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致力深耕中国婴幼儿辅食市场 嘉宝有机果泥正式国产上市
2021年4月27日,雀巢在青岛市莱西工厂举办了嘉宝有机果泥上市发布会,首批国产嘉宝有机果泥已正式投入生产。这将成为嘉宝在中国发展的又一里程碑,也标志着嘉宝品牌本土化战略的进一步落地。
全新嘉宝有机果泥生产线采用了高科技自动化设备,在保证生产安全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雀巢将借助嘉宝有机果泥产品线,在中国持续打开婴幼儿辅食市场。
对此,雀巢中国大陆地区副总裁婴儿营养业务单元杨栩湘表示:“为了让中国宝宝享受到高营养高品质的婴幼儿辅食产品,我们加速了嘉宝产品国产化进程,在青岛莱西建成了嘉宝果泥生产基地。”这是雀巢在中国投资继米粉和泡芙之后的第三个自有嘉宝辅食工厂。“我们希望利用强大的全球研发体系和嘉宝90余年的辅食研发经验,结合中国市场对婴幼儿辅食的需求,研发出一系列符合中国婴幼儿国标的产品,推动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快速发展。”
作为拥有94年经验的母婴营养专家,嘉宝一直秉承源于父母之爱的品牌初心,为新生代父母提供专业、科学、营养的解决方案。嘉宝“净态”农田从源头开始,严选种子、科学轮作、全程可追溯。本次在青岛莱西工厂生产的嘉宝有机果泥,全线产品均获得中国有机认证,用全程2600项严苛检测的嘉宝“宝宝级”有机品质,让中国消费者放心。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中国妈妈们严苛的产品选择和高标准的育儿理念,在国产嘉宝有机果泥正式上市之前,嘉宝便针对中国市场组建了包括中国、欧洲、美国专业力量在内的研发团队,还特别邀请了300位中国妈妈加入到产品配方共创和测评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专业的研发进程,最终打造出专为中国宝宝设计的有机果泥产品。
雀巢中國大陆婴儿辅食业务总监乔瑞琳表示:“嘉宝秉承‘全心之爱’,深入了解宝宝不同月龄阶段的生长发育需求,通过科学的食材搭配,专为中国宝宝打造精细分龄的果泥配方;尤其是对于8月龄起的宝宝,嘉宝创新性地推出添加巴旦木泥或核桃油的有机果泥,进一步支持宝宝生长发育。”
嘉宝有机果泥上市发布是嘉宝持续本土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嘉宝1997年带着国外优秀的婴幼儿营养理念的嘉宝进入中国,致力于对中国辅食市场的关注和投入。从2018年的有机米粉国产上市,到2019年嘉宝泡芙全新国产上市,再到如今的嘉宝全新辅食泥上市,足以见证嘉宝对中国市场的承诺与信心。
接下来,嘉宝将继续推进产品本土化布局,从国内生产拓展到原料本土化采购,利用自身丰富经验和高标准,推动莱西当地及周边农业生产革新,实现互利共赢、快速发展,继续为当地经济和社区发展创造共享价值。此次嘉宝有机果泥的全线推出,也将强化公众对有机果泥的产品认知,为当前火热的婴幼儿辅食市场的进一步成长和爆发注入能量。(墨菲)
全球1.55亿人面临重度粮食不安全冲突和新冠肺炎疫情是两大主因
当地时间5月5日,根据全球应对粮食危机网络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全球面临重度粮食不安全的人数在2020年达到过去五年的最高水平。
《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 2020年,55个国家和地区的至少1.55亿人陷入危机级别或更为严重的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比上一年增加约2000万人,其中布基纳法索、南苏丹和也门约有13.3万人面临最严重的灾难级别粮食不安全状况。自2017年报告首次发布以来,重度粮食不安全问题一直在加剧。
报告指出,2020年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冲突,近1亿人口受冲突影响陷入重度粮食不安全,而由新冠肺炎疫情等造成的经济冲击取代了极端天气事件成为2020年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的第二大成因。
全球应对粮食危机网络当天发表联合声明称,为应对挑战,将加大努力推动建设有韧性的农业粮食体系,实现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网络将积极支持今年举行的一系列重要活动,如联合国粮食峰会、《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二十国集团峰会、气候变化大会和营养促增长峰会。
据了解,全球应对粮食危机网络由欧盟、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署于2016年成立,其任务是汇集各方力量,避免、防范和应对粮食危机,帮助实现联合国关于“零饥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宋承杰)
“五一”假期餐饮市场火热 终端消费有望开启加速复苏
今年的“五一”假期叠加天气晴暖、假期时间长等因素,带来了餐饮业在疫情之后真正意义上的景气。而餐饮业火热体现了终端消费有望开启加速复苏,进而提振总体消费复苏。
