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很多中学生怕写作文,对作文训练课不感兴趣,认为没有什么可写、不知道怎样写。提高学生作文兴趣和能力是语文教学当务之急。如何改变学生怕写和不会写的现状呢?
一、学会观察,找米下锅
学生不会写和写不好作文,多是因为没有观察,缺乏思考,不会积累,平时粗心麻木,对素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语文教师对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陶行知曾说:“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好像学的事体,都被教的事体打消掉了。”为此,他提出师生共同活动的“教学合一”主张。教师分析课文时,要有意识地引发学生联想。魏巍笔下的蔡老师,冰心笔下的做橘灯的小姑娘,朱德笔下的母亲等,都是些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却无不小中见真情,反映了人物的精神品质。学生的生活面狭窄,但教师只要经常指导学生深入生活,不断积累,给学生“找米”,学生定会对作文产生兴趣并写出好作文。
平时,我注意指导学生做有心人,像四季景色,花鸟鱼虫,身边小事都要留心观察,积极思考,耳闻目睹有感而作。如初二学习说明文时,我让学生趁天凉到野外扣螳螂,结合生物知识指导学生观察再写说明文。再如一年初冬,一名学生拿了一串红浆果,许多同学很好奇。我告诉学生这是枸杞子,让学生查资料、访中医,了解其价值,对枸杞子实物观察,写一篇说明文或散文。只要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新颖别致的材料,做到有“米”可下锅,而不是为赋新同强说愁,就能写出生动的作文来,能做到应考时也得心应手。
二、创设情境,造米下锅
新大纲指出:教学要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课堂、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渠道,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文章是创作出来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打破课堂常规,创造情境和气氛(即“造米”),把学生畏难厌学的作文课上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教师好比导演,学生如同演员。例如,一次作文课,只拿了半支粉笔的我导入新课:“这节课,咱们不写作文,只做游戏。”随之板书“掰手腕”三个字,并让学生在前后左右对比试一下,再推举几个同学在讲台上一决胜负。整节课掌声、加油声不断,气氛异常活跃。最后我让学生说观察、谈感受,以《一堂特殊的作文课》或《掰手腕》为题写作文,使作文课水到渠成。
三、从作文批改中给学生以信心
人们常说,“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交上作文后,教师批出错误,让学生自已去改正,或者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改互评。
1.学生自改
首先让学生明白自改的意义、好处。古人讲“善作不如善改”,“文章不厌百回改”。如托尔斯泰写《复活》修改了10次;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马克思写《资本论》从草稿到定稿经过多次修改,第二卷前一部分原稿现在保存下来的就有八种之多;杨朔写《雪浪花》仅三千字的篇幅,修改了二百多处。用这些事例,让学生明白,很多作家作品每次出版都要有所改动。
然后教给学生自改的方法和要领。主要是从内容、结构和语言三方面对习作进行修改。内容方面主要是看材料是否丰富,是否能充分体现主旨。结构方面主要看整体布局是否合理,有没有不完整、不连贯、不明确的地方。语言方面主要是看用词是否准确、生动,语体色彩是否鲜明有力,人物语言是否个性化。还要看构思是否新颖,写作手法的运用是否精当,恰到好处。让学生掌握了这些修改作文的方法,他们会有“自知之明”,很有趣地寻找自己写作中的不足和毛病,避免以后再犯类似错误,逐渐提高写作水平。
2.老师批语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敏感、脆弱、自尊心极强,所以,给他们写批语要措辞谨慎,语气委婉。比如一个学生把议论文当做记叙文来写,跑题了。批语应这样写:“你写记叙文的能力很强,就文章本身而言,写得相当好,可是我们今天训练的是议论文体裁,相信能把记叙文写好的你也能写好议论文。”这样既保护了他的自尊,又增加了他的自信。
还有些学生会在作文中倾诉自己的一些苦恼,比如早恋、父母离异、学业压力等等。对这些作文,更应注意用感情去写批语,这时批语写得好的话,可以说就是学生迷惘时的一盏指路明灯,对学生的成长、生活都有重要意义。所以,切不可随意用套语来批改作文。
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老师的批语也应体现个性特点,有的学生作文跑题,是因为审题不严谨,批语中要求他写作文前要认真细心地审题,去掉马虎大意的毛病;有的学生作文没写好,是因为对某一体裁的写作能力不够强,这时批语中要求他能取长补短;有的是语言基本功太差;有的是因为生活的圈子小,视野狭窄……写批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写出不同的味道、不同要求的批语。
