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冬天,北京的大街小巷突然多了一抹靓丽的色彩,银灰色的车身、亮橘色的车轮,像一条流动的风景线出现在人们眼前。这种样式漂亮又拉风的单车叫摩拜单车,它的出现为我们固有的出行方式又添加了一种新模式,那就是共享单车。何为共享单车?就是大家共同分享使用一辆单车。那又要如何共享?首先我们需要下载一个App,其次还要注册一下与自己相关的信息,最后再交纳一定的押金,这样就可以开启一段愉快之旅了。这种单车不仅使用方法简单,而且存取也非常方便。取,只需扫车座后方的二维码;存,也无须寻找固定存车桩,只要将单车停放在街道内的停放线处即可。摩拜单车一经投放就受到广大上班族的欢迎,既解决了上班族早上出行时间紧张的问题,又解决了公共交通有时不能直达目的地的问题。笔者作为上班族中的一员,对上班前等待公交车深有体会,尤其是被堵在路上,看着时间一点点滑过,直到接近上班时间最后一秒的时候,心里就别提有多窝火了!为此笔者早早办理了租车手续,成为了一名共享单车族。自从骑上了共享单车后,上班也变得轻松许多,既不用再为等不到公交车而着急,也不用再为挤不上地铁而苦恼。尤其是进入春天后,骑行更是一项“完美”的选择,不但锻炼了身体,还欣赏了沿途美丽的美景,乘着柔和的春风,好像又回到那个“如风少年”的时代。
摩拜单车的成功,让更多共享单车的同行看到了美丽的发展前景,众多品牌的共享单车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占领了北京的大街小巷。ofo,人称“小黄车”。这种押金便宜、车型轻便的单车,一经投入市场就赢得了共享单车业中“老大哥”摩拜单车的“半壁江山”。其后街面儿上又出现了一种名为blue go go的共享单车,这种车身为藏蓝色的单车,人称“小蓝车”。除此之外还有永安行、酷骑等品牌的共享单车,这简直是群雄逐鹿了。这些车身为红、黄、绿、蓝单车,像一条彩虹穿梭在街巷之中,美观又实用。这些共享单车不仅解决了人们上下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且还缓解了大城市的交通压力问题,并且还为倡导绿色出行贡献了极大的力量。
作为较早的共享一族,笔者在享受了共享单车带来的便捷出行之外,还发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是笔者发现了,而且越来越多的共享一族也发现了,那就是有一些缺乏公共道德观念的人,将共享单车作为私有财产上私锁、拆卸车座、涂抹车牌或直接搬回家中自己使用的现象;甚至还有一些人为了泄私愤故意损毁单车,这种现象随着共享单车的流行,也越来越普遍。公共道德的滑坡与诚信的缺失,成为了人们最关注的热点与话题,各大新闻媒体也接二连三地报道,最近一个为共享单车开私锁的视频非常火,其中的一段视频真是让人记忆深刻:有位40多岁的大姐将共享单车上私锁,一位小伙儿上前阻拦,谁知这位大姐不但不感到羞耻,反而坐在地上大喊大叫,指着小伙子说他打人,无论小伙儿怎么劝,她就是坐在地上不起来,不时还洋洋得意地瞧着小伙子笑。围观群众都对大姐这种不知羞耻?“坐地炮”的行为表示不满,谁知这位小伙儿也不是常人,立马脱下一条裤子,对着人群大喊:“非礼了,非礼了!”在人们的哄笑声中,大姐败下阵来落荒而逃。这段视频真是大快人心,但在解气之余,笔者却感到非常心痛,难道我们的公共道德意识都沦丧到非要逼着他人脱裤子才能依规遵守的地步?前几天,笔者在路边找车,恰巧听到二位送孩子上学的母亲之间的对话,这两位母亲一边领着孩子大谈教育之事,一边交流着如何将“小黄车”搬到家里而不被别人使用的经验。听到这里,笔者不禁一声叹息。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都是孩子们的模仿对象,今天家长可以堂而皇之地将公共财产拿回家去,明天不知道孩子将会拿什么回家,这种教育实在不可为!