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统计学视野下的美国涉缅话语探究述略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把语言统计学用于作为人文学科的话语分析,可以从数理逻辑的层面上验证话语理论的一些结论,增加结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对美国涉缅话语的分析研究,不仅能对传统的话语理论作拓展和补充,而且也是我们把握美国东南亚政策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话语理论 语言统计学 涉缅话语 相关分析
  
  缅甸作为我国近邻,是我们实施东南亚战略的桥头堡,又是西方加强对我国意识形态渗透、合围的触角和最前哨。近年来美国高调重返东南亚的政策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自奥巴马当政以来,双方高层领导频繁互访。美缅两国在经历了多年对抗、冻结之后,双方表露了愿意缓和关系的迹象。两国关系何去何从,还待于继续观察和深化认识。这种新形势,赋予了美国涉缅话语研究新的意义;同时,美国对缅政策的动向无异于反映其东南亚政策的晴雨表,对其涉缅话语的研究不仅仅关系到美缅两国,也是我们全面把握其东南亚政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通过美国涉缅话语的分析来揭示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对峙、交锋的新形势、新特点,才能客观中立地去认识、预测西方与该国关系走向,战略上化被动为主动从而取得制高点。
  
  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理论评析
  
  在当今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里,话语如今成为一个被广泛地、常以不同目的地用于不同学科和思想流派的术语,话语研究工作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人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话语”和“话语研究”
  (DiscourseAnalysis,也有人将其翻成“语篇分析”)的术语以及它们直接或间接表达的概念。那么,什么是话语呢?话语(discourse]就其最不易引起争议的意义而言,在语言学里指称比句子更大的语言单位。同时,话语分析关心的不仅是一个人说的复合语句,而且更常涉及的是两个或更多人之间的交往互动,以及用来操持和控制特定语境下的话语之语言规则与准则。所以,话语不同于抽象的语言系统,因为它有自己具体的内容。同时,话语经阐释、发挥、质疑和反驳等能生产出新的话语,例如马克思的话语产生列宁的话语,形成列宁主义,再演化为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代话语。此外。
  
  “话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它总是以一定的形式构成,通过一定的途径,在一定的场合发生作用”。(张国明。2004:95)话语常常和“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罗兰·巴特说,以“现代神话”理论分析了文本里和实践中那些含蓄的和未被注意到极大量的东西,审问“虚假的显而易见”和表里不一的东西。这里的“神话”指的是冒牌事实,即意识形态,主要在隐含的层面上发挥作用,常常不被意识到。“它捍卫者统治阶级或者‘权力’规范的现状,并有力地支持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和价值标准,力图将事实上部分的和特殊的东西弄成普遍的和全面的”。(胡经之,2003:86)福柯认为,知识(西方话语体系)首先是人们在话语实践中使用的语言,展示说话者(知识拥有者)在某个领域享有的权利,能把自己的改变完整地编码后进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作为话语进行使用。所以,事物的秩序是由文化代码确立的,而文化代码的运作或知识谱系的建立则需要科学为其提供保障。福柯论证了知识的主观、人为、片面性,指出知识和意识形态可以“同谋”,即相互利用,相互加强:知识把意识形态系统化、成型化和结构化,反过来意识形态可以给知识冠以“科学”的美名。对西方殖民心态和意识形态批判最为激烈的当属赛义德,其代表作首推后殖民理论的奠基作品《东方主义》。废作品以西方的东方学为批判对象,指出所谓的西方的客观中立、不受政治影响的东方学,实际上充满了偏见和误解,是帝国主义实施掠夺和控制的组成部分。赛义德指出,东方主义的种族优劣论并不是一厢情愿的说法,而是有着数百年坚实的东方主义“科学理论”依据,它通过垄断知识和“客观真理”来维系和发展种族的不平等。“其实它是地缘政治意识在审美、学术、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文字学文本中的播散”。(Said,1979:45)
  上述学者在话语在“真理”或者“知识”的面目下话语如何与权利共谋、服务于某种意识形态方面作出了极富洞见的分析和阐释,解构主义和后现代思潮是上述学说的理论渊源。人文学科理论的话语理论具有思辨性强、逻辑缜密、抽象概括性等优点,但都具有事后概括的滞后性、难于应对具体实践、缺乏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论证等缺陷,因而未能对具体的话语实践作出较为客观的分析,也不能作为对话语主体的态度的事前预测的参考依据。
  以实证方式研究人文学科,在语言学、教育学等领域,较为成熟。而人文学科领域,以实证方式分析、揭示媒体话语揭示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动因及其支撑理念的研究,尤其是作为对外关系抉择参考的媒体话语研究方面,经笔者检索中网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之后,相关研究文章、课题、论文数量为零。由此看来,以语言统计学方法来对媒体话语作出分析研究,从错综复杂的语言现象中得出样本数据,通过这些参数的计算、分析,揭示话语分析参数和政策走向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以此实现对美国涉缅关系的量化评估和客观预测,不但方法独到可行,同时也具有较大实践意义。
  
