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处北岳恒山脚下的塞外古城浑源自古以来就有着传统手工的优良传统,其手工制造业曾兴盛于一时。“抽水烟到兰州,喝烧酒下浑州”,说的是浑源手工业名扬天下的制酒业,直到现在,还有很多民间手艺人在用心血和汗水坚守着他们祖辈留下来的传统。今天,我要和大家聊一聊的是浑源柳编。
听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常说,在浑源,从事柳编的主要以小辛庄和水磨疃村为主,但在水磨疃从事柳编的人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在蔡村也有过从事柳编的,旧社会蔡村的“韩家柳房”在县城周边很是有名,但随着其后代陆续地外出谋生,这门手艺的传承和发展也就日渐式微,直至不复存在了。
柳编,顾名思义,就是用柳条编织生产生活的用具。
我的老家在浑源县小辛庄村,这里土地不多,也不肥沃。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村庄既没靠山,也没临水,村民世代只以种植为生,农业是村民们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也许是上天的眷顾,也许是先人的德业,村庄东面不知从什么时代起就生长着一大垄一大垄的杞柳(我们那儿的人管它叫雾柳)。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先民们就学会了一道编织柳条的手艺,用它来编织笸箩、簸箕,并且一直传承下來,村里基本上是家家户户的男人们都会。而这,在给村民们增加劳累的同时也带来了较为可观的收入,对于这些靠天吃饭,凭地收粮的乡亲们来说,也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每每冬春农闲时节,村民们便会用这些柳条编些笸箩、簸箕之类卖了添补家用,要是有人要定做加工的话,还更能卖个好价钱,一家人的油盐酱醋、孩子们的书本学费啥的,就都不用发愁啦。当然,柳编这营生可是每一道工序都不可或缺啊,实在挺累人的。
先说材料的加工。柳编的材料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主料,就是柳条。另两种是辅料,分别是“圈”(实际是柳木片)和麻。这主料柳条,就是前边提到的杞柳,是一种多年生灌木,喜肥水,抗雨涝,在沙性壤土和沟渠垄畔生长最好,其对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河岸、沟坡、路坡等具有很好的作用,是固堤护岸的好树种。由于我们村大多为风沙地,所以,也用这些杞柳来防风固沙。每年春三月开始发芽生长,远远望去,恰有一种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感受。渐渐在春风的吹拂下长得煞有介事,在雨水的滋润下逐渐茂盛,一丛丛,一垄垄,像极了列队整齐的士兵。秋天来临,收割之后,树叶开始变黄,被风一吹,到处飞舞。再然后,就是这些柳条上场的时候了。粮食早已归仓,秸杆已然上垛,村民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互帮互助地开始收割起了柳条,这叫“割条子”,一垄一垄割倒,一捆一捆整好,一车一车地往家里运。
等到全部收割回家后,就开始按柳条的长短粗细分类整理。具体的做法是,先在院子里挖一个深约60厘米、直径约80厘米的坑,然后一捆一捆地把柳条放在坑里,从柳梢处抓,基本上要分出个三六九等,最长的等截成两段编簸箕,中等的就编笸箩,最短的可以用来编小型的簸箕和笸箩。粗的则有三种功用法,一是用来编订做的质量好的簸箕和笸箩,二是用来做绞簸箕和笸箩时的圆条,三是用线挖子从中间破成三条,刮成皮条状,用来做绞线,然后按各个等级分开捆住,码好,这叫“刷条子”。
按照柳货的用途可以分为白货和黑货两种。白货,主要是指用剥了皮的柳条(称作白条子)编制而成的物品,比如笸箩、簸箕、扣盒等。黑货,则主要是指用玻璃片或瓷片粗略刮去外皮的柳条(为了容易吸水变软,称作黑条子)编制而成的物品,大致有从井里打水的桶(浅水井用的叫斗子,辘轳井用的叫洒子),有农业生产时用的粪笸箩(一种是较大一点的置于手推车上用来盛粪土用的,另一种是较小一点可以挂在胸前可以抓粪用的),还有用来给豢养的牲畜喂料用的料笸箩等。