随着学生主体意识的提高,主体权力的真正拥有,加上教师的作文训练形式多样化和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选择余地等,作文训练必将充满乐趣。在批改时,尽可能挖掘学生作文中的可取之处,在批语中给予肯定,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从而提高写作的信心。对好作文要进一步提出高要求,对差作文应尽可能发现它的成功之处,并给予肯定、鼓励。
四、重视课堂评讲,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作文批改以后一定要作记录,然后拿到课堂上评讲。切忌“广而告之”,或者老师“一言而谈”,那样只能“广种薄收”。评讲作文要注意方法和技巧,可以采用不同的评讲方式:
1.综合评价。介绍全班同学此次作文情况,对一些普遍存在的现象,要加以分析,个别特殊情况要着重指出。
2.比较阅读。此方法是把全班作文分甲、乙、丙、丁四类,可以就某一等级进行比较阅读,同是甲等作文,它们的共同的优点和各自的长处,可以通过阅读比较出来,也可就某一方面比较阅读,比如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找出不同等级的作文来,分析体会各自的长处短处,对于不好的最好当堂修改。
3.自述心得。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述自己写作中的感想,介绍成功经验,与大家交流。这样做既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可使别的同学从中得到教益,这种“现身说法”非常值得提倡。
4.进行展示。把老师精批细改的作文张贴出去,全班同学共同阅读,对照老师的批语,可知好在哪里,不好在何处,既提高了写作水平,又丰富了课余生活,还可以引起大家对批语的重视,真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总之,通过以上的教学实践,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真正的发挥,增长了学生写作的兴趣,改变了学生怕写、不会写的状况。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材料,写出优秀的作文。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226100)
一、学会观察,找米下锅
学生不会写和写不好作文,多是因为没有观察,缺乏思考,不会积累,平时粗心麻木,对素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语文教师对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陶行知曾说:“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好像学的事体,都被教的事体打消掉了。”为此,他提出师生共同活动的“教学合一”主张。教师分析课文时,要有意识地引发学生联想。魏巍笔下的蔡老师,冰心笔下的做橘灯的小姑娘,朱德笔下的母亲等,都是些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却无不小中见真情,反映了人物的精神品质。学生的生活面狭窄,但教师只要经常指导学生深入生活,不断积累,给学生“找米”,学生定会对作文产生兴趣并写出好作文。
平时,我注意指导学生做有心人,像四季景色,花鸟鱼虫,身边小事都要留心观察,积极思考,耳闻目睹有感而作。如初二学习说明文时,我让学生趁天凉到野外扣螳螂,结合生物知识指导学生观察再写说明文。再如一年初冬,一名学生拿了一串红浆果,许多同学很好奇。我告诉学生这是枸杞子,让学生查资料、访中医,了解其价值,对枸杞子实物观察,写一篇说明文或散文。只要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新颖别致的材料,做到有“米”可下锅,而不是为赋新同强说愁,就能写出生动的作文来,能做到应考时也得心应手。
二、创设情境,造米下锅
新大纲指出:教学要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课堂、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渠道,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文章是创作出来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打破课堂常规,创造情境和气氛(即“造米”),把学生畏难厌学的作文课上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教师好比导演,学生如同演员。例如,一次作文课,只拿了半支粉笔的我导入新课:“这节课,咱们不写作文,只做游戏。”随之板书“掰手腕”三个字,并让学生在前后左右对比试一下,再推举几个同学在讲台上一决胜负。整节课掌声、加油声不断,气氛异常活跃。最后我让学生说观察、谈感受,以《一堂特殊的作文课》或《掰手腕》为题写作文,使作文课水到渠成。
