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并维持在较高水平,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就成为人口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是计划生育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重大转变。如何运用利益导向政策引导流动人口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是一项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现状
进入21世纪后国家开始强调“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各项计划生育优惠扶助政策的出台,对转变人们的生育观念,切实解决计划生育户遇到的困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数量日益增多和流动范围的不断扩大,流动人口规避制度约束的可能性不断增大。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率远远高于非流动人口的事实表明流动人口已成为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综合各流入地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措施,大致有以下方面:
1.提高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待遇。
据调查资料显示:调查对象无任何社会保险的比例高达86.5%;中国农民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的参保率分别只有33.7%、10.3%、21.6%、31.8%和5.5%。一些地区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户着手进行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户解决“社会保障待遇缺失,公民权利无法得到保障”的问题,与常住人口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受到流动人口欢迎。
2.提供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
许多地方政府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纳入本地正式居民的管理范畴,为流动人口提供与当地人口平等或者更优惠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如通过社区计划生育服务对原先必须到医院先付款才能就诊的孕检、人流、放取节育环等13项计划生育技术实施免费服务,有效地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利益导向机制中的优质服务融合在一起,在防止非意愿妊娠、生育的发生以及减轻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户负担起了积极作用。
3.享受扶助救助政策。
一些地区对流动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实施与户籍人口同等的计划生育公益金救助政策,有的还专门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户设置了分娩费用补助和生育慰问金,有的地区每年在流动人口中选出一定比例的特困计划生育户进行资助等。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家庭实施奖扶,可以提高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也可以增强流动人口的归属感。
4.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
为流动人口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是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有效措施。一方面,通过建立针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体系,开展必要的劳动技能、法律知识和城市生活常识的培训,可以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满足了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要求,不仅对计划生育户起到鼓励作用,而且具有良好的计划生育示范作用。
5.对计划生育户子女入学给予优先优惠。
我国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已经有2000多万人,其中入读公校的占71%,而又有半数缴纳了借读费和赞助费,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各地对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户子女提供教育优惠,如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户儿童提供早教机会,为在校学生赠送“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安排计划生育户子女优先入学等,特别是对女童的关爱,不仅是计划生育政策的体现,也是转变传统重男轻女生育观的措施。
二、目前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存在的问题
根据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实践和流动人口的利益需求,我们发现目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还不能满足流动人口的需要,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
1.利益导向涉及面小,离全覆盖的目标还相差甚远。
我国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主要体现在“计划生育家庭奖励”、“计划生育家庭扶助”、“计划生育养老保障”、“计划生育家庭优惠优先”、“计划生育家庭服务”、“计划生育家庭保险”六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制定的相应扶持和优惠政策达100多项,诸如独生子女升学奖励、中考加分以及各种“生育关怀行动”和为计划生育家庭提供帮助等。但是,针对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却严重缺失,各地还处在试点阶段,针对流动人口所推出的计划生育福利还难以覆盖全体流动人口。在多数情况下,计划生育户由于流动失去了原居住地的计划生育福利,又难以享受流入地的计划生育福利,或由于到流入地工作生活后随着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原来的微薄福利已经不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这就迫切需要在流入地建立与当地人口同等或优于当地人口(因为流动人口的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
2.利益导向力度小,难以引导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行为。
我国现阶段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主要有三种类型——节育型、优育型、保障型。其中,节育型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主要包括宣传避孕节育知识、发放相关药具等,目的是使流动人口得到便捷的避孕节育服务;优育型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主要包括育龄妇女的身体检查、婴幼儿的保健和科学养育等,目的是使流动人口能够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保障型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则主要包括独生子女户的奖励与优惠、独生子女户的养老问题、独生子女意外事件的保障措施等等,目的是使得独生子女家庭能够正常健康发展。但是这些利益导向内容并没有有效遏制流动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现象,独生子女的奖励力度也没有足够的“激励”,使得那些男孩偏好强烈的流动人口放弃违法生育行为。
3.在关键利益方面尚缺乏显著突破。
