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抛物线中的直线与圆的相切模型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该模型是基于教材常规问题的提炼与总结,实现了圆锥曲线知识与隐圆特性的融合. 开展圆锥曲线探究,建议采用猜想验证、总结拓展的方式,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自我形成新知. 文章以抛物线中的相切模型为例,开展探究教学.
[关键词] 结论;抛物线;直线;相切;模型
圆锥曲线的问题形式十分多样,深入探究可提炼出一些较为特殊的结论,合理应用结论则可以显著提升解题效率. 上述“结论提炼—总结验证—应用探究”的循环模式也是数学探究所极力倡导的,下面对抛物线问题中直线与圆的相切结论进行探究.
[?] 引例问题
问题:已知抛物线C的解析式为y2=4x,焦点为F,斜率为k的直线过点F,与抛物线C相交于点A和B. 若点M(-1,1),且∠AMB=90°,则斜率k的值为________.
解析:根据题干条件绘制图1所示图像,设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为A(x,y)和B(x,y),采用点差法可表示斜率k. 可知y
=4x1,
y
=4x2,整理可得y-y=4x1-4x2,所以k==. 取AB的中点为N(x,y),分别过点A和B作准线x=-1的垂线,设垂足分别为A和B. 因为∠AMB=90°,所以MN=AB=·(AF+BF)=(
AA+
BB),点N为AB的中点,则MN与x轴相平行. 又知点M(-1,1),则y=1,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y+y=2,即k=2.
[?] 猜想验证
上述问题为抛物线与直线的相交问题,其特殊之处有三点:一是直线过抛物线的焦点,二是点M位于抛物线的准线上,三是交点A,B与点M构成了直角三角形,即∠AMB=90°. 问题虽然探究直线的斜率,但引入隐形圆则可以挖掘图像的特殊之处.
1. 推理猜想
线段AB为抛物线的焦点弦,∠AMB=90°,由“圆的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可知点M位于以AB为直径的圆上,则可绘制图2所示图像. 而点M又在抛物线C的准线上,则以AB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为相切关系.
由此,做出如下猜想:过抛物线焦点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A和B,则以AB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
2. 结论验证
对于上述猜想可借助抛物线的定义和几何知识来验证.
设AF=
AA=a,BF=
BB=b,已知点M和N分别为AB和AB的中点,所以MN=(
AA+
BB)=(a+b),并且MN⊥AB. 设以AB为直径的圆的半径为R,则AB=2R=a+b,所以可得R=MN,即以AB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准线l是相切关系.
综上,可得如下结论:AB是过抛物线y2=2px(p>0)焦点F的弦(焦点弦),则以AB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准线l相切.
3. 拓展应用
分析上述结论,可知对于直线有着一定的限制条件,直线必须经过抛物线的焦点时结论才成立. 在把握图像特点后则可以利用结论来简化引例问题.
由于直线经过抛物线焦点,并与抛物线相交于点A和B,且∠AMB=90°,则点M是以AB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准线的切点,取AB的中点为N,连接MN,则MN平行于x轴,可推得y=y=1. 设A(x,y)和B(x,y),可将直线AB的方程设为x=ty+1,有y=(y+y)=1. 联立直线AB与抛物线C的方程,整理可得y2-4ty-4=0,所以y+y=4t=2,可得t=,可推得k=2.
[?] 结论拓展
上述探究了过焦点直线与抛物线相交的一个特殊结论,对图像进行深入探究,则可以获得相应的延伸结论.
1. 拓展结论
结论1:AB为抛物线的准线,若以AB为直径画圆,E为AB的中点,则圆与弦AB为相切关系,且切点为F,并且有EF2=AA·BB,如图3所示.
对于该结论的证明可从垂直关系入手,证明AF⊥BF,EF⊥AB即可推导出其中的相切关系,结合抛物线定义及几何关系即可推导相关线段关系.
結论2:若以AF为直径画圆,则圆与y轴为相切关系,如图4所示.
对于结论2则可以参考结论1的证明方式来推导垂直关系,进而确定圆与y轴相切.
2. 应用探究
问题:已知抛物线C的解析式为y2=2x,且焦点为F,直线l和l均平行于x轴,分别与抛物线C相交于点A和B,与其准线相交于点P和Q. 若点F位于线段AB上,点R是PQ的中点,试探究AR与FQ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目的解法很多,利用过焦点直线与抛物线的相关结论可构建特殊模型,运用模型特点可直接推导几何关系,可极大地降低问题的思维难度.
连接RF和PF,如图5所示,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AP=AF,BQ=BF,结合AP∥BQ可推知∠AFP+∠BFQ=∠PFQ. 直线AB过抛物线的焦点F,则以PQ为直径的圆与直线AB相切于点F,由圆周角性质可得∠PFQ=90°.
点R为PQ的中点,点F,P和Q位于以PQ为直径的圆上,则可得RF=RP=RQ,推理可证△PAR≌△FAR,可得∠PAR=∠FAR. 又知∠BQF+∠BFQ=180°-∠QBF=∠PAF=2∠PAR,所以∠BFQ=∠RAF,从而可得AR∥FQ.
