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课堂评价是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要重视课堂评价,这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新课程改革中关注学生,以生为本的要求,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本文提出了优化小学音乐课堂评价的三点策略:注重对学生个体的个性评价;通过激励和奖励进行评价;开展学生间的互评,以下将对此具体论述。
关键词:生本;小学音乐;课堂评价
每个人的能力有别,天赋各异,因此人的发展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每个学生在沿着相似的进程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的发展速度和达到的水平是不同的,如果在教学评价中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那就忽视了学生的独特个性,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不利。在课堂评价中,如果教师能多一把衡量的“尺子”,那就会多一批好学生。因此,教师应该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不断优化小学音乐课堂评价艺术。
一、优化小学音乐课堂评价的重要性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音乐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可见,评价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手段,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可以在音乐活动中消除学生不敢唱、唱不好的不良情绪,激励学生大胆参与,勇敢尝试,从而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教师在音乐课堂评价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表现、兴趣和情绪体验,并在认识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基础上,给与恰当的评价和鼓励,这将有利于维持或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并塑造学生自信的心态来展现你自我。
二、传统的音乐课堂评价存在的问题
教师评价的过程就是课堂中师幼间互动的过程,它传达了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影响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教师的情感发展,然而在实际的课堂评价过程中,教师的评价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问题。
1.重结果重技巧。在音乐课堂评价中,教师更关注学生的五音标准、咬字清晰、声音悦耳等歌唱的基本功。这种“专业”审美要求对于小学生而言不免严格了,这就使学生在课堂中忽视了其他的音乐学习的乐趣,如体会歌词的寓意,旋律的优美和情感的传达。音乐课堂上,他们不得不跟随教师或录音学唱、模仿他们的唱法都是千篇一律,毫无个性。
2.赞美语言空泛。在音乐活动中,我们教师经常会听到教师这样赞美学生的作品:“很好”、“很不错”、“真棒”、“你真厉害”等等,这样的赞美不否认也有一定的激励、导向功能,但如此贫乏、空洞、缺乏针对性的评价让挺多的孩子难免觉得应付,从而无法调动他们的音乐兴趣,更别提在评价中激励学生,促使其音乐水平和素养的提升。
3.教师主观性强。音乐活动中的评价机制应该多元化,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教师一人评价,学生缺少发言权的现象。对音乐作品的鉴赏,受人的年龄、阅历、艺术修养等因素影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统一的审美标准。教师的评价往往受教条、固有经验影响,以个人的审美来褒贬学生的表现,这样的评价太过于理性而缺乏发现孩子眼中的美的能力。
三、小学音乐课堂评价的有效策略
在小学音乐课堂评价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课堂主体的地位,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学生个性,熟悉学生兴趣,认识学生对音乐课堂的期望,从而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受到激励,获得自信,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让小学音乐课堂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更好的而开展。
1.注重对学生个体的个性评价。不同学生有其独特的个性和特长,这是不同的先天和后天因素决定的,因此在音乐课堂上的表现也是千差万别的,有的活跃、有的腼腆,有的歌声甜美,有的五音不全。教师在组织课堂评价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评价,尽量做到扬长避短,挖掘学生的优点进行适时的鼓励,让学生在教师的肯定评价中得到满足和鼓舞,继而获得音乐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在音乐课堂上,很多不擅长歌唱的学生,在其他同学唱歌的时候,他们总是坐在位置上“金口不开”,或者同桌间趁机聊天捣乱的,这不仅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也对音乐课堂的氛围和管理带来不利影响。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的批评指正对他们的教育效果是短暂的,也是收效甚微的,甚至会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因要对这些学生采取个性评价。这以后,在音乐课上虽然仍不爱唱歌,但也认真多了,默默记住音乐的节奏,在同学们歌唱的时候帮着打节拍,并带动了其他不爱唱歌爱捣乱的同学一起参与进来。
2.通过激励和奖励进行评价。小学生非常在意教师和同学的看法,也希望在同学面前获得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因此教师要运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善用正面评价。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对于学生的小转变、小进步都要及时给与恰当表扬,必要时给与一定的小奖品奖励学生,这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更是学生改善课堂表现,提高对音乐课堂兴趣,拉进师生距离的有效评价手段。
在音乐课上,我经常给与学生单独表现的机会,学完一首歌后我总让学生举手展示自己,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举手的总是那几个学生,很多胆小害羞的学生即使学得认真唱得好听也不敢站在同学们面前表现自己。于是,我想到了用小奖品来奖励课堂表现好的学生。
3.开展学生间的互评。传统的课堂评价都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带有成人的眼光,习惯从声色、节奏感、神态等专业性的角度进行评价,但小学生正处于音乐启蒙阶段,这些评价要求对他们似乎太高了。因此不如在音乐课堂上开展学生间的互评,学生间的眼光更加接近,在评价中学习他人优点,找到改进之处进行主动反思、调节,同时在互评中找到自己的优点,提升音乐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
评价是一种教育的手段,教师要重视在音乐课堂上的评价效果,使之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和音乐兴趣的提高。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评价时,教师要做到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兴趣和心理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个性评价;灵活采用语言和物质进行激励评价;借用学生的眼光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展同伴互评。课堂评价需要教师的教育机智,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以期触动学生心灵,发挥评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彩云,新課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音乐课程评价,《小学时代:教师版》,2010.
