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暖通空调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简介及设计流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要点
前言: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很低,因此节能环保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做好高层建筑设计,尤其是暖通系统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一、暖通设计简介及基本设计流程
暖通设计是高层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也指建筑所需的通风系统、供暖系统、制冷系统、空气调节系统等多个系统的综合设计。与电工学、制冷技术、机械设计、空气调节、工程设计等多个学科有着紧密联系。
1) 在设计施工之前,要清楚施工建筑物的周围环境。主要考察的地方有: 四周建筑物、供热、供水的管网铺设情况和预计施工区域,这些都是铺设管网和施工的必要条件。在考察这些条件之后,要评估建筑物的负荷和承重,了解周围环境和天气因素,然后依据基本物业条件和入口方向,最终确定设备大门的位置和施工方案。2) 考评建筑物的高度,考察其层高、层数,确定是否属于高层建筑物。按照我国现有法律法规规定,层高≥10 层、建筑高度超过 24 m 的民用建筑,都应当遵守高层建筑物消防设施的建设要求。3) 在调查建筑物的基本硬件之后,要着重考察该建筑物内的人员情况以及使用时间和有无废气排放等问题,作为下一步施工过程中暖通空调的基本设计依据,同时为划分负荷等提供参考的数据。4) 防火分区的划分是工程要着重考虑的地方。防火、防烟、防火墙、防火阀门和逃生路线的设置都要为设计排烟、防烟系统提供依据。
二、当前高层暖通设计中的问题
(一)楼梯部位散热器的支管、立管设计不合理
在高层建筑的暖通设计中,要在建筑物的楼梯以及冬季容易冻结的建筑空间中,设计安装散热器。而且要单独设计支管和立管,并不能安装调节阀。然而在实际的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楼梯間的散热器并没有单独设计立管,而是与隔壁空间共用立管,设计上采取双侧连接的方式,把卫生间与相邻空间连接在一起。在这种设计下,如果出现故障将给维修人员的维修工作带来许多麻烦。
(二)通风设计方面的问题
首先在通风设备保温材料的选择上存在不合理现象,一些设计人员习惯选用铝箔玻璃棉作为保温材料,这种材料对风管而言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但是对立管、冷冻水管却作用不大。其次在建筑中风管不免会通过变形缝和防火墙等部位,但是在这些部位却没有设计防火阀,即使有些设计人员考虑到了防火阀问题,也只是单侧的。最后一些设计人员在估算通风仪器设备的负荷时习惯用负荷指标进行估算,这种算法不但会增加制冷机的装机容量,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暖通设计的设计成本和施工成本。
(三)冷水箱设计不合理
首先一些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忽视了冷却水箱在正常吸水情况下的最小淹没深度,其次有些设计人员在设计中难以保证冷却水循环泵的稳定性,即冷却水循环泵在任何情况下都稳定的工作,不会出现缺水情况。
(四)空气计算参数有问题
《暖通设计规范》对冬季高层建筑室内空气的计算参数做出了明确要求,比如浴室的温度不能低于 26 摄氏度,厕所的温度要高于13 摄氏度等。但是实际生活中,一些高层建筑却并没有严格遵守这些规范。冬季室内供暖时,应该通过一定的方法把通过门窗的冷空气参数计算到供暖热负荷中去,从而有效保障设计的合理性。然而在现实中,设计人员在进行暖通设计时,为了减少工作量,或者出于降低设计、施工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并没有把冷空气参数这部分热负荷计算在内,这样不但使供暖参数计算受到了一定影响,而且也不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三、高层建筑暖通设计改进意见
(一)加强监理工作
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三点工作。首先,在对暖通设计方案进行审查时,要认真研究暖通设备的运行问题产生的原因,如冷却水泵、冷却水机组、空调设备等,认真研究这些设备的安装设置是否合理科学。其次,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暖通设计和暖通施工的事前、事中、事后等多方面的控制工作,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努力做好对相关的施工工作,为建筑物的楼梯等容易发生冻结的空间安装散热器、保证冷却水箱循环泵的运行稳定性、选择经济实惠并且保温效果有保证的暖通材料等,只有切实的做好建设施工的监理工作,才能保证建筑施工暖通空调安装与运行的质量。最后,要建立健全暖通设计监理制度,工作监理人员在工作时要事先充分的对高层建筑中的空气参数进行分析与计算,设定出最符合建筑居住生活的空气参数指数,调整好建筑内的空气温度与湿度比例,为建筑内的人们提供最舒适的暖通空调服务。
(二)充分考虑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设计方案不但要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而且要符合国家以及地方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在设计中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难以使用标准设备,则要对非标准设备进行详细而合理的规定。要在设计要求的指导下,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并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调研,对暖通设计中的缺陷和问题进行改正,从而保证暖通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在设计和施工工程中,要做到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区域建筑场地的地质、地形特点,气候条件,水文特征,水电供应情况等,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最为重要的是,高层建筑中的暖通空调维护人员要定期对暖通空调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根据季节和室内外温度的不同对建筑内的空气参数进行计算,对建筑内的暖通设备进行维修,最大限度的保障建筑内暖通空调运行的可靠性,为建筑内人们提供最佳的暖通空调服务。
