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提出“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但随着现代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经济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的改变,现如今,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进餐习惯成为了我们工作的重点内容。笔者根据幼儿进餐过程中发生的实际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策略指导。
一、幼儿进餐情景再现
情景一:
午饭时间到了,一个小小的身影吸引了老师的注意。只见玥玥在桌子底下,老师走过去问:“宝贝,你为什么不吃饭呀?”玥玥轻声说:“我不想吃飯。”老师试着喂了两口,玥玥没多久就把一碗饭都吃光了。
情景二:
熙熙很快吃完了自己的饭菜,一只小手高高地举起,一只小手用筷子笃笃地敲着碗沿,坐在小椅子上等着老师过去盛汤喝。而老师走近一看:熙熙虽然饭菜都吃完了,可是桌子上、地上甚至身上,米粒撒得到处都是。
情景三:
小朋友要吃饭了,但一一还沉浸在之前游戏的兴奋劲儿里,他和小朋友描述着他刚才搭的游乐园。老师提醒了几次也不管用。其他小朋友都吃完饭准备出去散步了,一一这才赶紧抓起饭碗,狼吞虎咽的把饭菜吃完。
情景四:
睿睿认真地吃着自己的饭菜,没过多久,“老师!我吃完啦!“睿睿大声地喊道。老师走近一看,饭是吃完了,但菜盆子里的菜却是满满的。老师轻轻的问:“睿睿,你怎么不吃菜呀?”睿睿指了指黑木耳,小声地说:“我不喜欢吃这个黑黑的。”
二、幼儿进餐情景剖析
以上四个情景在幼儿在园进餐过程中经常出现,这些情景也从不同角度反映出了现阶段幼儿进餐时普遍出现的问题:进餐依赖性强、挑食、进餐礼仪差、进餐情绪不稳定等等。通过观察个别幼儿及与家长交流后,我们发现了以下原因:
1.家庭教养方式
现在的家庭中常常出现一个孩子四个长辈带的情况,同时结合幼儿年纪小,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弱,在家里长辈常常事事都包办代替,有些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的坏习惯。有些家庭则在进餐方面没有要求,孩子在家常常边看电视或者边玩玩具边吃饭也不以为意,甚至出现了需要家长不停督促或者追着喂饭的情想。长此以往,幼儿产生了不适应幼儿园的进餐方式的情况。
2.进餐礼仪流失
时代在发展,但现在的人们对于进餐礼仪却比较疏忽,进餐的行为方式往往比较随意,成年人尚如此,更别说幼儿了。在这种整体的大环境下,幼儿在进餐时也养成了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如:吃饭时敲打碗筷、跷腿、站立托碗、吃饭时桌面脏乱、乱洒米粒等。
3.进餐引导方式
挑食是幼儿在进餐中最常见的问题。有些家长会认为幼儿不想吃就不要吃了,听之任之,使得幼儿的挑食行为愈演愈烈。而老师在引导幼儿时常常教育方式比较单一,如:加油!今天的菜可真好吃呀!吃完给你奖励一朵小红花!刚开始可能有效果,但时间一长,有些孩子也逐渐失去了兴趣。
三、促进幼儿良好进餐习惯养成的支持策略
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及进餐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我们有目的、有计划的通过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积极的引导教育,促进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
1.家园合作,共促幼儿良好进餐习惯养成
家园一致,鼓励幼儿自己吃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给予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避免过度依赖。
进餐前,可以鼓励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餐前准备,如:拉开餐椅、准备碗筷等。在进餐时制定适当的进餐规则,引导幼儿养成在餐桌上安静吃饭、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在进餐后则可以鼓励幼儿自己收拾整理碗筷,擦净嘴巴等良好习惯。
2.以身作则,明确进餐礼仪
作为教师,首先要明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进餐的礼仪,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同时教师和家长自身也要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促进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
3.创设宽松的进餐环境
餐前要避免剧烈运动,可以和幼儿进行一些安静的活动,如:餐前谈话,介绍饭菜中所包含的营养,以激发幼儿的进餐兴趣;听儿歌,通过朗朗上口儿歌让幼儿感到进餐的有趣……
4.教育方式多样化,因材施教
在教育引导过程中,我们可以加强情感教育,如通过故事、儿歌来了解农民伯伯播种粮食的艰辛;通过在种植区自己种植蔬菜体验蔬菜生长的不易等。同时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及时肯定幼儿在进餐活动中的点滴进步。
由于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我们还应当根据其情况,因材施教。对于挑食的幼儿,可以以生动有趣的语言来引导幼儿对食物产生兴趣,如:青菜是小兔子最喜欢的食物,你不想尝一尝吗……鼓励幼儿少量试一试、尝一尝。对于饭量小的幼儿,可以在盛饭菜时减少量,再根据需要逐步添加,以此来减轻幼儿的心理压力,促进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等。