与其日后幡然悔悟,不如家长们平时多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这些不遵守公共道德的人,固然应该被别人谴责,而另外一些租车人,缺乏诚信的表现也值得商榷。无论什么品牌的共享单车,都要求租车人将单车停放在不影响交通的公共停车区域内,以便他人使用。但我们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共享单车被停进住宅小区或是单位内。其实这种情况还算好的,还有一些停车的地点,实在令人脑洞大开,真应了人们常说的那句:“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笔者就亲眼见过一辆摩拜单车,被停在三环某处辅路进主路的路口处,来往的汽车为了躲避这辆单车,不得不放慢速度,扭来扭去地绕行,没一会儿工夫这里就变成了一个“堵点”。如此这般的事情还有很多,媒体上也多次报道,什么共享单车上树、共享单车入河、共享单车被藏等新闻屡见不鲜。这些行为虽然都非常让人愤慨,但毕竟没有给骑行人带来任何的人身伤害,这也算不幸中的大幸。但前不久有一条与共享单车相关的新闻,实在太令人扼腕。一名未成年儿童在骑行ofo时,被卷进大巴车内丧生。当人们都在讨论家长的不尽责,以及ofo设计上的一些缺陷时,笔者想到的却是另外一些问题。在这则消息报道之前,笔者就经常看到三五成群的小学生骑着共享单车,风驰电掣地行驶在马路上,这些安全隐患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过多的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明确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在注册摩拜、ofo、小蓝车时,其注册协议中也明确写明了“用户应当年满12周岁”。在儿童骑共享单车身亡的事故后,有记者对相关共享单车进行了调查,记者用未满12岁儿童的身份证对共享单车进行了注册,但注册平台却发来了“年龄不满足条件,认证失败”的消息,也就是说未满12岁的儿童根本就不可能注册成功,那么这些孩子又是如何上路的呢?他们其中的一大部分使用的就是自己家长的共享单车账号,这些家长不但没有尽到监管儿童的责任,而且也没有遵守规则,守住诚信,一次失信,却造成了家长一生的痛苦。这个悲剧虽然已经发生有几个月了,但大街上仍能看到独自骑共享单车上路的孩子。这里也再次提醒那些让孩子独自上路的家長,千万不要图一时的省事,而追悔莫及。 由此笔者又想到另外一件引发大家热议的事情,那就是天坛公园内的公共厕所,提供的免费手纸被游人疯狂卷走的新闻。公园本来是为了给游人如厕提供方便的,但没想到却弄到如此尴尬的地步。公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后使用了人脸识别技术发放手纸,这才由每天20卷用纸降为4卷,这一高科技发放手纸的消息,竟引发了《纽约时报》的关注。笔者的工作单位也是公共场所,我们也向人们提供了卫生纸、开水等便利项目,但卷手纸、打开水回家的现象还是屡禁不止。笔者试想,是否可以出台个规定,对于多次不遵守公共道德、违反规定的人,进行处罚。就像几年前出台的个人诚信不好,将影响申请信用卡和贷款等方面的规定一样。虽然处罚不是目的,但使用一定的手段来警告这些人还是必要的,通过惩处制度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非常不文明、非常可耻的。当人的自觉性暂时还达不到、行不通时,这就需要高悬法律的“利剑”。笔者小时候,有一段时间,交警对自行车的违规管理非常严格,那时候大街上除了汽车外,最常见的、使用最多的还是自行车。骑车带人的、逆行的、骑车不扶把的、闯红灯的都是重点查治对象,这些违规看起来好像算不上什么大毛病,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点点的违规都可能酿成大患。经过一段时间严整,北京街面儿上的交通可以说是井然有序,有条不紊,这就是法律的力量!