(三)采取有效措施不断降低暖通设计成本
首先在设计过程中要对主要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手段有所了解,明确这种材料的优缺点,要深入调研各种机械设备和施工材料的价格,从而选择最具性价比的材料和设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次还应当充分考虑机械设备的安装完成后的运行费用、每年的维护费用以及使用年限等问题,然后结合本地的气候状况,主要是季节差异,对不同的设计方案的成本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合理的设计方案。
(四)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在对暖通空调进行设计时,应当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进行,提高设计人员的规范设计自觉性,加强对设计规范、标准的执行力度。遇到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的工艺时,要综合分析设计系统在全年各种条件下运行的工况,以保证设计系统能够在室外任何气象条件下正常工作。对于不能使用标准设备的情况,方案中要对非标准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可靠性的分析,并结合实地考察数据(比如使用地点的室内面积、室外条件等),按照相关标准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四、结论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它与用户体验息息相关,改进暖通设计首先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减少使用故障,其次可以有效降低暖通系统的设计成本和施工成本,最后还可以提高建筑节能技术,促进节能建筑的发展,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暖通设计人员应当对当前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找出解决方案,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进行改进,使暖通设计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乐乐.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4(05):11-15.
[2]刘盼盼.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3(06):08-11.
[3]王国龙,李洪霖.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3,07(03):20-23.
[4]王国珍.高层建筑暖通设计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07(06):14-18.
【关键词】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要点
前言: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很低,因此节能环保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做好高层建筑设计,尤其是暖通系统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一、暖通设计简介及基本设计流程
暖通设计是高层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也指建筑所需的通风系统、供暖系统、制冷系统、空气调节系统等多个系统的综合设计。与电工学、制冷技术、机械设计、空气调节、工程设计等多个学科有着紧密联系。
1) 在设计施工之前,要清楚施工建筑物的周围环境。主要考察的地方有: 四周建筑物、供热、供水的管网铺设情况和预计施工区域,这些都是铺设管网和施工的必要条件。在考察这些条件之后,要评估建筑物的负荷和承重,了解周围环境和天气因素,然后依据基本物业条件和入口方向,最终确定设备大门的位置和施工方案。2) 考评建筑物的高度,考察其层高、层数,确定是否属于高层建筑物。按照我国现有法律法规规定,层高≥10 层、建筑高度超过 24 m 的民用建筑,都应当遵守高层建筑物消防设施的建设要求。3) 在调查建筑物的基本硬件之后,要着重考察该建筑物内的人员情况以及使用时间和有无废气排放等问题,作为下一步施工过程中暖通空调的基本设计依据,同时为划分负荷等提供参考的数据。4) 防火分区的划分是工程要着重考虑的地方。防火、防烟、防火墙、防火阀门和逃生路线的设置都要为设计排烟、防烟系统提供依据。
二、当前高层暖通设计中的问题
(一)楼梯部位散热器的支管、立管设计不合理
在高层建筑的暖通设计中,要在建筑物的楼梯以及冬季容易冻结的建筑空间中,设计安装散热器。而且要单独设计支管和立管,并不能安装调节阀。然而在实际的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楼梯間的散热器并没有单独设计立管,而是与隔壁空间共用立管,设计上采取双侧连接的方式,把卫生间与相邻空间连接在一起。在这种设计下,如果出现故障将给维修人员的维修工作带来许多麻烦。
(二)通风设计方面的问题
首先在通风设备保温材料的选择上存在不合理现象,一些设计人员习惯选用铝箔玻璃棉作为保温材料,这种材料对风管而言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但是对立管、冷冻水管却作用不大。其次在建筑中风管不免会通过变形缝和防火墙等部位,但是在这些部位却没有设计防火阀,即使有些设计人员考虑到了防火阀问题,也只是单侧的。最后一些设计人员在估算通风仪器设备的负荷时习惯用负荷指标进行估算,这种算法不但会增加制冷机的装机容量,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暖通设计的设计成本和施工成本。
(三)冷水箱设计不合理
首先一些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忽视了冷却水箱在正常吸水情况下的最小淹没深度,其次有些设计人员在设计中难以保证冷却水循环泵的稳定性,即冷却水循环泵在任何情况下都稳定的工作,不会出现缺水情况。
(四)空气计算参数有问题