餐饮行业消费金额同比增长超三成
今年“五一”期间,不少商家铆足劲抓住假期餐饮消费的机遇。“中华美食荟”活动在江苏扬州启动,重点推出31项地方举办的特色餐饮活动;北京中粮祥云小镇甄选部分风味餐饮品牌延长营业至凌晨3点;四川成都大悦城组织十余家餐饮企业推出“50团100”活动。中国银联数据显示,假期前4天餐饮行业消费金额同比增长超三成。
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说:“今年以来餐饮市场呈加快复苏态势,3月份餐饮消费已经显著改善,全国餐饮收入两年平均增长达到0.9%,当月餐饮收入首次高于2019年同期,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表示,“五一”假期人们大多选择短途旅行,近年来各地打造以美食为主的短途旅行盛行,带动了餐饮业的发展,促进了消费。
反餐饮浪费成餐企标配
在餐饮消费加快复苏的同时,反餐饮浪费也出现新气象。4月29日,《反食品浪费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规范了食品浪费的定义,提出餐饮服务经营者可以对造成明显浪费的消费者收取处理厨余垃圾的相应费用,同时也明确,餐饮服务经营者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的,最高可罚1万元。 “请您勤拿少取,剩余超过50克本店要加收餐费。”在北京朝阳区的一家自助餐厅,服务员陈凯在每桌开餐前都要这样提醒消费者。“我们响应国家‘光盘行动’的号召,从2019年开业以来就在用餐前提醒消费者避免浪费。‘五一’假期客流量比平时高,但收餐时的餐厨垃圾并没有明显变化。我看到一些家庭聚餐,家长会跟小朋友讲‘粒粒皆辛苦’,提醒孩子吃多少拿多少。”
“享受美味和厉行节约并不矛盾。”韩明说:“《反食品浪费法》的通过,有助于开展制止餐饮浪费的工作。‘五一’假期,很多餐饮企业推出小份菜等配餐方式,生意比之前更好。”
政策支持下消费市场全面复苏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表示,今年“五一”小长假,居民消费热情高涨,商品和服务消费全面开花,消费市场复苏动力强劲,强大国内市场潜力可见一斑,完善的内需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消费市场的全面复苏与政策支持密不可分。记者注意到,近期,从中央部门到地方政府都在积极部署,进一步激发内需潜力,提振商品和服务消费。
5月1日,由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多个部门共同组织的2021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正式启动,持续时间为5月1日至31日。活动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参与、市场运作;坚持民生导向、利企惠民、简约务实;坚持上下联动、兼顾城乡、联通内外。
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日前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建立健全文化和旅游企业融资配套服务长效机制,适度拓展文化和旅游相关产业发展基金的运用范围,探索为演出企业、旅行社两类主体提供融资增信、风险分担、贴息奖补、应急周转等融资配套服务。加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对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的融资增信力度。
地方层面,“五一”前夕,各地密集出台政策,推出培育文旅新型消費场景、扩大节假日消费、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等措施。不少地方还推出门票减免、发放消费券等优惠促销举措,激发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
值得注意的是,促消费扩内需还将迎来政策加码。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促进国内需求加快恢复”,强调“以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长支撑内需持续扩大”。4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改善县域消费环境、促进农村消费,是拉动内需、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潜力巨大。会议对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流通畅通和农民收入、农村消费双提升等作出具体部署。
关利欣认为,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从生产到流通,有了各项促消费措施的助推,我国居民消费信心将不断增强,消费供给将更加丰富,消费环境将进一步优化,预计全年消费市场将在恢复性增长后逐步趋于平稳,消费基础性作用将进一步夯实。(思雨)
