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也主张:“一定要让儿童高高兴兴地学习,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需要的满足,是一种最大的快乐,以乐学激发观察、增进记忆、促进思维和想象、获得成功的快乐。”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身心发育还未完全成熟,他们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兴趣,但这种情感往往是“三分钟热度”无法持之以恒,当遇到困难时,他们便选择放弃了。初三刚开始学化学的时候,大部分同学被绪言及第一章中有趣的实验吸引住了,他们兴味盎然成绩也不错。但是一到第二章《分子和原子》时,由于涉及到一些微观和抽象的概念,比较多的同学缺乏想象的能力,他们开始觉得化学不是那么容易学,于是就有同学掉队甚至放弃了。因此了解中学生兴趣发展的方向,掌握激发中学生兴趣的方法是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本人从两方面介绍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用实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直观、鲜明的特点,极易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对学生来说,他们感情丰富,一切新奇的刺激均易激发兴趣。化学实验的丰富多彩,使理性的化学充满乐趣,也使许多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教师在保护这种兴趣的同时,及时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到深入分析现象本质中去,从而产生探究的愿望。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严肃认真,操作要绝对规范,让学生明白对待科学实验半点不能马虎的态度。教师要教会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通过现象推出结论的方法。实验过程要实事求是,假如实验不成功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逐渐让学生明白做实验该有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利用有趣的实验和学生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对知识的记忆也就更加深刻了。例如初中化学第三章讲述氢气的化学性质时,其中提到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否则可能发生爆炸。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做了一个点燃不纯氢气的爆炸实验,这个实验形象生动,爆炸时发出较大的响声,产生的气浪将易拉罐高高掀起。这对学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他们兴奋不已,而且在教师指导下跃跃欲试。做完试验后教师可以抓住他们的好奇心,马上提出疑问“同样是点燃氢气,为什么经验纯后点燃时是安静地燃烧,而点燃不纯的就会发生爆炸呢?”结果同学们就热烈地讨论起来,各抒己见,在这个参与的过程中加深了他们对氢气的可燃性、如何验纯、为什么要验纯等等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的记忆和理解。
有时甚至我们可以对书上的一些演示实验加以改进,优化这些实验,使它们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初中化学第八章讲到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实验时,碱可以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学生看到这神奇的变色,都表现得非常兴奋和好奇。如果我们后面再补充一点——加入一些酸,红色又消失了,再加碱又变红。如此一个反复的过程像变魔术一样,强烈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想得更多,思考得更多,急切想知道个中的原因。同时也能使学生不拘泥于狭小的知识点中,一举两得。
我们只要充分发挥实验本身的新奇性,挖掘它的趣味性,定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将它延缓下去。
二、通过化学知识趣味记忆,提高学生的兴趣
趣味的东西能引起兴趣,导致神经兴奋,激起学习动机,创造最佳的记忆心理状态,易于记忆,并能牢固保持。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该把一些枯燥无味难于记忆的化学知识尽可能趣味化。这些方法如下:
1. 拟人记忆
初中化学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必须要注意实验的操作顺序,否则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产生危险。顺序通常为:检查氢气的纯度后,先通氢气一段时间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还要继续通氢气直到试管冷却。在解释原因后学生当然能理解并记忆,但这种记忆只是枯燥的死记硬背,不用很久他们便会遗忘了。假如我们在教学中用一个拟人的方法:酒精灯它不是一个好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它迟到早退。但氢气却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同学,它在这个实验中早出晚归。经这样一番比喻同学们的印象就非常深刻了,记忆起来也不吃力,同时发现记一些化学知识只要找到规律也不是一件苦差事。
2. 谐音联想
学生学习过程中经常会产生联想,把所学的知识与以前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样会更加牢固的记忆现在和过去的知识,这也不失为学习的一种好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我们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步骤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固定装置,点燃酒精灯加热药品,收集气体,集满气体后先把导管从水中移出,最后熄灭酒精灯。学生能理解这个过程,但总会把其中几个颠倒过来。为了帮助他们记忆,我们可以找找规律。假如我们把上面七个步骤都用一个单字来概括,那分别是:查、装、定、点、收、离、熄,让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力,这几个字的谐音就像是:茶庄定点收利息。这么一来,记忆时就方便多了。
再如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许多同学记忆的时候容易混淆。这时可以问问学生,“爸爸的另外一种叫法是什么?”马上有学生反应过来是“父亲”。那么,电解水的时候就不要忘记父亲了。然后给学生解释:负氢(父亲)就是指与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学生同时笑了,他们记住负氢的同时也必定记得正氧,以及两种气体的体积比、质量比等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记忆时要找找方法,让他们在死记硬背的同时也能增添一点乐趣。
