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传诵千古的名篇,它描绘了一幅和平、安定、宁静、自然的社会生活图景,读《桃花源记》确是一种美的享受!桃花源的美,美在那令人向往的田园风物,美在那质朴淳厚的民风人情,美在那份亦真亦幻的神秘朦胧。
【关键词】田园风物美 民风人情美 神秘朦胧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每次读《桃花源记》,都会被这仙源一样的境界所陶醉——那潺潺溪水,那萋萋芳草,还有那随风而舞的缤纷落英……读《桃花源记》确是一种美的享受!而桃花源的美又绝不仅是这芳草落英,它更美在那令人向往的田园风物,美在那质朴淳厚的民风人情,美在那份亦真亦幻的神秘朦胧。
一、田园风物美
当渔人带着惊异的心情“闯”进桃花源的时候,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幅和平、安定、宁静、自然的农耕社会图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排列整齐,这里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及柔桑、翠竹一类东西;田间的小路交错相通,远近传来的鸡鸣狗叫的声音,让人感到田园那份特有的宁静祥和。桃花源中的人们来来往往,有的在田间耕种劳作,人们穿的衣服,都同外面的人一模一样;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都显得安适快乐。每次读到这样的语句都会沉浸在一种宁静祥和的境界中,又会很自然地想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沿,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样的田园风物跟《桃花源记》中描写的何其相像啊!
在中国漫长的农耕社会中,人们所向往的不就是这样一种生活吗?而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却是社会动乱黑暗,赋税重重而民不聊生!他用手中的笔写出了心中的向往,也写出了对当时社会的强烈不满。而如此美好的田园风物,这样一种自给自足、和平安定的生活图景也成为后代无数人的梦中家园!这种田园风物之美更直接启迪了后代的诗人,王维的《渭川田家》这样写道:“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这样写道:“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他们的诗中都可以找到桃花源的影子,都充满了一种和平、安定、宁静、自然的田园气息。
二、民风人情美
陶渊明在《移居》诗中曾这样写道:“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这里的“素心人”就是心地质素之人。在陶渊明的隐居生活中,交往最多的就是这些素心人——乡村中的田夫野老。在《桃花源记》中,他集中笔墨描写出这样的素心人所闪耀的质朴淳厚的人性光辉。
当桃花源中人见到渔人时,先是大惊,在问明情况后,他们没有猜疑和排斥,而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对于一个突然闯进他们平静生活中的“外人”,他们用质朴的热情来欢迎和款待,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正像陶渊明所写的那样———“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这是一种纯朴的人性之美!
有人说这不过是一种生活理想,其实在陶渊明的诗中不乏对朴实淳厚的“素心人”的描写,他和这些朴实的田夫野老的交往是充满乐趣的。如《归园田居·其二》这样写道:“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这是一种其淡如水的交往;《移居·其二》中写道:“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谈笑无厌时。”和这些朋友饮酒畅谈,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中写道:“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太阳落山了,一起回去,到家后拿出酒来一起畅饮——“斗酒聚比邻”,于此可见陶渊明和纯朴的乡邻的亲密关系,桃花源中的纯朴民风不是没有来由的吧?
这种融洽自然的人际关系和黑暗官场上的尔虞我诈、钩心斗角形成强烈的反差,是厌倦了官场的陶渊明的生活理想,也非常鲜明地表达了陶渊明对质朴淳厚的人性人情的呼唤!
三、神秘朦胧美
唐代诗人张旭在《桃花溪》中曾这样发问:“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是啊,桃花源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呢?
陶渊明在尽情地抒写桃花源美好的同时,也为桃花源笼罩上一种神秘朦胧的美。
文章开篇,渔人就是在迷离恍惚的精神状态中“误入”桃花源的。“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渔人已经忘记自己走了多远,也就是迷路了,而就在这时,忽然看到了一片桃花林,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桃花林的美景让渔人陶醉和惊异!一个“忘”字,一个“忽”字,写出了渔人的迷离恍惚。不能记得来路,又无法辨得前方,渔人试探着想走出桃花林,却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桃花源。渔人离开桃花源时虽然“处处志之”,可是桃花源既没有地名又没有村名,最后人们无法找到,如此美丽的桃花源在人们心中充满了神秘朦胧色彩,心向往之却不能得之。其实,桃花源确无其处,如果真有,假如外面的人真的找到了它,它还会是原来的桃花源吗?它还会那样和平、安定、宁静、自然吗?就让它完美无缺地留在作者的笔下、读者的心中吧!这样它的美才会永恒!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不用刻意去寻找,多读读《桃花源记》吧!那萋萋芳草,那缤纷落英,还有那些勤劳淳朴的人们,那方和平宁静的田园,永远都是我们现代人心灵深处的温暖的牵挂!