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国际食品价格持续上涨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5月6日发布报告指出,4月份粮食价格指数连续第11个月上涨,预计未来全球小麦和玉米产量将增长。报告指出,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4月份平均上涨120.9点,环比上涨1.7%,同比上涨30.8%。
在各类食品中,食糖价格上涨幅度居首位,谷物价格恢复上涨趋势。从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分类指数看,食糖价格指数上涨了3.9%,同比上涨近60%;植物油价格指数4月份上涨1.8%,其中国际棕榈油价格上涨,大豆和菜籽油价格也进一步攀升,葵花子油价格略有回落;4月份肉类价格指数环比上涨1.7%,其中牛、羊和猪肉价格受到东亚地区强劲需求的支撑,禽肉价格保持稳定,全球肉类市场总体平稳;谷物价格指数4月份上涨1.2%,扭转了3月份短暂下跌的局面,同比上涨26%;4月份玉米价格上涨5.7%,同比上涨66.7%,主要原因是美国的玉米种植意向低于预期;4月份国际小麦价格总体稳定,大米、大麦、高粱价格疲软;4月份乳制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2%,受来自亚洲的稳定进口需求推升,黄油、奶酪和脱脂奶粉价格上涨。
联合国粮农组织还发布了全球谷物产量、利用率、贸易和库存的新预测。预计2020年全球谷物产量为27.67亿吨,同比增长2.1%。2020-2021年世界谷物利用率预计增长2.7%,反映出中国和美国的饲料使用量高于此前预期。由于中国和美国的玉米库存可能减少,2021年收获季节结束前世界谷物库存将下降至8.05亿吨,较之前的水平下降2.3%。同时,2021年全球谷物库存利用率预计将维持在28.3%,为7年来的最低水平。预计2020-2021年度,全球谷物贸易将达到4.67亿吨,同比增长5.9%,其中粗粮贸易增长最快,其次是大米和小麦;全球小麦产量为7.788亿吨,新一季小麦利用率将增加0.9%至7.7亿吨,到2022年收获季节结束时,全球小麦库存将增加3%,达到2.93亿吨的创纪录水平。对2021年全球粗粮产量的初步展望显示,由于巴西、中国、乌克兰和美国预计将增加种植面积,同时叠加欧盟产量恢复,全球粗粮产量可能会连续3年增长。(杨海泉)
我国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2473个
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我国地理标志保护水平持续提升。截至3月底,我国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2473个,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注册6209件。
安吉白茶、山西老陈醋、烟台苹果、南京盐水鸭……地理标志是保护特定地区产品的特性、声誉和其他特征的重要知识产权,对于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
2021年一季度,国家知识产权局新批准地理标志产品99个(含互认互保地理标志产品96个),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注册124件;新核准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市场主体1461家,同比增长669%。
据悉,国家知识产权局2020年印发《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推进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加强地理标志及专用标志使用企业协同监管,同时大幅压缩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时间,地理标志保护水平显著提升。2020年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企业直接产值总计6398亿元。(张泉) 一季度进口6.1万吨婴幼儿奶粉 进口量创十年最大降幅
日前海关公布一季度婴幼儿奶粉进口量消费数据显示:2021年1-3月份,国内进口6.1万吨婴幼儿奶粉,较去年同期下降17.6%。据悉,此次降幅创下近十年最大幅度。
一季度,我国共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6.1万吨,同比减少17.6%,进口额10.06亿美元,同比减少8%,均价 16505美元/吨,同比增加11.6%,进口国家主要来自:欧盟,占66.7%;新西兰,占25.5%;澳大利亚,占2.6%。从进口的主要品类来看,大包粉、乳清、奶酪、蛋白类产品以及包装牛奶、稀奶油进口量均大幅增长,仅有婴幼儿配方奶粉、奶油及酸奶出现不同幅度下降。
数据显示,中国3月共进口婴幼儿奶粉2.3万吨,同比减少18.8%,进口额3.76亿美元,同比下降8.7%,平均价格为16360美元/吨,同比上涨12.4%。
行业观察人士分析认为,近年来国产奶粉的安全性、配方以及工艺水平都大幅提高,再加上品牌给予终端支持力度较大,促使门店也更愿意推销国产奶粉。(涂端玉)
《中国居民营养素养核心信息及评估工具》发布将提高我国居民营养素养水平
