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州的寿山石雕艺术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艺术,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作为工艺美术的传统技艺,寿山石雕刻艺术凝聚了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是民族集体智慧的体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延传当中的一种审美积淀。寿山石雕的精工品质及其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被誉为“闽都”四大文化品牌之一。
陈礼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文化部授予的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山石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擅刻寿山石花卉、禽鸟、动物,尤其精于鹰与荷叶的创作。他重视深入生活,最大限度的尊重石材的自然美,善于将传统石雕技法与作者的人文修养相结合,勇于在题材和技法上推陈出新,赋予石头新的生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他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冯久和先生,有着非常深厚的传统功底,同时也有很强的开拓精神。他不仅继承了寿山石的优秀传统技法,同时也把西方雕刻技法、现代雕刻技法以及民间传统的木雕、玉雕等其它雕刻技法,运用到寿山石雕刻上来,从而极大地拓展了寿山石雕刻的艺术语言。民间行话“一相抵九工”,体现了艺人着手构思、发挥想象,从模糊的意象到清晰的形象的艺术创造过程。寿山石质地和色泽跟一般的花岗岩、大理石等石头不一样,其特定的色泽和色彩组成,决定了寿山石有自己的一套创作方式,也就是说,寿山石的材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工艺要求,也决定了它的审美取向,决定了它的与众不同的的艺术存在。如果仅是按照传统的方式去创作,其作品定然没有特色。所以尊重石头的特点,恰到好处地利用巧色,尽量烘托出寿山石天然之美至关重要。
“因石造型,因材施艺”是陈礼忠寿山石雕刻艺术的最大特点。仔细欣赏他的作品,不难发现,他的每一件作品在石头色彩的处理上都很有特色。他通过对自然界认真的观测,对莲花、荷叶做了大面积的镂空,这在过去寿山石雕刻作品中,是从来没有过的。寿山石储量已经非常稀少,原材料资源的濒临枯竭亦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面对传统工艺在资源上面临的巨大危机,特别是当前资源枯竭之际,陈礼忠提出了“石无贵贱”这一艺术创新口号,大胆使用他人没有使用过的材料,比如有着大面积黑色的老岭石。黑色石是雕刻家很少使用的材料,陈礼忠巧妙地利用“老岭石”的这一特点,创作了一大批以天鹅为主题的作品。此后不久,又创作了另一翎毛类主题鹰,他说:“老岭石上面的黑色部分刻成羽毛,白色刻成头部,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艺术效果。”他把许多同样没有人愿意使用的灰色寿山石材用来表现秋荷主题,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继而又开始尝试使用寿山石之外的其他石材——仙游石,同样取得了完美的艺术效果。《日照新妆水底明》正是他尝试不同石料创作的成功之作,这件作品使用的是仙游石,枯黄中略带绿色,熟透的黄色莲蓬预示着秋天的丰硕,枯黄略带绿色的荷叶表面依旧充满了生命张力,莲蓬脚下、水草旁边的小鸟也伫足张望,仿佛若有所思,恰到好处地营造了一个深秋时节的风情意境……
陈礼忠从普通的寿山石转向大家废弃的石头,再到他山之石,逐步从材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极大地拓宽了寿山石雕的内涵与外延,从而探索出一条寿山石雕艺术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使寿山石雕艺术不断延伸、不断发展。
寿山石雕刻“秋荷”系列是他最为引入瞩目的作品,作品中融入了浓厚的传统文化的元素,观者感受到的却是清新的时代气息。枯荷意象,在历代的文人诗词中经常出现,繁华过后的枯荷败叶显示出一种大彻大悟的、震撼人心的大美。莲荷的香销叶枯这一自然现象往往容易引发文人对生命有限而自然永恒这种强烈对比中的感伤情怀,他们在对枯荷的吟咏中,伴随着对生命的思考和追问。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诗:“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枯荷秋雨的清韵,增加了环境的寂寥,加深了对朋友的思念。明代画家文徵明在《钱氏池上芙蓉》中也说:“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从这个角度看,秋荷要比热闹非凡的夏荷更具审美内涵。按照佛教的说法,任何事物的荣枯盛衰,都只是一种假相。荷的荣衰都是非本性的,荣是虚妄的,衰也是虚幻的。不以物喜,不为己优,淡泊自在,澹然自喜,任运自然,这才是事物的本性,也即是佛性之所在。陈礼忠把夏荷雕刻得轻盈、温润欲滴,又通过残荷表现出成熟丰硕所蕴涵的内敛与自在。在残荷的萧瑟里,他体会到了一种特殊的生命在流动。他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出发,执著地守望着秋天的荷塘,把他源于对生活的审美感受,匠心独运营造了一种独特的充满禅意的艺术境界。他创作的《荷塘秋色》、《金秋时节》、《留得秋荷听雨声》等艺术作品诠释了他对秋荷的特殊情感,表现出一种深刻的人文精神,表达了他对于自然、对于生命的一种感悟。
