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受条件的制约,很多西藏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家住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入学之前是没有学习过汉语的,到入学开始学习汉语时,已经落下了不少基础知识,于是就给小学阶段的汉语教学带来很多的困难。如何在课堂上让孩子们学到知识的同时,又能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打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我一直所追求的目标。
一、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汉语普通话水平必须过关
对语言学科的老师的基本要求就是发音要尽量标准。除了正确的读音在教学中相当重要外,语速、语调、语气等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在考试中所考查的字词读音就是对平时读音的检验。这就要求汉语老师要加强自身语言能力的修养。
2.有牢固的专业知识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对象主要是不以汉语为母语的个体,受时间、条件、环境、母语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只有把握汉语的特点、学习规律及学习方法,才能入门,而不是像孩子学母语那样靠耳濡目染。所以汉语教师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且知识面要广,能够解释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能教给学生学习汉语的基本方法,懂得一定的表达技巧和写作手段。
3.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敏锐的时代意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因为老师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因此,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敏锐的时代意识,应紧紧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应牢固树立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思想,自觉加强对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团结、奋发图强以及正确的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道德情操教育,也就是要加强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德育渗透,不仅要注重汉语言学科的工具性,也要注重其人文性。
4.具有语言、文字魅力
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人格高尚、学识渊博、个性鲜明、机智幽默、形象气质俱佳的人。教师的魅力就是学生基于教师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而产生的对教师的一种积极情感,如:喜欢、钦佩甚至崇拜,以至希望自己今后成为那样的人。 “三字”(粉笔字、钢笔字和毛笔字)是我们老师的门面,老师的汉字书写得好了,在学生的心目中也是一种魅力,很多学生就会自觉与不自觉地模仿,必然能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 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在课堂
如何才能构建高效的课堂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接触到新学生的时候,必须使学生懂得“三么听课法”,即老师的这堂课讲了什么、为什么讲、我学到了什么。日积月累,你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认真钻研教材,做到心中有数
教材是老师最直接的教育材料,我们必须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编排规律,如什么内容是要详细讲解,什么地方应该略讲,每堂课所涉及到哪些知识点、重点难点、考试点,我们都得做到心中有数,力求做到有的放矢,不能只是为上课而上课。
3.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觉学习和搞好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优化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快乐,更能给教师带来“传道、授业、解惑”的欣慰,从而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要学生对你所教学科有浓厚的兴趣,首先应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个活动中,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课堂提问的艺术是营造课堂和谐氛围的一个关键环节。
4.培养学生读、听、说、写的能力
读,课堂上主要让学生齐读,个人朗读,还有一些经典诗文的朗诵;听,包括老师讲课所说的话,还有多媒体的使用,让学生听朗诵,相声、小品等语言艺术作品;说,就是回答问题、讨论问题、课堂日常交流等;写,当然就是写作与表达了,中学阶段主要以训练学生课堂限时作文为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注重学生的写作格式、病句、错别字、卷面等。
5.教师必须在教学生“怎么问”、“怎么思考分析问题”上下功夫
培养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还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势必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的态度
作为人民教师,就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有人说,态度好不一定能教好学,这是无可挑剔的。但态度不好,肯定教不好学,这也是不容置疑的。
1. 对工作的态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作为教师,你的工作态度直接决定着你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一般地说:教师只要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教学中,基本上都出一定的成绩,但这都还不够,你必须因地制宜地钻研出一些新思路、新点子来适用于你的学生,你才能在教学中取得新突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教师得具备很高的职业素养,因为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能产生直接的影响。
2.对学生的态度
教师应该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不能忽视、轻视、偏爱某一名学生。对待不同基础、性格、智力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
3.更新教学理念
“教无定法”,这几乎是所有老师的共识。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大胆地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探索出一种适合于你和你的学生的教学方法,这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
总之在农牧区汉语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
一、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汉语普通话水平必须过关
对语言学科的老师的基本要求就是发音要尽量标准。除了正确的读音在教学中相当重要外,语速、语调、语气等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在考试中所考查的字词读音就是对平时读音的检验。这就要求汉语老师要加强自身语言能力的修养。
2.有牢固的专业知识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对象主要是不以汉语为母语的个体,受时间、条件、环境、母语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只有把握汉语的特点、学习规律及学习方法,才能入门,而不是像孩子学母语那样靠耳濡目染。所以汉语教师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且知识面要广,能够解释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能教给学生学习汉语的基本方法,懂得一定的表达技巧和写作手段。
3.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敏锐的时代意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因为老师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因此,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敏锐的时代意识,应紧紧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应牢固树立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思想,自觉加强对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团结、奋发图强以及正确的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道德情操教育,也就是要加强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德育渗透,不仅要注重汉语言学科的工具性,也要注重其人文性。
4.具有语言、文字魅力
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人格高尚、学识渊博、个性鲜明、机智幽默、形象气质俱佳的人。教师的魅力就是学生基于教师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而产生的对教师的一种积极情感,如:喜欢、钦佩甚至崇拜,以至希望自己今后成为那样的人。 “三字”(粉笔字、钢笔字和毛笔字)是我们老师的门面,老师的汉字书写得好了,在学生的心目中也是一种魅力,很多学生就会自觉与不自觉地模仿,必然能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 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在课堂
如何才能构建高效的课堂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接触到新学生的时候,必须使学生懂得“三么听课法”,即老师的这堂课讲了什么、为什么讲、我学到了什么。日积月累,你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认真钻研教材,做到心中有数
教材是老师最直接的教育材料,我们必须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编排规律,如什么内容是要详细讲解,什么地方应该略讲,每堂课所涉及到哪些知识点、重点难点、考试点,我们都得做到心中有数,力求做到有的放矢,不能只是为上课而上课。
3.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觉学习和搞好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优化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快乐,更能给教师带来“传道、授业、解惑”的欣慰,从而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要学生对你所教学科有浓厚的兴趣,首先应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个活动中,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课堂提问的艺术是营造课堂和谐氛围的一个关键环节。
4.培养学生读、听、说、写的能力
读,课堂上主要让学生齐读,个人朗读,还有一些经典诗文的朗诵;听,包括老师讲课所说的话,还有多媒体的使用,让学生听朗诵,相声、小品等语言艺术作品;说,就是回答问题、讨论问题、课堂日常交流等;写,当然就是写作与表达了,中学阶段主要以训练学生课堂限时作文为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注重学生的写作格式、病句、错别字、卷面等。
5.教师必须在教学生“怎么问”、“怎么思考分析问题”上下功夫
培养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还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势必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的态度
作为人民教师,就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有人说,态度好不一定能教好学,这是无可挑剔的。但态度不好,肯定教不好学,这也是不容置疑的。
1. 对工作的态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作为教师,你的工作态度直接决定着你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一般地说:教师只要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教学中,基本上都出一定的成绩,但这都还不够,你必须因地制宜地钻研出一些新思路、新点子来适用于你的学生,你才能在教学中取得新突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教师得具备很高的职业素养,因为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能产生直接的影响。
2.对学生的态度
教师应该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不能忽视、轻视、偏爱某一名学生。对待不同基础、性格、智力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
3.更新教学理念
“教无定法”,这几乎是所有老师的共识。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大胆地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探索出一种适合于你和你的学生的教学方法,这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
总之在农牧区汉语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