  语言统计学途径下的话语分析模式探讨
  
  自奥巴马09年1月入主白宫以来,年中美国政府陆续发11J欲与缅伺改善关系的信号,也付诸了一些行动,如向登盛发放了入境许可,使登盛成为14年来第一位参加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大会的缅甸军政府高官。而最令世人瞩目的便是当年十一月二日美国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尔特·坎贝尔到访缅甸,这是14年来美国高官首次访问缅甸。坎贝尔访问期间,继续在多个场合释放积极信号,反覆强调美国政府希望“改善美国和缅甸的关系”,改变以往美国政府对缅甸“孤立”政策的立场。
  本研究将对奥巴马人主白宫前后各一年美国涉缅的新闻报道作出统计学分析和评估。主要分析美联社在“人权、民主”领域的正面(客观)报道和负面(歪曲)报道频数(参数,即报道篇数),使用的方法是统计学里的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目的是研究两组或两组以上变量间的系统关系。其要回答的问题是:一组变量(x)的数值是不是与另一组变量(Y)的数值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有联系,两组数据间的变化又体现了什么规律呢?”(杨端和,1998:1241要评估两组数据间的相关性,通常要使用汁算相关系数的方法。在此方法中,两组数据问的相关程度用数据表示,这个数据就是相关系数。计算出的相关系数在 1和-1问,如果是正数,表示正相关,即一组数值上升的趋势引起另一组数值相同的趋势;如果是负数,表示一组数值上升的趋势导致另一组数值相反的趋势,即下降的趋势;如果得数为0,表示两组数据间没有无相关或者没有任何联系。
  计算区间变量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Correlation)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r是相关系数;N是一组对应的变量的数目;x是变量A的一个数值;y是变量B的一个数值。要计算出美国媒体涉缅报道中关于“人权、民主”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篇数间的相关系数,我们首先要统计出每个时间段(这里为方便起见我们以每连续的两个月为一个时间单位)的报道篇数。在大量收集08年和09年24个月份的参考消息的基础上,对每个月的美联社的涉缅报道作出频数统计。经具体调研,布什政府最后一年(以下简称“最后一年”)和奥巴马政府第一年(以下简称“第一年”)美联社就“人权、民主”领域的正面、负面报道频数作出统计,得下表:
  现在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出最后一年和第一年歪曲报道篇数与客观报道篇数间的相关系数,看看它们在多大程度上表现出相关性,如果呈负相关,说明歪曲报道的增加引起客观报道的篇数减少或者歪曲报道减少引起客观报道增加。首先,我们计算出:
  将上述数值带入相关系数计算公式,得出最后一年和第一年两组数据间相关系数分别为r1=-0.43,r2=-0.41。
  现在我们已经计算出r值,下一步就要对这一数值进行分析和解释:相关程度大致可以用如下数据进行粗略估计:当r低于0.2时,两组数据几乎不相关;当r介于02和0.4间时,两组数据略有相关;当r介于0.4和0.7间时,两组数据相关;当r大于0.7时,两组数据密切或者高度相关。我们计算出的最后一年和第一年的两个r值都大于相关的临界值0.4,因而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推定两组数据呈负相关,这正好说明布什政府最后一年里美联社歪曲报道频数的增加趋势引起客观报道频数在相反方向上的变化,即歪曲报道增加的同时,客观报道会相应减少;而奥巴马新政的第一年里,伴随着正面报道的增加,负面报道减少了。
  以上对美联社涉缅话语频度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的模式从另一个角度,即数理逻辑的角度证明了罗兰·巴特等人对话语和意识形态关系的阐述。在美国媒体涉缅报道数据下隐藏的是这些数据变化的意识形态动因:长期以来,围绕对缅甸实行“接触”或者“遏制”的政策已成为困扰东盟与美国关系的重大分歧点。在小布什当政期间,美国一贯奉行的是对缅甸进行经济和政治上采取打压、封锁的政策,因此其媒体在对缅甸这个“它者”进行妖魔化地渲染和报道,歪曲报道数量的增加引起客观报道数量的减少;而奥巴马新政则倾向于认为保持缅美关系朝着改善的方向发展符合双方的利益。对美国来说,长期对缅甸的孤立和制裁反而使美国对缅甸的影响日益下降。同时,缓和与缅甸关系有利于增进美国与东盟整体关系。奥巴马政府向缅甸政府发出了愿意改善两者关系的信号后,作为政府喉舌或者传声筒的美联社的涉缅报道则体现出正面报道频数增加的同时歪曲报道频数减少。
  