陈礼忠强调因材施艺,经过巧妙的艺术加工,使得一块普通的石头变成一个非凡的艺术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与大自然息息相通,尤其在点、线、面的使用以及在色彩的运用上,融会贯通,见解独到。他把一些美学的道理、艺术的思考上升到一种文化思考,一种对民族文化精神的生命力的思考,从技艺的境界升华到了艺术的境界。他在寿山石雕艺术上之所以成就非凡,源于他恪守传统,却从不墨守成规,以敏锐的洞察力提炼出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精神,传统的寿山石雕在陈礼忠的创作中具备了当代的元素。
陈礼忠耐得住寂寞,五年磨一剑的作品《春声赋》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福建馆镇馆之宝。这件作品用整块高山鸡母窝石雕刻而成,高1.4米,宽0.78米,雕刻着56只飞禽和一对凤凰共聚一颗松树,寓意中国56个民族团结和睦与新中国繁荣富强,一轮红日在祥云的缭绕中冉冉升起,形成百花盛开、百鸟和鸣的祥和景象,形象地道出了祝福新世纪盛世中国的寓意。陈礼忠说:“其实在我第一次见到石头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已经呈现出飞禽、花木融合的奇妙景象。”此后五年,他一心扑在这块石头上,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雕刻,巨石终于成为一件工艺品,也同时成为他艺术人生的一个巨大转折点。石本无语,观者觉其有声。在艺术的世界里,大师和匠人的分水岭从来都是明晰的。
陈礼忠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这对于艺术创作来讲至关重要。现在很多工艺美术大师,因为缺乏文学修养,在艺术上往往不能突破,拘禁在传统里,故步自封,没有更多的创新。陈礼忠用心研读文学作品,学诗词绘画,提高文学艺术修养。他注重艺术作品的形态美、内涵美、外延美,每一件作品都有自身的立意,不重复、不雷同,包括作品的题词都富有诗歌文学性。他甚至能够专注某一种题材,形成个人的独特手法贯穿在里面,很好地处理了创意与工艺的关系问题,并把它们很巧妙地结合起来,经过既写实又富有意境的处理,使得石材具有了温度,从而有了生命气息。陈礼忠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对寿山石本体语言的一种创新、深化,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心态来进行艺术实践。
陈礼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文化部授予的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山石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擅刻寿山石花卉、禽鸟、动物,尤其精于鹰与荷叶的创作。他重视深入生活,最大限度的尊重石材的自然美,善于将传统石雕技法与作者的人文修养相结合,勇于在题材和技法上推陈出新,赋予石头新的生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他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冯久和先生,有着非常深厚的传统功底,同时也有很强的开拓精神。他不仅继承了寿山石的优秀传统技法,同时也把西方雕刻技法、现代雕刻技法以及民间传统的木雕、玉雕等其它雕刻技法,运用到寿山石雕刻上来,从而极大地拓展了寿山石雕刻的艺术语言。民间行话“一相抵九工”,体现了艺人着手构思、发挥想象,从模糊的意象到清晰的形象的艺术创造过程。寿山石质地和色泽跟一般的花岗岩、大理石等石头不一样,其特定的色泽和色彩组成,决定了寿山石有自己的一套创作方式,也就是说,寿山石的材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工艺要求,也决定了它的审美取向,决定了它的与众不同的的艺术存在。如果仅是按照传统的方式去创作,其作品定然没有特色。所以尊重石头的特点,恰到好处地利用巧色,尽量烘托出寿山石天然之美至关重要。
