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广泛应用,人们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对技术的运用也更加普遍。当前,县级图书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信息化管理和读者服务在近几年广受关注。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信息时代下县级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和读者服务进行探析,在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完善建议,希望对推动县级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和读者服务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县级;图书馆;信息化管理;读者服务
一、县级图书馆实行信息化管理及读者服务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图书馆实行信息化管理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方面,这极大地节省了图书馆的运行成本。以一个大容量的全文数据库为例,它可以将图书信息通过网络形式传递,不仅其速度比纸本传输快很多,而且更重要的是其成本比纸本资料制作低很多;另一方面,县级图书馆实行信息化管理能有效促进管理观念的变革,与传统管理理念相比,信息化管理下催生的新的管理理念更符合现代图书馆运行的最初目标。
县级图书馆作为基层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服务质量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图书馆形象的树立。尤其是对少年读者群而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对少年儿童的成长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做好读者服务,创设良好的服务文化,推动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
二、县级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与读者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县级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的发展受多方面的影响,首先目前图书馆将大量的资金应用到硬件设施的建设上,而对数据库管理和特色发展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县级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发展缓慢;其次是县级图书馆作为基层图书馆其图书管理人员的思想落后,不适应现代管理理念的要求,比如当前图书馆的质量管理等程序化作用非常强,前后工序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图书馆必须实行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各项工作之间形成有效反馈才能保证图书馆的正常运行;再次是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带来许多新兴学科的兴起,而县级图书馆数据库的信息化建设跟不上新兴学科发展的步伐,难以同步新兴学科的数据资料,导致县级图书馆信息化发展滞后。
(二)县级图书馆读者服务存在的问题
首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革,人们对知识的需求欲望逐渐增强,对各类图书资料的需求量增大,这在一方面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发展,另一方面也加重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再加上县级图书馆是基层民众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其能否满足民眾的需求对基层民众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县级图书馆的服务人员整天奔波于借书还书和整理书架上,工作任务繁重且单调;其次科技服务手段缺乏,在当前科技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县级图书馆却不能很好地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工作便利,县级图书馆设备陈旧,传统的人工服务导致服务效率低,服务质量差,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再次在服务过程中由于部分服务人员自身素质差或处理问题的能力欠佳而极易与读者发生纠纷,同时服务人员面对借书人损坏图书的行为,在要求其相关规定进行赔偿时,一旦协调不好就会发生争执,这进一步导致图书馆服务人员的怨气,影响今后的服务工作。
三、县级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与读者服务的完善对策
(一)创新县级图书馆管理手段
运用高新技术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为用户提供跨学科、跨地域、超时间的信息需求的虚拟化服务,实现信息资源虚拟化和检索的智能化。图书馆作为知识和信息搜集、整理、存储、传播的重要基地,已成为科学系统链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图书馆可以实现各种形式的检索,包括以形状、颜色等为条件的图像检索,通过语音导航实现多媒体数据在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传送,可以进一步实现读者对现代图书馆的高效率利用。
(二)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结构变革
管理创新要运用企业过程再造管理技术,对图书馆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和再造,带动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创新。企业过程再造的核心是过程管理思想和过程再造思想,强调打破职能部门的分界线,考虑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以过程而不是以职能部门为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对象,是适应网络环境下企业或者类似企业的各类社会组织机构管理理念的新的突破。读者是图书馆改变工作流程的主要动力。企业过程再造管理是一种个性化的管理模式。
(三)运用科学技术武装图书馆服务
首先,对县级图书馆实行微机管理代替人工管理,通过微机自主完成借书还书程序,并通过微机检验图书的完整性及是否有损坏,这样避免了人工处理的麻烦和纠纷;其次,建立现代化的信息化服务系统,实现图书馆的自动化服务,形成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图书馆服务系统;再次,对重点馆藏事项电子化管理,为防止纸质图书在运输或转移过程中的损坏,可以把重点馆藏由纸质馆藏转向电子馆藏,优化图书馆藏的合理布置。
(四)提高县级图书馆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县级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对图书馆的品牌形象塑造具有重要影响,提高县级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避免服务人员与顾客产生纠纷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定期对图书馆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专业知识学习,帮助服务人员与读者之间实现有效沟通,通过高素质的服务团队打造县级图书馆的品牌质量。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县级图书馆要想谋求自身的发展,实现信息化管理、提高读者服务质量是重要手段,也是当前县级图书馆面临的两大重要难题。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加强信息化管理,及时处理并解决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优化服务质量,在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的同时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促进县级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和读者服务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l]彭姚,县级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思考与建议[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6):66-88
