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注意事项

来源 :药物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903756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除幽门螺杆菌(HP)是医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组织淋巴瘤及胃癌的重要措施,可到达促进疾病愈复,减少复发之目的。目前根除HP治疗已深得人心,广泛应用。但在应用过程中仍有以下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需要引起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注意。
  一、青霉素过敏者不选阿莫西林
  眼下的根除HP的标准三联方案是由2种抗生素和一种抑酸剂组成。其中,阿莫西林为最常用的一线抗生素,其本质系青霉素类广谱β-内酰胺类,因此,凡是有青霉素过敏史的人必须禁止使用阿莫西林。那么,这些人需要行根除HP治疗该如何选用抗生素,专家给出的答案是:①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②克拉霉素+呋喃唑酮;③四环素+甲硝唑或呋喃唑酮;④克拉霉素+甲硝唑。
  二、治疗前停药时间要足够
  为了确保根除HP之目的,在行根除HP治疗前应停服原本应用的抗生素和抑酸剂,以便行根除HP治疗时所用的抗生素、抑酸剂不受干扰,更加充分地发挥治疗作用。此外,还有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停用抗生素和抑酸剂的时间应足够,原则上抗生素在根除治疗开始前的4周内停用,抑酸剂的停用时间不少于2周。如果原先用着铋剂,停用的时间也不要少于4周。
  三、精挑细选抑酸剂
  抑酸剂是指能够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临床应用的抑酸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H2受体拮抗剂,常用药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另一类是质子泵抑制剂,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在根除HP治疗方案中,质子泵抑制剂被列为一线药物,这是因为质子泵抑制剂不但能强效抑制胃酸分泌,而且可与抗生素协同清除HP,提高根除治疗的效果。通常选用奥美拉唑,每次20mg于清晨1次顿服。近年来专家建议以抑酸作用更加稳定,疗效更好的雷贝拉唑或埃索美拉唑为首选,各10mg或20mg于清晨1次顿服。
  四、根除治疗失败应行补救治疗
  任何一种方案都无法达到100%根除率,总有一些患者初次根除治疗后失败。失败的原因主要与抗生素或抗微生物类药耐药有关。据统计,用于根除HP的6种抗生素中,以甲硝唑的耐药率为最高,可达60%~70%:次为左氧氟沙星,达30%~38%:再次是克拉霉素,达20%~30%:阿莫西林、四环素和呋喃唑酮的耐药率较低,仅为1%~5%。所以,初次治疗失败时不要泄气,应通过调整治疗方案进行补救治疗。补救治疗的间隔时间应为2~3个月。专家推荐的补救治疗方案是加入铋剂的四联疗法,即铋剂+质子泵抑制剂+2种抗生素或抗微生物类药(如四环素与呋喃唑酮、阿莫西林与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与呋喃唑酮等),疗程应达到10-14天。
其他文献
基金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一般研究计划:辛伐他汀对老年人败血症的作用及对TLR的影响研究(2012KYB084)  摘要:  目的:通过对212例老年败血症的临床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l2年4月我院收治的212例老年败血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2例老年败血症中,社区感染135例,院内感染77例,感染部位最多见于肺部感染,共150例,占70.6%,其次为胆道及胃肠
新浪健康讯,近日出版的《中风》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吃橙子及其它柑橘类水果有助于降低女性中风危险。英国东英吉利大学诺里奇医学院研究人员表示,多项研究表明,多吃水果蔬菜有助于降低中风危险。但是其具体机理尚不清楚。新研究发现,柑橘属中的总黄酮(flavanones)是防止中风的关键物质。  这项研究分析了为期14年的“美国护士健康研究”的相关结果,该研究涉及近7万名妇女参试者,参试者每4年报告一次自
研究了不同时效时间对Mg-3Sn-1Cu合金显微组织、热导率及其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时效处理后Mg-3Sn-1Cu合金晶粒以等轴晶形式存在,在晶界和晶粒内部弥散析出Mg2Sn相和Mg2Cu相
摘要:直肠癌一直困扰者许多患者,在我国这些病人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在对直肠癌的治疗调查中得知,在结直肠癌整体病体中,该病占有很多的分量,已经超过总数的7层以上。可见,对该病的治疗任务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术前放疗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内以及国外对该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通过研究表明对低位直肠癌术前放疗对保肛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技术不仅能提高保肝率,更能减低术后局部复发率。接下来我就结束这种技术
摘要: 医疗保险是当今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推行,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机构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在医疗保险体系中医、患、保三方中,医院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联结保方和需方的桥梁,要加强医保管理,只有“医、患、保”三方达成协商共管、良性互动的“双赢”监督管理运行机制,才能使医疗保险真正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促进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