《暖通设计规范》对冬季高层建筑室内空气的计算参数做出了明确要求,比如浴室的温度不能低于 26 摄氏度,厕所的温度要高于13 摄氏度等。但是实际生活中,一些高层建筑却并没有严格遵守这些规范。冬季室内供暖时,应该通过一定的方法把通过门窗的冷空气参数计算到供暖热负荷中去,从而有效保障设计的合理性。然而在现实中,设计人员在进行暖通设计时,为了减少工作量,或者出于降低设计、施工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并没有把冷空气参数这部分热负荷计算在内,这样不但使供暖参数计算受到了一定影响,而且也不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三、高层建筑暖通设计改进意见
(一)加强监理工作
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三点工作。首先,在对暖通设计方案进行审查时,要认真研究暖通设备的运行问题产生的原因,如冷却水泵、冷却水机组、空调设备等,认真研究这些设备的安装设置是否合理科学。其次,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暖通设计和暖通施工的事前、事中、事后等多方面的控制工作,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努力做好对相关的施工工作,为建筑物的楼梯等容易发生冻结的空间安装散热器、保证冷却水箱循环泵的运行稳定性、选择经济实惠并且保温效果有保证的暖通材料等,只有切实的做好建设施工的监理工作,才能保证建筑施工暖通空调安装与运行的质量。最后,要建立健全暖通设计监理制度,工作监理人员在工作时要事先充分的对高层建筑中的空气参数进行分析与计算,设定出最符合建筑居住生活的空气参数指数,调整好建筑内的空气温度与湿度比例,为建筑内的人们提供最舒适的暖通空调服务。
(二)充分考虑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设计方案不但要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而且要符合国家以及地方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在设计中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难以使用标准设备,则要对非标准设备进行详细而合理的规定。要在设计要求的指导下,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并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调研,对暖通设计中的缺陷和问题进行改正,从而保证暖通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在设计和施工工程中,要做到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区域建筑场地的地质、地形特点,气候条件,水文特征,水电供应情况等,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最为重要的是,高层建筑中的暖通空调维护人员要定期对暖通空调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根据季节和室内外温度的不同对建筑内的空气参数进行计算,对建筑内的暖通设备进行维修,最大限度的保障建筑内暖通空调运行的可靠性,为建筑内人们提供最佳的暖通空调服务。
(三)采取有效措施不断降低暖通设计成本
首先在设计过程中要对主要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手段有所了解,明确这种材料的优缺点,要深入调研各种机械设备和施工材料的价格,从而选择最具性价比的材料和设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次还应当充分考虑机械设备的安装完成后的运行费用、每年的维护费用以及使用年限等问题,然后结合本地的气候状况,主要是季节差异,对不同的设计方案的成本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合理的设计方案。
(四)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在对暖通空调进行设计时,应当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进行,提高设计人员的规范设计自觉性,加强对设计规范、标准的执行力度。遇到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的工艺时,要综合分析设计系统在全年各种条件下运行的工况,以保证设计系统能够在室外任何气象条件下正常工作。对于不能使用标准设备的情况,方案中要对非标准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可靠性的分析,并结合实地考察数据(比如使用地点的室内面积、室外条件等),按照相关标准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四、结论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它与用户体验息息相关,改进暖通设计首先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减少使用故障,其次可以有效降低暖通系统的设计成本和施工成本,最后还可以提高建筑节能技术,促进节能建筑的发展,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暖通设计人员应当对当前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找出解决方案,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进行改进,使暖通设计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乐乐.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4(05):11-15.
[2]刘盼盼.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3(06):08-11.
[3]王国龙,李洪霖.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3,07(03):20-23.
[4]王国珍.高层建筑暖通设计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07(06):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