★作者单位:河北省辛集市第三中学。
【关键词】田园风物美 民风人情美 神秘朦胧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每次读《桃花源记》,都会被这仙源一样的境界所陶醉——那潺潺溪水,那萋萋芳草,还有那随风而舞的缤纷落英……读《桃花源记》确是一种美的享受!而桃花源的美又绝不仅是这芳草落英,它更美在那令人向往的田园风物,美在那质朴淳厚的民风人情,美在那份亦真亦幻的神秘朦胧。
一、田园风物美
当渔人带着惊异的心情“闯”进桃花源的时候,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幅和平、安定、宁静、自然的农耕社会图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排列整齐,这里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及柔桑、翠竹一类东西;田间的小路交错相通,远近传来的鸡鸣狗叫的声音,让人感到田园那份特有的宁静祥和。桃花源中的人们来来往往,有的在田间耕种劳作,人们穿的衣服,都同外面的人一模一样;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都显得安适快乐。每次读到这样的语句都会沉浸在一种宁静祥和的境界中,又会很自然地想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沿,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样的田园风物跟《桃花源记》中描写的何其相像啊!
在中国漫长的农耕社会中,人们所向往的不就是这样一种生活吗?而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却是社会动乱黑暗,赋税重重而民不聊生!他用手中的笔写出了心中的向往,也写出了对当时社会的强烈不满。而如此美好的田园风物,这样一种自给自足、和平安定的生活图景也成为后代无数人的梦中家园!这种田园风物之美更直接启迪了后代的诗人,王维的《渭川田家》这样写道:“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这样写道:“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他们的诗中都可以找到桃花源的影子,都充满了一种和平、安定、宁静、自然的田园气息。
二、民风人情美
陶渊明在《移居》诗中曾这样写道:“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这里的“素心人”就是心地质素之人。在陶渊明的隐居生活中,交往最多的就是这些素心人——乡村中的田夫野老。在《桃花源记》中,他集中笔墨描写出这样的素心人所闪耀的质朴淳厚的人性光辉。
当桃花源中人见到渔人时,先是大惊,在问明情况后,他们没有猜疑和排斥,而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对于一个突然闯进他们平静生活中的“外人”,他们用质朴的热情来欢迎和款待,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正像陶渊明所写的那样———“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这是一种纯朴的人性之美!
有人说这不过是一种生活理想,其实在陶渊明的诗中不乏对朴实淳厚的“素心人”的描写,他和这些朴实的田夫野老的交往是充满乐趣的。如《归园田居·其二》这样写道:“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这是一种其淡如水的交往;《移居·其二》中写道:“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谈笑无厌时。”和这些朋友饮酒畅谈,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中写道:“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太阳落山了,一起回去,到家后拿出酒来一起畅饮——“斗酒聚比邻”,于此可见陶渊明和纯朴的乡邻的亲密关系,桃花源中的纯朴民风不是没有来由的吧?
这种融洽自然的人际关系和黑暗官场上的尔虞我诈、钩心斗角形成强烈的反差,是厌倦了官场的陶渊明的生活理想,也非常鲜明地表达了陶渊明对质朴淳厚的人性人情的呼唤!
三、神秘朦胧美
唐代诗人张旭在《桃花溪》中曾这样发问:“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是啊,桃花源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呢?
陶渊明在尽情地抒写桃花源美好的同时,也为桃花源笼罩上一种神秘朦胧的美。
文章开篇,渔人就是在迷离恍惚的精神状态中“误入”桃花源的。“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渔人已经忘记自己走了多远,也就是迷路了,而就在这时,忽然看到了一片桃花林,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桃花林的美景让渔人陶醉和惊异!一个“忘”字,一个“忽”字,写出了渔人的迷离恍惚。不能记得来路,又无法辨得前方,渔人试探着想走出桃花林,却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桃花源。渔人离开桃花源时虽然“处处志之”,可是桃花源既没有地名又没有村名,最后人们无法找到,如此美丽的桃花源在人们心中充满了神秘朦胧色彩,心向往之却不能得之。其实,桃花源确无其处,如果真有,假如外面的人真的找到了它,它还会是原来的桃花源吗?它还会那样和平、安定、宁静、自然吗?就让它完美无缺地留在作者的笔下、读者的心中吧!这样它的美才会永恒!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不用刻意去寻找,多读读《桃花源记》吧!那萋萋芳草,那缤纷落英,还有那些勤劳淳朴的人们,那方和平宁静的田园,永远都是我们现代人心灵深处的温暖的牵挂!
★作者单位:河北省辛集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