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短期支教多在农村地区开展,本文结合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阐明了大学生支教的必要性;结合实践,指出了大学生短期支教中的专业限制、学生流动性、持续关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支教;短期支教;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0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6-000417-02
一、大学生短期支教现状
支教是一项以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为主要目标与内容的志愿活动。短期支教是指社会机构、学校机构、学生社团所组织在一段时间内有规律进行的支教活动。大学生短期支教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大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前往大学所在地的小学进行支教,另外一种是在寒暑假前往中部或西部地区进行支教,支教的时间,--周到一两个月不等。大学生群体积极地参与短期支教,使短期支教日益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地主要方式之一。
近年来,共青团中央鼓励大学生暑期积极下乡开展社会实践。走向农村的大学生能够更真实地感受我国农村现状,大学生能够帮助农民和当地青少年深刻地认识自己的家乡。这个过程也会激发大学生对乡村建设的思考,从而积极主动地为乡村建设谏言献策。
农村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稳定的父母陪伴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而留守儿童的数量呈现增多的趋势。2015年,进城务工人员的义务教育阶段子女留守率达61.58%。留守儿童中有43.36%为隔代监护,22.62%为兄弟姐妹同住,处于无人监护状态。父母外出使得留守儿童在成长的关键时期缺少了父母的关怀和教育,进而对他们身心健康成长产生了消极作用,大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经验对孩子进行心理与生活上的引导。
二、短期支教中的突出问题
就目前来看,社会对支教活动的缺乏了解和关注。调查显示约55%的民众不了解或不太了解支教活动。不了解短期支教活动会引起社会对于支教活动的质疑。《大学的短期支教效果与发展模式》中指出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有:支教者的供给与学校需求不同、部分支教参与者偏离支教初中、志愿者缺乏培训、活动效果缺乏反馈机制、大学生短期支教成本高等诸多问题。结合笔者在海南省万宁礼记镇的支教实践,笔者认为短期支教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大学生对短期支教的预期存在不合理成分
大学生本身想参与支教,对当地农村的生活环境、与孩子的相处以及对自身适应能力有一个预期,认为自己能够很好的适应环境。然而到了当地,很多不确切的因素造成预期外会发生的事情。因为事先不了解,志愿者无法良好地应对。美好的想象与现实产生了差异,容易引起支教志愿者消极的抵触情绪。
(二)短期支教时间短,无法确保学生提高学业成绩
在校大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开展支教,只能在寒暑假空闲之余开展活动。调查显示,59%的支教队时长为15至21天,短期8至14天占比20%。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大学生志愿者没有办法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因为大学生教学手法的不成熟以及与当地老师的教学方法存在差异,支教活动就可能影响当地老师日常教学。
(三)大学生与孩子的后续联系方式受到限制,支教后对孩子缺少持续关注
支教结束初期,志愿者与孩子在共同经历过15天的生活后共同语言较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志愿者与孩子的生活渐渐疏远。志愿者也因个人时间安排紧张,多会认为没有时间与孩子继续保持电话联系。志愿者还倾向于对孩子轻率承诺,比如下一次寒暑假仍会前往,会经常与他们保持电话联系。由于对自己未来行为的过度确信,出現了与承诺预期不同的行为。
(四)支教大学生与支教地学生流动性大
支教大学生通常选择仅参加一次支教,支教校点每年参与的学生会有年级升学的变动。这两种情况导致志愿者对孩子的直接长期关注受到阻碍。每年志愿者平均水平的高低、受欢迎程度也较随机,这种状态不利于大学生支教的可持续发展。
(五)大学生时间、精力和教学专业能力有限
包括财经院校、工科院校在内的各类高等学校都会组织学生下乡开展短期支教。大学生自身学业繁重,没有充裕的时间和充足的精力为支教活动展开准备。不是师范专业出身的大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做不到游刃有余,进而影响到支教效果。
三、短期支教中突出问题解决的对策
结合以上提出的问题,可以考虑采取如下措施加以解决:
(一)确定合理的支教目标,围绕目标进行课程设计
建立夏令营模式的短期支教,大学生短期支教不以“补课教育”为目标,帮助孩子提高学业成绩不属于“短期支教”的任务。每一次支教都应有一个确切的主题,所有的课程与活动均围绕该主题展开,例如“自信夏令营“、“阅读夏令营”。围绕主题制定目标与计划,以此为标准评估孩子的成长相对容易与客观,支教任务也更清晰明确。