近些年来,人们对于身边所发生的不自觉遵守公共道德、不讲究公共文明的事情越来越关注。经常听说有国人在外国因不遵守公共道德,而被其他国家的人看不起,因此很多人就说国人没素质、没修养,其实并不是这样。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深受儒家文化的浸染,自古就教育人們要以礼为先,以德服人,“礼”在中国古代既是一种典章制度,也是一种做人的道德规范。《礼记·冠义》中载:“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明礼知耻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原则,仁、义、礼、智、信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不守规不讲信,只是一小部分人的所作所为,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但很多时候确实就是因为这一小部分人的这一点点的不文明行为,为国家抹了黑。当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暴露出来的时候,我们不能光顾了骂人,还要想办法改正。从天坛公园手纸“乱象”的瞬间解决,我们能看出,只要管理者重视了,上手了,想措施了,还是可能解决的。这种解决方法虽然有些无奈,有些嘲讽,但多少还是起到了预期的作用。当然从“外”解决也只是暂时,还需要人们从“内”真正明白,人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丧失了人格。
(编辑·韩旭)
[email protected]
摩拜单车的成功,让更多共享单车的同行看到了美丽的发展前景,众多品牌的共享单车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占领了北京的大街小巷。ofo,人称“小黄车”。这种押金便宜、车型轻便的单车,一经投入市场就赢得了共享单车业中“老大哥”摩拜单车的“半壁江山”。其后街面儿上又出现了一种名为blue go go的共享单车,这种车身为藏蓝色的单车,人称“小蓝车”。除此之外还有永安行、酷骑等品牌的共享单车,这简直是群雄逐鹿了。这些车身为红、黄、绿、蓝单车,像一条彩虹穿梭在街巷之中,美观又实用。这些共享单车不仅解决了人们上下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且还缓解了大城市的交通压力问题,并且还为倡导绿色出行贡献了极大的力量。
作为较早的共享一族,笔者在享受了共享单车带来的便捷出行之外,还发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是笔者发现了,而且越来越多的共享一族也发现了,那就是有一些缺乏公共道德观念的人,将共享单车作为私有财产上私锁、拆卸车座、涂抹车牌或直接搬回家中自己使用的现象;甚至还有一些人为了泄私愤故意损毁单车,这种现象随着共享单车的流行,也越来越普遍。公共道德的滑坡与诚信的缺失,成为了人们最关注的热点与话题,各大新闻媒体也接二连三地报道,最近一个为共享单车开私锁的视频非常火,其中的一段视频真是让人记忆深刻:有位40多岁的大姐将共享单车上私锁,一位小伙儿上前阻拦,谁知这位大姐不但不感到羞耻,反而坐在地上大喊大叫,指着小伙子说他打人,无论小伙儿怎么劝,她就是坐在地上不起来,不时还洋洋得意地瞧着小伙子笑。围观群众都对大姐这种不知羞耻?“坐地炮”的行为表示不满,谁知这位小伙儿也不是常人,立马脱下一条裤子,对着人群大喊:“非礼了,非礼了!”在人们的哄笑声中,大姐败下阵来落荒而逃。这段视频真是大快人心,但在解气之余,笔者却感到非常心痛,难道我们的公共道德意识都沦丧到非要逼着他人脱裤子才能依规遵守的地步?前几天,笔者在路边找车,恰巧听到二位送孩子上学的母亲之间的对话,这两位母亲一边领着孩子大谈教育之事,一边交流着如何将“小黄车”搬到家里而不被别人使用的经验。听到这里,笔者不禁一声叹息。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都是孩子们的模仿对象,今天家长可以堂而皇之地将公共财产拿回家去,明天不知道孩子将会拿什么回家,这种教育实在不可为!与其日后幡然悔悟,不如家长们平时多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这些不遵守公共道德的人,固然应该被别人谴责,而另外一些租车人,缺乏诚信的表现也值得商榷。无论什么品牌的共享单车,都要求租车人将单车停放在不影响交通的公共停车区域内,以便他人使用。但我们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共享单车被停进住宅小区或是单位内。其实这种情况还算好的,还有一些停车的地点,实在令人脑洞大开,真应了人们常说的那句:“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笔者就亲眼见过一辆摩拜单车,被停在三环某处辅路进主路的路口处,来往的汽车为了躲避这辆单车,不得不放慢速度,扭来扭去地绕行,没一会儿工夫这里就变成了一个“堵点”。