[2]尹鸿博,美国公共图书馆管理启示[J],图书馆情报工作,2010(3):137-138
[3] 高文.关于完善对读者服务工作的探讨[J]. 新西部(下半月),2009(03)
关键词:县级;图书馆;信息化管理;读者服务
一、县级图书馆实行信息化管理及读者服务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图书馆实行信息化管理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方面,这极大地节省了图书馆的运行成本。以一个大容量的全文数据库为例,它可以将图书信息通过网络形式传递,不仅其速度比纸本传输快很多,而且更重要的是其成本比纸本资料制作低很多;另一方面,县级图书馆实行信息化管理能有效促进管理观念的变革,与传统管理理念相比,信息化管理下催生的新的管理理念更符合现代图书馆运行的最初目标。
县级图书馆作为基层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服务质量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图书馆形象的树立。尤其是对少年读者群而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对少年儿童的成长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做好读者服务,创设良好的服务文化,推动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
二、县级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与读者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县级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的发展受多方面的影响,首先目前图书馆将大量的资金应用到硬件设施的建设上,而对数据库管理和特色发展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县级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发展缓慢;其次是县级图书馆作为基层图书馆其图书管理人员的思想落后,不适应现代管理理念的要求,比如当前图书馆的质量管理等程序化作用非常强,前后工序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图书馆必须实行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各项工作之间形成有效反馈才能保证图书馆的正常运行;再次是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带来许多新兴学科的兴起,而县级图书馆数据库的信息化建设跟不上新兴学科发展的步伐,难以同步新兴学科的数据资料,导致县级图书馆信息化发展滞后。
(二)县级图书馆读者服务存在的问题
首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革,人们对知识的需求欲望逐渐增强,对各类图书资料的需求量增大,这在一方面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发展,另一方面也加重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再加上县级图书馆是基层民众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其能否满足民眾的需求对基层民众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县级图书馆的服务人员整天奔波于借书还书和整理书架上,工作任务繁重且单调;其次科技服务手段缺乏,在当前科技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县级图书馆却不能很好地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工作便利,县级图书馆设备陈旧,传统的人工服务导致服务效率低,服务质量差,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再次在服务过程中由于部分服务人员自身素质差或处理问题的能力欠佳而极易与读者发生纠纷,同时服务人员面对借书人损坏图书的行为,在要求其相关规定进行赔偿时,一旦协调不好就会发生争执,这进一步导致图书馆服务人员的怨气,影响今后的服务工作。
三、县级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与读者服务的完善对策
(一)创新县级图书馆管理手段
运用高新技术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为用户提供跨学科、跨地域、超时间的信息需求的虚拟化服务,实现信息资源虚拟化和检索的智能化。图书馆作为知识和信息搜集、整理、存储、传播的重要基地,已成为科学系统链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图书馆可以实现各种形式的检索,包括以形状、颜色等为条件的图像检索,通过语音导航实现多媒体数据在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传送,可以进一步实现读者对现代图书馆的高效率利用。
(二)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结构变革
管理创新要运用企业过程再造管理技术,对图书馆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和再造,带动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创新。企业过程再造的核心是过程管理思想和过程再造思想,强调打破职能部门的分界线,考虑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以过程而不是以职能部门为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对象,是适应网络环境下企业或者类似企业的各类社会组织机构管理理念的新的突破。读者是图书馆改变工作流程的主要动力。企业过程再造管理是一种个性化的管理模式。
(三)运用科学技术武装图书馆服务
首先,对县级图书馆实行微机管理代替人工管理,通过微机自主完成借书还书程序,并通过微机检验图书的完整性及是否有损坏,这样避免了人工处理的麻烦和纠纷;其次,建立现代化的信息化服务系统,实现图书馆的自动化服务,形成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图书馆服务系统;再次,对重点馆藏事项电子化管理,为防止纸质图书在运输或转移过程中的损坏,可以把重点馆藏由纸质馆藏转向电子馆藏,优化图书馆藏的合理布置。
(四)提高县级图书馆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县级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对图书馆的品牌形象塑造具有重要影响,提高县级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避免服务人员与顾客产生纠纷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定期对图书馆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专业知识学习,帮助服务人员与读者之间实现有效沟通,通过高素质的服务团队打造县级图书馆的品牌质量。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县级图书馆要想谋求自身的发展,实现信息化管理、提高读者服务质量是重要手段,也是当前县级图书馆面临的两大重要难题。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加强信息化管理,及时处理并解决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优化服务质量,在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的同时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促进县级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和读者服务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l]彭姚,县级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思考与建议[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6):66-88
[2]尹鸿博,美国公共图书馆管理启示[J],图书馆情报工作,2010(3):137-138
[3] 高文.关于完善对读者服务工作的探讨[J]. 新西部(下半月),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