夏令营模式的支教倡导以“阅读艺术游戏”为载体的陪伴教育。阅读习惯的养成有利于提高孩子自我获取信息的能力,阅读也是一种低成本的自我教育途径。在15天的时间里,与孩子共读一本书,给孩子展示故事,辅以艺术游戏的方式理解文本,加深孩子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达到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目标。夏令营模式不仅仅是教授内容上的差别,评价标准上也发生了变化。我们不以“好”与“不好”、谁“更好”来评价孩子的学习活动,而是更多关注学生自身成长。
(二)建立有效的持续化机制,长期关注支教地学生
大学生支教的组织者应当从前中后多个时期将支教流程精细化。有效的短期支教持续化机制包括两个方面:短期支教后大学生志愿者与支教地学生的持续性联系;支教组织者对支教地孩子的持续性跟踪与关注。大学生应避免支教结束初期与孩子频繁联系,随着时间推移接触逐渐减少。这就需要在结束初期与孩子约定“规则”,比如固定时间确定的谈话内容。话题更多的聚焦在孩子成长过程的分享,这样更利于志愿者了解孩子情况,更利于对孩子的生活进行针对性指导。支教组织者应当建立规范的档案制度,对成长潜力大、家境特殊的学生建立档案,采取电话访谈的形式对其成长状况进行定期记录,并为支教地孩子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
(三)社团积极开展公益常识培训,组织新老支教队员交流
组织者应该把公益常识、国内外公益现状对比纳入培训内容。让即将走入公益领域的青年志愿者能够站在一个更广阔的角度思考自己的公益行为,提出更多切实可行的办法应对社会问题。就支教而言,有助于大学生对支教行为建立合理的预期,树立正确的短期支教观。
另外,应组织新老队员的交流,支教组织者开展的培训多是针对“支教”总体情况的介绍、普适方法的指导。然而,每个支教点有其特殊性。如果大学生在支教前期对具体状况有足够的了解,支教课程会更加适合当地孩子,大学生本身也能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四)各学校发挥自身优势,学校间展开课程合作
每所高等院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可结合学校特色开发专属课程,比如艺术类院校关注音体美教育、财经类学校关注财商教育。即使是综合类院校的社团也应该选定自己专注的方向,将有限的精力和人力资源用于特有课程的开放,做到科学可操作。每个团队之间的特色课程材料可以交换使用;支教队队员也可由多个学校的学生组成,各个学校的志愿者采用各自的特色课程授课。
(五)寻求经验丰富人士的指导,与社会专业组织合作
大学生应寻求专业人士帮助,以克服没有足够的精力和专业度开发完整的课程体系的具局限。尤其是与以服务乡村儿童为宗旨的公益组织合作,借鉴来自于专业机构的课程操作手册。然后,志愿者再对课程进行稍微调整以适应各个学校的特点。
关键词:支教;短期支教;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0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6-000417-02
一、大学生短期支教现状
支教是一项以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为主要目标与内容的志愿活动。短期支教是指社会机构、学校机构、学生社团所组织在一段时间内有规律进行的支教活动。大学生短期支教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大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前往大学所在地的小学进行支教,另外一种是在寒暑假前往中部或西部地区进行支教,支教的时间,--周到一两个月不等。大学生群体积极地参与短期支教,使短期支教日益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地主要方式之一。
近年来,共青团中央鼓励大学生暑期积极下乡开展社会实践。走向农村的大学生能够更真实地感受我国农村现状,大学生能够帮助农民和当地青少年深刻地认识自己的家乡。这个过程也会激发大学生对乡村建设的思考,从而积极主动地为乡村建设谏言献策。
农村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稳定的父母陪伴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而留守儿童的数量呈现增多的趋势。2015年,进城务工人员的义务教育阶段子女留守率达61.58%。留守儿童中有43.36%为隔代监护,22.62%为兄弟姐妹同住,处于无人监护状态。父母外出使得留守儿童在成长的关键时期缺少了父母的关怀和教育,进而对他们身心健康成长产生了消极作用,大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经验对孩子进行心理与生活上的引导。
二、短期支教中的突出问题
就目前来看,社会对支教活动的缺乏了解和关注。调查显示约55%的民众不了解或不太了解支教活动。不了解短期支教活动会引起社会对于支教活动的质疑。《大学的短期支教效果与发展模式》中指出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有:支教者的供给与学校需求不同、部分支教参与者偏离支教初中、志愿者缺乏培训、活动效果缺乏反馈机制、大学生短期支教成本高等诸多问题。结合笔者在海南省万宁礼记镇的支教实践,笔者认为短期支教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大学生对短期支教的预期存在不合理成分
