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丹东市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也是我国东部绿色生态屏障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通过对丹东地区林业和草原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围绕如何提高林业和草原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建议,为加快生态强市、实现绿色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丹东;林业;草原;高质量发展
丹东地处中朝边境,位于辽宁省东南部,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素有“辽东绿色屏障”之称[1],具有丰富的森林、草原和湿地资源。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新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对林业草原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旨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结合丹东地区发展实际,全面分析本地区林业和草原发展现状,寻找制约林业草原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所在,为丹东地区加快生态强市、实现绿色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1 丹东地区林业草原发展现状
丹东市是辽宁省的林业大市,也是辽宁省重要水源涵养林区。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02.669万hm2,其中有林地面积99.4万hm2,位列全省第一位;森林蓄积量6210.6万m3,位列全省第二位;森林覆盖率65.08%,位列全省第三位;湿地保有量稳定在17.49万hm2;确权草原面积3.8万hm2,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78.7%以上。全市共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421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单的动物有67种,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9种;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
2 林业草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丹东地区林业和草原高质量发展缺乏量化指标,无法准确衡量高质量发展水平。生态灾害时有发生,由于森林面积较大,森林火灾防控难度增加,松材线虫病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任务繁重;森林生态修复技术延续传统方式较多,对新模式的探索和应用不够。林业产业发展相对缓慢,林地利用率相对较低,林产品经济效益单产不高;在做精做细、做大做强板栗、林蛙、软枣猕猴桃等品牌方面的力度还不够大;生态森林旅游还有待深度挖掘,生态产品的附加价值不高。林业科技对接森林生态保护不够紧密,科技推广接地气还不够充分,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没有完全跟上农民和市场发展步伐。
3 林业草原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与意见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丹东林业和草原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到了一个“战略转型期”、“窗口机遇期”和“换挡提质期”[2]。在国家的“十四五”规划中,丹东市被列入促进边境地区发展工程,划进了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的东北森林带,并被纳入辽宁省构建的“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中的辽东绿色经济区。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为了实现丹东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结合丹东地区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建立林业和草原高质量发展关键指标评价体系
评价指标是用于考核、评估、比较某一社会经济活动或产品或服务质量及其效果的统计指标[3]。林业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应该涵盖生态指标、质量指标、文化指标和保障指标等内容。通过细化评估,进一步优化整合各类指标,建立丹东地区林业草原高质量发展模型,形成核心指标体系,为丹东地区林业和草原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3.2 实施分级科学保护与修复工程
在保证森林系统的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通过分级科学保护[4]和修复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森林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科学规划自然资源保护和修复等级。按照不同管护等级,全面实施沿海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退化天然林修复、青山保护等重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立健全加强林草资源行政执法体系、林业草原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和森林草原防灭火预防体系建设。
3.3 推动林业产业提质增效
我们要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促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合理利用有限的森林、草原和湿地资源,重点深化板栗等传统产业发展;加强木本油料、特色果品、森林药材等基地建设;抓好红松果材林、核桃楸、杜鹃等林业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和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推进林下中药材、山野菜、林下参、林蛙等特色主导产业,积极挖掘、培育市场成长性好、地域優势明显的新兴产业;适度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生态产业,满足社会对优质林草产品需求。
3.4 提升资源创新创造水平
以加快推进林业草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主线,围绕林业草原保护、修复、利用三大主题,结合有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林业草原现代化,做好森林碳汇、智慧林业、林木良种培育、优质林产品推广、林地综合利用模式等方面的科研选项和立项工作,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为实现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与自然资产保值增值、满足社会对优质林草产品需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参考文献
[1] 高蕊.丹东地区野生乡土观赏植物多样性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20(3):44-49.
[2] 吴世良.奋力促进梧州林业高质量发展[J].广西林业,2018(4):6-8.
[3] 刘友多.福建省林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探讨[J].防护林科技,2020,200(5):72-75.
