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是人才的需求方,职业院校是人才的供给方,为了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匹配,职业院校在制定课程标准时应以行业企业岗位标准为依据,即“标准对接”。同时,在设计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时,应遵循中高职阶段人才培养的层次性,渐进式开发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本文以苏外院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3 3)项目为例,探讨中高职衔接课程进行“标准对接”和“能力开发”的方法。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标准对接;能力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6-000440-01
一、“标准对接,能力开发”的理论含义
如图1所示,以“标准对接”的设计思想和“能力开发”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在遵循中高职各自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整体设计中高职课程,形成“标准对接、能力开发”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图1“标准对接,能力开发”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中职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高职阶段则更注重培养学生方案设计与实施的能力。“标准对接”是在梳理供应链管理服务领域主要岗位标准的基础上,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规划专业人才职业层次,设计学分互认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培养操作型技术人才。“能力开发”则是对接供应链管理服务领域主要岗位标准,按照具体职业工作岗位要求,以职业能力提升为目标,开发学习领域课程,序列化设计学生能力提升体系。
二、标准对接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立基础
“标准对接”指的是课程标准和岗位标准的对接。职业性和实践性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最主要的特征,中高职学校在制定课程标准时,应融入具体行业岗位标准,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同时,行业职业标准的发展具有前沿性和针对性,构建中高职课程体系时,应积极引入行业岗位标准,推进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不断更新。如图2所示,实施“标准对接”必须要对具体产业行业岗位工作内容和职责进行深入调研,了解从事相应岗位所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其次,根据具体职业技能进行课程设置。针对某一门课程的开发,要做到课程知识点与专业技能培养的对接,并选择恰当的授课方式。
“标准对接”具体实施以仓管员岗位为例。中职毕业生和高职毕业生均可从事仓储管理工作,且工作的起点可能是一样的。但从岗位层次角度看,中高职培养的学生存在明显差异。中职学生在从事仓管员工作2至3年后,可具备方案制定与实施方面的能力,达到高职学生的应用能力水平。基于仓管员的职业标准分析,在设置课程标准时,中职阶段除讲授物流基础知识外,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如堆垛、各类仓储设备的使用等;高职阶段在总结物流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应侧重提升学生物流方案设计与实施的能力,如编制各类单据、制定商品保管方案等。
三、能力开发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定位目标
在纵向维度,职业能力包含2个层次:基础能力和综合能力。基础能力是指从事供应链管理服务相关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与具体岗位密切相关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职业知识是指从事相应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如从事仓储管理相关工作,需要掌握仓储设备、仓储作业流程、商品保管等方面的知识;职业技能是指从事相应工作所需要的统筹管理能力,如从事物流配送相关工作需要具备制定配送作业计划、评估配送作业效率等方面的能力;职业素养指的是从事相应工作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如从事采购管理相关工作需要具备公正廉洁、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同时,也需要有团队协作和谈判磋商等能力。综合能力指的是基础能力的纵向发展,即在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素养等方面的迁移能力(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
“能力开发”具体实施以仓管员岗位为例。中职阶段,学生必须掌握仓储管理基础能力,熟悉仓储运作基本流程,并能熟练操作常见仓储设备,如地牛、堆高车、叉车等。同时,中职教育也努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中职阶段的综合能力培养体现在学生能有意识进行出入库流程优化,掌握基本库存控制方法,积极协助主管提升仓储运作效率,为需求部门提供优质仓储服务。高职阶段,学生在熟悉仓储经营基本流程的基础上,能够制定合理的出库入作业计划、补货作业计划以及商品保管方案,系統化地规范仓储经营活动。高职阶段的综合能力开发体现在基于服务外包理念,学生能够与企业内外需求部门良好沟通和协作,通过一系列增值服务提升仓储经营效益。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标准对接;能力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6-000440-01
一、“标准对接,能力开发”的理论含义
如图1所示,以“标准对接”的设计思想和“能力开发”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在遵循中高职各自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整体设计中高职课程,形成“标准对接、能力开发”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图1“标准对接,能力开发”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中职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高职阶段则更注重培养学生方案设计与实施的能力。“标准对接”是在梳理供应链管理服务领域主要岗位标准的基础上,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规划专业人才职业层次,设计学分互认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培养操作型技术人才。“能力开发”则是对接供应链管理服务领域主要岗位标准,按照具体职业工作岗位要求,以职业能力提升为目标,开发学习领域课程,序列化设计学生能力提升体系。
二、标准对接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立基础
“标准对接”指的是课程标准和岗位标准的对接。职业性和实践性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最主要的特征,中高职学校在制定课程标准时,应融入具体行业岗位标准,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同时,行业职业标准的发展具有前沿性和针对性,构建中高职课程体系时,应积极引入行业岗位标准,推进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不断更新。如图2所示,实施“标准对接”必须要对具体产业行业岗位工作内容和职责进行深入调研,了解从事相应岗位所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其次,根据具体职业技能进行课程设置。针对某一门课程的开发,要做到课程知识点与专业技能培养的对接,并选择恰当的授课方式。
“标准对接”具体实施以仓管员岗位为例。中职毕业生和高职毕业生均可从事仓储管理工作,且工作的起点可能是一样的。但从岗位层次角度看,中高职培养的学生存在明显差异。中职学生在从事仓管员工作2至3年后,可具备方案制定与实施方面的能力,达到高职学生的应用能力水平。基于仓管员的职业标准分析,在设置课程标准时,中职阶段除讲授物流基础知识外,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如堆垛、各类仓储设备的使用等;高职阶段在总结物流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应侧重提升学生物流方案设计与实施的能力,如编制各类单据、制定商品保管方案等。
三、能力开发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定位目标
在纵向维度,职业能力包含2个层次:基础能力和综合能力。基础能力是指从事供应链管理服务相关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与具体岗位密切相关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职业知识是指从事相应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如从事仓储管理相关工作,需要掌握仓储设备、仓储作业流程、商品保管等方面的知识;职业技能是指从事相应工作所需要的统筹管理能力,如从事物流配送相关工作需要具备制定配送作业计划、评估配送作业效率等方面的能力;职业素养指的是从事相应工作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如从事采购管理相关工作需要具备公正廉洁、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同时,也需要有团队协作和谈判磋商等能力。综合能力指的是基础能力的纵向发展,即在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素养等方面的迁移能力(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
“能力开发”具体实施以仓管员岗位为例。中职阶段,学生必须掌握仓储管理基础能力,熟悉仓储运作基本流程,并能熟练操作常见仓储设备,如地牛、堆高车、叉车等。同时,中职教育也努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中职阶段的综合能力培养体现在学生能有意识进行出入库流程优化,掌握基本库存控制方法,积极协助主管提升仓储运作效率,为需求部门提供优质仓储服务。高职阶段,学生在熟悉仓储经营基本流程的基础上,能够制定合理的出库入作业计划、补货作业计划以及商品保管方案,系統化地规范仓储经营活动。高职阶段的综合能力开发体现在基于服务外包理念,学生能够与企业内外需求部门良好沟通和协作,通过一系列增值服务提升仓储经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