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疑问题导学”课堂模式环节初探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maa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疑”问题导学课堂模式主要通过“疑”、“探”结合等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学会合作探究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想问、敢问、会问,从而达到想学、会学、学好,真正感悟到学习的快乐。
  基本环节:(创设情境)自学质疑、启发展疑→梳理问题、尝试解答→小组合作、探讨研究→质疑问难、深层探究→巩固训练、迁移拓展→全课总结
  自学质疑、启发展疑
  (一)设计理念: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自主质疑,充分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步骤:
  1.创设情景,导入本课。
  2.体验情景,提出问题。
  (三)注意事项:
  1.创设情景时,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认知欲望,充分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2.让学生根据课题或问题情境提问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想要了解的知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进行整理、补充,要尽可能地保持学生问题的原貌。提出的问题忌“琐碎、肤浅、重复、模糊”。
  3.教师预设问题提纲,对学生的尝试解答起着引领和指导作用。问题提纲中的问题,虽然主要由学生设计,但教师课前必须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进行科学预设。设计问题时要围绕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自学能力。
  梳理问题、尝试解答
  (一)设计理念:
  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对纷繁复杂的问题进行梳理。梳理时要根据教学目标整理、删减或补充,形成符合本课的问题提纲;根据所提问题尝试解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步骤:
  1.在上一环节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对所提问题进行删减或补充,形成问题提纲。
  2.学生根据整理后的问题尝试解答,教师巡视,重点关注学困生的情况,必要时适当点拨,以减轻学困生负担。
  3.教师巡视,检查尝试解答效果,同时对学困生进行及时辅导。
  (三)注意事项:
  1.梳理问题时,问题的排列要符合知识形成过程的逻辑顺序;问题的表述要让学生一看就明白问题问的是什么,并使学生明白做什么、怎么做,能够起到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探究方法,提高自探效率。
  2.对学生尝试解答方法的指导一要忌“闲”。教师不能把梳理的问题出示后,说让学生尝试解答就了事,缺乏必要的尝试解答方法的指导,导致学生尝试解答方法不当或无从下手,尝试解答效果不理想。二要忌“空”。要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内容,怎么自学,应达到什么要求等。指导可在梳理问题出示后做专项说明,说明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解决,也可根据梳理问题所需的特定方法,把方法融于具体问题中。三要忌“闹”,学生尝试解答时切忌学生边尝试解答,教师边指导讲解,这样会打断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思考问题。四要忌“匆”。教师不要“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有时学生一个问题都没弄清,尝试解答就结束了。教师要有目的、有重点地巡视了解各层次学生尝试解答的效果,特别是学困生的情况。
  小组合作、探讨研究
  (一)设计理念:
  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对尝试解答中没有解决的“疑难杂症”合作探究,解决疑难问题,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向纵深发展。
  (二)基本步骤:
  1.针对尝试解答中不能很好解决的疑难问题,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2.合探结束后,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完成从个别到一般认知的飞跃,形成知识系统。
  (三)注意事项:
  1.在小组合作、探讨研究时要坚持照顾学困生,让他们多说自己的想法,再作评价。同时,要注意组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敢于评价,勇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忌“浮光掠影”。对于重点问题,不要一味抽某几个同学在同一层次上回答,这样,问题的深度、广度没有挖掘出来就不了了之。
  2.在全体学生对某一问题理解有困难时,教师要给予讨论的机会,或进行适当的点拨。忌“精英教学”,不要举手的是那几个学生,发言的也是那几个学生,评价的仍然是那几个学生;其他的学生成了一言不发的“看客”。
  3.讨论不要滥用。学生讨论的问题,一定是学生通过自学仍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或者是教师在巡视中发现的虽属个性,但带有普遍指导意义、学生易错易混的问题。小组合探应该建立在充分自探的基础之上,换句话说,没有自探就不要合探。
  质疑问难、深层探究
  (一)设计理念:
  1.反馈本节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纠偏补漏,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完善、更为深刻,不留任何疑惑。