学生学习的好坏固然和智力因素有关,但与学生的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兴趣、动机、情绪等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实践证明:“兴趣”是“非智力因素”诸多因素中起杠杆调节作用较为重要、关键的一个环节。教师只有燃起学生智力永不熄灭的火花,吸引他们参加引人入胜的兴趣盎然的益智活动,学生才会把化学学好。因此我们应该注重提高化学课的趣味性。
责任编辑潘孟良
一、用实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直观、鲜明的特点,极易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对学生来说,他们感情丰富,一切新奇的刺激均易激发兴趣。化学实验的丰富多彩,使理性的化学充满乐趣,也使许多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教师在保护这种兴趣的同时,及时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到深入分析现象本质中去,从而产生探究的愿望。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严肃认真,操作要绝对规范,让学生明白对待科学实验半点不能马虎的态度。教师要教会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通过现象推出结论的方法。实验过程要实事求是,假如实验不成功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逐渐让学生明白做实验该有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利用有趣的实验和学生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对知识的记忆也就更加深刻了。例如初中化学第三章讲述氢气的化学性质时,其中提到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否则可能发生爆炸。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做了一个点燃不纯氢气的爆炸实验,这个实验形象生动,爆炸时发出较大的响声,产生的气浪将易拉罐高高掀起。这对学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他们兴奋不已,而且在教师指导下跃跃欲试。做完试验后教师可以抓住他们的好奇心,马上提出疑问“同样是点燃氢气,为什么经验纯后点燃时是安静地燃烧,而点燃不纯的就会发生爆炸呢?”结果同学们就热烈地讨论起来,各抒己见,在这个参与的过程中加深了他们对氢气的可燃性、如何验纯、为什么要验纯等等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的记忆和理解。
有时甚至我们可以对书上的一些演示实验加以改进,优化这些实验,使它们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初中化学第八章讲到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实验时,碱可以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学生看到这神奇的变色,都表现得非常兴奋和好奇。如果我们后面再补充一点——加入一些酸,红色又消失了,再加碱又变红。如此一个反复的过程像变魔术一样,强烈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想得更多,思考得更多,急切想知道个中的原因。同时也能使学生不拘泥于狭小的知识点中,一举两得。
我们只要充分发挥实验本身的新奇性,挖掘它的趣味性,定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将它延缓下去。
二、通过化学知识趣味记忆,提高学生的兴趣
趣味的东西能引起兴趣,导致神经兴奋,激起学习动机,创造最佳的记忆心理状态,易于记忆,并能牢固保持。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该把一些枯燥无味难于记忆的化学知识尽可能趣味化。这些方法如下:
1. 拟人记忆
初中化学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必须要注意实验的操作顺序,否则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产生危险。顺序通常为:检查氢气的纯度后,先通氢气一段时间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还要继续通氢气直到试管冷却。在解释原因后学生当然能理解并记忆,但这种记忆只是枯燥的死记硬背,不用很久他们便会遗忘了。假如我们在教学中用一个拟人的方法:酒精灯它不是一个好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它迟到早退。但氢气却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同学,它在这个实验中早出晚归。经这样一番比喻同学们的印象就非常深刻了,记忆起来也不吃力,同时发现记一些化学知识只要找到规律也不是一件苦差事。
2. 谐音联想
学生学习过程中经常会产生联想,把所学的知识与以前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样会更加牢固的记忆现在和过去的知识,这也不失为学习的一种好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我们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步骤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固定装置,点燃酒精灯加热药品,收集气体,集满气体后先把导管从水中移出,最后熄灭酒精灯。学生能理解这个过程,但总会把其中几个颠倒过来。为了帮助他们记忆,我们可以找找规律。假如我们把上面七个步骤都用一个单字来概括,那分别是:查、装、定、点、收、离、熄,让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力,这几个字的谐音就像是:茶庄定点收利息。这么一来,记忆时就方便多了。
再如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许多同学记忆的时候容易混淆。这时可以问问学生,“爸爸的另外一种叫法是什么?”马上有学生反应过来是“父亲”。那么,电解水的时候就不要忘记父亲了。然后给学生解释:负氢(父亲)就是指与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学生同时笑了,他们记住负氢的同时也必定记得正氧,以及两种气体的体积比、质量比等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记忆时要找找方法,让他们在死记硬背的同时也能增添一点乐趣。
学生学习的好坏固然和智力因素有关,但与学生的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兴趣、动机、情绪等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实践证明:“兴趣”是“非智力因素”诸多因素中起杠杆调节作用较为重要、关键的一个环节。教师只有燃起学生智力永不熄灭的火花,吸引他们参加引人入胜的兴趣盎然的益智活动,学生才会把化学学好。因此我们应该注重提高化学课的趣味性。
责任编辑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