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经汉赋、楚辞元曲、唐诗宋词……如大海般浩瀚,如繁星般闪烁。她像一个蕴含丰厚的宝库,里面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有灿烂辉煌的文化,有历久弥新的魅力,有灵动多变的技法。引导学生去学习、去鉴赏,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品格,滋润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鉴于此,我们现行使用的新教材就十分注重对古代诗歌的选编。以沪版新教材为例,预备班初一两个年级收入的古诗词(包括每周一诗)就达一百首,可见新教材对古代诗歌的重视。
但从另一方面讲,诗歌语言凝练,意蕴深厚,诗人所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已经很遥远,诗中所反映的或豪迈雄壮,或忧时伤世的思想情感,与我们的中学生有了语言的隔阂和思想的差异。特别是预备班初一的学生正处于十二三岁的年龄,即所谓少年期,已经开始出现初步的逻辑思维,但形象思维还处于主导地位。生活经验少,人生感悟更谈不上。尤其这个年代的孩子,生活无忧,父母呵护,喜欢接受一些快餐式的文化,如动漫、游戏之类,让他们静下心来去学习凝练典雅的古典诗歌,确实难度不小,更不要说诗歌鉴赏了。但是诗歌中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情感,对他们的陶冶和潜移默化作用又有其他文学作品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新教材课程总目标的第二章第五节“理解把握古诗词”中,又明确要求:把握古诗词的形象;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培养审美情趣。当然这一总的目标是对初中生的总要求。预备班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在知识上和心理上都属于过渡期,诗歌鉴赏也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思维特征以及接受能力的大小,由浅入深,逐步达成目标,切不可操之过急,生硬灌输。在教学实践中,我着重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选准突破口,找好路径,引学生充满好奇地走入诗歌殿堂,领略诗歌胜景。
一、根据初中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的特点,引导学生用心读诗
诗歌最明显的特点是讲求韵律,特别是古典诗歌音乐性极强,讲求平仄押韵、声调节奏。古人相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于漪老师在《面面观》中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儿童的记忆力与年龄增长的关系是呈相反状态的。明末清初的学者陆世仪说得更透彻:“凡人有记性,有悟性,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十五以后,知识即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人凡有所当读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读。”这些研究表明,预备班初一的学生正值十二三岁,是一个人记忆储存的最佳期。所以我们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要求一定要每诗必读,每读必背。哪怕有些东西一时不能讲深讲透,也要让他们先读先背。随着日后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社会阅历的丰富,慢慢会有所领悟。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印证了这一点,他说他小时候背的许多诗句不全懂,“七十多年来,在人生旅程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以后,才逐渐体会到‘高处不胜寒’和‘鸿飞那复计东西’等名句的真义,也才认识到‘真堪论死生’和‘犹恐相逢是梦中’是只有过来人才能真懂的诗句。”
那么,怎样引导初中低年级学生读诗呢?在教学中我一般分三步走。以教预备班上学期第十一课杜甫的《望岳》为例。
第一步:引导学生读顺畅。这一步以学生自读为主,并且鼓励他们查字典扫清朗读障碍。让学生做到朱熹所说的“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并且鼓励他们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准。有了竞争,学生的积极性就更高了,快速查字典,认真试读,觉得读顺畅了,就可以举手。当然这个过程不一定一步到位,比如第一个学生起来读就把“齐鲁青未了”的“了”读成“le”,读完之后马上有同学纠正,应该读“liǎo”,并且说因为在这里有“青色不断”的意思,我肯定并表扬了他。在纠音纠字的过程中,学生也初步理解了诗歌。第二步:正确断句,读准重音,初步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可让学生读,让其他学生评,在学生七嘴八舌踊跃指正并说明理由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理解诗歌的感情及内容。还是读《望岳》,第一个学生先起来读,语气比较平淡。读完后马上就有学生评论:从文中插图和我的理解看,杜甫当时是登高望远,应该是视野开阔,情绪高昂,语调要高亢一些。另一个学生又补充:我查过资料,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那时他也就二十多岁,正值青春年少,所以读的时候应该表现出一种蓬勃的朝气。每一个学生评论完,我会加一句:按照你的理解读读看。然后是再评论再读。反复几次,逐渐完善,诗意诗情基本上呈现出来了,然后老师范读,再让学生在体味中朗读。第三步:是老师讲解之后,学生在理解了诗歌的背景、诗歌的情感、诗歌的内涵之后的读。要求学生语速适中,顿挫有致,情感饱满,可以在正确表达诗意诗情的基础上适当发挥。为了激励学生,这一步我经常是当场抽取学生学号,进行一个颇为热烈的朗读比赛。学生积极参与,反复朗读,读诗的热情特别高涨。努力做到“若读得熟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这三步下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基本上能做到“其义自见”了。
