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系统对典型全氟化合物的去除效果

来源 :水生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污水中传统污染物和新污染物的共存特征,以典型全氟化合物(PFASs)为目标新污染物,探究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技术(CW-MFC)处理含PFASs污水的效果,构建了不同电路运行模式下的CW-MFC体系,研究了CW-MFC对PFASs的去除效果,并探讨PFASs添加后对传统污染物去除和生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W-MFC系统在开路和闭路运行下均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96%以上的PFASs。在PFASs介入后,对CWMFC系统有机物和磷的去除无显著影响,然而系统的脱氮效率和生物电转化性能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在闭路运行工况下, CW-MFC系统的氨氮去除率和输出电压分别下降了7.22%和7.32%; CW-MFC开路运行时总氮去除率降低了13.98%。研究为水环境中PFASs污染的治理技术提供有益探索。
其他文献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对上海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进行分析,发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三大产业的匹配度较高;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外生"优势显著,"内生"能力不足;高等职业教育与特色产业对接不充分。由此提出上海市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基于现有格局优化专业结构,夯实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础;借助"外生"优势,增强"内生"能力
目的 分析酸角和甜角挥发性成分差异。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分析3种酸角和2种甜角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基于指纹图谱和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s, ROAV),结合聚类热图分析酸角和甜角中挥发性成分差异。结果 3种酸角和2种甜角样品中
为应对日益加剧的失能老人照护缺失问题,我国已将筹资模式从照护保险拓宽为照护保障。筹资、服务供给以及筹资与服务如何衔接成为须突破的重点难题。本文探讨如何整合利用现有的养老保障资金来源,提升照护服务供给能力与通道,打通照护服务供给的传递路径,并提出配套优化措施,以破解当下我国长期照护筹资匮乏、与服务割裂、供给单一、发展迟滞等困境,从而推动我国长期照护服务事业尽快起步,获得实质发展。本文还指出整合利用已
美国的非洲研究在20世纪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巨大发展,也成为美国区域国别研究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非洲研究在20世纪的发展史既是美国国内种族现实的动态映射,也是冷战期间美国国家战略的产物,同时还是美国非洲研究学者群体不断自我反思革新的历程。虽然美国的非洲研究最早在20世纪上半叶兴起于传统黑人大学并由非洲裔学者主导,但在冷战开始后,日益成为显学的非洲研究却逐渐被得到美国政府和私人基金会支持的
1812年战争爆发前,英美两国在太平洋地区商业利益的消长是两国竞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英在太平洋地区的贸易冲突使1812年战争具有了明显的“太平洋特征”,成为美国历史从大西洋走向太平洋的主要推动力量。战争进程中,美国军舰第一次进入太平洋与英国皇家海军对抗,并对马克萨斯群岛实施了短暂的兼并,这是其在太平洋地区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第一次武力兼并事件。这次行动最终遭遇失败,表明美国此时在太平洋扩张中有
在采用电化学方法处理含聚合物的污水时,借助形态原位识别技术对处理聚合物污水的动态过程中气泡及油珠变化进行分析,结合絮体分形理论观察油珠与气泡的特点,并利用分形维数判断处理时间对两者的影响,观察气泡和油珠变化对除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泡分时形态变化小,分形维数保持在2.06左右;油珠分时形态变化较显著,且随着时间的增长油珠粒径变大,分形维数在1.80~1.97范围内,两者形态和分形维数具有较好的
1949年至1963年,受美苏冷战和阿登纳政府“实力政策”的影响,联邦德国对民主德国的经济政策存在明显的矛盾性。一方面,联邦德国秉持“一个德国”原则,主动同民主德国进行贸易,以此作为连接德国两部分的纽带,同时用于保障西柏林经济安全。1953年“6·17”事件发生后,联邦德国还向民主德国提供经济援助来缓和关系。另一方面,联邦德国又在同民主德国的贸易中设置一些限制,还以经济制裁来应对苏联和民主德国对西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按支架结构形式的不同分为固定支架系统、平单轴系统、斜单轴系统和双轴系统。不同系统的太阳能利用效率不同。与光伏电站发电性能密切相关的参数是太阳辐照度。通过对不同系统太阳辐照度的定量研究,得出光伏组件接收到的太阳辐照度的变化规律,为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