域空间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对铜陵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立足新市情,铜陵将如何统筹规划城市的未来,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李猛:我们将立足新的市情实际,全面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着力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的幸福美丽城市,走出铜陵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彰显城乡特色。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深入推进“多规合一”,在明晰定位、优化市区建设的同时,促进县城发展,提升承接辐射和带动能力。同时,推动产业体系与城市定位相协调、产业布局与城市建设相融合,促进产城一体、相得益彰。
二是完善功能,提升建设品质。在城市,突出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整治、地下综合管廊、停车设施和微循环道路建设,全面提升小区管理水平,促进新老城区功能集成、联动发展。在农村,借鉴“特色小镇”的发展思维和模式,加强中心镇、特色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我市郊区大通镇充分发挥千年江心古镇、淡水豚养殖基地、生姜传统产业、龙舟赛传统文化等优势,近日成功入列首批中国特色小镇。
三是优化配置,促进城乡一体。在城乡交通互联方面,积极抢抓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机遇,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城乡要素联动方面,深化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引导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输入农业,强化农产品对城市的有效供给,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
《决策》:共享发展成果是城市发展的意义和方向,新铜陵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如何分好“蛋糕”,不断增进人民的福祉?
李猛: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首先,全面精准发力脱民贫。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按照省委“六看六确保”要求,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着力补齐贫困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短板,增强困难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其次,拓宽增收渠道促民富。坚持就业优先,鼓励全民创业,争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落实最低工资标准政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第三,提升社保水平解民忧。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落实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等底线民生保障体系,筑牢以社会救助为重点的兜底保障,大力推动福利事业、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第四,坚持优先发展护民康。认真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健康领域发展方式,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第五,创新社会治理保民安。以蝉联“长安杯”为目标,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信息化、法治化,积极探索中小城市社会服务管理新路子,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打铁还需自身硬”
《决策》: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丽新铜陵,关键在党,关键在各级党员干部。铜陵将如何打造过硬干部队伍,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坚强保障?
李猛:党代会报告是“动员令”,更是“责任状”,群众不仅关注我们说什么,更关注我们干什么、怎么干、干成了什么。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管党治党科学化水平。
在思想上,我们要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夯实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
在纪律上,我们要进一步严明纪律规矩,坚决贯彻执行《党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地方党委工作条例》《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党内监督条例》,让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严守纪律蔚然成风,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步调一致。
在组织上,我们要坚持好干部标准,认真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树正用人导向,锻造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同时,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党风廉政建设上,我们要严格落实“两个责任”,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驰而不息改进作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心存敬畏、手握戒尺,严守底线、永葆本色,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
在制度建设上,我们要积极创新体制机制,与时俱进完善制度,提升制度治党的能力水平。推动党员管理、组织生活、服务群众、工作职责等标准化,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有机统一,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形成一条心干事业、一盘棋谋发展、一股劲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凝聚起建设幸福美丽新铜陵的强大合力。
新起点绘制新蓝图。在铜陵市第十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李猛作报告,为铜陵未来五年的发展谋篇布局。如何把现实差距转化为发展潜力,把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机遇,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铜陵试图把握多重机会窗口,在区域发展的坐标系中找准新方位,在美好安徽建设的崭新征程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新起点新征程”
《决策》:您怎样看待过去五年铜陵的发展态势?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铜陵的未来发展又面临怎样的格局?