二、根据初中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接受能力,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开始占了优势,但并不像高中生那样用系统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思维,而是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他们对诗歌的理解能力毕竟还不强。在这一过程中切不能急于求成,把学生无法理解的东西强加给他们,这正如吃饭,如果常常让人吃半生半熟的“夹生饭”,久而久之会伤及胃口,而一旦伤了胃口,以后给他再美味再营养丰富的食物他也拒绝享用了。“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所以我们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思维规律和接受能力,深入浅出,由浅入深,就像吃水煮玉米一样,一层一层剥去外面的皮,然后慢慢显出一粒粒嫩而饱满的玉米粒。如在教预备年级下册第四课杜牧的《江南春》时,我就设计了几个层面的问题。第一问:请同学们找一找诗中出现了哪些物象,或者说哪些事物。把“物象”说成“事物”一下子好懂了许多,同时鼓励学生,哪怕你就只能找出一个物象,也要大胆地说出来。学生觉得难懂的诗一下子变简单了,所以举手十分踊跃。我先让基础较薄弱的同学回答,因为我想他们可能找不全,但毕竟能找出其中一二,因为他们选择的余地比后面回答的同学要大,这对他们学诗的热情是极好的鼓励。第一个同学找出了“莺”“水村”“山郭”“酒旗”“寺庙”,这个同学回答时,周围的同学也不断地点头,或者叹气,但两眼却激动得发光,好像是说:还有还有,我来说!这个同学回答完毕,果真还有一片手举着,我又叫了一个基础较好的同学回答。他补充道:还有“绿树”“红花”,从题目看,还有“千里江南”。我笑着夸赞他:说得好!他的热情更高。接着我又提出第二问:看看诗中这些物象的特点,以及诗人要借这些物象表达什么感情呢?通过讨论,最后集中意见:“千里”写出江南的广阔,黄莺在歌唱,绿树红花相互映衬,显得江南春景美丽多彩;村庄傍水,城郭依山,酒旗在风中招展,人们生活悠闲快乐。“南朝四百八十寺”掩映在烟雨之中,更显出一种朦胧迷离的美。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赞美和神往。尽管对这首诗的解释还有一种“讽刺说”,其一我也觉得后一种解释有些盲目拔高的味道,其二对一群十二三岁的孩子讲得过于复杂,怕浇冷他们学习诗歌的热情,在教学中我就避开不谈。在此基础上我才推出了第三问:这些物象无一不表现着诗人的情感,加了感情的物象应该叫什么呢?至此才水到渠成地告诉学生何谓意象。意象即诗中的形象,但不限于人物形象,更多的是指诗中所写的景和物,它们包含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是诗人抒情言志的凭借,是诗人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的结合体。本来“意象”是诗歌的规范术语,但直接讲给学生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引导学生在“物象”的基础上理解“意象”就容易多了,一下子拉近了与诗歌的距离。
三、根据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抓住初中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幻想等特点,引导他们积极地联想和想象,用语言准确描写“诗中之画”
对初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最简单的方法是出示几幅图画,让学生找到相应的诗句,并说明理由。如在讲《宿建德江》时,我展示了一幅画,画面上有江、有树、有人、有船,很美的一幅画,结果一出示就有同学看出了破绽,他说:还应该有月亮,因为诗中说“江清月近人”;我又出示第二幅画,这幅画除以上的景色,又加了月亮。又有学生提出异议:画面太晴朗了,因为诗中说:“泊烟渚”而且是“日暮”,画面应该有雾蒙蒙的感觉。两幅画出示完毕,学生对诗歌的内容有了较深的理解,而且诗中的文字也立了起来,成了有形有色的画面。有时,我会抓住诗歌中触发想象的物象,抓住诗中含义深刻的关键词语等,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方延展,展示比诗句更为广阔的画面。抓住“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绿杨”,根据初中低年级学生经验型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比如春游时的经历,想想自己坐在草地上听小鸟啾啾的感受;在蓝天白云下放风筝的畅快等,用语言来描绘平静的水面、低垂的春云、倒影中的孤山、绿荫下的白沙堤,再联系诗人当时的心境,通过想象和联想展现西湖美妙的湖光山色。这样讲下来,诗中的文字渐渐形成了一幅幅画面,不但让学生体会到诗歌优美的意境,更增强了他们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育应该是充满诗意的教育,古代诗歌教学则在其中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切实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在教学中应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寻求可行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作者单位:上海市第一中学)
