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赎罪》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代表作。2008年,这部小说被导演乔·怀特以颇为忠诚的姿态搬上银幕,跻身第80届奥斯卡竞选的热门影片行列,并获得多个国际电影奖项。影片《赎罪》之所以受到观众青睐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几乎继承了原著作品的所有现代精神,从一个较为广阔的视野对爱情、罪错、战争和小说之小说进行了细腻而动情的描绘。
与小说一样,影片的叙事结构主要被分成四段视点与场所不断变化的章节。第一部分以1935年二战前夕的英国乡村为开场背景,将一次私人庄园的激情爆发通过前青春期小姑娘对于“色情狂”似懂非懂的理解和出于保护姐姐的道德责任感演化成一场有关罪与罚的离别剧。敏感的观众或许已经可以结合片名猜测出大致的事件真相,只是不知道富于想象力和创作天赋的布里奥妮将以何种方式进行赎罪。第二部分的故事镜头跳到二战时的敦刻尔克,这是对于所含之“罪”的解释部分,主要通过已成为士兵的罗比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的惨烈与残酷,同时也通过塞西莉娅“等你回来”的呼唤预示着一种真情的存在,并从反面放大了在特殊时期的一次罪错可能导致的悲剧后果。第三部分的场景转到了伦敦的圣·托馬斯医院,深受良心谴责的布里奥妮放弃了去剑桥深造的机会做了一名见习护士。她以一种苦行的方式做着肮脏、单调、卑微而又艰辛的工作,希望可以以此消解自我意识获得内心的慰藉。然而当她发现罗拉与当年真正的施暴者保罗业已结婚时,她意识到即使改变证词也无法还事实以真相,因而只能在自己能够主宰的领域实现现实中无法完成的心愿。真正的点题部分出现在尾声。已是知名作家的老年布里奥妮在接受采访时,披露了自己通过编造罗比与姐姐的美好结局作为救赎自己罪过的真情。原来罗比与塞西莉娅都早已不在,任何形式的赎罪都已无法完成,她只能通过文学的虚构在将要离开人世之前为赎罪做最后的努力。而她的最后一部作品其实也是她用一生写就的第一部作品。可见,那样的罪责整整缠绕她的全部人生。
电影前三个部分的内容与其说是对于真实记忆的重现,不如说仍然是一种结合了主观理想的文学创造,即它是对布里奥妮所著自传体小说的视觉呈现,是一种“话语”而不是历史。正是在现实行为与小说创作的交织更替中,影片通过赎罪的表象,掩饰了另一种真实存在的情感,从而也掩饰了罪的真正由来,那便是布里奥妮对于罗比最最原初的爱恋。
布里奥妮爱着罗比,这是直到第三部分才被表达出来的隐秘。她曾经不顾一切跳入河中,为的只是想看看罗比是否会救她。而当罗比救了她之后,她因此而感谢他,说自己永远不会忘记他曾经救过他。很显然,这是一个怀春少女对于心中爱恋的个性表达,尽管这种感情对于当时的主人公而言并不存在适于爆发的途径。但究竟是什么令布里奥妮对所爱的人撒了谎,犯了“罪”,并将补救的过程延长了那么多年,这一点似乎才是所谓“赎罪”想要揭示的真正本质。当然,我们还是要从叙事性话语中来做出判断。在故事的第一部分中,布里奥妮的过失完全被结构成一个青春期少女的道德惩戒感和审美判断力,她对于谁是强奸犯的指认是基于对于她对罗比个人人格的主观臆断。水池前打破花瓶的一幕,错拿的性表露的纸信,还有在书房中撞见的亲热场景,让她将“自以为的”和“亲眼目睹”的真实进行了混淆并最终认定那个人只能是“色情狂”罗比。在后面虚构的忏悔段落中,罗比的话进一步解释了产生此种偏见的原因,即“你和你的家人都相信,不管我受过多少教育,一个佣人也好不到哪去,也仍然不值得信任”。然而,作为布里奥妮自传性小说的一个虚构,罗比的话依然是她为自己的“犯罪”提出的注释,或者依然是其本人自以为真实的理由。只是,这样的话语出现在当事人本身毫不含糊地表明当初的判断如何有缺陷的赎罪行为中,因此很容易被人们误以为是对事件真相的清晰再现。