李猛:过去五年是铜陵加快转型、砥砺奋进的五年。随着产业转型的深入推进,铜陵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从指标看,2015年全市GDP、财政收入分别达到721.3亿元、135亿元(不含枞阳县),均为2010年的1.5倍;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5.3%;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9倍,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18.3个百分点。从龙头企业看,作为安徽省首家千亿元企业,铜陵有色深入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全力助推铜陵绿色发展。在2015年国务院大督查中,铜陵转型发展的成效受到通报表扬。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铜陵的发展活力日益凸显。我们完成新一轮机构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市县乡三级政府权责清单在全省率先运行,“多规合一”试点成效显著,营改增、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开,社区“三减一加强”、警务机制、公务用车、“房票”安置、医联体和教联体建设等改革举措富有特色。
当前,铜陵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从时间上来说,铜陵建市六十周年,欣逢“十三五”顺利开局、新铜陵闪亮登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起点。从空间上来说,行政区划调整使铜陵的发展空间得到了拓展、城市布局得到了优化,京福、宁安高铁的开通则进一步完善了铜陵的综合交通网络,提升了铜陵的区位优势。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实力更强、环境更美、前景更好的新铜陵。
《决策》:新铜陵如何实现新发展是摆在新起点上的一道思考题,那么铜陵是怎样谋划未来五年发展思路的,明确了哪些具体的奋斗目标?
李猛:立足新起点,迈步新征程,我们将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坚持创新发展增添转型升级新动力,坚持协调发展构建城乡统筹新格局,坚持绿色发展厚植生态文明新优势,坚持开放发展拓展合作共赢新空间,坚持共享发展实现群众福祉新提升,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政治保障。
今后五年,全市发展的奋斗目标是:转型发展闯出新路,全面小康决战决胜,幸福美丽新铜陵开启崭新篇章,在美好安徽建设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具体要做到“五个走在前列”,即改革创新走在前列,转型发展走在前列,城乡统筹走在前列,环境建设走在前列,全面小康走在前列。
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加快推进“六个新铜陵”建设,即:创新引领,建设要素集聚、开明开放的新铜陵;转型发展,建设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新铜陵;城乡统筹,建设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新铜陵;生态优先,建设低碳环保、绿色发展的新铜陵;民生为本,建设共建共享、平安和谐的新铜陵;以文化人,建设文明诚信、崇德向上的新铜陵。
“环境立市”
《决策》:我们注意到“五个走在前列”中有一条特意强调了环境建设,具体来说,铜陵将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李猛:今后五年是铜陵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因而更加需要凸显环境立市的战略地位、激发改革创新的强大动能。我们将把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不断提升铜陵的吸引力、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
推动创新,离不开优良环境。我们既鼓励敢于尝试、大胆探索的创新精神,也倡导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创新文化,着力营造宽松有序、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坚决破除一切障碍,创造一切条件,全面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让创新的种子在铜陵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种好“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我们将营造开明开放、公正高效的营商环境。致力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做到放得更活、管得更好、服务更优,始终以互利互惠、共生共赢的理念和行动欢迎广大投资者来铜陵投资兴业。
天蓝、地绿、水净,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们将营造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一起抓,全力打造循环经济升级版,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生态观、生产观和消费观,在绿色发展实践中强化环保自觉和责任担当,实现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有机统一。
同时,我们将营造共建共享、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崇德向上、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全面深化法治铜陵和平安铜陵建设,让全市人民安居乐业。不断丰富文明城市内涵,让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从政环境。我们将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严守纪律与敢于担当相统一、从严监管与正向激励相结合,加大“庸懒散奢”治理力度,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真正为敢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负责的干部负责,形成想作为、敢作为、善作为的好风尚。
“精准发力抓改革”
《决策》:改革创新是铜陵鲜明的城市品质和精神基因。铜陵市第十次党代会强调,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经济结构性矛盾”。对铜陵而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如何理解和把握?
李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要把握三个关键词:
一是“结构”。目前,铜陵还存在产业结构不优、一铜独大等突出问题。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推动产业提档升级,以结构性改革推动结构性调整,着力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四新经济”,推动经济发展整体进入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新阶段。 二是“供给”。作为资源型工矿城市,铜陵产业供给体系层次不高,要素供给体系配置和组合不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实而紧迫。我们将从生产端入手,注重从供给侧发力,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做到“有中生新”,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无中生有”,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培育新增长点。
三是“改革”。我们将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鼓点打在改革上,通过改革聚焦生产要素的流动、重组和优化配置,破除束缚发展的制度障碍,构建更具活力、更有效率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决策》:结合铜陵实际来看,下一步将如何选准着力点,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硬仗?