[4] 周珊.关于提高林业发展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浙江林业,2020(12):30-31.
关键词:丹东;林业;草原;高质量发展
丹东地处中朝边境,位于辽宁省东南部,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素有“辽东绿色屏障”之称[1],具有丰富的森林、草原和湿地资源。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新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对林业草原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旨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结合丹东地区发展实际,全面分析本地区林业和草原发展现状,寻找制约林业草原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所在,为丹东地区加快生态强市、实现绿色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1 丹东地区林业草原发展现状
丹东市是辽宁省的林业大市,也是辽宁省重要水源涵养林区。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02.669万hm2,其中有林地面积99.4万hm2,位列全省第一位;森林蓄积量6210.6万m3,位列全省第二位;森林覆盖率65.08%,位列全省第三位;湿地保有量稳定在17.49万hm2;确权草原面积3.8万hm2,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78.7%以上。全市共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421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单的动物有67种,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9种;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
2 林业草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丹东地区林业和草原高质量发展缺乏量化指标,无法准确衡量高质量发展水平。生态灾害时有发生,由于森林面积较大,森林火灾防控难度增加,松材线虫病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任务繁重;森林生态修复技术延续传统方式较多,对新模式的探索和应用不够。林业产业发展相对缓慢,林地利用率相对较低,林产品经济效益单产不高;在做精做细、做大做强板栗、林蛙、软枣猕猴桃等品牌方面的力度还不够大;生态森林旅游还有待深度挖掘,生态产品的附加价值不高。林业科技对接森林生态保护不够紧密,科技推广接地气还不够充分,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没有完全跟上农民和市场发展步伐。
3 林业草原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与意见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丹东林业和草原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到了一个“战略转型期”、“窗口机遇期”和“换挡提质期”[2]。在国家的“十四五”规划中,丹东市被列入促进边境地区发展工程,划进了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的东北森林带,并被纳入辽宁省构建的“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中的辽东绿色经济区。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为了实现丹东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结合丹东地区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建立林业和草原高质量发展关键指标评价体系
评价指标是用于考核、评估、比较某一社会经济活动或产品或服务质量及其效果的统计指标[3]。林业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应该涵盖生态指标、质量指标、文化指标和保障指标等内容。通过细化评估,进一步优化整合各类指标,建立丹东地区林业草原高质量发展模型,形成核心指标体系,为丹东地区林业和草原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3.2 实施分级科学保护与修复工程
在保证森林系统的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通过分级科学保护[4]和修复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森林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科学规划自然资源保护和修复等级。按照不同管护等级,全面实施沿海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退化天然林修复、青山保护等重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立健全加强林草资源行政执法体系、林业草原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和森林草原防灭火预防体系建设。
3.3 推动林业产业提质增效
我们要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促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合理利用有限的森林、草原和湿地资源,重点深化板栗等传统产业发展;加强木本油料、特色果品、森林药材等基地建设;抓好红松果材林、核桃楸、杜鹃等林业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和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推进林下中药材、山野菜、林下参、林蛙等特色主导产业,积极挖掘、培育市场成长性好、地域優势明显的新兴产业;适度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生态产业,满足社会对优质林草产品需求。
3.4 提升资源创新创造水平
以加快推进林业草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主线,围绕林业草原保护、修复、利用三大主题,结合有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林业草原现代化,做好森林碳汇、智慧林业、林木良种培育、优质林产品推广、林地综合利用模式等方面的科研选项和立项工作,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为实现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与自然资产保值增值、满足社会对优质林草产品需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参考文献
[1] 高蕊.丹东地区野生乡土观赏植物多样性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20(3):44-49.
[2] 吴世良.奋力促进梧州林业高质量发展[J].广西林业,2018(4):6-8.
[3] 刘友多.福建省林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探讨[J].防护林科技,2020,200(5):72-75.
[4] 周珊.关于提高林业发展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浙江林业,2020(1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