良好的进餐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达成的。在家园的紧密配合下,幼儿的进餐习惯有了明显改善。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努力,坚持以幼儿为本,善于抓住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教育契机,一定会达成更好的效果。
一、幼儿进餐情景再现
情景一:
午饭时间到了,一个小小的身影吸引了老师的注意。只见玥玥在桌子底下,老师走过去问:“宝贝,你为什么不吃饭呀?”玥玥轻声说:“我不想吃飯。”老师试着喂了两口,玥玥没多久就把一碗饭都吃光了。
情景二:
熙熙很快吃完了自己的饭菜,一只小手高高地举起,一只小手用筷子笃笃地敲着碗沿,坐在小椅子上等着老师过去盛汤喝。而老师走近一看:熙熙虽然饭菜都吃完了,可是桌子上、地上甚至身上,米粒撒得到处都是。
情景三:
小朋友要吃饭了,但一一还沉浸在之前游戏的兴奋劲儿里,他和小朋友描述着他刚才搭的游乐园。老师提醒了几次也不管用。其他小朋友都吃完饭准备出去散步了,一一这才赶紧抓起饭碗,狼吞虎咽的把饭菜吃完。
情景四:
睿睿认真地吃着自己的饭菜,没过多久,“老师!我吃完啦!“睿睿大声地喊道。老师走近一看,饭是吃完了,但菜盆子里的菜却是满满的。老师轻轻的问:“睿睿,你怎么不吃菜呀?”睿睿指了指黑木耳,小声地说:“我不喜欢吃这个黑黑的。”
二、幼儿进餐情景剖析
以上四个情景在幼儿在园进餐过程中经常出现,这些情景也从不同角度反映出了现阶段幼儿进餐时普遍出现的问题:进餐依赖性强、挑食、进餐礼仪差、进餐情绪不稳定等等。通过观察个别幼儿及与家长交流后,我们发现了以下原因:
1.家庭教养方式
现在的家庭中常常出现一个孩子四个长辈带的情况,同时结合幼儿年纪小,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弱,在家里长辈常常事事都包办代替,有些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的坏习惯。有些家庭则在进餐方面没有要求,孩子在家常常边看电视或者边玩玩具边吃饭也不以为意,甚至出现了需要家长不停督促或者追着喂饭的情想。长此以往,幼儿产生了不适应幼儿园的进餐方式的情况。
2.进餐礼仪流失
时代在发展,但现在的人们对于进餐礼仪却比较疏忽,进餐的行为方式往往比较随意,成年人尚如此,更别说幼儿了。在这种整体的大环境下,幼儿在进餐时也养成了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如:吃饭时敲打碗筷、跷腿、站立托碗、吃饭时桌面脏乱、乱洒米粒等。
3.进餐引导方式
挑食是幼儿在进餐中最常见的问题。有些家长会认为幼儿不想吃就不要吃了,听之任之,使得幼儿的挑食行为愈演愈烈。而老师在引导幼儿时常常教育方式比较单一,如:加油!今天的菜可真好吃呀!吃完给你奖励一朵小红花!刚开始可能有效果,但时间一长,有些孩子也逐渐失去了兴趣。
三、促进幼儿良好进餐习惯养成的支持策略
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及进餐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我们有目的、有计划的通过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积极的引导教育,促进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
1.家园合作,共促幼儿良好进餐习惯养成
家园一致,鼓励幼儿自己吃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给予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避免过度依赖。
进餐前,可以鼓励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餐前准备,如:拉开餐椅、准备碗筷等。在进餐时制定适当的进餐规则,引导幼儿养成在餐桌上安静吃饭、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在进餐后则可以鼓励幼儿自己收拾整理碗筷,擦净嘴巴等良好习惯。
2.以身作则,明确进餐礼仪
作为教师,首先要明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进餐的礼仪,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同时教师和家长自身也要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促进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
3.创设宽松的进餐环境
餐前要避免剧烈运动,可以和幼儿进行一些安静的活动,如:餐前谈话,介绍饭菜中所包含的营养,以激发幼儿的进餐兴趣;听儿歌,通过朗朗上口儿歌让幼儿感到进餐的有趣……
4.教育方式多样化,因材施教
在教育引导过程中,我们可以加强情感教育,如通过故事、儿歌来了解农民伯伯播种粮食的艰辛;通过在种植区自己种植蔬菜体验蔬菜生长的不易等。同时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及时肯定幼儿在进餐活动中的点滴进步。
由于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我们还应当根据其情况,因材施教。对于挑食的幼儿,可以以生动有趣的语言来引导幼儿对食物产生兴趣,如:青菜是小兔子最喜欢的食物,你不想尝一尝吗……鼓励幼儿少量试一试、尝一尝。对于饭量小的幼儿,可以在盛饭菜时减少量,再根据需要逐步添加,以此来减轻幼儿的心理压力,促进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等。
良好的进餐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达成的。在家园的紧密配合下,幼儿的进餐习惯有了明显改善。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努力,坚持以幼儿为本,善于抓住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教育契机,一定会达成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