接着是“蒸条子”,这是一道十分讲究的工序。先要在院子里准备一个大的灶台(一般是几家人共用),准备一口大出英锅(大号的锅,以前人民公社时期在大队院内蒸,直径可达2米,估计要比西游记里蒸师徒四人的那口锅还要大),锅内添够足量的水后,将前面整理好的条子,用那些刷下来的细柳条拧成柳绳分类进行打捆,在灶台前沿衬一根杠子,三五个后生把这锅口大小的一捆柳条硬是直挺挺地抬立在锅内水中,然后用厚塑料布(据老人讲,没有塑料布之前是将头年剥下的柳皮浸湿后来用)把一锅柳条从上到下裹得密不透风,再用麻绳捆得结结实实后,就直接开蒸。如果顺利,一天可以蒸两三锅,蒸好后最好继续捂一晚上才好去皮。去皮的时候,要是柳条的质地较好,一般直接剥去皮即可。若是质地一般,先得用碌碡把那根部反复碾压开裂才好去皮。一家人围坐在土炕上,一边聊天,一边剥条子,别有一番农家情趣,其乐融融。柳条剥好后仍旧按照原来的粗细长短捆好,便于下瓮浸泡后加工。
再说两种辅料。我们说的“圈”,其实就是用柳树干做的,它是做柳编制品时用来圈口用的,所以就把它称作“圈”了。而那些宽一点的用在簸箕口处的又把它称作“舌头”,这形象化的表白让我们对人民群众的艺术创造力赞叹不已,语言来源于生产生活说的大抵如此吧。这种料一般都是由专门制作供别人买去使用的。大多是选取那些锅口粗细靠近树根的树干作为原料,先截成大小合适的长度并把斜逸的树突剔除,用锯子锯成长方形木块备用。预先就地垒一处灶台,留够一圈放柳木块儿的地方,再用土剂(用粘土脱好的坯子)在周围圈好,用泥里外涂抹均匀,然后将柳木块儿放在灶台边上之前留好的地方,用剩下的柳木废料生火去烧,这叫“烧圈”,待烧至半干不湿,其柔韧度恰到好处时,就用专门的工具一层一层地揭开,这叫“揭圈”,宽窄长短因料制宜。成品分为三种,最宽的用作簸箕的“舌头”,稍窄一点的用作笸箩的“圈”,太窄且有窟窿的就当作盖房栈板使用了。
另一种就是麻了,其制作方法也很复杂(可以参看吾友马道衡的作品《麻》),我们这里一般直接买来,由家里的主妇们用一种叫做“拨吊”的工具把它制作成细绳状(叫打绳子),然后再绕在绳轱辘子上就可以使用了。
除此之外,还有圆条和线条,这些都是选取那些粗壮的柳条制作而成的。圆条是直接把外边的柳皮用玻璃或瓷片粗略刮去即可。而线条则仍需要把那些剥去柳皮的条子用牛角制成的“线挖子”由根部一破为三,再用“线镰”把内芯部分取掉留下外皮就行了,称作线条。 柳编制作是个苦力活儿,也是个细致活儿,手艺一般的人只能称作是“编货的”,而那些制作手艺精湛、达到炉火纯青地步的才可以称为“柳匠”。早些年,在人民公社时期,这些都是集体的财产,基本是全村的劳力一起在生产队的工房里集体制作,制成后由供销社集中销售。我小时候已经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没赶上那个时候,只是从父亲的口里断断续续听到过一些当时的场景,但那时想到这场面应该就是壮观的吧。等我记事时已经是土地包产到户、生活自给自足了,而老实本分的父亲仍旧在一年年操持着“柳编”这份算是能拿得出手的技艺。
说它是苦力活,割条子、刷条子、蒸条子、剥条子,买圈、备麻的苦楚自不必說,单那每天起五更睡半夜的辛苦劳累就整整陪伴了父亲大半辈子。每年一到农闲时节,父亲总是挤出时间去制作他的柳编。制作时,事先要准备好一个柳瓮打上多半瓮水,将先前分类整理好的材料按每天的用量浸泡在里面,每次都要浸泡整整一个晚上,中途还得将其上下颠倒翻身,第二天早晨才从里面将其捞出来晾一下水开始编制。长年累月的辛勤编制,在给我们全家经济带来微薄效益的同时,也在父亲的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全身的关节不是突出,就是炎症,落下了一身的病症。特别是髋关节和膝关节更为严重,现在走不到一里路就疼得不行。
