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90周年有感

来源 :中华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19900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首南昌第一枪,工农从此有戎装。
  虽然几度临绝境,毕竟千帆过大江。
  战场拼杀声渐远,关山稳固路犹长。
  时闻夜半妖风起,安忍英魂再受傷!
其他文献
一、最近,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治教研室的一位教师到处讲话、发文章,宣传他的“新社会主义”。他说“社会主义就是普遍幸福主义,不能把某种结构奉为圣物来崇拜”。什么公有制、按劳分配、无产阶级专政、共产党领导等等,有没有都无所谓,只要大家生活得到改善,那就是社会主义。于是他认为,美国19世纪以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出现了“中产阶级”,所以“其实质就是美国已在逐步向社会主义和平演变了”。至于瑞典,那更是
期刊
2015年11月16日,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与衡水延安精神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民营企业发展难点与对策理论研讨会”在河北衡水召开。出席大会的有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希胜、副会长周才裕,衡水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路新合,北京、河北的专家学者及论文作者代表50余人与会。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俞建国作了《新形势下中小企业的困难和对策》的主题报告,八位同志大会发言,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多年来,人们都知道郭影秋同志是位杰出的教育家,而不少人却不知他还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将领,是位几经生死考验的革命家。  郭影秋又作郭映秋,原名玉昆,1909年生于江苏省徐州市棠张乡马兰村。1928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科,打下扎实的文史功底。随后又考入江苏教育学院,毕业后经人推荐,于1934年任江苏省沛县中学教务主任。1935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教务主任的身份掩护下从事地下工作。  1936年,因
期刊
瞻仰天子山贺龙铜像  索溪诸峰谁最高,贺龙铜像耸云霄。  生系人民立地汉,死为中华称天骄。  两把菜刀开新宇,一杆红旗拂春晓。  忠魂紧连万众心,春颜不老千秋俏。  阅抗战画册  倭寇侵华蛇吞象,犯我东北魑魅狂。  万里长征纾国难,八年浴血保家邦。  横刀跃马斩恶魔,同仇敌忾驱豺狼。  抗战伟绩来不易,莫为谈笑掩扶桑。  谒常德抗日烈士墓  国共合作志成城,  军民携手破东瀛。  “还我河山”万众
期刊
丹心耿耿酬国梦,石破天惊。路转峰迎,敢坼笼藩捋世情!  泱泱古夏炎黄胄,去子飘零。本是根同,两岸儿孙盼海平!
期刊
90年前的8月1日,南昌起义的枪声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我们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军队走上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征程。“八一”这个光荣的日子,成为具有重大意义的盛大节日。  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9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军队从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再到人民解放军,名称在变,但本质不变,始终牢记使命,
期刊
河北任丘市青年企业家、全国先进摄影志愿者李铁强,三年前发起成立“亿德爱之家”爱心组织后,带领其中22名摄影志愿服务队员,开展“送爱心、拍幸福”活动,多次走进该市道德模范、老党员、革命母亲、百岁老人家中和敬老院,为模范人物和老人们义务拍照,送上精心制作的摄影作品以及月饼、蛋糕、粮油米面和现金。他个人出资10余万元,开辟了“摄影名师大讲堂”,还投资100万余元建起摄影文化书博馆、高标准摄影棚、摄影培训
期刊
习近平同志指出:“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举办纪念人军队建军90周年理论研讨会,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这对于弘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增强国防意识,密切军政军民关系,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军90年是人民军队为实现
期刊
2015年是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75周年。成立江南指挥部是新四军挺进华中敌后抗日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对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向东作战”,开辟与坚持苏南地区敌后抗日游击战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1939年5月,新四军第2支队司令员张鼎丞被选为出席中共七大代表,将赴延安参加中共七大的筹备工作。此时,新四军一、二支队东进江南,开辟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根据地,地方抗日武装纷纷编入新四军,新四军军部根据江南敌
期刊
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6周年,又逢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双喜临门。在这大喜日子里,作为入党50多年的老党员,回顾自己在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家当服务员的一段经历,很有意义。  那是1959年11月,我刚参加工作不久,突然有一天领导找我谈话,要我到徐老家当服务员。我当时很高兴,第二天就去西单堂子胡同一座普通四合院上班。这就是徐老的家。院内上房是三层小楼,厢房是平房,院子清洁整齐,十分幽静。我在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