流动人口在城乡双重文化影响下显现出与乡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均不同的新特点,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经济条件等多方面的制约,使得流动人口群体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流动人口没有足够的安全预期,成为违法生育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流动群体面临的突出问题有就业权利不平等;工资待遇和劳动环境差;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待遇普遍缺失;流动人口难以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农民工身份转换难等。突破依附于现行户籍制度下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不合理制度安排,享受公平的公共服务成为流动人口最为迫切的需要,也为流动人口的利益导向提供了巨大的创新空间。
三、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建议
计划生育公共服务是以满足育龄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高群众满意程度为目标,紧紧围绕满足育龄群众生殖健康、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和生产、生活需求而开展的服务,它包括了宣传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权益维护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全方位、系列化的科学体系。从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入手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不仅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1.促进就业。取消所有对流动人口的就业限制,构筑政府和社会多方为流动人口提供就业信息、技术培训、信息咨询、中介服务和合法权益保护的服务平台,使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优先享受到劳动力供求信息,并为其提供免费的就业技能培训。
2.廉租房和经济实用房向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户开放。住房问题是制约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重要方面,因此有必要从住房政策方面入手降低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门槛,向有稳定收入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户提供廉租房或经济实用房,并随之解决户籍问题。
3.促进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公平。加大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利益导向力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有效性。要努力消除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公立学校的门槛,促进教育均等。各地应因地制宜地开发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各种渠道,建立以流入地公办学校为主,民办学校为辅的办学机制。
4.完善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调查显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社会保障的担忧。所以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重要方面。如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户中优先实施与城镇同等的医疗、养老制度或实行养老费差别发放制度等,不仅有助于人们生育观的改变,也突出了利益导向的示范效应。
5.流入地与流出地的双向帮扶。在流入地开展以社区融入为主要目的的活动,促进流动人口从社会生活、心理、观念、习惯等方面融入当地社区;在流出地开展对流动人口家庭的关爱活动,如对留守老人提供一定的福利和关照,可以填补流动人口对于赡养老人的心理遗憾,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观念和行为。
一、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现状
进入21世纪后国家开始强调“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各项计划生育优惠扶助政策的出台,对转变人们的生育观念,切实解决计划生育户遇到的困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数量日益增多和流动范围的不断扩大,流动人口规避制度约束的可能性不断增大。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率远远高于非流动人口的事实表明流动人口已成为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综合各流入地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措施,大致有以下方面:
1.提高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待遇。
据调查资料显示:调查对象无任何社会保险的比例高达86.5%;中国农民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的参保率分别只有33.7%、10.3%、21.6%、31.8%和5.5%。一些地区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户着手进行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户解决“社会保障待遇缺失,公民权利无法得到保障”的问题,与常住人口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受到流动人口欢迎。
2.提供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
许多地方政府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纳入本地正式居民的管理范畴,为流动人口提供与当地人口平等或者更优惠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如通过社区计划生育服务对原先必须到医院先付款才能就诊的孕检、人流、放取节育环等13项计划生育技术实施免费服务,有效地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利益导向机制中的优质服务融合在一起,在防止非意愿妊娠、生育的发生以及减轻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户负担起了积极作用。
3.享受扶助救助政策。
一些地区对流动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实施与户籍人口同等的计划生育公益金救助政策,有的还专门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户设置了分娩费用补助和生育慰问金,有的地区每年在流动人口中选出一定比例的特困计划生育户进行资助等。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家庭实施奖扶,可以提高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也可以增强流动人口的归属感。
4.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
为流动人口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是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有效措施。一方面,通过建立针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体系,开展必要的劳动技能、法律知识和城市生活常识的培训,可以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满足了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要求,不仅对计划生育户起到鼓励作用,而且具有良好的计划生育示范作用。
5.对计划生育户子女入学给予优先优惠。
