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化深度融合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c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适应两化深度融合对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知识与能力的不断提高,重点落实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教学体系改革,仅从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案例是不够的,需要进行系统性、创新性的改革。本文课程生态环境入手,分析授课对象的差异,制定课程目标和课程内涵,探索知识点、知识链和适宜的教学方式,形成多维度立体型的新教学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果。
  关键词 两化融合 信息系统 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7.057
  随着知识激增,竞争加剧,两化融合深度推进,这给经济管理类学生能力培养带来新的挑战。研究如何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对经济管理类学科两化融合高级人才需求是当前教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已经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两化融合的主干课,通过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揭示两化深度融合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为企事业单位筹划具有前瞻性、动态性的“两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和企业信息化研发项目管控的能力,为两化深度融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立和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探索提供新思路。
  1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系统应用的广泛普及、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深度的不断推进,对经济管理信息化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经济管理高级人才的培将面临严峻挑战(陈晓华,2014),两化融合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已经成为两化深度融合的最大瓶颈(杜振华,2013)。虽然各高校针对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相关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一系有益的尝试,尤其在体育(刘静,2004)、服装(高月梅,2013)、护理(罗岷,2009)、音乐(李真,2011)和电子(田润澜,2010)等领域的职业类教学分别立项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从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的角度深入探索,提出了以案例驱动方式尝试课程改革(陈伟,2015;彭涛,2009),这些研究成果绝大部分都是围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陈丰,2009),针对经济管理类其他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目标、内涵和教学方式方法缺乏系统分析研究,尤其在研究生等高层次学位课程体系构建时,没有充分考虑两化深度融化对人才培养需求,如何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为主导设置两化深度融化人才培养相关课程体系,如何将经济管理类学生培养成两化深度融合的高级管理信息人才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模式,亟需从课程体系、教学实践、师资力量,以及学生研读能力等方面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2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现状分析
  云计算、云平台、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系统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两化深度融合不仅是国家高层经济持续发展的宏大战略,还是影响社会发展的每一个微观活动,尤其是严重影响当下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不会信息技术,不掌握信息资源利用,不了解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等两化深度融合工程理论知识与技能的管理人员,必将被企事业管理发展和新型创新需求所淘汰。当前高校在制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时,无论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还是经济管理类其他专业,以及经济管理各类研究生等制定培养计划时,都是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为核心,传授两化融合的理论知识、工程技能和信息管理方法。甚至有些工商管理类与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培养计划中只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或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涉及两化融化内容,这不能满足信息技术极速发展、两化深度融合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
  (1)课程时变性强。随着两化融合的深入,信息系统应用领域的拓宽,其功能不断增加,性能不断提高。这导致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内涵的动态性、时变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等新特点更加显露。另外,学习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学生种类繁多,不仅有两化融合专业人才培养,而且还有大量需要配合两化融合项目的相关经济管理人才培养,这导致该课程的生态环境十分复杂,需求对象十分广泛,必须要结合实际全面开展教学改革与实践。
  (2)课程教师队伍缺乏两化融合的实战经验。承担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更需要具有两化融合相关信息系统研发的丰富经验,只有这样才能诠释课程精华,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然而,大量高校教师往往更加注重理论研究,参与两化融合信息系统研发工作少。尤其是新上岗的教师,从书本到课堂,很难把握课程重点与难点,亟需提高教师队伍的两化融合实战经验。
  (3)两化融合案例教材少。两化融合背景下信息系统的应用不仅局限于经济管理领域,还需要体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局。特别需要体现CIMS、PDM、MRP、MRPII和ERP等超大型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然而,当前能见到的大量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材绝大部分是围绕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各阶段,介绍其理论与方法。即使渗入大量应用案例,也仅限于经济管理信息系统,针对我们这样的制造大国,亟需从两化融合的视角诠释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才能满足现代经济管理高级人才培养的需要。
  (4)学生对两化融合的实务基础弱。信息系统是为业务服务的工具性产品,不是独立生存的产品,必须融入到各类实务,通过提高实务效率、效益产生间接的经济效益。不可能为信息化而研发信息系统,因此,无论是系统分析,还是系统设计,两化融合的实务是基础。然而,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缺乏两化融合的实务体验。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与实务联系,使课程抽象、理论化,导致学生难于理解,掌握困难,没有兴趣,效果不佳。亟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感性认识。