  2.“质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对本节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化。
  (二)基本步骤:
  1.学生结合本节学习内容,提出新的疑难问题或还想知道的相关问题。
  2.教师也可根据课堂生成情况向学生再次提出深层次的疑难问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注意事项:
  1.要创设民主、平等与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书本和教师的所谓权威观点挑战,尽量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深层次问题,说出自己心中的疑问或还想了解的相关内容。要忌“虚”,有的教师怕学生再提出新问题,不经意向学生暗示什么都会了;也不给学生反思和自查的时空,当然学生不会提出新问题;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也“胎死腹中”。忌“替”,此环节主角依然是学生,教师不能想当然提出几个问题,从而替代学生质疑。
  2.如果学生提出的疑问,属于本节学习范围内的尽量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教师要组织学生再次进行合作探究或进行点拨、诱导,帮助学生解决。
  3.如果学生提出的疑问不属于本节学习范围内的,要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教师课前应充分做好思想上和知识上的准备,不能指责学生,更不能不懂装懂,搪塞应付。
  巩固训练、迁移拓展
  (一)设计理念:
  1.通过完成训练题、课堂作业,检测每位学生是否当堂完成了学习目标。
  2.通过编题,学生把知识信息重新检索、重组与整合,一是更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二是通过自己编的题让别的同学练习,给学生创造了一种自我展示和成功的机会,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培养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四是培养了学生敢于挑战和“我能行”的信心和能力。
  (二)基本步骤:
  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并能正确迁移拓展(包括教师编拟习题、学生自己编拟习题和完成课堂作业)。
  2.反馈学生答题情况,纠错择优。
  3.引导反思,对本节内容及时归纳和梳理,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一个系统性的清晰认识,形成知识系统。
  (三)注意事项:
  1.首先进行基础性训练,若有时间再进行变式训练、学生自编习题训练等延伸环节。练习题的设计要由易到难,由基本到综合再到运用拓展,题量要适中。
  2.教师巡视,注重答题情况的反馈和展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检查练习情况时,要按照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中、优等生评价的原则进行,并要注意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对比,选择简便方法。
  全课总结
  一节课的总结一般围绕以下几点进行:(1)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2)这些内容有什么特征或有什么规律?(3)如何掌握这些内容?(4)还想说点什么?可先由学生进行总结,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矫正、定性。
其他文献
管理创新是图书馆办馆文思想和方式、方法更新的重要内容。图书馆创新内容分为管理模式的创新、组织结构的创新、管理手段的创新和服务方式的创新等几方面。本文就以上等几方
本文分析经B超诊断的胆囊息肉样病变38例报告,其中良性病变33例,以胆固醇息肉为多数,恶性病变5例,胆囊息肉病变B超检出率为92.6%。B超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特异性很高,达93.7%,我们
由于现代生活当中的大量用电,不安全隐患也在急剧上升,电气设计在住宅设计与施工的环节中显得成为重要。本文旨在提出住宅电气设计用电负荷的一些控制途径,并对电气设计的发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挖掘技术在信息利用和提取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简单探讨了数据挖掘在多媒体数据库中的应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分析了数据挖掘在图书馆中的
接收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简称ROC)曲线是较受欢迎的评价医学诊断精确度的方法。非参数ROC曲线易于计算,可由对应于每一自然阈值的一对假阳性率(FPR)和
本文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巨大肿块(直径4cm以上)74例,良性17例.思性57例。通过对这些乳腺巨大肿块的X线及临床表现的分析,着重探讨了X线有关的病理变化.
晚期尿毒症(CRF)病人进行肾移植是延长和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移植肾的成功与否,与术前取材,选择手术方法等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移植肾的排异反应
5-氨基-2-溴苯甲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在室温离子液体中,以2-溴苯甲酸为原料,经硝化、还原制备标题化合物,结果较好。
螺旋CT扫描是一种不同于常规的连续扫描,它具有众多的优越性。是目前公认的一种比较完善的连续动态扫描方式。螺旋扫描可采用多段扫描模式.并在图像重建时。多次螺旋扫描相邻层
本文首先通过媒体格式、媒体传输、媒体控制、媒体描述和媒体存储五个方面对ISMA流媒体体系结构进行分析和介绍,随后提出了兼容于ISMA规范的完整的端到端AVS流媒体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