大学生本身想参与支教,对当地农村的生活环境、与孩子的相处以及对自身适应能力有一个预期,认为自己能够很好的适应环境。然而到了当地,很多不确切的因素造成预期外会发生的事情。因为事先不了解,志愿者无法良好地应对。美好的想象与现实产生了差异,容易引起支教志愿者消极的抵触情绪。
(二)短期支教时间短,无法确保学生提高学业成绩
在校大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开展支教,只能在寒暑假空闲之余开展活动。调查显示,59%的支教队时长为15至21天,短期8至14天占比20%。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大学生志愿者没有办法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因为大学生教学手法的不成熟以及与当地老师的教学方法存在差异,支教活动就可能影响当地老师日常教学。
(三)大学生与孩子的后续联系方式受到限制,支教后对孩子缺少持续关注
支教结束初期,志愿者与孩子在共同经历过15天的生活后共同语言较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志愿者与孩子的生活渐渐疏远。志愿者也因个人时间安排紧张,多会认为没有时间与孩子继续保持电话联系。志愿者还倾向于对孩子轻率承诺,比如下一次寒暑假仍会前往,会经常与他们保持电话联系。由于对自己未来行为的过度确信,出現了与承诺预期不同的行为。
(四)支教大学生与支教地学生流动性大
支教大学生通常选择仅参加一次支教,支教校点每年参与的学生会有年级升学的变动。这两种情况导致志愿者对孩子的直接长期关注受到阻碍。每年志愿者平均水平的高低、受欢迎程度也较随机,这种状态不利于大学生支教的可持续发展。
(五)大学生时间、精力和教学专业能力有限
包括财经院校、工科院校在内的各类高等学校都会组织学生下乡开展短期支教。大学生自身学业繁重,没有充裕的时间和充足的精力为支教活动展开准备。不是师范专业出身的大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做不到游刃有余,进而影响到支教效果。
三、短期支教中突出问题解决的对策
结合以上提出的问题,可以考虑采取如下措施加以解决:
(一)确定合理的支教目标,围绕目标进行课程设计
建立夏令营模式的短期支教,大学生短期支教不以“补课教育”为目标,帮助孩子提高学业成绩不属于“短期支教”的任务。每一次支教都应有一个确切的主题,所有的课程与活动均围绕该主题展开,例如“自信夏令营“、“阅读夏令营”。围绕主题制定目标与计划,以此为标准评估孩子的成长相对容易与客观,支教任务也更清晰明确。
夏令营模式的支教倡导以“阅读艺术游戏”为载体的陪伴教育。阅读习惯的养成有利于提高孩子自我获取信息的能力,阅读也是一种低成本的自我教育途径。在15天的时间里,与孩子共读一本书,给孩子展示故事,辅以艺术游戏的方式理解文本,加深孩子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达到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目标。夏令营模式不仅仅是教授内容上的差别,评价标准上也发生了变化。我们不以“好”与“不好”、谁“更好”来评价孩子的学习活动,而是更多关注学生自身成长。
(二)建立有效的持续化机制,长期关注支教地学生
大学生支教的组织者应当从前中后多个时期将支教流程精细化。有效的短期支教持续化机制包括两个方面:短期支教后大学生志愿者与支教地学生的持续性联系;支教组织者对支教地孩子的持续性跟踪与关注。大学生应避免支教结束初期与孩子频繁联系,随着时间推移接触逐渐减少。这就需要在结束初期与孩子约定“规则”,比如固定时间确定的谈话内容。话题更多的聚焦在孩子成长过程的分享,这样更利于志愿者了解孩子情况,更利于对孩子的生活进行针对性指导。支教组织者应当建立规范的档案制度,对成长潜力大、家境特殊的学生建立档案,采取电话访谈的形式对其成长状况进行定期记录,并为支教地孩子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
(三)社团积极开展公益常识培训,组织新老支教队员交流
组织者应该把公益常识、国内外公益现状对比纳入培训内容。让即将走入公益领域的青年志愿者能够站在一个更广阔的角度思考自己的公益行为,提出更多切实可行的办法应对社会问题。就支教而言,有助于大学生对支教行为建立合理的预期,树立正确的短期支教观。
另外,应组织新老队员的交流,支教组织者开展的培训多是针对“支教”总体情况的介绍、普适方法的指导。然而,每个支教点有其特殊性。如果大学生在支教前期对具体状况有足够的了解,支教课程会更加适合当地孩子,大学生本身也能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四)各学校发挥自身优势,学校间展开课程合作
每所高等院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可结合学校特色开发专属课程,比如艺术类院校关注音体美教育、财经类学校关注财商教育。即使是综合类院校的社团也应该选定自己专注的方向,将有限的精力和人力资源用于特有课程的开放,做到科学可操作。每个团队之间的特色课程材料可以交换使用;支教队队员也可由多个学校的学生组成,各个学校的志愿者采用各自的特色课程授课。
(五)寻求经验丰富人士的指导,与社会专业组织合作
大学生应寻求专业人士帮助,以克服没有足够的精力和专业度开发完整的课程体系的具局限。尤其是与以服务乡村儿童为宗旨的公益组织合作,借鉴来自于专业机构的课程操作手册。然后,志愿者再对课程进行稍微调整以适应各个学校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