说它是技术活儿,编制的品种不一样,所使用的工具也不尽相同。有定制好的用来固定麻绳和排列柳条的尺子,有刮“圈”或“舌头”时用的刮刀和刮床,有制作绞线时的线连,有绞簸箕或笸箩时用的绞锥和环锥,也有去茬时用的下茬刀等等,每一样,在他的手里用起来都格外顺手,就像是在表演一出杂技一样,上下翻飞,左右开弓,很快一件件崭新的簸箕和笸箩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起床开灯,在后炕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先是拉绞线,我们睡眼朦胧中,只见那线连前后抖动,一圈一圈的线花在线连上边转圈飞舞,不一会儿就积成小山状,被父亲顺手推下地。等拉好了绞线,接着拴绳、穿条子,然后用衬板压住半边的柳条,一上一下用胳膊架起从中间穿过麻绳,之后再反过来重复先前的工序,就这样,不紧不慢地开始制作起来。一般是上午编两个簸箕或笸箩,下午再编一个,顺便把第二天要用的材料再泡进瓮里,到傍晚时分就开始下茬、绞边、收工。刚吃过晚饭,又开始刮“圈”或“舌头”,准备第二天使用。这一天下来的废料就成了第二天的柴火,省却了许多炭费。每每这时,母亲就坐在炕头,开始了她的打绳子的活儿,一般是要把一个“把吊”打满才行,而我和哥哥们则是负责把前天打好的麻绳从“把吊”上转移到线轱辘上,这只能算作一个小小的配角了。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的童年也便在这全家人的柳编合奏曲中度过了。直到本世纪初,柳编这门制作手艺才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我时常觉得,这不就是一出戏吗?父亲是男主角,挑大梁的,母亲是女主角,负责协调的,而我们孩子们则是一些路人甲、路人乙的配角了,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一家人用勤劳的双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让日子一天天富裕起来,让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都说生活不易,值得珍惜。而当我把这些经历再讲给我的孩子们听的时候,我总有一种沉甸甸的感伤,是辛勤背后的付出,还是点滴收获的厚实,抑或是难忘岁月的记忆,我说不清,也根本无法说清。我只是想,我们都是普通的人,我们的生活都是普通的生活,而当你把你全部的精力和情感注入生活时,你所经历的、所拥有的一切必将是一份珍贵的财富,物质也好,精神也罢,总会让你在疲惫的时候,重新鼓起勇气,为着更美好的明天,继续前行,永不停歇。
听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常说,在浑源,从事柳编的主要以小辛庄和水磨疃村为主,但在水磨疃从事柳编的人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在蔡村也有过从事柳编的,旧社会蔡村的“韩家柳房”在县城周边很是有名,但随着其后代陆续地外出谋生,这门手艺的传承和发展也就日渐式微,直至不复存在了。
柳编,顾名思义,就是用柳条编织生产生活的用具。
我的老家在浑源县小辛庄村,这里土地不多,也不肥沃。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村庄既没靠山,也没临水,村民世代只以种植为生,农业是村民们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也许是上天的眷顾,也许是先人的德业,村庄东面不知从什么时代起就生长着一大垄一大垄的杞柳(我们那儿的人管它叫雾柳)。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先民们就学会了一道编织柳条的手艺,用它来编织笸箩、簸箕,并且一直传承下來,村里基本上是家家户户的男人们都会。而这,在给村民们增加劳累的同时也带来了较为可观的收入,对于这些靠天吃饭,凭地收粮的乡亲们来说,也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每每冬春农闲时节,村民们便会用这些柳条编些笸箩、簸箕之类卖了添补家用,要是有人要定做加工的话,还更能卖个好价钱,一家人的油盐酱醋、孩子们的书本学费啥的,就都不用发愁啦。当然,柳编这营生可是每一道工序都不可或缺啊,实在挺累人的。