2020年最近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3.15%,总体水平不断稳步提升。营养素养是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人口素质、改善居民营养状况和防控营养相关慢性病的重要因素。但我国一直缺乏可广泛应用、经过检验的营养素养核心信息以及评价工具。国外的膳食环境、饮食文化、行为又与我国差异较大,因此量表也不能直接转换。
为提高我国居民营养素养水平,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组织全国营养、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临床等不同领域的专家,综合考虑我国的国情和饮食文化,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居民的营养认知和需求特点,综述国内外文献政策及相关研究,遵循信息科学、重点突出、广泛动员的原则,依照规范程序,历经两年时间,制定出了《中国居民营养素养核心信息及评估工具》。4月28日,《中国居民营养素养核心信息及评估工具》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正式对外发布。这次发布的文件或许可以带给大家一个更科学、权威和统一的方法,也就是说,我国有了居民营养素养评估工具。
據介绍,营养素养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及基本技能三大部分。《中国居民营养素养核心信息及评估工具》包含了针对一般人群、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孕期妇女、哺乳期妇女和老年人等6个不同人群的营养素养核心信息。以一般人群为例,共制定营养素养核心信息20条,内容包括:强调生命每一个阶段都应当遵循健康的饮食,理解合理膳食是维系健康、远离疾病的重要基础;注重多元食物的合理搭配,会用适宜的方式储存、准备、处理和烹饪食物;从文明礼仪角度按需用餐、文明用餐,杜绝浪费;把握好饮食和运动的平衡,定期测量并评价体重。
《中国居民营养素养核心信息及评估工具》还分别制定了学龄儿童应理解并能运用20条营养素养核心信息,有关孕期妇女的营养核心信息共24条,针对老年人提出了20条营养素养核心信息。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朱文丽表示,在制定了营养素养核心信息后,需要制定营养素养的评估工具才能实现对居民营养素养的评估和监测。此次评估工具发布后,后续的一系列推广和实践活动也将逐步展开。(雷若彤)
2021年4月27日,雀巢在青岛市莱西工厂举办了嘉宝有机果泥上市发布会,首批国产嘉宝有机果泥已正式投入生产。这将成为嘉宝在中国发展的又一里程碑,也标志着嘉宝品牌本土化战略的进一步落地。
全新嘉宝有机果泥生产线采用了高科技自动化设备,在保证生产安全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雀巢将借助嘉宝有机果泥产品线,在中国持续打开婴幼儿辅食市场。
对此,雀巢中国大陆地区副总裁婴儿营养业务单元杨栩湘表示:“为了让中国宝宝享受到高营养高品质的婴幼儿辅食产品,我们加速了嘉宝产品国产化进程,在青岛莱西建成了嘉宝果泥生产基地。”这是雀巢在中国投资继米粉和泡芙之后的第三个自有嘉宝辅食工厂。“我们希望利用强大的全球研发体系和嘉宝90余年的辅食研发经验,结合中国市场对婴幼儿辅食的需求,研发出一系列符合中国婴幼儿国标的产品,推动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快速发展。”
作为拥有94年经验的母婴营养专家,嘉宝一直秉承源于父母之爱的品牌初心,为新生代父母提供专业、科学、营养的解决方案。嘉宝“净态”农田从源头开始,严选种子、科学轮作、全程可追溯。本次在青岛莱西工厂生产的嘉宝有机果泥,全线产品均获得中国有机认证,用全程2600项严苛检测的嘉宝“宝宝级”有机品质,让中国消费者放心。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中国妈妈们严苛的产品选择和高标准的育儿理念,在国产嘉宝有机果泥正式上市之前,嘉宝便针对中国市场组建了包括中国、欧洲、美国专业力量在内的研发团队,还特别邀请了300位中国妈妈加入到产品配方共创和测评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专业的研发进程,最终打造出专为中国宝宝设计的有机果泥产品。
雀巢中國大陆婴儿辅食业务总监乔瑞琳表示:“嘉宝秉承‘全心之爱’,深入了解宝宝不同月龄阶段的生长发育需求,通过科学的食材搭配,专为中国宝宝打造精细分龄的果泥配方;尤其是对于8月龄起的宝宝,嘉宝创新性地推出添加巴旦木泥或核桃油的有机果泥,进一步支持宝宝生长发育。”
嘉宝有机果泥上市发布是嘉宝持续本土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嘉宝1997年带着国外优秀的婴幼儿营养理念的嘉宝进入中国,致力于对中国辅食市场的关注和投入。从2018年的有机米粉国产上市,到2019年嘉宝泡芙全新国产上市,再到如今的嘉宝全新辅食泥上市,足以见证嘉宝对中国市场的承诺与信心。