  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尝试
  针对课程特点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构建了新的课程教学方案,并进行了一系列教学实践尝试。
  (1)重建课程知识链。以装备制造企业信息化为典范,通过实现装备生产过程和生产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化所包含的技术、理论和方法,分析其所涉及的学科,整理、归纳、提炼出两化深度融合知识链。然后,从经济管理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内涵特点出发,以两化融合知识链为背景,为培养学生信息化和创新能力筛选出本课程的知识点。并由这些知识点构成本课程的知识链。   (2)因材施教,动态发展。在制定本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时,同时考虑授课学生知识基础和两化融合发展状况。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应当围绕信息系统的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培养学生研发两化融合背景下的信息系统软件产品为主;其他经济管理类学生应当以两化融合前提下的信息系统基础知识与应用为主体,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提高学生信息信息资源意识;对于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应当以两化融合发展战略、系统规划、系统实施和应用评价等前沿性探索为主,培养学生的信息化发展研究能力。
  (3)巧用案例,激活兴趣。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不仅理论性、系统性和动态性强,而且技术层面的实务更强。只有结合实际巧用案例,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课程目标。在案例设计时,种类不宜太多,全课程应当结合授课学生的学科与专业,从两化深度融合的视角,有针对性地从单项功能、综合功能到集成功能举例分析。要让学生听得懂、跟得上、用得到。
  (4)课内课外结合,加强实训。通过实践、实训、实习平台建设,使管理经济专业学生接受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在课外到制造业企业、政府、医院等信息中心,信息系统研发、经营和服务公司实习和参观。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全面认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信息系统规划、研发、实施、运行管理和维护全过程,培养企业信息化项目研发和运行管理能力,而且可以积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具有实用、开拓与创新能力和信息资源应用能力,充分体现出本课程的技术、观点、思想、方法和学术的动态等特性。
  (5)运用现代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两化深度融合前提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内容增加,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越来越显得困难,只有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方式,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概念等都可以设计运用MOOC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可以提前认知,而且课后可以提供复习和巩固知识的有效工具,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可以运用SPOC教学模式,由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创业学习,从实践中学习,不仅目标明确,而且更容易掌握。加强两化融合实务体验、实训和研讨,提高对两化融合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最终,需要从学科背景、课程性质、发展需要、“两化深度融合”特点和授课对象能力等侧度,以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需求为导向,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为重点,制定由点、线、面形成多维度立体型教学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中全方位推进,不断打造两化融合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新模式。以提升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在管理领域新型创新思维能力,构建基于“两化深度融合”的信息化高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在教学实过程中本课程还需要向前延伸相关专业实务类基础课程,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向后延伸到社会对经济管理的人才需求,以两化融合认知、两化融合实训和创新创业为主线,引导、辅导和促使学生向企业管理信息化创新创业型发展。
  4结束语
  两化深度融合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培养满足两化融合背景下的经济管理信息化人才需要,必须持续从课程目标、内涵和教学方式改进,运用MOOC、案例和SPOC等手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换成智慧。本校信管专业学生2014年负责信息系统研发获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资助,获批国家发明和实用型专利4项,毕业论文2015年被评为省优秀论文一等奖。可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应当从多维度入手提高教学质量,所培养的经济管理人才才能适应新时代高技术极速的发展。
其他文献
详细地介绍了GM(1,1)模型及模型精度评定,利用GM(1,1)灰色模型和回归模型对宜昌均瑶国际广场的沉降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GM(1,1)灰色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该建筑物的沉降趋势。
针对公路桥梁工程防水层传统做法的缺陷,探讨了公路桥梁防水新技术的应用,介绍了柔性防水材料的使用性能和特点,总结了柔性防水层在桥梁施工中的工艺操作要点和工程质量检测
结合石板沟隧道工程概况,详细介绍了暗挖施工的工艺流程及其关键工序,提出了先支护、后开挖、短进尺、快封闭、勤测量的施工原则,指出该方案技术成熟、工艺先进、安全系数高、工
文字和语言是传播一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无论是口语交际还是文学作品,词语都是两者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了解词语的文化背景和故事,有利于高中生了解国外本土文化,加深对英语语
低应变反射波法在桩基完整性检测中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针对桩周土阻力、人为造成波阻抗变化在检测中的影响等几方面进行探讨,结合实例分析得出不利因素的判定方法,可供桩基检
我并不是一个天资聪颖之人,然而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固执地认为自己是数学王国里一颗失散于民间的珠子,对数学学习有着特殊的偏好,小学时,数学考试得满分是家常便饭;进入初中,一次高难
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伦理是来访者和从业者的安全和权益得到保障的基础性条件。《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颁布至今已有十二年。在这十二年中,心理咨询与
利用极限分析上限法,对一种在刚性平动模式下计算挡土墙被动土压力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推导了平动模式下m个刚性三角形滑动块被动土压力系数的目标函数,并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优
介绍了夹心饼法铺贴地砖的适用范围、对原材料的要求、施工顺序及需用的机具,阐述了夹心饼法铺贴地砖的操作要点,以提高夹心饼法铺贴地砖的质量,推广夹心饼法在铺贴地砖中的应用
我与《湖南教育》结缘是在2000年。这一见钟情,是师缘,是友缘,是我与《湖南教育》不解的情缘,伴我昨天、今天和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