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不仅仅是给人以知、解人以惑,更重要的是师人以德、授人以道。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潜移默化;德育渗透
一、前言
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基础交流领域的深刻改革,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忽视或不注意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不可取的。最近在电视新闻上看到这样一则让人痛心的报道:一个十二岁的学生,为了向奶奶要钱,居然把自己的亲生奶奶用砖头活生生地砸死了,然后在奶奶的口袋里取走了一百二十元钱,从而成为了我国最年轻的一个杀人犯。据调查,青少年犯罪是因为有近50%的人在其童年时代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这一群体又都处在犯罪的危险边缘。而如今的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社会上各种不良现象也必然对学生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同外在的不良影响仿佛在赛跑,谁跑得快,谁就在学生头脑中占有主要位置。因此,德育更应该注意从身边的事、从日常生活出发,运用崭新的教育手段,辅以鲜活的事例,形象生动地进行教育,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可见,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使之渗透于教学的过程中,起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人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作为教师,不仅仅是给人以知、解人以惑,更重要的是师人以德、授人以道。在傳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
二、以教材为主线,贯穿德育教育
1.从课文题目入手,结合时代背景中渗透德育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因此,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例如在教《窃读记》,我抓住课题“窃”字,问:为什么说小作者是在“窃”呢?同学们经过同学们阅读课文,认识到当时林海音家庭贫困,但她又是那么的热爱学习,喜欢读书,所以,她就只能偷偷地在书店里看书;而作者从小就酷爱读书,只有爱读书的人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就像作者的国文老师所说的,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读书成了作者的精神食粮。揭示题眼“窃”的内涵,使学生感到自己能坐在教室里安安静静地读书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而且读书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
2.让人物感染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生正处在成长时期,好模仿、崇拜偶像是他们的特点,可以把课本中许多正直、勇敢、顽强、品德高尚的人树立成他们的榜样,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的少年周恩来,《桥》中那个为了救村民而宁愿牺牲自己的老汉,《金色的鱼钩》老班长为了挽救三个小病员的生命、帮助他们走出草地的良苦用心,从而既感受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崇高形象,《将相和》中那顾全大局的蔺相如和能勇于改过的廉颇,14岁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小女孩乌塔……教师可以抓住这些鲜明人物形象,加以点拨,让他们的崇高形象感染学生,使同学们明白应该热爱什么,反对什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可激起学生共鸣,为学生树立正面旗帜,使之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比如课文《乌塔》写了小女孩乌塔一个人外出旅游的事情。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讨论:小孩子一个人外出旅游到底好不好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马上就热烈地讨论起来。持反对意见的学生认为:一个人外出旅游太危险,会遇到坏人,会迷路;小孩子没有钱,外出旅游会遇到困难。于是我就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进行讨论,最后大家达成共识:只要自己做好充分的物质、知识、思想和安全等准备,自己是可以独自外出旅游的,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独立自理的生活能力。
3.在创设情境中渗透德育
教学总是在一定的学习情景中进行,这种学习情景可能是教师预设之中的,也可能是课堂随机生成的产物。课堂生成给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提供了一些精彩的契机,但不管如何精彩,都不能脱离教学目标。如在《绝招》一文的教学中,课文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感悟生活的智慧,经历语文知识“再创造”,明白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上,感悟、体验并经历语文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即探究的过程,才能在得到语言知识的同时,生成捕捉知识、探索未知的智慧。这篇课文讲的是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故事。主人公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领,没能取得好成绩,感到很羞愧。于是他暗下决心要挽回面子,要练一种“绝招”,“镇”住那些小伙伴。结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果然出奇制胜,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大家都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绝招,太绝了!’”在教学前,可以先让学生来比一比自己的本领,再让学生自读课文,指导学生在评价、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引导学生在阅读时产生情感共鸣。指导学生明白课文蕴含着的道理: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本领。巧妙地引导学生对科学知识、对刻苦求知产生一种价值认同。
4.在指导朗读中渗透德育