[2]王树国,小学音乐课程评价模式研究,《考试周刊》,2014.
关键词:生本;小学音乐;课堂评价
每个人的能力有别,天赋各异,因此人的发展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每个学生在沿着相似的进程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的发展速度和达到的水平是不同的,如果在教学评价中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那就忽视了学生的独特个性,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不利。在课堂评价中,如果教师能多一把衡量的“尺子”,那就会多一批好学生。因此,教师应该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不断优化小学音乐课堂评价艺术。
一、优化小学音乐课堂评价的重要性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音乐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可见,评价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手段,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可以在音乐活动中消除学生不敢唱、唱不好的不良情绪,激励学生大胆参与,勇敢尝试,从而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教师在音乐课堂评价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表现、兴趣和情绪体验,并在认识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基础上,给与恰当的评价和鼓励,这将有利于维持或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并塑造学生自信的心态来展现你自我。
二、传统的音乐课堂评价存在的问题
教师评价的过程就是课堂中师幼间互动的过程,它传达了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影响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教师的情感发展,然而在实际的课堂评价过程中,教师的评价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问题。
1.重结果重技巧。在音乐课堂评价中,教师更关注学生的五音标准、咬字清晰、声音悦耳等歌唱的基本功。这种“专业”审美要求对于小学生而言不免严格了,这就使学生在课堂中忽视了其他的音乐学习的乐趣,如体会歌词的寓意,旋律的优美和情感的传达。音乐课堂上,他们不得不跟随教师或录音学唱、模仿他们的唱法都是千篇一律,毫无个性。
2.赞美语言空泛。在音乐活动中,我们教师经常会听到教师这样赞美学生的作品:“很好”、“很不错”、“真棒”、“你真厉害”等等,这样的赞美不否认也有一定的激励、导向功能,但如此贫乏、空洞、缺乏针对性的评价让挺多的孩子难免觉得应付,从而无法调动他们的音乐兴趣,更别提在评价中激励学生,促使其音乐水平和素养的提升。
3.教师主观性强。音乐活动中的评价机制应该多元化,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教师一人评价,学生缺少发言权的现象。对音乐作品的鉴赏,受人的年龄、阅历、艺术修养等因素影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统一的审美标准。教师的评价往往受教条、固有经验影响,以个人的审美来褒贬学生的表现,这样的评价太过于理性而缺乏发现孩子眼中的美的能力。
三、小学音乐课堂评价的有效策略
在小学音乐课堂评价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课堂主体的地位,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学生个性,熟悉学生兴趣,认识学生对音乐课堂的期望,从而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受到激励,获得自信,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让小学音乐课堂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更好的而开展。
1.注重对学生个体的个性评价。不同学生有其独特的个性和特长,这是不同的先天和后天因素决定的,因此在音乐课堂上的表现也是千差万别的,有的活跃、有的腼腆,有的歌声甜美,有的五音不全。教师在组织课堂评价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评价,尽量做到扬长避短,挖掘学生的优点进行适时的鼓励,让学生在教师的肯定评价中得到满足和鼓舞,继而获得音乐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在音乐课堂上,很多不擅长歌唱的学生,在其他同学唱歌的时候,他们总是坐在位置上“金口不开”,或者同桌间趁机聊天捣乱的,这不仅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也对音乐课堂的氛围和管理带来不利影响。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的批评指正对他们的教育效果是短暂的,也是收效甚微的,甚至会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因要对这些学生采取个性评价。这以后,在音乐课上虽然仍不爱唱歌,但也认真多了,默默记住音乐的节奏,在同学们歌唱的时候帮着打节拍,并带动了其他不爱唱歌爱捣乱的同学一起参与进来。
2.通过激励和奖励进行评价。小学生非常在意教师和同学的看法,也希望在同学面前获得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因此教师要运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善用正面评价。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对于学生的小转变、小进步都要及时给与恰当表扬,必要时给与一定的小奖品奖励学生,这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更是学生改善课堂表现,提高对音乐课堂兴趣,拉进师生距离的有效评价手段。
在音乐课上,我经常给与学生单独表现的机会,学完一首歌后我总让学生举手展示自己,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举手的总是那几个学生,很多胆小害羞的学生即使学得认真唱得好听也不敢站在同学们面前表现自己。于是,我想到了用小奖品来奖励课堂表现好的学生。
3.开展学生间的互评。传统的课堂评价都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带有成人的眼光,习惯从声色、节奏感、神态等专业性的角度进行评价,但小学生正处于音乐启蒙阶段,这些评价要求对他们似乎太高了。因此不如在音乐课堂上开展学生间的互评,学生间的眼光更加接近,在评价中学习他人优点,找到改进之处进行主动反思、调节,同时在互评中找到自己的优点,提升音乐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
评价是一种教育的手段,教师要重视在音乐课堂上的评价效果,使之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和音乐兴趣的提高。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评价时,教师要做到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兴趣和心理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个性评价;灵活采用语言和物质进行激励评价;借用学生的眼光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展同伴互评。课堂评价需要教师的教育机智,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以期触动学生心灵,发挥评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彩云,新課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音乐课程评价,《小学时代:教师版》,2010.
[2]王树国,小学音乐课程评价模式研究,《考试周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