先说材料的加工。柳编的材料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主料,就是柳条。另两种是辅料,分别是“圈”(实际是柳木片)和麻。这主料柳条,就是前边提到的杞柳,是一种多年生灌木,喜肥水,抗雨涝,在沙性壤土和沟渠垄畔生长最好,其对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河岸、沟坡、路坡等具有很好的作用,是固堤护岸的好树种。由于我们村大多为风沙地,所以,也用这些杞柳来防风固沙。每年春三月开始发芽生长,远远望去,恰有一种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感受。渐渐在春风的吹拂下长得煞有介事,在雨水的滋润下逐渐茂盛,一丛丛,一垄垄,像极了列队整齐的士兵。秋天来临,收割之后,树叶开始变黄,被风一吹,到处飞舞。再然后,就是这些柳条上场的时候了。粮食早已归仓,秸杆已然上垛,村民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互帮互助地开始收割起了柳条,这叫“割条子”,一垄一垄割倒,一捆一捆整好,一车一车地往家里运。
等到全部收割回家后,就开始按柳条的长短粗细分类整理。具体的做法是,先在院子里挖一个深约60厘米、直径约80厘米的坑,然后一捆一捆地把柳条放在坑里,从柳梢处抓,基本上要分出个三六九等,最长的等截成两段编簸箕,中等的就编笸箩,最短的可以用来编小型的簸箕和笸箩。粗的则有三种功用法,一是用来编订做的质量好的簸箕和笸箩,二是用来做绞簸箕和笸箩时的圆条,三是用线挖子从中间破成三条,刮成皮条状,用来做绞线,然后按各个等级分开捆住,码好,这叫“刷条子”。
按照柳货的用途可以分为白货和黑货两种。白货,主要是指用剥了皮的柳条(称作白条子)编制而成的物品,比如笸箩、簸箕、扣盒等。黑货,则主要是指用玻璃片或瓷片粗略刮去外皮的柳条(为了容易吸水变软,称作黑条子)编制而成的物品,大致有从井里打水的桶(浅水井用的叫斗子,辘轳井用的叫洒子),有农业生产时用的粪笸箩(一种是较大一点的置于手推车上用来盛粪土用的,另一种是较小一点可以挂在胸前可以抓粪用的),还有用来给豢养的牲畜喂料用的料笸箩等。
接着是“蒸条子”,这是一道十分讲究的工序。先要在院子里准备一个大的灶台(一般是几家人共用),准备一口大出英锅(大号的锅,以前人民公社时期在大队院内蒸,直径可达2米,估计要比西游记里蒸师徒四人的那口锅还要大),锅内添够足量的水后,将前面整理好的条子,用那些刷下来的细柳条拧成柳绳分类进行打捆,在灶台前沿衬一根杠子,三五个后生把这锅口大小的一捆柳条硬是直挺挺地抬立在锅内水中,然后用厚塑料布(据老人讲,没有塑料布之前是将头年剥下的柳皮浸湿后来用)把一锅柳条从上到下裹得密不透风,再用麻绳捆得结结实实后,就直接开蒸。如果顺利,一天可以蒸两三锅,蒸好后最好继续捂一晚上才好去皮。去皮的时候,要是柳条的质地较好,一般直接剥去皮即可。若是质地一般,先得用碌碡把那根部反复碾压开裂才好去皮。一家人围坐在土炕上,一边聊天,一边剥条子,别有一番农家情趣,其乐融融。柳条剥好后仍旧按照原来的粗细长短捆好,便于下瓮浸泡后加工。
再说两种辅料。我们说的“圈”,其实就是用柳树干做的,它是做柳编制品时用来圈口用的,所以就把它称作“圈”了。而那些宽一点的用在簸箕口处的又把它称作“舌头”,这形象化的表白让我们对人民群众的艺术创造力赞叹不已,语言来源于生产生活说的大抵如此吧。这种料一般都是由专门制作供别人买去使用的。大多是选取那些锅口粗细靠近树根的树干作为原料,先截成大小合适的长度并把斜逸的树突剔除,用锯子锯成长方形木块备用。预先就地垒一处灶台,留够一圈放柳木块儿的地方,再用土剂(用粘土脱好的坯子)在周围圈好,用泥里外涂抹均匀,然后将柳木块儿放在灶台边上之前留好的地方,用剩下的柳木废料生火去烧,这叫“烧圈”,待烧至半干不湿,其柔韧度恰到好处时,就用专门的工具一层一层地揭开,这叫“揭圈”,宽窄长短因料制宜。成品分为三种,最宽的用作簸箕的“舌头”,稍窄一点的用作笸箩的“圈”,太窄且有窟窿的就当作盖房栈板使用了。
另一种就是麻了,其制作方法也很复杂(可以参看吾友马道衡的作品《麻》),我们这里一般直接买来,由家里的主妇们用一种叫做“拨吊”的工具把它制作成细绳状(叫打绳子),然后再绕在绳轱辘子上就可以使用了。