“因石造型,因材施艺”是陈礼忠寿山石雕刻艺术的最大特点。仔细欣赏他的作品,不难发现,他的每一件作品在石头色彩的处理上都很有特色。他通过对自然界认真的观测,对莲花、荷叶做了大面积的镂空,这在过去寿山石雕刻作品中,是从来没有过的。寿山石储量已经非常稀少,原材料资源的濒临枯竭亦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面对传统工艺在资源上面临的巨大危机,特别是当前资源枯竭之际,陈礼忠提出了“石无贵贱”这一艺术创新口号,大胆使用他人没有使用过的材料,比如有着大面积黑色的老岭石。黑色石是雕刻家很少使用的材料,陈礼忠巧妙地利用“老岭石”的这一特点,创作了一大批以天鹅为主题的作品。此后不久,又创作了另一翎毛类主题鹰,他说:“老岭石上面的黑色部分刻成羽毛,白色刻成头部,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艺术效果。”他把许多同样没有人愿意使用的灰色寿山石材用来表现秋荷主题,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继而又开始尝试使用寿山石之外的其他石材——仙游石,同样取得了完美的艺术效果。《日照新妆水底明》正是他尝试不同石料创作的成功之作,这件作品使用的是仙游石,枯黄中略带绿色,熟透的黄色莲蓬预示着秋天的丰硕,枯黄略带绿色的荷叶表面依旧充满了生命张力,莲蓬脚下、水草旁边的小鸟也伫足张望,仿佛若有所思,恰到好处地营造了一个深秋时节的风情意境……
陈礼忠从普通的寿山石转向大家废弃的石头,再到他山之石,逐步从材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极大地拓宽了寿山石雕的内涵与外延,从而探索出一条寿山石雕艺术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使寿山石雕艺术不断延伸、不断发展。
寿山石雕刻“秋荷”系列是他最为引入瞩目的作品,作品中融入了浓厚的传统文化的元素,观者感受到的却是清新的时代气息。枯荷意象,在历代的文人诗词中经常出现,繁华过后的枯荷败叶显示出一种大彻大悟的、震撼人心的大美。莲荷的香销叶枯这一自然现象往往容易引发文人对生命有限而自然永恒这种强烈对比中的感伤情怀,他们在对枯荷的吟咏中,伴随着对生命的思考和追问。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诗:“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枯荷秋雨的清韵,增加了环境的寂寥,加深了对朋友的思念。明代画家文徵明在《钱氏池上芙蓉》中也说:“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从这个角度看,秋荷要比热闹非凡的夏荷更具审美内涵。按照佛教的说法,任何事物的荣枯盛衰,都只是一种假相。荷的荣衰都是非本性的,荣是虚妄的,衰也是虚幻的。不以物喜,不为己优,淡泊自在,澹然自喜,任运自然,这才是事物的本性,也即是佛性之所在。陈礼忠把夏荷雕刻得轻盈、温润欲滴,又通过残荷表现出成熟丰硕所蕴涵的内敛与自在。在残荷的萧瑟里,他体会到了一种特殊的生命在流动。他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出发,执著地守望着秋天的荷塘,把他源于对生活的审美感受,匠心独运营造了一种独特的充满禅意的艺术境界。他创作的《荷塘秋色》、《金秋时节》、《留得秋荷听雨声》等艺术作品诠释了他对秋荷的特殊情感,表现出一种深刻的人文精神,表达了他对于自然、对于生命的一种感悟。
陈礼忠强调因材施艺,经过巧妙的艺术加工,使得一块普通的石头变成一个非凡的艺术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与大自然息息相通,尤其在点、线、面的使用以及在色彩的运用上,融会贯通,见解独到。他把一些美学的道理、艺术的思考上升到一种文化思考,一种对民族文化精神的生命力的思考,从技艺的境界升华到了艺术的境界。他在寿山石雕艺术上之所以成就非凡,源于他恪守传统,却从不墨守成规,以敏锐的洞察力提炼出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精神,传统的寿山石雕在陈礼忠的创作中具备了当代的元素。
陈礼忠耐得住寂寞,五年磨一剑的作品《春声赋》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福建馆镇馆之宝。这件作品用整块高山鸡母窝石雕刻而成,高1.4米,宽0.78米,雕刻着56只飞禽和一对凤凰共聚一颗松树,寓意中国56个民族团结和睦与新中国繁荣富强,一轮红日在祥云的缭绕中冉冉升起,形成百花盛开、百鸟和鸣的祥和景象,形象地道出了祝福新世纪盛世中国的寓意。陈礼忠说:“其实在我第一次见到石头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已经呈现出飞禽、花木融合的奇妙景象。”此后五年,他一心扑在这块石头上,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雕刻,巨石终于成为一件工艺品,也同时成为他艺术人生的一个巨大转折点。石本无语,观者觉其有声。在艺术的世界里,大师和匠人的分水岭从来都是明晰的。
陈礼忠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这对于艺术创作来讲至关重要。现在很多工艺美术大师,因为缺乏文学修养,在艺术上往往不能突破,拘禁在传统里,故步自封,没有更多的创新。陈礼忠用心研读文学作品,学诗词绘画,提高文学艺术修养。他注重艺术作品的形态美、内涵美、外延美,每一件作品都有自身的立意,不重复、不雷同,包括作品的题词都富有诗歌文学性。他甚至能够专注某一种题材,形成个人的独特手法贯穿在里面,很好地处理了创意与工艺的关系问题,并把它们很巧妙地结合起来,经过既写实又富有意境的处理,使得石材具有了温度,从而有了生命气息。陈礼忠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对寿山石本体语言的一种创新、深化,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心态来进行艺术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