  结语
  
  以上研究循着福柯、赛义德的路径,在话语分析中纳入了定量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将研究的视角从定性描述转入定量分析,将文本分析和数理统计结合。从结果来看,数理统计结果与人文学科的话语理论两者相辅相承、互为佐证,雄辩地揭示出媒体话语中“虚假的显而易见”,从其中剥离出捍卫权力话语主体的利益和价值体系下的种种“现代神话”。此外,该研究拓展了理论视域和研究方法,推动了人文学科定量描述的研究范式与实证的数理逻辑推导相结合,具有较大的方法论革新意义。
  同时,本研究探讨的如何对媒体话语文本进行频度统计和如何对频度变化规律作出揭示的数理统计模式,可以广泛应用于媒体话语分析而对话语主体的态度作出较为客观的分析,其理论数据可以作为政府部门对美、缅对策博弈中的参考依据,促进了话语分析与实践应用接轨,避免了单纯的“为理论而理论”,使理论走出“象牙塔”而服务于实践,具有较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 电影《歼十出击》是主旋律军事宣传题材下的唯美青春偶像片。电影反映空军新装备战机以及新时代空军建设成就的同时,初现商业化和类型特征。歼十作为绝对主角,是新类型电影下的新理念,和空军男英雄一样接受了考验。新时代军人形象的转变反映了国家实力的增长和变化。主旋律军事题材电影也开始了电影类型化和题材多元化。  [关键词] 《歼十出击》 主旋律 军事宣传题材 空军空战题材 军事电影    对于《歼十
【摘要】 《高兴》通过刻画底层农民工的贫贱,卑微的生活处境和他们在城市受到的冷落和异化,不仅触及到城市拾荒者的物质生活,更是着力书写他们的精神世界。《高兴》的小说和电影改编通过对以刘高兴为代表的城市外来拾荒者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的探寻,展现了由乡入城的底层群体中所隐含的中国社会的复杂信息。电影《高兴》改变了小说的悲剧性结局,展示出对城市异乡者生存状态的憧憬,但在反应现实的深刻性上,则消解了小说中的
【摘要】电影《人在囧途》自6月初上映以来受到了广大喜剧爱好者的称颂。影片台词要达到喜剧效果,需要对言语交际基本准则进行反运用。《人在囧途》不论从演员的选取、场景的安排,还是台词的雕琢上都可算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充满喜剧感的演员、特色的台词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人在囧途》 言语交际基本准则 喜剧    1、引言  影片《人在囧途》自2010年6月4日上映以来,票房成绩节节攀升,以绝对的
【摘 要】长期以来,沃尔特·迪斯尼以其敏锐的洞察力,精益求精的刻苦努力。积极向上的创造精神,设计创作出了成功,千个鲜明的、生动活泼的卡通一动画角色,了解迪斯尼动画角色设计的理念和美学原则,以及如何在艺术创作实践运用,是每个动画艺术家必须了解的。  【关键词】迪斯尼 动画 角色 设计理念    美国的娱乐一文化产业蕴藏着巨大的财富和商机,在目前美国经济陷入困难的境地中,美国娱乐一文化产业依然保持着健
摘要:会话分析关注会话过程中的行为和具体做法。借助会话分析理论框架中的话轮转换和相邻对子的概念,以及语用学原则对电影《爱与痛的嫁期》中的两个对话片段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以期为解读人物性格、相互关系和剧情发展提供新鲜的视角。  关键词:话轮转换模式 相邻对子 礼貌合作原则 言语行为理论    会话是语言活动的原始形式,在语言发展上先于语言的其他形式。和言语行为理论相比,会话分析学者更关注交谈者如何在