评析:本题解析两线段的位置关系,直线AB过抛物线的焦点,故符合抛物线中的相切模型特点,从而可构建以PQ为直径的圆与直线AB相切,由相切模型推导出了两大核心条件:∠PFQ=90°,RF=RP=RQ,后续的分析则变得更为顺畅.
[?] 解题总结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是圆锥曲线探究的重点,引入隐形圆,构建圆类模型则有利于几何关系的分析,上述探究了抛物线中直线与圆相切的三类模型,总结了对应的几何结论. 而在实际分析问题时建议按照如下步骤分步突破.
第一步,关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特点,判断直线是否经过抛物线的焦点,若直线过焦点且与抛物线有两个交点,则符合本文模型;
第二步,判断关键点的位置,确定模型类型,绘制隐形圆;
第三步,根据圆周角定理推导几何条件,主要包括两类:一是线段等长(圆半径相等),二是直角条件(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
第四步,结合推理条件进行思路构建,推导点坐标、线段长、直线方程等.
抛物线中的圆与直线相切模型可用于多类型问题的求解,除了上述求直线的斜率、几何關系外,还可以用于分析直线过定点、线段最值等. 实际探究时可参考如下转化思路:由模型中的平行线确定关键点的坐标,由模型的等线段长构建全等三角形,由模型的直角构建直角三角形. 同时可逆向利用模型来分析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 教学反思
上述围绕抛物线背景中圆与直线的相切模型进行了深入探究,总结了三类模型的相切特点,从模型特点来看可视为是隐形圆的解题应用,整个探究过程按照“引例解析→猜想验证→结论拓展→解题总结”思路循序深入,下面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1. 深剖教材重点,挖掘模型结论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重视对教材内容的探究剖析,课本的例题均是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母题,深剖问题,提炼模型有利于把握问题本质,形成的模型结论可有效提升解题效率. 以上述所探究的相切模型为例,抛物线中过焦点弦问题十分常见,常规思路是联立方程,通过设而不求的方式来转化求解,但相对解题效率低下. 提炼切线模型,通用隐圆性质则可以直接推导关键条件. 实际教学需引导学生关注例题的特征结论,追根溯源,总结模型结论.
2. 注重探究过程,发展核心素养
结论探究建议采用过程突破的方式,引导学生经历思维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形成相应的解题策略. 以模型结论的探究教学为例,要注重模型的提炼过程、结论的验证过程,可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通过图像辨析让学生提炼特殊模型,从特殊问题中发现一般性的结论. 同时给学生留足思考空间,提供开放的探究平台来拓展模型,形成系统的知识模型. 探究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升学生的建模水平和猜想推理能力.
[关键词] 结论;抛物线;直线;相切;模型
圆锥曲线的问题形式十分多样,深入探究可提炼出一些较为特殊的结论,合理应用结论则可以显著提升解题效率. 上述“结论提炼—总结验证—应用探究”的循环模式也是数学探究所极力倡导的,下面对抛物线问题中直线与圆的相切结论进行探究.
[?] 引例问题
问题:已知抛物线C的解析式为y2=4x,焦点为F,斜率为k的直线过点F,与抛物线C相交于点A和B. 若点M(-1,1),且∠AMB=90°,则斜率k的值为________.
解析:根据题干条件绘制图1所示图像,设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为A(x,y)和B(x,y),采用点差法可表示斜率k. 可知y
=4x1,
y
=4x2,整理可得y-y=4x1-4x2,所以k==. 取AB的中点为N(x,y),分别过点A和B作准线x=-1的垂线,设垂足分别为A和B. 因为∠AMB=90°,所以MN=AB=·(AF+BF)=(
AA+
BB),点N为AB的中点,则MN与x轴相平行. 又知点M(-1,1),则y=1,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y+y=2,即k=2.
[?] 猜想验证
上述问题为抛物线与直线的相交问题,其特殊之处有三点:一是直线过抛物线的焦点,二是点M位于抛物线的准线上,三是交点A,B与点M构成了直角三角形,即∠AMB=90°. 问题虽然探究直线的斜率,但引入隐形圆则可以挖掘图像的特殊之处.
1. 推理猜想
线段AB为抛物线的焦点弦,∠AMB=90°,由“圆的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可知点M位于以AB为直径的圆上,则可绘制图2所示图像. 而点M又在抛物线C的准线上,则以AB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为相切关系.
由此,做出如下猜想:过抛物线焦点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A和B,则以AB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
2. 结论验证
对于上述猜想可借助抛物线的定义和几何知识来验证.
设AF=
AA=a,BF=
BB=b,已知点M和N分别为AB和AB的中点,所以MN=(
AA+
BB)=(a+b),并且MN⊥AB. 设以AB为直径的圆的半径为R,则AB=2R=a+b,所以可得R=MN,即以AB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准线l是相切关系.
综上,可得如下结论:AB是过抛物线y2=2px(p>0)焦点F的弦(焦点弦),则以AB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准线l相切.
