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苏俄文化建设特殊性的思想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d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俄国是一个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的国家。反对派曾指出俄国的生产力没有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程度,俄国的文化也没有发展到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程度。列宁对反对派错误的思想进行了批判,他从俄国的实际出发,一方面分析了俄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现状,另一方面指出俄国革命的胜利为俄国经济文化建设创造了前提条件,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文化建设,最终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这是俄国文化建设的特殊道路。
  关键词 苏俄 文化建设 特殊性
  作者简介:李如占,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
  中图分类号:A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3-251-02
  19世纪中期,恩格斯有共产主义革命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的思想。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各主要的帝国主义主义国家间的竞争和矛盾加剧,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一战期间,列宁深刻分析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本质。通过科学的论证,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少数或者是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思想。20世纪初期,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俄国也是各种矛盾交织的地方,这使得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当时的俄国有庞大的无产阶级群体,有广大的农民作为同盟军,有先进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所以具备了进行革命的条件。1917年,列宁抓住有利的时机,领导党和人民发动了十月革命并取得胜利,这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大事。
  但是俄国是一个经济文化都相对落后的国家。反对派曾指出俄国的生产力水平没有达到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无产阶级政权是个“早产儿”,而且俄国的文化水平也很落后,社会主义的建设同样需要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平。他们借此否定俄国革命,否定无产阶级政权。列宁对这种观点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指出苏俄根据自身国情走出一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殊道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俄国“没有摆脱半亚洲式的不文明状态”
  列宁指出:“俄国是个介于文明国家和初次被这场战争最终卷入文明之列的整个东方各国即欧洲以外各国之间的国家”。 通过1861年的改革,俄国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农业的生产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而且俄国的工业化进程也加快。但是,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小商品生产、宗法的封建主义的经济形态在农村很普遍,农业的经济技术水平很低。当时俄国经济的落后体现在:首先,在俄国人口中的绝大部分是农民,列宁在十大上指出俄国“无产阶级不仅占少数,而且是极少数,占大多数的是农民”。 其次,小农经济占优势。列宁认为在俄国“占优势的不能不是小资产阶级的自发势力,因为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耕作者是小商品生产者。” 还有,俄国作为一个生产力比较低下的国家,它的经济水平与西欧国家相比远远落后。列宁曾指出俄国“所装备的现代生产工具比英国少3/4,比德国少4/5,比美国少9/10”。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到了1917年,俄国先后有1500万人入伍,农村50%左右的劳动力流失。同时,工业生产力减弱,许多企业由于缺少原料、燃料的供应而被迫停产。1917年的时候,俄国的经济已经到了全面奔溃的地步。
  不但如此,俄国的文化发展程度也很低。在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之前,按照1887俄国的人口调查资料可以看出,9-49岁的居民中,识字的不超过30%,妇女识字的只占15%左右。3/4的少年儿童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在沙皇统治时期,普通劳动者被剥夺的接受教育的机会。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十分重视文化方面的建设,从最初的开展扫盲工作,到后来的大力进行文化革新,都是对文化重视的表现。尽管如此,文化事业发展还是不乐观。列宁在1923年的日记当中曾列举出数字,将俄国人民1897和1920年的识字情况进行对比:到1920年,每千人中的认字人数比例低于32%,每一千妇女中认字的人数比例低于25%,每一千男子当中认字人数比例低于41%。在这种文化极端落后的情况下,列宁指出“我们距离普遍识字还远的很,甚至和沙皇时代相比,我们的进步也太慢”。 从所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在1897年到1920年间,俄国的文化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列宁指出,“如果出征民族的文化高于被征服民族,出征民族就迫使被征服民族接受自己的文化,反之,被征服者就会迫使征服者接受自己的文化”。 可是在俄国,不仅无产阶级文化水平低,就连被征服者,虽然他们的文化稍微高一些,但是仍然低的可怜。综合俄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列宁认为俄国没有摆脱“半亚洲式的不文明状态”。
  二、文化是保证整个苏维埃建设成功所必须的
  俄国人民在列宁的领导下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之后便是开展社会主义的建设工作。无论经济、政治、文化都是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可否建设成功,受到文化水平的影响极大。十月革命后,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俄国的经济文化水平很低,人民对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孟什维克、西欧的社会民主党人对十月革命进行了抨击,他们认为俄国的现实状况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的建设,十月革命虽然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是个“早产儿”。最终会以失败告终。列宁也深刻认识到文化对于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他科学把握苏俄国情,曾有这样的思想: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关系到苏俄政权能否巩固,关系到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社会主义必须有全新的文化,必须有较高的科学技术文化水平。