我国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已经有2000多万人,其中入读公校的占71%,而又有半数缴纳了借读费和赞助费,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各地对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户子女提供教育优惠,如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户儿童提供早教机会,为在校学生赠送“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安排计划生育户子女优先入学等,特别是对女童的关爱,不仅是计划生育政策的体现,也是转变传统重男轻女生育观的措施。
二、目前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存在的问题
根据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实践和流动人口的利益需求,我们发现目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还不能满足流动人口的需要,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
1.利益导向涉及面小,离全覆盖的目标还相差甚远。
我国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主要体现在“计划生育家庭奖励”、“计划生育家庭扶助”、“计划生育养老保障”、“计划生育家庭优惠优先”、“计划生育家庭服务”、“计划生育家庭保险”六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制定的相应扶持和优惠政策达100多项,诸如独生子女升学奖励、中考加分以及各种“生育关怀行动”和为计划生育家庭提供帮助等。但是,针对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却严重缺失,各地还处在试点阶段,针对流动人口所推出的计划生育福利还难以覆盖全体流动人口。在多数情况下,计划生育户由于流动失去了原居住地的计划生育福利,又难以享受流入地的计划生育福利,或由于到流入地工作生活后随着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原来的微薄福利已经不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这就迫切需要在流入地建立与当地人口同等或优于当地人口(因为流动人口的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
2.利益导向力度小,难以引导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行为。
我国现阶段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主要有三种类型——节育型、优育型、保障型。其中,节育型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主要包括宣传避孕节育知识、发放相关药具等,目的是使流动人口得到便捷的避孕节育服务;优育型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主要包括育龄妇女的身体检查、婴幼儿的保健和科学养育等,目的是使流动人口能够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保障型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则主要包括独生子女户的奖励与优惠、独生子女户的养老问题、独生子女意外事件的保障措施等等,目的是使得独生子女家庭能够正常健康发展。但是这些利益导向内容并没有有效遏制流动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现象,独生子女的奖励力度也没有足够的“激励”,使得那些男孩偏好强烈的流动人口放弃违法生育行为。
3.在关键利益方面尚缺乏显著突破。
流动人口在城乡双重文化影响下显现出与乡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均不同的新特点,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经济条件等多方面的制约,使得流动人口群体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流动人口没有足够的安全预期,成为违法生育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流动群体面临的突出问题有就业权利不平等;工资待遇和劳动环境差;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待遇普遍缺失;流动人口难以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农民工身份转换难等。突破依附于现行户籍制度下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不合理制度安排,享受公平的公共服务成为流动人口最为迫切的需要,也为流动人口的利益导向提供了巨大的创新空间。
三、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建议
计划生育公共服务是以满足育龄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高群众满意程度为目标,紧紧围绕满足育龄群众生殖健康、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和生产、生活需求而开展的服务,它包括了宣传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权益维护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全方位、系列化的科学体系。从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入手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不仅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1.促进就业。取消所有对流动人口的就业限制,构筑政府和社会多方为流动人口提供就业信息、技术培训、信息咨询、中介服务和合法权益保护的服务平台,使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优先享受到劳动力供求信息,并为其提供免费的就业技能培训。
2.廉租房和经济实用房向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户开放。住房问题是制约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重要方面,因此有必要从住房政策方面入手降低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门槛,向有稳定收入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户提供廉租房或经济实用房,并随之解决户籍问题。
3.促进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公平。加大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利益导向力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有效性。要努力消除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公立学校的门槛,促进教育均等。各地应因地制宜地开发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各种渠道,建立以流入地公办学校为主,民办学校为辅的办学机制。
4.完善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调查显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社会保障的担忧。所以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重要方面。如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户中优先实施与城镇同等的医疗、养老制度或实行养老费差别发放制度等,不仅有助于人们生育观的改变,也突出了利益导向的示范效应。
5.流入地与流出地的双向帮扶。在流入地开展以社区融入为主要目的的活动,促进流动人口从社会生活、心理、观念、习惯等方面融入当地社区;在流出地开展对流动人口家庭的关爱活动,如对留守老人提供一定的福利和关照,可以填补流动人口对于赡养老人的心理遗憾,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观念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