3. 拓展应用
分析上述结论,可知对于直线有着一定的限制条件,直线必须经过抛物线的焦点时结论才成立. 在把握图像特点后则可以利用结论来简化引例问题.
由于直线经过抛物线焦点,并与抛物线相交于点A和B,且∠AMB=90°,则点M是以AB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准线的切点,取AB的中点为N,连接MN,则MN平行于x轴,可推得y=y=1. 设A(x,y)和B(x,y),可将直线AB的方程设为x=ty+1,有y=(y+y)=1. 联立直线AB与抛物线C的方程,整理可得y2-4ty-4=0,所以y+y=4t=2,可得t=,可推得k=2.
[?] 结论拓展
上述探究了过焦点直线与抛物线相交的一个特殊结论,对图像进行深入探究,则可以获得相应的延伸结论.
1. 拓展结论
结论1:AB为抛物线的准线,若以AB为直径画圆,E为AB的中点,则圆与弦AB为相切关系,且切点为F,并且有EF2=AA·BB,如图3所示.
对于该结论的证明可从垂直关系入手,证明AF⊥BF,EF⊥AB即可推导出其中的相切关系,结合抛物线定义及几何关系即可推导相关线段关系.
結论2:若以AF为直径画圆,则圆与y轴为相切关系,如图4所示.
对于结论2则可以参考结论1的证明方式来推导垂直关系,进而确定圆与y轴相切.
2. 应用探究
问题:已知抛物线C的解析式为y2=2x,且焦点为F,直线l和l均平行于x轴,分别与抛物线C相交于点A和B,与其准线相交于点P和Q. 若点F位于线段AB上,点R是PQ的中点,试探究AR与FQ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目的解法很多,利用过焦点直线与抛物线的相关结论可构建特殊模型,运用模型特点可直接推导几何关系,可极大地降低问题的思维难度.
连接RF和PF,如图5所示,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AP=AF,BQ=BF,结合AP∥BQ可推知∠AFP+∠BFQ=∠PFQ. 直线AB过抛物线的焦点F,则以PQ为直径的圆与直线AB相切于点F,由圆周角性质可得∠PFQ=90°.
点R为PQ的中点,点F,P和Q位于以PQ为直径的圆上,则可得RF=RP=RQ,推理可证△PAR≌△FAR,可得∠PAR=∠FAR. 又知∠BQF+∠BFQ=180°-∠QBF=∠PAF=2∠PAR,所以∠BFQ=∠RAF,从而可得AR∥FQ.
评析:本题解析两线段的位置关系,直线AB过抛物线的焦点,故符合抛物线中的相切模型特点,从而可构建以PQ为直径的圆与直线AB相切,由相切模型推导出了两大核心条件:∠PFQ=90°,RF=RP=RQ,后续的分析则变得更为顺畅.
[?] 解题总结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是圆锥曲线探究的重点,引入隐形圆,构建圆类模型则有利于几何关系的分析,上述探究了抛物线中直线与圆相切的三类模型,总结了对应的几何结论. 而在实际分析问题时建议按照如下步骤分步突破.
第一步,关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特点,判断直线是否经过抛物线的焦点,若直线过焦点且与抛物线有两个交点,则符合本文模型;
第二步,判断关键点的位置,确定模型类型,绘制隐形圆;
第三步,根据圆周角定理推导几何条件,主要包括两类:一是线段等长(圆半径相等),二是直角条件(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
第四步,结合推理条件进行思路构建,推导点坐标、线段长、直线方程等.
抛物线中的圆与直线相切模型可用于多类型问题的求解,除了上述求直线的斜率、几何關系外,还可以用于分析直线过定点、线段最值等. 实际探究时可参考如下转化思路:由模型中的平行线确定关键点的坐标,由模型的等线段长构建全等三角形,由模型的直角构建直角三角形. 同时可逆向利用模型来分析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 教学反思
上述围绕抛物线背景中圆与直线的相切模型进行了深入探究,总结了三类模型的相切特点,从模型特点来看可视为是隐形圆的解题应用,整个探究过程按照“引例解析→猜想验证→结论拓展→解题总结”思路循序深入,下面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1. 深剖教材重点,挖掘模型结论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重视对教材内容的探究剖析,课本的例题均是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母题,深剖问题,提炼模型有利于把握问题本质,形成的模型结论可有效提升解题效率. 以上述所探究的相切模型为例,抛物线中过焦点弦问题十分常见,常规思路是联立方程,通过设而不求的方式来转化求解,但相对解题效率低下. 提炼切线模型,通用隐圆性质则可以直接推导关键条件. 实际教学需引导学生关注例题的特征结论,追根溯源,总结模型结论.
2. 注重探究过程,发展核心素养
结论探究建议采用过程突破的方式,引导学生经历思维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形成相应的解题策略. 以模型结论的探究教学为例,要注重模型的提炼过程、结论的验证过程,可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通过图像辨析让学生提炼特殊模型,从特殊问题中发现一般性的结论. 同时给学生留足思考空间,提供开放的探究平台来拓展模型,形成系统的知识模型. 探究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升学生的建模水平和猜想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