接下来,嘉宝将继续推进产品本土化布局,从国内生产拓展到原料本土化采购,利用自身丰富经验和高标准,推动莱西当地及周边农业生产革新,实现互利共赢、快速发展,继续为当地经济和社区发展创造共享价值。此次嘉宝有机果泥的全线推出,也将强化公众对有机果泥的产品认知,为当前火热的婴幼儿辅食市场的进一步成长和爆发注入能量。(墨菲)
全球1.55亿人面临重度粮食不安全冲突和新冠肺炎疫情是两大主因
当地时间5月5日,根据全球应对粮食危机网络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全球面临重度粮食不安全的人数在2020年达到过去五年的最高水平。
《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 2020年,55个国家和地区的至少1.55亿人陷入危机级别或更为严重的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比上一年增加约2000万人,其中布基纳法索、南苏丹和也门约有13.3万人面临最严重的灾难级别粮食不安全状况。自2017年报告首次发布以来,重度粮食不安全问题一直在加剧。
报告指出,2020年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冲突,近1亿人口受冲突影响陷入重度粮食不安全,而由新冠肺炎疫情等造成的经济冲击取代了极端天气事件成为2020年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的第二大成因。
全球应对粮食危机网络当天发表联合声明称,为应对挑战,将加大努力推动建设有韧性的农业粮食体系,实现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网络将积极支持今年举行的一系列重要活动,如联合国粮食峰会、《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二十国集团峰会、气候变化大会和营养促增长峰会。
据了解,全球应对粮食危机网络由欧盟、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署于2016年成立,其任务是汇集各方力量,避免、防范和应对粮食危机,帮助实现联合国关于“零饥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宋承杰)
“五一”假期餐饮市场火热 终端消费有望开启加速复苏
今年的“五一”假期叠加天气晴暖、假期时间长等因素,带来了餐饮业在疫情之后真正意义上的景气。而餐饮业火热体现了终端消费有望开启加速复苏,进而提振总体消费复苏。
餐饮行业消费金额同比增长超三成
今年“五一”期间,不少商家铆足劲抓住假期餐饮消费的机遇。“中华美食荟”活动在江苏扬州启动,重点推出31项地方举办的特色餐饮活动;北京中粮祥云小镇甄选部分风味餐饮品牌延长营业至凌晨3点;四川成都大悦城组织十余家餐饮企业推出“50团100”活动。中国银联数据显示,假期前4天餐饮行业消费金额同比增长超三成。
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说:“今年以来餐饮市场呈加快复苏态势,3月份餐饮消费已经显著改善,全国餐饮收入两年平均增长达到0.9%,当月餐饮收入首次高于2019年同期,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表示,“五一”假期人们大多选择短途旅行,近年来各地打造以美食为主的短途旅行盛行,带动了餐饮业的发展,促进了消费。
反餐饮浪费成餐企标配
在餐饮消费加快复苏的同时,反餐饮浪费也出现新气象。4月29日,《反食品浪费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规范了食品浪费的定义,提出餐饮服务经营者可以对造成明显浪费的消费者收取处理厨余垃圾的相应费用,同时也明确,餐饮服务经营者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的,最高可罚1万元。 “请您勤拿少取,剩余超过50克本店要加收餐费。”在北京朝阳区的一家自助餐厅,服务员陈凯在每桌开餐前都要这样提醒消费者。“我们响应国家‘光盘行动’的号召,从2019年开业以来就在用餐前提醒消费者避免浪费。‘五一’假期客流量比平时高,但收餐时的餐厨垃圾并没有明显变化。我看到一些家庭聚餐,家长会跟小朋友讲‘粒粒皆辛苦’,提醒孩子吃多少拿多少。”
“享受美味和厉行节约并不矛盾。”韩明说:“《反食品浪费法》的通过,有助于开展制止餐饮浪费的工作。‘五一’假期,很多餐饮企业推出小份菜等配餐方式,生意比之前更好。”
政策支持下消费市场全面复苏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表示,今年“五一”小长假,居民消费热情高涨,商品和服务消费全面开花,消费市场复苏动力强劲,强大国内市场潜力可见一斑,完善的内需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消费市场的全面复苏与政策支持密不可分。记者注意到,近期,从中央部门到地方政府都在积极部署,进一步激发内需潜力,提振商品和服务消费。
5月1日,由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多个部门共同组织的2021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正式启动,持续时间为5月1日至31日。活动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参与、市场运作;坚持民生导向、利企惠民、简约务实;坚持上下联动、兼顾城乡、联通内外。