多年的教学使我感到,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如《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一篇童话作品,它讲述的就是鸟儿和树是好朋友,鸟天天唱歌给树听,冬天将要来临了,她要飞到南方去了,鸟儿就答应了树的请求,明年春天回来再唱歌给树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回来找它的朋友树的时候呢,树却不见了,鸟几经寻访,最后找到了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火,灯火,么它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这篇作品蕴含着深厚的人文色彩,作品折射的不仅仅有美,还有崇高的精神,那么文本的精义呢,我以为也跟刚才这几位老师有共同的地方,就是认为它深情的赞扬了高尚而深厚的友情,和鸟儿遵守诺言的品格。这是关于作品的精义。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就必须读好鸟和树之间的对话,感受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又如《桥》这篇课文,处处充满着人性的美。老汉是党支部书记,又是父亲。面对滔滔的洪水,人们惊慌失措,而老汉却稳如一座山。慌而不乱的老汉,此时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因为他是干部,心中只有群众,这是人性第一美。当他发出了“是党员的留下”的时候,他想到了他是党员,党员就应该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是人性第二美。当在人群中发现自己的儿子,一把揪住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群众,把儿子留在最后,在这一时刻,老汉的人性美达到了高潮,这是人性第三美。如何让人性美在学生心中扎根、升华呢?我没有一处空泛地讲解,而是精心设计了不同的朗读形式,针对不同的朗读内容,让学生自读自悟。第一读,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他就像一座山”这一处,让学生通过读,品悟出这座山代指老汉。他平时在人们心目中的威信像一座山,在困难面前他又是人们的一座靠山!第二读。让学生练习朗读:“你还算是党员吗?”因为儿子在老汉心中,不仅仅是儿子,他更是一名党员。所以,他让学生先用党员的语气读这句话,又用父亲的语气读这句话。这对比中,学生自然感悟出了老汉内心中的矛盾,更懂得了老汉此时此刻抛弃了亲情,牢记着党性。第三读,设计让学生练读“少废话,快走!”当群众安全过桥,仅剩下父子的时候,老汉才想到自己是一位父亲。
三、开展语文活动课,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学科作为开放式的一门课程,通过有效的课外活动进行德育渗透是语文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组织好语文课外活动既是搞好、搞活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方法。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组织开展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具有教育性、开放性、实践性的活动,如研学游、参加公益捐赠、名胜古迹调研等,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所以,开展语文活动课是非常重要的。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永正也说过:“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方面发挥着得天独厚的作用,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使之“入于学生之耳,根于学生之心,导于学生之行。”我们语文教师只要紧密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遵循德育的规律,继承创新,就能使学生在“春风细雨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许玲娟.关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思考[J].中国教育创新,2009,(15).
[2]教育需要无痕[N]于政玲.中国教育报,2006.1.21(3).
[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今日中国教研,2007(5).
关键词:语文教学;潜移默化;德育渗透
一、前言
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基础交流领域的深刻改革,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忽视或不注意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不可取的。最近在电视新闻上看到这样一则让人痛心的报道:一个十二岁的学生,为了向奶奶要钱,居然把自己的亲生奶奶用砖头活生生地砸死了,然后在奶奶的口袋里取走了一百二十元钱,从而成为了我国最年轻的一个杀人犯。据调查,青少年犯罪是因为有近50%的人在其童年时代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这一群体又都处在犯罪的危险边缘。而如今的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社会上各种不良现象也必然对学生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同外在的不良影响仿佛在赛跑,谁跑得快,谁就在学生头脑中占有主要位置。因此,德育更应该注意从身边的事、从日常生活出发,运用崭新的教育手段,辅以鲜活的事例,形象生动地进行教育,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可见,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使之渗透于教学的过程中,起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人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作为教师,不仅仅是给人以知、解人以惑,更重要的是师人以德、授人以道。在傳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
二、以教材为主线,贯穿德育教育
1.从课文题目入手,结合时代背景中渗透德育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因此,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例如在教《窃读记》,我抓住课题“窃”字,问:为什么说小作者是在“窃”呢?同学们经过同学们阅读课文,认识到当时林海音家庭贫困,但她又是那么的热爱学习,喜欢读书,所以,她就只能偷偷地在书店里看书;而作者从小就酷爱读书,只有爱读书的人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就像作者的国文老师所说的,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读书成了作者的精神食粮。揭示题眼“窃”的内涵,使学生感到自己能坐在教室里安安静静地读书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而且读书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