[摘要]方言作为电影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有在合适的时候运用才能为影片加分,如果乱用就起不到任何效果。评价方言作为一部电影的表现方式是否恰当,应该看这一表现形式是否契合了电影的主题,好的电影是运用了适合影片内容的表现形式构筑成的整体。  [关键词]方言 电影 表现形式    中国方言电影在《疯狂的石头》后达到了一个小高潮,专业人士也对方言电影这一特殊类型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方言这一特殊的语言符号虽然脱
[摘要] 现如今,纪实风格的剧情片,这样一种把纪录片与剧情片的创作手法相结合的影片类型已经走进人们的视野。这其中,关于表现农村留守儿童题材的影片尤为突出。有关于这种题材的纪实风格剧情片的创作离不开真实的题材、真实的场景、对真实事件的扮演、运用非职业演员、采用方言以及纪实语言即长镜头等艺术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  [关键词] 纪实风格 剧情片 农村题材 留守儿童  纪实风格剧情片,这样一种将
[摘要]克里斯塔·沃尔夫在小说《美狄亚声音》中通过运用吉拉尔发现的替罪羊机制,颠覆了传统中的美狄亚形象,取而代之以替罪羊的形象,并以第一人称独白的形式帮助人们发掘美狄亚故事中集体暴力的存在,從而揭示人性的缺陷,尽量避免替罪羊悲剧在现代社会中重演。  [关键词]美狄亚 替罪羊机制 范式 第一人称独白    美狄亚是古希腊神话里阿耳戈英雄传说中的人物。公元前431年,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根据这个神话
[摘要]如何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全面迅速的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所有钢琴教师长期思索和研究的问题。教学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科学的练琴方法是提高高师钢琴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包括练琴前充分的准备;练琴中科学合理的安排;练琴后及时的总结思考。  [关键词]高师 钢琴 教学 练琴 方法    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教学中,钢琴演奏是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学习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
[摘要] 文学家常以熵来隐喻造成社会衰败和世界消亡的力量,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在作品中描述熵,体现出个体对人类普遍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怀和对现代社会里科学独断危险的时刻警惕。而信息学范畴里的熵,其演变趋势又是不断减少的。所以为了对抗信息熵化,品钦有意打破传统的叙事秩序,引入某种混乱而增加文本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 托马斯品钦 熵 人文关怀 不确定性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关于一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