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日前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建立健全文化和旅游企业融资配套服务长效机制,适度拓展文化和旅游相关产业发展基金的运用范围,探索为演出企业、旅行社两类主体提供融资增信、风险分担、贴息奖补、应急周转等融资配套服务。加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对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的融资增信力度。
地方层面,“五一”前夕,各地密集出台政策,推出培育文旅新型消費场景、扩大节假日消费、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等措施。不少地方还推出门票减免、发放消费券等优惠促销举措,激发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
值得注意的是,促消费扩内需还将迎来政策加码。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促进国内需求加快恢复”,强调“以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长支撑内需持续扩大”。4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改善县域消费环境、促进农村消费,是拉动内需、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潜力巨大。会议对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流通畅通和农民收入、农村消费双提升等作出具体部署。
关利欣认为,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从生产到流通,有了各项促消费措施的助推,我国居民消费信心将不断增强,消费供给将更加丰富,消费环境将进一步优化,预计全年消费市场将在恢复性增长后逐步趋于平稳,消费基础性作用将进一步夯实。(思雨)
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国际食品价格持续上涨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5月6日发布报告指出,4月份粮食价格指数连续第11个月上涨,预计未来全球小麦和玉米产量将增长。报告指出,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4月份平均上涨120.9点,环比上涨1.7%,同比上涨30.8%。
在各类食品中,食糖价格上涨幅度居首位,谷物价格恢复上涨趋势。从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分类指数看,食糖价格指数上涨了3.9%,同比上涨近60%;植物油价格指数4月份上涨1.8%,其中国际棕榈油价格上涨,大豆和菜籽油价格也进一步攀升,葵花子油价格略有回落;4月份肉类价格指数环比上涨1.7%,其中牛、羊和猪肉价格受到东亚地区强劲需求的支撑,禽肉价格保持稳定,全球肉类市场总体平稳;谷物价格指数4月份上涨1.2%,扭转了3月份短暂下跌的局面,同比上涨26%;4月份玉米价格上涨5.7%,同比上涨66.7%,主要原因是美国的玉米种植意向低于预期;4月份国际小麦价格总体稳定,大米、大麦、高粱价格疲软;4月份乳制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2%,受来自亚洲的稳定进口需求推升,黄油、奶酪和脱脂奶粉价格上涨。
联合国粮农组织还发布了全球谷物产量、利用率、贸易和库存的新预测。预计2020年全球谷物产量为27.67亿吨,同比增长2.1%。2020-2021年世界谷物利用率预计增长2.7%,反映出中国和美国的饲料使用量高于此前预期。由于中国和美国的玉米库存可能减少,2021年收获季节结束前世界谷物库存将下降至8.05亿吨,较之前的水平下降2.3%。同时,2021年全球谷物库存利用率预计将维持在28.3%,为7年来的最低水平。预计2020-2021年度,全球谷物贸易将达到4.67亿吨,同比增长5.9%,其中粗粮贸易增长最快,其次是大米和小麦;全球小麦产量为7.788亿吨,新一季小麦利用率将增加0.9%至7.7亿吨,到2022年收获季节结束时,全球小麦库存将增加3%,达到2.93亿吨的创纪录水平。对2021年全球粗粮产量的初步展望显示,由于巴西、中国、乌克兰和美国预计将增加种植面积,同时叠加欧盟产量恢复,全球粗粮产量可能会连续3年增长。(杨海泉)
我国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2473个
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我国地理标志保护水平持续提升。截至3月底,我国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2473个,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注册6209件。
