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帮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延伸到课外,把有限的书本知识扩展到无限的课外阅读中去,从而使语文教学充满吸引力和感染力,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学
课堂是学生从事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大力推进新课标的今天,为了落实新课标理念,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广大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让语文课堂焕发活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地方。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拔节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他们不喜欢“填鸭式”的讲解,不愿听盛气凌人式的训斥,他们需要的是老师、同学的尊重,需要的是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研究表明,80%的学生学习困难与过重压力有关,解除这些压力,明显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当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听觉、触觉就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会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讨论、质疑问难;能够“答非所问”,能够“插嘴”,能够有不同的观察、思考方式,能够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能够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合作伙伴等。
二、善用发展性评价,让学生扬起奋发向上的风帆
新课标倡导发展性评价,即评价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宽容学生的每一个过失,期待每一点进步,欣赏每一个闪光点,赞许每一点成功。成功欲望是人的本能之一,学生同样期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因此我们应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得到迸发,并使火花熊熊燃烧,照亮全班,让整个课堂充满活力。
教师夸奖学生,不只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的基础是“爱”。学生从教师的夸奖中可以体验到爱的力量,可以感受到集体对他的评价,社会对他的期望,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进而产生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内在动力。
三、用心积极交往、互动,让师生结伴成长
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交流各自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个性、创造性得到了尽情的释放;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上课不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不再是简单的复制文化,而是共同去创造文化;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用爱心培育爱心,用智慧启迪智慧,用人格塑造人格,以自己的生命之光与被点燃的火种交相辉映,从而获得生命的意义和辉煌。语文课堂教学渴望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提高,师生结伴成长。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语文课堂将会成为师生向往的地方。
四、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语文课堂魅力永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处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中,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教师是营造问题情境的人,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人,是激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
例如,《落花生》是一篇以物喻人的文章,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有限,所以文章不太容易理解。有位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和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首先,教师让学生做充分的预习,然后让学生围绕“你知道了什么”“你有哪些地方不明白”“你最喜欢文章的哪个段落或哪句话”或“让你感受最深的地方”等几个问题,再深入地阅读课文。经过阅读、深思、讨论,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都想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经过全班学生充分的课堂交流后,再举行“你想做什么样的人”的辩论会已是水到渠成。看到学生一个个神采飞扬、情绪饱满、思维清晰、妙语连珠,我们不能不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倾听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使语文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学生领略了语文大厦的恢弘气势和神奇魅力,充分享受語文学习带来的乐趣。
五、让学生把语文课堂当做课外阅读的起跑线
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语文教学不能被教材所束缚,要引导学生拓宽学习领域,从社会生活中寻找与之相同的内容以丰富课堂教学。可以说,语文教学要想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必须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信息中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教师帮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延伸到课外,把有限的书本知识扩展到无限的课外阅读中去,从而使语文教学充满吸引力和感染力,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语文是美的,它能带领我们走进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让语文课堂充满勃勃生机,使之成为生命成长的地方,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感受生命的成长,从而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学会语文。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学
课堂是学生从事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大力推进新课标的今天,为了落实新课标理念,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广大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让语文课堂焕发活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地方。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拔节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他们不喜欢“填鸭式”的讲解,不愿听盛气凌人式的训斥,他们需要的是老师、同学的尊重,需要的是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研究表明,80%的学生学习困难与过重压力有关,解除这些压力,明显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当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听觉、触觉就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会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讨论、质疑问难;能够“答非所问”,能够“插嘴”,能够有不同的观察、思考方式,能够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能够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合作伙伴等。
二、善用发展性评价,让学生扬起奋发向上的风帆
新课标倡导发展性评价,即评价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宽容学生的每一个过失,期待每一点进步,欣赏每一个闪光点,赞许每一点成功。成功欲望是人的本能之一,学生同样期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因此我们应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得到迸发,并使火花熊熊燃烧,照亮全班,让整个课堂充满活力。
教师夸奖学生,不只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的基础是“爱”。学生从教师的夸奖中可以体验到爱的力量,可以感受到集体对他的评价,社会对他的期望,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进而产生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内在动力。
三、用心积极交往、互动,让师生结伴成长
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交流各自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个性、创造性得到了尽情的释放;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上课不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不再是简单的复制文化,而是共同去创造文化;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用爱心培育爱心,用智慧启迪智慧,用人格塑造人格,以自己的生命之光与被点燃的火种交相辉映,从而获得生命的意义和辉煌。语文课堂教学渴望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提高,师生结伴成长。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语文课堂将会成为师生向往的地方。
四、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语文课堂魅力永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处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中,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教师是营造问题情境的人,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人,是激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
例如,《落花生》是一篇以物喻人的文章,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有限,所以文章不太容易理解。有位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和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首先,教师让学生做充分的预习,然后让学生围绕“你知道了什么”“你有哪些地方不明白”“你最喜欢文章的哪个段落或哪句话”或“让你感受最深的地方”等几个问题,再深入地阅读课文。经过阅读、深思、讨论,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都想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经过全班学生充分的课堂交流后,再举行“你想做什么样的人”的辩论会已是水到渠成。看到学生一个个神采飞扬、情绪饱满、思维清晰、妙语连珠,我们不能不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倾听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使语文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学生领略了语文大厦的恢弘气势和神奇魅力,充分享受語文学习带来的乐趣。
五、让学生把语文课堂当做课外阅读的起跑线
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语文教学不能被教材所束缚,要引导学生拓宽学习领域,从社会生活中寻找与之相同的内容以丰富课堂教学。可以说,语文教学要想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必须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信息中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教师帮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延伸到课外,把有限的书本知识扩展到无限的课外阅读中去,从而使语文教学充满吸引力和感染力,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语文是美的,它能带领我们走进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让语文课堂充满勃勃生机,使之成为生命成长的地方,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感受生命的成长,从而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学会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