除此之外,还有圆条和线条,这些都是选取那些粗壮的柳条制作而成的。圆条是直接把外边的柳皮用玻璃或瓷片粗略刮去即可。而线条则仍需要把那些剥去柳皮的条子用牛角制成的“线挖子”由根部一破为三,再用“线镰”把内芯部分取掉留下外皮就行了,称作线条。 柳编制作是个苦力活儿,也是个细致活儿,手艺一般的人只能称作是“编货的”,而那些制作手艺精湛、达到炉火纯青地步的才可以称为“柳匠”。早些年,在人民公社时期,这些都是集体的财产,基本是全村的劳力一起在生产队的工房里集体制作,制成后由供销社集中销售。我小时候已经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没赶上那个时候,只是从父亲的口里断断续续听到过一些当时的场景,但那时想到这场面应该就是壮观的吧。等我记事时已经是土地包产到户、生活自给自足了,而老实本分的父亲仍旧在一年年操持着“柳编”这份算是能拿得出手的技艺。
说它是苦力活,割条子、刷条子、蒸条子、剥条子,买圈、备麻的苦楚自不必說,单那每天起五更睡半夜的辛苦劳累就整整陪伴了父亲大半辈子。每年一到农闲时节,父亲总是挤出时间去制作他的柳编。制作时,事先要准备好一个柳瓮打上多半瓮水,将先前分类整理好的材料按每天的用量浸泡在里面,每次都要浸泡整整一个晚上,中途还得将其上下颠倒翻身,第二天早晨才从里面将其捞出来晾一下水开始编制。长年累月的辛勤编制,在给我们全家经济带来微薄效益的同时,也在父亲的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全身的关节不是突出,就是炎症,落下了一身的病症。特别是髋关节和膝关节更为严重,现在走不到一里路就疼得不行。
说它是技术活儿,编制的品种不一样,所使用的工具也不尽相同。有定制好的用来固定麻绳和排列柳条的尺子,有刮“圈”或“舌头”时用的刮刀和刮床,有制作绞线时的线连,有绞簸箕或笸箩时用的绞锥和环锥,也有去茬时用的下茬刀等等,每一样,在他的手里用起来都格外顺手,就像是在表演一出杂技一样,上下翻飞,左右开弓,很快一件件崭新的簸箕和笸箩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起床开灯,在后炕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先是拉绞线,我们睡眼朦胧中,只见那线连前后抖动,一圈一圈的线花在线连上边转圈飞舞,不一会儿就积成小山状,被父亲顺手推下地。等拉好了绞线,接着拴绳、穿条子,然后用衬板压住半边的柳条,一上一下用胳膊架起从中间穿过麻绳,之后再反过来重复先前的工序,就这样,不紧不慢地开始制作起来。一般是上午编两个簸箕或笸箩,下午再编一个,顺便把第二天要用的材料再泡进瓮里,到傍晚时分就开始下茬、绞边、收工。刚吃过晚饭,又开始刮“圈”或“舌头”,准备第二天使用。这一天下来的废料就成了第二天的柴火,省却了许多炭费。每每这时,母亲就坐在炕头,开始了她的打绳子的活儿,一般是要把一个“把吊”打满才行,而我和哥哥们则是负责把前天打好的麻绳从“把吊”上转移到线轱辘上,这只能算作一个小小的配角了。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的童年也便在这全家人的柳编合奏曲中度过了。直到本世纪初,柳编这门制作手艺才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我时常觉得,这不就是一出戏吗?父亲是男主角,挑大梁的,母亲是女主角,负责协调的,而我们孩子们则是一些路人甲、路人乙的配角了,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一家人用勤劳的双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让日子一天天富裕起来,让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都说生活不易,值得珍惜。而当我把这些经历再讲给我的孩子们听的时候,我总有一种沉甸甸的感伤,是辛勤背后的付出,还是点滴收获的厚实,抑或是难忘岁月的记忆,我说不清,也根本无法说清。我只是想,我们都是普通的人,我们的生活都是普通的生活,而当你把你全部的精力和情感注入生活时,你所经历的、所拥有的一切必将是一份珍贵的财富,物质也好,精神也罢,总会让你在疲惫的时候,重新鼓起勇气,为着更美好的明天,继续前行,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