2.让人物感染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生正处在成长时期,好模仿、崇拜偶像是他们的特点,可以把课本中许多正直、勇敢、顽强、品德高尚的人树立成他们的榜样,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的少年周恩来,《桥》中那个为了救村民而宁愿牺牲自己的老汉,《金色的鱼钩》老班长为了挽救三个小病员的生命、帮助他们走出草地的良苦用心,从而既感受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崇高形象,《将相和》中那顾全大局的蔺相如和能勇于改过的廉颇,14岁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小女孩乌塔……教师可以抓住这些鲜明人物形象,加以点拨,让他们的崇高形象感染学生,使同学们明白应该热爱什么,反对什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可激起学生共鸣,为学生树立正面旗帜,使之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比如课文《乌塔》写了小女孩乌塔一个人外出旅游的事情。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讨论:小孩子一个人外出旅游到底好不好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马上就热烈地讨论起来。持反对意见的学生认为:一个人外出旅游太危险,会遇到坏人,会迷路;小孩子没有钱,外出旅游会遇到困难。于是我就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进行讨论,最后大家达成共识:只要自己做好充分的物质、知识、思想和安全等准备,自己是可以独自外出旅游的,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独立自理的生活能力。
3.在创设情境中渗透德育
教学总是在一定的学习情景中进行,这种学习情景可能是教师预设之中的,也可能是课堂随机生成的产物。课堂生成给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提供了一些精彩的契机,但不管如何精彩,都不能脱离教学目标。如在《绝招》一文的教学中,课文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感悟生活的智慧,经历语文知识“再创造”,明白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上,感悟、体验并经历语文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即探究的过程,才能在得到语言知识的同时,生成捕捉知识、探索未知的智慧。这篇课文讲的是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故事。主人公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领,没能取得好成绩,感到很羞愧。于是他暗下决心要挽回面子,要练一种“绝招”,“镇”住那些小伙伴。结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果然出奇制胜,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大家都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绝招,太绝了!’”在教学前,可以先让学生来比一比自己的本领,再让学生自读课文,指导学生在评价、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引导学生在阅读时产生情感共鸣。指导学生明白课文蕴含着的道理: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本领。巧妙地引导学生对科学知识、对刻苦求知产生一种价值认同。
4.在指导朗读中渗透德育
多年的教学使我感到,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如《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一篇童话作品,它讲述的就是鸟儿和树是好朋友,鸟天天唱歌给树听,冬天将要来临了,她要飞到南方去了,鸟儿就答应了树的请求,明年春天回来再唱歌给树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回来找它的朋友树的时候呢,树却不见了,鸟几经寻访,最后找到了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火,灯火,么它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这篇作品蕴含着深厚的人文色彩,作品折射的不仅仅有美,还有崇高的精神,那么文本的精义呢,我以为也跟刚才这几位老师有共同的地方,就是认为它深情的赞扬了高尚而深厚的友情,和鸟儿遵守诺言的品格。这是关于作品的精义。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就必须读好鸟和树之间的对话,感受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又如《桥》这篇课文,处处充满着人性的美。老汉是党支部书记,又是父亲。面对滔滔的洪水,人们惊慌失措,而老汉却稳如一座山。慌而不乱的老汉,此时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因为他是干部,心中只有群众,这是人性第一美。当他发出了“是党员的留下”的时候,他想到了他是党员,党员就应该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是人性第二美。当在人群中发现自己的儿子,一把揪住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群众,把儿子留在最后,在这一时刻,老汉的人性美达到了高潮,这是人性第三美。如何让人性美在学生心中扎根、升华呢?我没有一处空泛地讲解,而是精心设计了不同的朗读形式,针对不同的朗读内容,让学生自读自悟。第一读,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他就像一座山”这一处,让学生通过读,品悟出这座山代指老汉。他平时在人们心目中的威信像一座山,在困难面前他又是人们的一座靠山!第二读。让学生练习朗读:“你还算是党员吗?”因为儿子在老汉心中,不仅仅是儿子,他更是一名党员。所以,他让学生先用党员的语气读这句话,又用父亲的语气读这句话。这对比中,学生自然感悟出了老汉内心中的矛盾,更懂得了老汉此时此刻抛弃了亲情,牢记着党性。第三读,设计让学生练读“少废话,快走!”当群众安全过桥,仅剩下父子的时候,老汉才想到自己是一位父亲。
三、开展语文活动课,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学科作为开放式的一门课程,通过有效的课外活动进行德育渗透是语文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组织好语文课外活动既是搞好、搞活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方法。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组织开展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具有教育性、开放性、实践性的活动,如研学游、参加公益捐赠、名胜古迹调研等,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所以,开展语文活动课是非常重要的。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永正也说过:“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方面发挥着得天独厚的作用,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使之“入于学生之耳,根于学生之心,导于学生之行。”我们语文教师只要紧密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遵循德育的规律,继承创新,就能使学生在“春风细雨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许玲娟.关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思考[J].中国教育创新,2009,(15).
[2]教育需要无痕[N]于政玲.中国教育报,2006.1.21(3).
[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今日中国教研,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