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来源 :教育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dospark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学校、家庭、社会要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加强对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加强 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如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只有身体健康而没有心理健康那不是真正的健康,人的心理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如果不健康,存在障碍,不仅影响着正常成长,而且还会导致犯罪,甚至酿成悲剧。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我多年的调查了解,我认为主要是由社会影响、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等因素造成的,我们只有深刻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对症下药,才能为社会造就心理健全的合格人才。
  一、学校教育的影响。由于农村学校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农村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片面地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事。而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时采用了不当的方法、手段,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被教师所嫌弃,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即使有部分教师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学校不能有计划地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学校领导重视不够等。
  二、家庭影响。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和家长的条件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打骂,使孩子对父母望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屈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更有些“问题家庭”,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社会影响。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很大,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深入,难免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精神污染,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西方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视内容流入;国内一些网络游戏、影视、书刊为了追逐市场卖点,谋取暴利,渗入不少庸俗、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极大地影响了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
  针对上述诸方面的影响因素,要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认为重点应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第一,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学生第一所学校,家庭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据调查,目前农村中小学生的父母,很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很少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家庭走访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此外,要让家长经常主动和学校联系,统一认识,密切联系,形成教育合力,从而确保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第二,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在中小学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目前不少中小学已开设健康教育课,也开始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开设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利用教师节、母亲节等重大节日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指导,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贯穿于学科的教育教学之中,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第三,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加大宣传力度,以引起社会关注,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等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和整治,加强对社会闲散人员的管理、教育和监督,共同营造孩子积极向上的良好环境。还可以考虑由基层学区和共青团牵头,联合妇联、工会、村委、学校,共同构建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只有为少年儿童的成长建立一个健全的全社会的“保护网”,过滤社会有害物质,还少年儿童一个洁净的蓝天,同时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21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
  总之,切实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务之急,当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多种途径地进行综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持之以恒,才能最有效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逐渐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白珍 主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在班主任工作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天津师大教育学,1998年。
  [3]李洪梅 主编《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4]邱炳武 主编《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科学出版社。
  [5]《教育论坛》,2011年。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是一个国家的新鲜血液,幼儿教育是幼师们通过将一些儿童难以接受的、不能理解的知识转化为儿童能够理解的一系列的图画、色彩和通俗易懂的文字的文化传播过程。因为幼儿有很强的的可塑性,所以幼儿教育至关重要,这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所以幼儿教育应该受到人们的重视,幼师们应该不断探索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幼师 ,自从事幼儿教育事业以来,总结了一些经验,我觉得做好一个幼
期刊
摘 要: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关键。本文从如何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如何做好班干部的挑选和培养;如何把学校教育、班级工作和当前社会生活结合起来等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班主任 班级 情感 培养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而班主任则是班级的组织者。一个班级学生思想觉悟的高低,组织纪律的好坏,学生成绩的优劣,身体素质的强弱,多半与班主任如何组织学生活动,如何指导
期刊
摘 要:政治课本身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就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学生对此也不够青睐,虽然现在的政治教师凭借自己对教材的了如指掌在课堂上讲得滔滔不绝,但是最终的教学效率还是不尽人意,为此笔者要针对此问题进行一下浅议。  关键词:政治教学 提高效率 支招献策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传统教育的国家,政治教育毫不例外地受着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教师上课时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不能和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中职阶段的文化基础课,中职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数学课教材总是抽象的概念多于形象的描述,故中职学生普遍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职学生 数学学习 兴趣培养  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对数学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主动了解探求的心理倾向。若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则会积极主动且心情愉快的去学习,不会觉得学习是
期刊
摘 要:数学不是知识的汇编,但是文化脉络的数学知识组织。完美数、亲和数让我们体验到数的魅力;看形观数,展现形数魅力;“一瞥就懂”的无字证明让我们体验到数学逻辑证明的简洁;重温笛卡尔创立的坐标几何,体验到数形结合巧妙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 学生 数 几何 代数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数学思维、思想方法、数学精神等影响着自身的生活方式、工作方法。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同,要加强数学文化
期刊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 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忘掉,剩下的便是教育。”也就是说,教育带给学生的绝不能只是知识,而应该是包括知识在内的综合素养的提升。现代教育急功近利的趋势让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忘记了教育最初的目的,用分数的高低评价学生,用应试的尺度丈量自己的事业。这已经成为一个必须纠正的怪相,新一轮的课改如强劲的东风带给我们全新的思考。我们的教育,必须担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任务。  语文不仅是交际与思维
期刊
小学品德课程主要包括品德与生活课程和品德与社会课程,在2011年10月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指出,品德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增加实践活动的教学。课堂教学中,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强调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自主学习,体现“学为主体”。但是在实践中小学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品德教学说教化、形式化。照本宣科,不能很好地把握课程意图和儿童学习特点,不符
期刊
1.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在现场直播。  2.身上事少自然苦少;口中言少自然祸少;腹中食少自然病少;心中欲少自然忧少。  3.追逐着鹿的猎人看不到脚下的高山。  4.人们总是对陌生人很宽容,对熟悉的人很挑剔。  5.有智慧的人总是把嘴巴放在心里,而愚昧之人反而把心放在嘴里。  6.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7.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
期刊
摘 要: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德育作为教育的根本,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当前我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却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从根本上制约着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创新德育工作方法成为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 问题 策略  小学作为每个人离开家庭的第一个集体,小学教育作为人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对
期刊
当前,人格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素质教育的核心。二十一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具有健康完美的人格。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要把培养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放在教育的首位,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
期刊