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多年以来的应试教育也开始逐渐向素质教育转轨。素质教育的内涵极为丰富,很多领域正处于初始阶段,我们这所地处大山之中的学校,也在全面学习、研究、探索、实践:如何将“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收到一点效果,在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千方百计转变后进生,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做到面向全体,必须高度重视转化后进生。
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学生这个群体中,本来就有一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基础水平较低,很难学好义务教育课程。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教学难度越来越大,作业量越来越多,使中等以下的学生难以承受,致使多数后进生丧失信心,导致学无乐趣,从而自暴自弃。如果不能强化转化工作,必然会产生对立情绪,成为班级的“坠脚石”,影响整体。
过去以应试教育的标准衡量一所学校,一个教师的业绩,主要看升学率和升学成绩。这种导向,教师们一般只重视优等生的培养,很少有人能在培养后进生上多做点工作,致使后进生越来越差。必须引起我们从教者的高度警觉和重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在转变后进生,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方面有以下几点所得:
1. 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多种人才
“大教育观”认为,教育应该是每人都得到发展。社会发展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每个人的能力又表现在不同的方面。有许多文化课学习成绩差的后进生,在其他方面往往表现出惊人的才能,如音乐、体育、美术及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所以在组织教学时,应该重视音、体、美、劳的教学,并善于发现人才,加以重点培养,努力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大多数学生按自己的个性去发展,成为祖国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2. 尊重后进生 正确对待后进生的错误
在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下,后进生失去了升学的信心,对课堂教学感到枯燥乏味,经常出现违反纪律的现象,受到老师的冷遇,甚至受到体罚或变相体罚,这样进一步造成师生之间的严重对立,不利于学生的思想转化。
如何对待后进生所犯的错误呢?叶澜教授指出:“生命有各方面的需要: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物质的、行为的、认知的、价值的、精神的、信仰的,任何一种活动,人都是以一个完整的方式参与和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讲,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的尊重。是否真正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本标志,是看我们是否承认学生犯错误的权力,是否给他们以犯错误的机会。学生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有权利探索学习与发展的机会,这就意味着有权利失败,有权利在失败中作出新的选择,易犯错误就严厉惩罚,是会影响到受教育者发展的。应该对后进生犯错的原因、性质、处理方法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采取恰如其分的处理方法。最佳选择是:循循善诱,说服教育,使其心悦诚服,才能彻底改过。
3. 坚持公平原则 公正地对待后进生
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对学校和班集体的热爱程度,与教师能否公正地对待他们关系极为密切。
在“应试教育”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后进生在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辅导、作业批改、甚至在座次排列等诸多方面,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他们往往为此感到寒心而导致灰心。这就需要教师从各方面公正地评价后进生,使他们产生公平感,真诚地感到老师关心自己、尊重自己,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这样,就会加深师生感情,密切师生关系,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才能使后进生虚心接受教师的正确导向。
另外,还要努力为后进生创设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激发他们奋进。如: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可以适当降低难度;课堂教学可以降低起点,创设条件,使其循序渐进地进步和提高。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调查研究,多发现后进生的进步,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这是后进生变先进不可缺少的条件。
4. 加强理论宣传 正确认识后进生的先天智能
科学研究表明,在人群中,智力超常的不过千分之三,智力低下的也不过千分之三,中间这部分人的智力差异是微乎其微的。为什么这部分同学的学习成绩却差异很大呢?主要是学生的勤奋程度、教育条件、社会及家庭环境影响等因素的作用。但是,许多学生和家长缺乏正确认识,往往把学习成绩不好,归结为先天智力不足。由此,降低了对自己(或自己孩子)的要求,放弃了主观努力,消极影响很大。为此,教育工作者必须宣传科学的教育理论,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讲清问题,使学生懂得:“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使后进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教师可从后进生中选择有说服力的对象进行教育实验,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这样活生生的事例可以起到教育全体学生的作用。
