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而且也需要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针对这一教学课程而言,学生必须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培养创新能力、逻辑能力等。本文结合一些课堂实例探析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希望能为实现国家发展提供大量的创造型人才。
关键词:中学生;科学教学;创新思维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过于关注对学生展开共性教育,而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而现代精准教育理念中却提到,要重视每一个学生个体的个性培养,以促进其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尤其是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将学生的个性重视起来,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从而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奠定基础。
一、激发思考,改变思维惰性
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改变以往的惰性思维。为了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我国提出了与应试教育相对的素质教育,但是这并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应试教育残留的影响。教师习惯以讲授的方式传授知识,而学生也习惯于以听的方式获取知识,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不再愿意主动思考,而是乐于被动灌输。因此在素质教育观下,教师应当改变这一境况。在课堂开始阶段,以提供素材的形式,为教学内容做好铺垫,让学生在所提供的素材中自主思考、提出疑问,克服以往的惰性思维,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在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时,应当注意,以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首选,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思考动力。
二、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路径
(一)发现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唯有通过发现问题,方可形成创新意识。不过,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学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不会问、不敢问、不愿问。对此,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改变这一现象。一般来说,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存在这几个问题。首先,教师需要营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立身在提问的强烈氛围中,使学生真正地认识到提问的价值,增强学生的提问意识,提高其自信心;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问题深入化分析,创建逻辑思维,不断提高问题的广度和深度,由此能够获得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最后要指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的技巧,例如阅读发现问题法、实验应用发现问题法等。使学生的问题意识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二)在自我否定中获得创新的动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创新思维包含的内容有哪些。通常来说,其包括两大内容,即多维性和求异性。不过对于学生而言,其思维相对狭隘,考虑问题相对简单,往往存在思维受限等问题。对此,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务必要加强学生思维多维性、求异性的培养。例如在“大气压强”教学中,教师将蓝色墨汁倒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中,鼓励学生思考及动手实验,思考如何确保墨汁不会外流。通过一系列操作,学生能够发现,用一只手堵住玻璃管的一端,不管将其横放或竖放,墨汁都不会外流。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一解决方法的原理,然后在玻璃杯中倒满水,并用一个纸板盖住瓶口,将玻璃杯倒置,却发现纸板并未掉下来,玻璃杯中的水也没有外流。然后再向学生提问:“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顿时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且利用集体讨论、结合理论等进行解答,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利用课堂发散学生创新的思维
学生若要实现全面发展,那么家长及教师的鼓励和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经常肯定学生、鼓励学生,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电磁感应”教学中,一些学生对“闭合电路中的一些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导体形成电流”这一原理产生了质疑,认为“闭合”在这句话中的表述是存在错误的。教师听到学生的提问,并未直接给予否定,而是耐心听学生的讲述,学生指出“电源属于组建电路的一个核心配件,有了电源,那么闭合电路中方可形成电路。若没有电源,那么即便是闭合开关则不能称作为闭合电路,对此,在无切割磁感线之前是不应该称作闭合电路的”。对于学生的理解,教师首先引导全班学生进行集中讨论,让一些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不正确的看法给予引导,对正确的认识给予鼓励,最后再进行统一的点评。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理论。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而且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維能力。
三、改变课堂形式,鼓励创新思维
以往的课堂教学形式,多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也只以传授知识作为职责和目的。但素质教育改革要求,教师要实现角色的转换,由知识的传授者的身份,转变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引导者与促进者。这一改革要求下,教师也应当适时适当地改变一下课堂形式,将原来刻板封闭的课堂,变换成活泼开放的课堂。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针对教师提供的素材或是开展的实验活动进行自主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彼此交流想法,这是一个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过程,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又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小组讨论结束后,学生自主发言,可以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理解与想法,教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想法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建议,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渗透式地教会学生逆向思维,也可以称作求异思维,告诉学生不要怕与别人不同,真理有时候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结论:初中阶段是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阶段,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时期。初中科学教学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对初中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经历一个历程,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墨守成规。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各种策略进行灵活运用,因材施教,结合实际情况而定,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为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思维,探索研发出更加全面系统的策略方法。
参考文献:
[1]陆凯.如何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模式[J].中学教研,2018,12:29-30.