安吉白茶、山西老陈醋、烟台苹果、南京盐水鸭……地理标志是保护特定地区产品的特性、声誉和其他特征的重要知识产权,对于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
2021年一季度,国家知识产权局新批准地理标志产品99个(含互认互保地理标志产品96个),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注册124件;新核准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市场主体1461家,同比增长669%。
据悉,国家知识产权局2020年印发《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推进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加强地理标志及专用标志使用企业协同监管,同时大幅压缩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时间,地理标志保护水平显著提升。2020年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企业直接产值总计6398亿元。(张泉) 一季度进口6.1万吨婴幼儿奶粉 进口量创十年最大降幅
日前海关公布一季度婴幼儿奶粉进口量消费数据显示:2021年1-3月份,国内进口6.1万吨婴幼儿奶粉,较去年同期下降17.6%。据悉,此次降幅创下近十年最大幅度。
一季度,我国共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6.1万吨,同比减少17.6%,进口额10.06亿美元,同比减少8%,均价 16505美元/吨,同比增加11.6%,进口国家主要来自:欧盟,占66.7%;新西兰,占25.5%;澳大利亚,占2.6%。从进口的主要品类来看,大包粉、乳清、奶酪、蛋白类产品以及包装牛奶、稀奶油进口量均大幅增长,仅有婴幼儿配方奶粉、奶油及酸奶出现不同幅度下降。
数据显示,中国3月共进口婴幼儿奶粉2.3万吨,同比减少18.8%,进口额3.76亿美元,同比下降8.7%,平均价格为16360美元/吨,同比上涨12.4%。
行业观察人士分析认为,近年来国产奶粉的安全性、配方以及工艺水平都大幅提高,再加上品牌给予终端支持力度较大,促使门店也更愿意推销国产奶粉。(涂端玉)
《中国居民营养素养核心信息及评估工具》发布将提高我国居民营养素养水平
2020年最近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3.15%,总体水平不断稳步提升。营养素养是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人口素质、改善居民营养状况和防控营养相关慢性病的重要因素。但我国一直缺乏可广泛应用、经过检验的营养素养核心信息以及评价工具。国外的膳食环境、饮食文化、行为又与我国差异较大,因此量表也不能直接转换。
为提高我国居民营养素养水平,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组织全国营养、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临床等不同领域的专家,综合考虑我国的国情和饮食文化,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居民的营养认知和需求特点,综述国内外文献政策及相关研究,遵循信息科学、重点突出、广泛动员的原则,依照规范程序,历经两年时间,制定出了《中国居民营养素养核心信息及评估工具》。4月28日,《中国居民营养素养核心信息及评估工具》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正式对外发布。这次发布的文件或许可以带给大家一个更科学、权威和统一的方法,也就是说,我国有了居民营养素养评估工具。
據介绍,营养素养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及基本技能三大部分。《中国居民营养素养核心信息及评估工具》包含了针对一般人群、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孕期妇女、哺乳期妇女和老年人等6个不同人群的营养素养核心信息。以一般人群为例,共制定营养素养核心信息20条,内容包括:强调生命每一个阶段都应当遵循健康的饮食,理解合理膳食是维系健康、远离疾病的重要基础;注重多元食物的合理搭配,会用适宜的方式储存、准备、处理和烹饪食物;从文明礼仪角度按需用餐、文明用餐,杜绝浪费;把握好饮食和运动的平衡,定期测量并评价体重。
《中国居民营养素养核心信息及评估工具》还分别制定了学龄儿童应理解并能运用20条营养素养核心信息,有关孕期妇女的营养核心信息共24条,针对老年人提出了20条营养素养核心信息。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朱文丽表示,在制定了营养素养核心信息后,需要制定营养素养的评估工具才能实现对居民营养素养的评估和监测。此次评估工具发布后,后续的一系列推广和实践活动也将逐步展开。(雷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