李猛:具体来说,就是聚焦“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精准发力。
以去产能为例,铜陵传统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体量小,我们将坚持淘汰落后产能与发展先进产能并重,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采取市场化手段,形成倒逼机制,积极稳妥去产能,促进要素合理配置,促进优势产业、优质企业发展壮大。今年以来,铜陵已关停落后产能企业14家,关停小矿山等企业7家,5家企业破产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
针对去库存,我们积极探索“房票”安置方式,着力打通供需通道,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是“棚户区改造攻坚年”,我们将推广“以购代建”方式,进一步提高“房票”安置比例。同时,积极探索发展养老地产、文体地产、旅游地产,培育文化创意、电子商务产业,着力盘活存量资源。
对于去杠杆,我们坚持分类施策,切实化解企业和政府的债务风险;对于降成本,坚持多措并举,有力帮助企业降低用能、税费、融资成本。在补短板方面,我们坚持有的放矢,提高供给体系的“木桶容量”,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平衡性。
“内外兼修,形神兼备”
《决策》:区划调整后,铜陵的市域空间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对铜陵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立足新市情,铜陵将如何统筹规划城市的未来,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李猛:我们将立足新的市情实际,全面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着力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的幸福美丽城市,走出铜陵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彰显城乡特色。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深入推进“多规合一”,在明晰定位、优化市区建设的同时,促进县城发展,提升承接辐射和带动能力。同时,推动产业体系与城市定位相协调、产业布局与城市建设相融合,促进产城一体、相得益彰。
二是完善功能,提升建设品质。在城市,突出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整治、地下综合管廊、停车设施和微循环道路建设,全面提升小区管理水平,促进新老城区功能集成、联动发展。在农村,借鉴“特色小镇”的发展思维和模式,加强中心镇、特色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我市郊区大通镇充分发挥千年江心古镇、淡水豚养殖基地、生姜传统产业、龙舟赛传统文化等优势,近日成功入列首批中国特色小镇。
三是优化配置,促进城乡一体。在城乡交通互联方面,积极抢抓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机遇,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城乡要素联动方面,深化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引导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输入农业,强化农产品对城市的有效供给,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
《决策》:共享发展成果是城市发展的意义和方向,新铜陵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如何分好“蛋糕”,不断增进人民的福祉?
李猛: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首先,全面精准发力脱民贫。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按照省委“六看六确保”要求,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着力补齐贫困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短板,增强困难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其次,拓宽增收渠道促民富。坚持就业优先,鼓励全民创业,争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落实最低工资标准政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第三,提升社保水平解民忧。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落实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等底线民生保障体系,筑牢以社会救助为重点的兜底保障,大力推动福利事业、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第四,坚持优先发展护民康。认真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健康领域发展方式,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第五,创新社会治理保民安。以蝉联“长安杯”为目标,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信息化、法治化,积极探索中小城市社会服务管理新路子,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打铁还需自身硬”
《决策》: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丽新铜陵,关键在党,关键在各级党员干部。铜陵将如何打造过硬干部队伍,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坚强保障?
李猛:党代会报告是“动员令”,更是“责任状”,群众不仅关注我们说什么,更关注我们干什么、怎么干、干成了什么。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管党治党科学化水平。
在思想上,我们要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夯实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
在纪律上,我们要进一步严明纪律规矩,坚决贯彻执行《党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地方党委工作条例》《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党内监督条例》,让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严守纪律蔚然成风,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步调一致。
在组织上,我们要坚持好干部标准,认真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树正用人导向,锻造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同时,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党风廉政建设上,我们要严格落实“两个责任”,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驰而不息改进作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心存敬畏、手握戒尺,严守底线、永葆本色,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
在制度建设上,我们要积极创新体制机制,与时俱进完善制度,提升制度治党的能力水平。推动党员管理、组织生活、服务群众、工作职责等标准化,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有机统一,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形成一条心干事业、一盘棋谋发展、一股劲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凝聚起建设幸福美丽新铜陵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