[2]陈亚军.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分析[J].华夏教师,2018,12:33-34.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塘湖初级中学 071000
关键词:中学生;科学教学;创新思维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过于关注对学生展开共性教育,而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而现代精准教育理念中却提到,要重视每一个学生个体的个性培养,以促进其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尤其是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将学生的个性重视起来,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从而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奠定基础。
一、激发思考,改变思维惰性
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改变以往的惰性思维。为了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我国提出了与应试教育相对的素质教育,但是这并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应试教育残留的影响。教师习惯以讲授的方式传授知识,而学生也习惯于以听的方式获取知识,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不再愿意主动思考,而是乐于被动灌输。因此在素质教育观下,教师应当改变这一境况。在课堂开始阶段,以提供素材的形式,为教学内容做好铺垫,让学生在所提供的素材中自主思考、提出疑问,克服以往的惰性思维,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在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时,应当注意,以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首选,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思考动力。
二、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路径
(一)发现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唯有通过发现问题,方可形成创新意识。不过,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学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不会问、不敢问、不愿问。对此,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改变这一现象。一般来说,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存在这几个问题。首先,教师需要营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立身在提问的强烈氛围中,使学生真正地认识到提问的价值,增强学生的提问意识,提高其自信心;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问题深入化分析,创建逻辑思维,不断提高问题的广度和深度,由此能够获得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最后要指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的技巧,例如阅读发现问题法、实验应用发现问题法等。使学生的问题意识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二)在自我否定中获得创新的动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创新思维包含的内容有哪些。通常来说,其包括两大内容,即多维性和求异性。不过对于学生而言,其思维相对狭隘,考虑问题相对简单,往往存在思维受限等问题。对此,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务必要加强学生思维多维性、求异性的培养。例如在“大气压强”教学中,教师将蓝色墨汁倒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中,鼓励学生思考及动手实验,思考如何确保墨汁不会外流。通过一系列操作,学生能够发现,用一只手堵住玻璃管的一端,不管将其横放或竖放,墨汁都不会外流。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一解决方法的原理,然后在玻璃杯中倒满水,并用一个纸板盖住瓶口,将玻璃杯倒置,却发现纸板并未掉下来,玻璃杯中的水也没有外流。然后再向学生提问:“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顿时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且利用集体讨论、结合理论等进行解答,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利用课堂发散学生创新的思维
学生若要实现全面发展,那么家长及教师的鼓励和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经常肯定学生、鼓励学生,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电磁感应”教学中,一些学生对“闭合电路中的一些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导体形成电流”这一原理产生了质疑,认为“闭合”在这句话中的表述是存在错误的。教师听到学生的提问,并未直接给予否定,而是耐心听学生的讲述,学生指出“电源属于组建电路的一个核心配件,有了电源,那么闭合电路中方可形成电路。若没有电源,那么即便是闭合开关则不能称作为闭合电路,对此,在无切割磁感线之前是不应该称作闭合电路的”。对于学生的理解,教师首先引导全班学生进行集中讨论,让一些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不正确的看法给予引导,对正确的认识给予鼓励,最后再进行统一的点评。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理论。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而且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維能力。
三、改变课堂形式,鼓励创新思维
以往的课堂教学形式,多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也只以传授知识作为职责和目的。但素质教育改革要求,教师要实现角色的转换,由知识的传授者的身份,转变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引导者与促进者。这一改革要求下,教师也应当适时适当地改变一下课堂形式,将原来刻板封闭的课堂,变换成活泼开放的课堂。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针对教师提供的素材或是开展的实验活动进行自主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彼此交流想法,这是一个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过程,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又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小组讨论结束后,学生自主发言,可以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理解与想法,教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想法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建议,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渗透式地教会学生逆向思维,也可以称作求异思维,告诉学生不要怕与别人不同,真理有时候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结论:初中阶段是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阶段,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时期。初中科学教学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对初中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经历一个历程,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墨守成规。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各种策略进行灵活运用,因材施教,结合实际情况而定,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为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思维,探索研发出更加全面系统的策略方法。
参考文献:
[1]陆凯.如何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模式[J].中学教研,2018,12:29-30.
[2]陈亚军.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分析[J].华夏教师,2018,12:33-34.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塘湖初级中学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