如此这般的事情还有很多,媒体上也多次报道,什么共享单车上树、共享单车入河、共享单车被藏等新闻屡见不鲜。这些行为虽然都非常让人愤慨,但毕竟没有给骑行人带来任何的人身伤害,这也算不幸中的大幸。但前不久有一条与共享单车相关的新闻,实在太令人扼腕。一名未成年儿童在骑行ofo时,被卷进大巴车内丧生。当人们都在讨论家长的不尽责,以及ofo设计上的一些缺陷时,笔者想到的却是另外一些问题。在这则消息报道之前,笔者就经常看到三五成群的小学生骑着共享单车,风驰电掣地行驶在马路上,这些安全隐患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过多的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明确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在注册摩拜、ofo、小蓝车时,其注册协议中也明确写明了“用户应当年满12周岁”。在儿童骑共享单车身亡的事故后,有记者对相关共享单车进行了调查,记者用未满12岁儿童的身份证对共享单车进行了注册,但注册平台却发来了“年龄不满足条件,认证失败”的消息,也就是说未满12岁的儿童根本就不可能注册成功,那么这些孩子又是如何上路的呢?他们其中的一大部分使用的就是自己家长的共享单车账号,这些家长不但没有尽到监管儿童的责任,而且也没有遵守规则,守住诚信,一次失信,却造成了家长一生的痛苦。这个悲剧虽然已经发生有几个月了,但大街上仍能看到独自骑共享单车上路的孩子。这里也再次提醒那些让孩子独自上路的家長,千万不要图一时的省事,而追悔莫及。 由此笔者又想到另外一件引发大家热议的事情,那就是天坛公园内的公共厕所,提供的免费手纸被游人疯狂卷走的新闻。公园本来是为了给游人如厕提供方便的,但没想到却弄到如此尴尬的地步。公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后使用了人脸识别技术发放手纸,这才由每天20卷用纸降为4卷,这一高科技发放手纸的消息,竟引发了《纽约时报》的关注。笔者的工作单位也是公共场所,我们也向人们提供了卫生纸、开水等便利项目,但卷手纸、打开水回家的现象还是屡禁不止。笔者试想,是否可以出台个规定,对于多次不遵守公共道德、违反规定的人,进行处罚。就像几年前出台的个人诚信不好,将影响申请信用卡和贷款等方面的规定一样。虽然处罚不是目的,但使用一定的手段来警告这些人还是必要的,通过惩处制度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非常不文明、非常可耻的。当人的自觉性暂时还达不到、行不通时,这就需要高悬法律的“利剑”。笔者小时候,有一段时间,交警对自行车的违规管理非常严格,那时候大街上除了汽车外,最常见的、使用最多的还是自行车。骑车带人的、逆行的、骑车不扶把的、闯红灯的都是重点查治对象,这些违规看起来好像算不上什么大毛病,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点点的违规都可能酿成大患。经过一段时间严整,北京街面儿上的交通可以说是井然有序,有条不紊,这就是法律的力量!
近些年来,人们对于身边所发生的不自觉遵守公共道德、不讲究公共文明的事情越来越关注。经常听说有国人在外国因不遵守公共道德,而被其他国家的人看不起,因此很多人就说国人没素质、没修养,其实并不是这样。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深受儒家文化的浸染,自古就教育人們要以礼为先,以德服人,“礼”在中国古代既是一种典章制度,也是一种做人的道德规范。《礼记·冠义》中载:“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明礼知耻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原则,仁、义、礼、智、信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不守规不讲信,只是一小部分人的所作所为,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但很多时候确实就是因为这一小部分人的这一点点的不文明行为,为国家抹了黑。当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暴露出来的时候,我们不能光顾了骂人,还要想办法改正。从天坛公园手纸“乱象”的瞬间解决,我们能看出,只要管理者重视了,上手了,想措施了,还是可能解决的。这种解决方法虽然有些无奈,有些嘲讽,但多少还是起到了预期的作用。当然从“外”解决也只是暂时,还需要人们从“内”真正明白,人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丧失了人格。
(编辑·韩旭)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