但从另一方面讲,诗歌语言凝练,意蕴深厚,诗人所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已经很遥远,诗中所反映的或豪迈雄壮,或忧时伤世的思想情感,与我们的中学生有了语言的隔阂和思想的差异。特别是预备班初一的学生正处于十二三岁的年龄,即所谓少年期,已经开始出现初步的逻辑思维,但形象思维还处于主导地位。生活经验少,人生感悟更谈不上。尤其这个年代的孩子,生活无忧,父母呵护,喜欢接受一些快餐式的文化,如动漫、游戏之类,让他们静下心来去学习凝练典雅的古典诗歌,确实难度不小,更不要说诗歌鉴赏了。但是诗歌中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情感,对他们的陶冶和潜移默化作用又有其他文学作品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新教材课程总目标的第二章第五节“理解把握古诗词”中,又明确要求:把握古诗词的形象;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培养审美情趣。当然这一总的目标是对初中生的总要求。预备班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在知识上和心理上都属于过渡期,诗歌鉴赏也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思维特征以及接受能力的大小,由浅入深,逐步达成目标,切不可操之过急,生硬灌输。在教学实践中,我着重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选准突破口,找好路径,引学生充满好奇地走入诗歌殿堂,领略诗歌胜景。
一、根据初中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的特点,引导学生用心读诗
诗歌最明显的特点是讲求韵律,特别是古典诗歌音乐性极强,讲求平仄押韵、声调节奏。古人相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于漪老师在《面面观》中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儿童的记忆力与年龄增长的关系是呈相反状态的。明末清初的学者陆世仪说得更透彻:“凡人有记性,有悟性,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十五以后,知识即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人凡有所当读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读。”这些研究表明,预备班初一的学生正值十二三岁,是一个人记忆储存的最佳期。所以我们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要求一定要每诗必读,每读必背。哪怕有些东西一时不能讲深讲透,也要让他们先读先背。随着日后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社会阅历的丰富,慢慢会有所领悟。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印证了这一点,他说他小时候背的许多诗句不全懂,“七十多年来,在人生旅程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以后,才逐渐体会到‘高处不胜寒’和‘鸿飞那复计东西’等名句的真义,也才认识到‘真堪论死生’和‘犹恐相逢是梦中’是只有过来人才能真懂的诗句。”
那么,怎样引导初中低年级学生读诗呢?在教学中我一般分三步走。以教预备班上学期第十一课杜甫的《望岳》为例。
第一步:引导学生读顺畅。这一步以学生自读为主,并且鼓励他们查字典扫清朗读障碍。让学生做到朱熹所说的“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并且鼓励他们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准。有了竞争,学生的积极性就更高了,快速查字典,认真试读,觉得读顺畅了,就可以举手。当然这个过程不一定一步到位,比如第一个学生起来读就把“齐鲁青未了”的“了”读成“le”,读完之后马上有同学纠正,应该读“liǎo”,并且说因为在这里有“青色不断”的意思,我肯定并表扬了他。在纠音纠字的过程中,学生也初步理解了诗歌。第二步:正确断句,读准重音,初步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可让学生读,让其他学生评,在学生七嘴八舌踊跃指正并说明理由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理解诗歌的感情及内容。还是读《望岳》,第一个学生先起来读,语气比较平淡。读完后马上就有学生评论:从文中插图和我的理解看,杜甫当时是登高望远,应该是视野开阔,情绪高昂,语调要高亢一些。另一个学生又补充:我查过资料,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那时他也就二十多岁,正值青春年少,所以读的时候应该表现出一种蓬勃的朝气。每一个学生评论完,我会加一句:按照你的理解读读看。然后是再评论再读。反复几次,逐渐完善,诗意诗情基本上呈现出来了,然后老师范读,再让学生在体味中朗读。第三步:是老师讲解之后,学生在理解了诗歌的背景、诗歌的情感、诗歌的内涵之后的读。要求学生语速适中,顿挫有致,情感饱满,可以在正确表达诗意诗情的基础上适当发挥。为了激励学生,这一步我经常是当场抽取学生学号,进行一个颇为热烈的朗读比赛。学生积极参与,反复朗读,读诗的热情特别高涨。努力做到“若读得熟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这三步下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基本上能做到“其义自见”了。