但是,布里奥妮对自己生命中唯一的一次恋爱(出现在第三部分)更为诚挚的表述还是揭示了她“犯罪”的真实动因。13岁的布里奥妮正处于幼女向少女迈进的性意识的觉醒期,她于无意中被卷入了罗比与塞西莉亚激情爆发的漩涡中。那张流露着强烈情感的字条不仅使罗比两人意识到一直压抑着的对对方的爱慕和性欲,同样也打开了布里奥妮汹涌于内心的力比多之门。正是这种青春期的性焦虑使之在明知无法得到的情况下产生了一种纠结着向往、嫉妒、怨恨的奇妙心理,使她躲在一边窥探罗比与姐姐间发生的一切。她绝非不清楚姐姐和罗比是两情相悦,她也绝非像其小说中罗比怒斥的那样在十几岁时仍然不懂得分别是非,是人性中残留的痼疾在那一瞬间蒙蔽了充满爱欲的双眼,使她做出了让自己懊悔一生的判断或想象。因而,布里奥妮的罪来源其最初的爱,更来源于意识深处对性爱对象以占有欲为主导的人性宿命。
更为悲凉的是,布里奥妮一直以为通过叙事的力量安排罗比和塞西莉娅重逢并继续过着幸福的生活就能够实现赎罪的愿望,至少能够表现出自己为赎罪所作的努力,实际上仍然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当祈求原谅的主体已经不存在的时候,任何形式的赎罪都是不可能的。麦克尤恩明白这一点,布里奥妮也明白这一点。但他们仍然通过虚构让我们去相信那样的诚意是存在的。为什么?原因就在于,当赎罪变得不可能的时候,写作对于自我救赎者而言已变成了一种仪式,一种通过文字祭奠往事的仪式。如果说,布里奥妮的“罪”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想象力过于丰盛的浪漫冲动而引起,那么她的“赎”也只能通过寄托于想象的力量才能够得到自我的满足。这也是除了法律现实原因之外,布里奥妮直到64年之后,自己行将死亡之时才最终定稿的原因。
《赎罪》是一部颇为有趣的电影,编导们通过细微的表达、敏锐的知觉和精雕细琢又不动声色的叙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具有多重修辞的情感故事。表面上,这是一个由年幼无知引起的罪与赎的故事,本质上却讲述了一个女人生命中最初的爱情和最后的仪式。
与小说一样,影片的叙事结构主要被分成四段视点与场所不断变化的章节。第一部分以1935年二战前夕的英国乡村为开场背景,将一次私人庄园的激情爆发通过前青春期小姑娘对于“色情狂”似懂非懂的理解和出于保护姐姐的道德责任感演化成一场有关罪与罚的离别剧。敏感的观众或许已经可以结合片名猜测出大致的事件真相,只是不知道富于想象力和创作天赋的布里奥妮将以何种方式进行赎罪。第二部分的故事镜头跳到二战时的敦刻尔克,这是对于所含之“罪”的解释部分,主要通过已成为士兵的罗比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的惨烈与残酷,同时也通过塞西莉娅“等你回来”的呼唤预示着一种真情的存在,并从反面放大了在特殊时期的一次罪错可能导致的悲剧后果。第三部分的场景转到了伦敦的圣·托馬斯医院,深受良心谴责的布里奥妮放弃了去剑桥深造的机会做了一名见习护士。她以一种苦行的方式做着肮脏、单调、卑微而又艰辛的工作,希望可以以此消解自我意识获得内心的慰藉。然而当她发现罗拉与当年真正的施暴者保罗业已结婚时,她意识到即使改变证词也无法还事实以真相,因而只能在自己能够主宰的领域实现现实中无法完成的心愿。真正的点题部分出现在尾声。已是知名作家的老年布里奥妮在接受采访时,披露了自己通过编造罗比与姐姐的美好结局作为救赎自己罪过的真情。原来罗比与塞西莉娅都早已不在,任何形式的赎罪都已无法完成,她只能通过文学的虚构在将要离开人世之前为赎罪做最后的努力。而她的最后一部作品其实也是她用一生写就的第一部作品。可见,那样的罪责整整缠绕她的全部人生。