  列宁认为,“要使整个苏维埃建设获得成功,就必须使文化和技术教育进一步上升到更高的阶段。” 意思是说,在俄国必须加强文化教育工作,加强对文化的建设,努力提升技术教育的水平。社会主义的各方面都要求相应的文化水平,经济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成果与之相配合,只有提高文化程度才能够顺利俄进行经济建设。通过对苏俄文化发展现状的科学把握,分析它对社会主义建设造成的影响,列宁曾在大会上指出,“苏维埃在原则上实行了高得无比的无产阶级民主,对全世界作出实行这种民主的榜样,可是文化上的落后限制了苏维埃政权的作用并使官僚制度复活。” 虽然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大多数人摆脱了被压迫和剥削的状况,但是文化的普遍落后严重制约了苏俄社会主义的发展。电气化、农业合作化、对经济的管理等都需要文化,文化的落后严重制约了这些工作的开展。当然政治的建设也需要文化,列宁有过把文盲称作党员面临的重大敌人之一的思想。列宁在他的晚年,谈到了苏俄工作的重心转变到了文化组织上去,他认为,“要做的事情‘仅有’一件,那就是要使我国居民‘文明’到能够懂得人人参加合作社的一切好处,并参加进去。” 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要完成的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和阶段上来。列宁甚至指出,“文明的合作社制度就是社会主义的制度”,这正是表明了文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之重大意义。   三、“在我国为这种文明创造前提”,进而建设相应的文化水平
  按照反对派的观点,俄国的生产力并未成长到能够支撑社会主义形态的程度,而且在文化水平很低下的条件下也不可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他们认为在当时的俄国,若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是与社会发展的规律不相符合的。他们借此反对列宁进行革命,反对无产阶级政权。这种思想显然是不科学的,是别有用心的。列宁给该种错误的思想认识以直接的回应,他曾指出,敌人说我们的行为很冒失,但“我们没有从理论所规定的那一端开始,我们的政治变革成了我们目前正面临的文化变革,文化革命的先导。” 这不能不说明在当时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可以的,是符合历史前进规律的。世界历史向前发展的规律,与个别阶段发展的特殊性并不矛盾,对于历史的发展规律的认识,仍然应当遵循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统一。列宁对这些敌人错误的思想认识进行了严厉批评,指出这些人将自己称作马克思主义者,但是这些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并不完整正确,他们根本不是真正了解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
  俄国与欧洲具有不同的国情,要走的发展道路自然也不一样,这与世界历史前进总趋向是相符的。列宁有这样的思想,“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的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 社会主义的建立必须有一定的文化成果,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取得这个成果之前,苏俄人民可以为之创造条件,“如驱逐地主,驱逐资本家,然后开始走向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后废除了剥削制度,实行平等的民族政策,消除妇女不平等的地位,使学校与教会分离,这些都是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条件。十月革命胜利后广泛开展扫盲的工作,使得俄国人民的文化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后来列宁又提出每人必须具备读和写的本领,对文化发展给予大力的支持,通过文化的发展来改善经济状况。列宁对俄国建设文化信心满满,他认为“没有哪个地方的人民群众像我国的人民群众这样关心真正的文化;没有哪个地方像我国这样把文化问题提的这样深刻,这样彻底;没有哪一个地方,哪一个国家像我国那样国家政权掌握在工人阶级手里”。 在无产阶级专政的俄国,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治力量,同时也掌握着主要的经济力量,这是一个最大的前提条件。俄国走的是一条特殊的符合国情的道路,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实现了伟大的变革,消除了文化发展的障碍,这为文化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政治方面的基础。然后,无产阶级领导苏俄人民取得相应的文化成果,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的目标。这是对俄国特殊国情的科学把握,是将马克思主义原理用到俄国建设实际当中,是科学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走出了一条特殊的道路。这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树立了按照本国国情走本国特色道路的典范。
  注释:
  列宁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76,490,762,769,773,777,778,763.
  列宁专题文集 论社会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6,334.
  列宁全集(第二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79.
  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76.
  列宁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66.
其他文献
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要按照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在全党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
摘 要:古诗词由于年代久远,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相对困难。而情境教学则能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学生设计符合其特性的学习环境,引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文章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想象等角度,结合当代初中生的特点及实际,探讨情境创设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情境创设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
创新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企业家创新也是日新月异的,要使创新活动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趋势,跟上企业发展的潮流,企业家就必须不断地改造和完善自己,在竞争中获得提升,在学习中
吕留良是反对清王朝统治最为决绝的明遗民,也是受清政府镇压最为惨烈的明遗民。他反对清政府的宣传工具是倍受当时名士鄙弃的八股文,他的这种怪异的反抗路径却难以得到朋友的认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电气工程建设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机遇始终与挑战并存,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平稳向上的发展趋势,就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实力,将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中职课程教学当中,美术教学逐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法,不仅能够很好的提高教学效率,还能有效的
近些年经济的发展十分迅速,这对于我国道路桥梁隧道工程的建设步伐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我国一些山区位置,因此这些工程的建设有了更好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来源,加强对道路桥梁隧
1942年春,为适应对敌斗争的需要,晋察冀军区决定将平北游击支队改编为40团.原支队二大队长熊尚林奉命到龙崇赤联合县开展游击战争,负责开辟东至张家口东窑子、大境门,北至崇
期刊
初中思想政治学科在新课程的改革中变化很大,和以前相比更注重人文性和时代性。为了与时俱进、更好地搞好本职工作,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角色,来迎接新课程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