多年的学习探索和实践使我认识到,努力转化后进生,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和需要;是深入落实大教育观,真正体现了“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教育理念。既是势在必行的,又是切实可行的,是每一位从教者的光荣而神圣的职责。
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学生这个群体中,本来就有一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基础水平较低,很难学好义务教育课程。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教学难度越来越大,作业量越来越多,使中等以下的学生难以承受,致使多数后进生丧失信心,导致学无乐趣,从而自暴自弃。如果不能强化转化工作,必然会产生对立情绪,成为班级的“坠脚石”,影响整体。
过去以应试教育的标准衡量一所学校,一个教师的业绩,主要看升学率和升学成绩。这种导向,教师们一般只重视优等生的培养,很少有人能在培养后进生上多做点工作,致使后进生越来越差。必须引起我们从教者的高度警觉和重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在转变后进生,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方面有以下几点所得:
1. 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多种人才
“大教育观”认为,教育应该是每人都得到发展。社会发展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每个人的能力又表现在不同的方面。有许多文化课学习成绩差的后进生,在其他方面往往表现出惊人的才能,如音乐、体育、美术及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所以在组织教学时,应该重视音、体、美、劳的教学,并善于发现人才,加以重点培养,努力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大多数学生按自己的个性去发展,成为祖国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2. 尊重后进生 正确对待后进生的错误
在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下,后进生失去了升学的信心,对课堂教学感到枯燥乏味,经常出现违反纪律的现象,受到老师的冷遇,甚至受到体罚或变相体罚,这样进一步造成师生之间的严重对立,不利于学生的思想转化。
如何对待后进生所犯的错误呢?叶澜教授指出:“生命有各方面的需要: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物质的、行为的、认知的、价值的、精神的、信仰的,任何一种活动,人都是以一个完整的方式参与和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讲,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的尊重。是否真正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本标志,是看我们是否承认学生犯错误的权力,是否给他们以犯错误的机会。学生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有权利探索学习与发展的机会,这就意味着有权利失败,有权利在失败中作出新的选择,易犯错误就严厉惩罚,是会影响到受教育者发展的。应该对后进生犯错的原因、性质、处理方法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采取恰如其分的处理方法。最佳选择是:循循善诱,说服教育,使其心悦诚服,才能彻底改过。
3. 坚持公平原则 公正地对待后进生
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对学校和班集体的热爱程度,与教师能否公正地对待他们关系极为密切。
在“应试教育”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后进生在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辅导、作业批改、甚至在座次排列等诸多方面,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他们往往为此感到寒心而导致灰心。这就需要教师从各方面公正地评价后进生,使他们产生公平感,真诚地感到老师关心自己、尊重自己,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这样,就会加深师生感情,密切师生关系,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才能使后进生虚心接受教师的正确导向。
另外,还要努力为后进生创设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激发他们奋进。如: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可以适当降低难度;课堂教学可以降低起点,创设条件,使其循序渐进地进步和提高。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调查研究,多发现后进生的进步,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这是后进生变先进不可缺少的条件。
4. 加强理论宣传 正确认识后进生的先天智能
科学研究表明,在人群中,智力超常的不过千分之三,智力低下的也不过千分之三,中间这部分人的智力差异是微乎其微的。为什么这部分同学的学习成绩却差异很大呢?主要是学生的勤奋程度、教育条件、社会及家庭环境影响等因素的作用。但是,许多学生和家长缺乏正确认识,往往把学习成绩不好,归结为先天智力不足。由此,降低了对自己(或自己孩子)的要求,放弃了主观努力,消极影响很大。为此,教育工作者必须宣传科学的教育理论,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讲清问题,使学生懂得:“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使后进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教师可从后进生中选择有说服力的对象进行教育实验,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这样活生生的事例可以起到教育全体学生的作用。
多年的学习探索和实践使我认识到,努力转化后进生,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和需要;是深入落实大教育观,真正体现了“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教育理念。既是势在必行的,又是切实可行的,是每一位从教者的光荣而神圣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