三、从作文批改中给学生以信心
人们常说,“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交上作文后,教师批出错误,让学生自已去改正,或者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改互评。
1.学生自改
首先让学生明白自改的意义、好处。古人讲“善作不如善改”,“文章不厌百回改”。如托尔斯泰写《复活》修改了10次;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马克思写《资本论》从草稿到定稿经过多次修改,第二卷前一部分原稿现在保存下来的就有八种之多;杨朔写《雪浪花》仅三千字的篇幅,修改了二百多处。用这些事例,让学生明白,很多作家作品每次出版都要有所改动。
然后教给学生自改的方法和要领。主要是从内容、结构和语言三方面对习作进行修改。内容方面主要是看材料是否丰富,是否能充分体现主旨。结构方面主要看整体布局是否合理,有没有不完整、不连贯、不明确的地方。语言方面主要是看用词是否准确、生动,语体色彩是否鲜明有力,人物语言是否个性化。还要看构思是否新颖,写作手法的运用是否精当,恰到好处。让学生掌握了这些修改作文的方法,他们会有“自知之明”,很有趣地寻找自己写作中的不足和毛病,避免以后再犯类似错误,逐渐提高写作水平。
2.老师批语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敏感、脆弱、自尊心极强,所以,给他们写批语要措辞谨慎,语气委婉。比如一个学生把议论文当做记叙文来写,跑题了。批语应这样写:“你写记叙文的能力很强,就文章本身而言,写得相当好,可是我们今天训练的是议论文体裁,相信能把记叙文写好的你也能写好议论文。”这样既保护了他的自尊,又增加了他的自信。
还有些学生会在作文中倾诉自己的一些苦恼,比如早恋、父母离异、学业压力等等。对这些作文,更应注意用感情去写批语,这时批语写得好的话,可以说就是学生迷惘时的一盏指路明灯,对学生的成长、生活都有重要意义。所以,切不可随意用套语来批改作文。
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老师的批语也应体现个性特点,有的学生作文跑题,是因为审题不严谨,批语中要求他写作文前要认真细心地审题,去掉马虎大意的毛病;有的学生作文没写好,是因为对某一体裁的写作能力不够强,这时批语中要求他能取长补短;有的是语言基本功太差;有的是因为生活的圈子小,视野狭窄……写批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写出不同的味道、不同要求的批语。
随着学生主体意识的提高,主体权力的真正拥有,加上教师的作文训练形式多样化和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选择余地等,作文训练必将充满乐趣。在批改时,尽可能挖掘学生作文中的可取之处,在批语中给予肯定,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从而提高写作的信心。对好作文要进一步提出高要求,对差作文应尽可能发现它的成功之处,并给予肯定、鼓励。
四、重视课堂评讲,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作文批改以后一定要作记录,然后拿到课堂上评讲。切忌“广而告之”,或者老师“一言而谈”,那样只能“广种薄收”。评讲作文要注意方法和技巧,可以采用不同的评讲方式:
1.综合评价。介绍全班同学此次作文情况,对一些普遍存在的现象,要加以分析,个别特殊情况要着重指出。
2.比较阅读。此方法是把全班作文分甲、乙、丙、丁四类,可以就某一等级进行比较阅读,同是甲等作文,它们的共同的优点和各自的长处,可以通过阅读比较出来,也可就某一方面比较阅读,比如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找出不同等级的作文来,分析体会各自的长处短处,对于不好的最好当堂修改。
3.自述心得。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述自己写作中的感想,介绍成功经验,与大家交流。这样做既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可使别的同学从中得到教益,这种“现身说法”非常值得提倡。
4.进行展示。把老师精批细改的作文张贴出去,全班同学共同阅读,对照老师的批语,可知好在哪里,不好在何处,既提高了写作水平,又丰富了课余生活,还可以引起大家对批语的重视,真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总之,通过以上的教学实践,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真正的发挥,增长了学生写作的兴趣,改变了学生怕写、不会写的状况。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材料,写出优秀的作文。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