二、根据初中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接受能力,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开始占了优势,但并不像高中生那样用系统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思维,而是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他们对诗歌的理解能力毕竟还不强。在这一过程中切不能急于求成,把学生无法理解的东西强加给他们,这正如吃饭,如果常常让人吃半生半熟的“夹生饭”,久而久之会伤及胃口,而一旦伤了胃口,以后给他再美味再营养丰富的食物他也拒绝享用了。“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所以我们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思维规律和接受能力,深入浅出,由浅入深,就像吃水煮玉米一样,一层一层剥去外面的皮,然后慢慢显出一粒粒嫩而饱满的玉米粒。如在教预备年级下册第四课杜牧的《江南春》时,我就设计了几个层面的问题。第一问:请同学们找一找诗中出现了哪些物象,或者说哪些事物。把“物象”说成“事物”一下子好懂了许多,同时鼓励学生,哪怕你就只能找出一个物象,也要大胆地说出来。学生觉得难懂的诗一下子变简单了,所以举手十分踊跃。我先让基础较薄弱的同学回答,因为我想他们可能找不全,但毕竟能找出其中一二,因为他们选择的余地比后面回答的同学要大,这对他们学诗的热情是极好的鼓励。第一个同学找出了“莺”“水村”“山郭”“酒旗”“寺庙”,这个同学回答时,周围的同学也不断地点头,或者叹气,但两眼却激动得发光,好像是说:还有还有,我来说!这个同学回答完毕,果真还有一片手举着,我又叫了一个基础较好的同学回答。他补充道:还有“绿树”“红花”,从题目看,还有“千里江南”。我笑着夸赞他:说得好!他的热情更高。接着我又提出第二问:看看诗中这些物象的特点,以及诗人要借这些物象表达什么感情呢?通过讨论,最后集中意见:“千里”写出江南的广阔,黄莺在歌唱,绿树红花相互映衬,显得江南春景美丽多彩;村庄傍水,城郭依山,酒旗在风中招展,人们生活悠闲快乐。“南朝四百八十寺”掩映在烟雨之中,更显出一种朦胧迷离的美。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赞美和神往。尽管对这首诗的解释还有一种“讽刺说”,其一我也觉得后一种解释有些盲目拔高的味道,其二对一群十二三岁的孩子讲得过于复杂,怕浇冷他们学习诗歌的热情,在教学中我就避开不谈。在此基础上我才推出了第三问:这些物象无一不表现着诗人的情感,加了感情的物象应该叫什么呢?至此才水到渠成地告诉学生何谓意象。意象即诗中的形象,但不限于人物形象,更多的是指诗中所写的景和物,它们包含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是诗人抒情言志的凭借,是诗人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的结合体。本来“意象”是诗歌的规范术语,但直接讲给学生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引导学生在“物象”的基础上理解“意象”就容易多了,一下子拉近了与诗歌的距离。
三、根据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抓住初中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幻想等特点,引导他们积极地联想和想象,用语言准确描写“诗中之画”
对初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最简单的方法是出示几幅图画,让学生找到相应的诗句,并说明理由。如在讲《宿建德江》时,我展示了一幅画,画面上有江、有树、有人、有船,很美的一幅画,结果一出示就有同学看出了破绽,他说:还应该有月亮,因为诗中说“江清月近人”;我又出示第二幅画,这幅画除以上的景色,又加了月亮。又有学生提出异议:画面太晴朗了,因为诗中说:“泊烟渚”而且是“日暮”,画面应该有雾蒙蒙的感觉。两幅画出示完毕,学生对诗歌的内容有了较深的理解,而且诗中的文字也立了起来,成了有形有色的画面。有时,我会抓住诗歌中触发想象的物象,抓住诗中含义深刻的关键词语等,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方延展,展示比诗句更为广阔的画面。抓住“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绿杨”,根据初中低年级学生经验型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比如春游时的经历,想想自己坐在草地上听小鸟啾啾的感受;在蓝天白云下放风筝的畅快等,用语言来描绘平静的水面、低垂的春云、倒影中的孤山、绿荫下的白沙堤,再联系诗人当时的心境,通过想象和联想展现西湖美妙的湖光山色。这样讲下来,诗中的文字渐渐形成了一幅幅画面,不但让学生体会到诗歌优美的意境,更增强了他们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育应该是充满诗意的教育,古代诗歌教学则在其中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切实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在教学中应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寻求可行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作者单位:上海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