电影前三个部分的内容与其说是对于真实记忆的重现,不如说仍然是一种结合了主观理想的文学创造,即它是对布里奥妮所著自传体小说的视觉呈现,是一种“话语”而不是历史。正是在现实行为与小说创作的交织更替中,影片通过赎罪的表象,掩饰了另一种真实存在的情感,从而也掩饰了罪的真正由来,那便是布里奥妮对于罗比最最原初的爱恋。
布里奥妮爱着罗比,这是直到第三部分才被表达出来的隐秘。她曾经不顾一切跳入河中,为的只是想看看罗比是否会救她。而当罗比救了她之后,她因此而感谢他,说自己永远不会忘记他曾经救过他。很显然,这是一个怀春少女对于心中爱恋的个性表达,尽管这种感情对于当时的主人公而言并不存在适于爆发的途径。但究竟是什么令布里奥妮对所爱的人撒了谎,犯了“罪”,并将补救的过程延长了那么多年,这一点似乎才是所谓“赎罪”想要揭示的真正本质。当然,我们还是要从叙事性话语中来做出判断。在故事的第一部分中,布里奥妮的过失完全被结构成一个青春期少女的道德惩戒感和审美判断力,她对于谁是强奸犯的指认是基于对于她对罗比个人人格的主观臆断。水池前打破花瓶的一幕,错拿的性表露的纸信,还有在书房中撞见的亲热场景,让她将“自以为的”和“亲眼目睹”的真实进行了混淆并最终认定那个人只能是“色情狂”罗比。在后面虚构的忏悔段落中,罗比的话进一步解释了产生此种偏见的原因,即“你和你的家人都相信,不管我受过多少教育,一个佣人也好不到哪去,也仍然不值得信任”。然而,作为布里奥妮自传性小说的一个虚构,罗比的话依然是她为自己的“犯罪”提出的注释,或者依然是其本人自以为真实的理由。只是,这样的话语出现在当事人本身毫不含糊地表明当初的判断如何有缺陷的赎罪行为中,因此很容易被人们误以为是对事件真相的清晰再现。
但是,布里奥妮对自己生命中唯一的一次恋爱(出现在第三部分)更为诚挚的表述还是揭示了她“犯罪”的真实动因。13岁的布里奥妮正处于幼女向少女迈进的性意识的觉醒期,她于无意中被卷入了罗比与塞西莉亚激情爆发的漩涡中。那张流露着强烈情感的字条不仅使罗比两人意识到一直压抑着的对对方的爱慕和性欲,同样也打开了布里奥妮汹涌于内心的力比多之门。正是这种青春期的性焦虑使之在明知无法得到的情况下产生了一种纠结着向往、嫉妒、怨恨的奇妙心理,使她躲在一边窥探罗比与姐姐间发生的一切。她绝非不清楚姐姐和罗比是两情相悦,她也绝非像其小说中罗比怒斥的那样在十几岁时仍然不懂得分别是非,是人性中残留的痼疾在那一瞬间蒙蔽了充满爱欲的双眼,使她做出了让自己懊悔一生的判断或想象。因而,布里奥妮的罪来源其最初的爱,更来源于意识深处对性爱对象以占有欲为主导的人性宿命。
更为悲凉的是,布里奥妮一直以为通过叙事的力量安排罗比和塞西莉娅重逢并继续过着幸福的生活就能够实现赎罪的愿望,至少能够表现出自己为赎罪所作的努力,实际上仍然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当祈求原谅的主体已经不存在的时候,任何形式的赎罪都是不可能的。麦克尤恩明白这一点,布里奥妮也明白这一点。但他们仍然通过虚构让我们去相信那样的诚意是存在的。为什么?原因就在于,当赎罪变得不可能的时候,写作对于自我救赎者而言已变成了一种仪式,一种通过文字祭奠往事的仪式。如果说,布里奥妮的“罪”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想象力过于丰盛的浪漫冲动而引起,那么她的“赎”也只能通过寄托于想象的力量才能够得到自我的满足。这也是除了法律现实原因之外,布里奥妮直到64年之后,自己行将死亡之时才最终定稿的原因。
《赎罪》是一部颇为有趣的电影,编导们通过细微的表达、敏锐的知觉和精雕细琢又不动声色的叙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具有多重修辞的情感故事。表面上,这是一个由年幼无知引起的罪与赎的故事,本质上却讲述了一个女人生命中最初的爱情和最后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